APP下载

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1-26文锦香李冬霞杨美娜

医药前沿 2021年30期
关键词:鸟巢胎龄早产儿

文锦香,李冬霞,杨美娜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产科 广东 深圳 518100)

早产儿为胎龄<37 周前的活产婴儿,又称为未成熟儿,其体质量较正常婴儿明显更低,极易出现坏死性肠炎、吸入性肺炎等病症,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死亡状况,而护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1-2]。近年来,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可为早产儿提供系统性、全面性护理服务,但护理效果还存在一定争议[3]。本文以70 例早产儿为目标对象,分析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2020 年1 月—2021 年5 月期间收治的70 例早产儿,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 例。纳入标准:①早产儿孕妇无内科病史;②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③胎龄<37 周前的活产婴儿;④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发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及肺透明膜病;②家属拒绝配合研究;③因其他原因中途退出研究。对照组男20 例,女15 例;胎龄31 ~36 周,平均(34.15±1.62)周;分娩方式:19 例阴道分娩,16 例剖宫产。研究组男21 例,女14 例;胎龄30 ~36 周,平均(34.08±1.54)周;分娩方式:20 例阴道分娩,15 例剖宫产。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即:于早产儿头颈部放置长条状小毛巾,颈部略微向后拉伸,选取监护仪实时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变化,参考每日所需热量、液体量对喂奶量进行计算,每间隔2h 进行1 次鼻胃管鼻饲,若吸吮反射增强应引导及协助早产儿开展吸吮锻炼,以早产儿可自主吸吮进食为准,若胃肠营养不足应给予静脉补充,以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为准。

1.2.2 研究组 基于常规护理行多功能鸟巢式护理,即:于多功能成型鸟巢内放置早产儿,鸟巢由隐形拉链、太空棉、魔术扣及绒布等材料组成;鸟巢头部设定为“回”形枕,内口径7 cm×7 cm,外口扩5 cm,填充适量太空棉;鸟巢身体长度、宽度分别设定为25 cm、18 cm,外部加用10 cm 椭圆形双层布料,填充适量太空棉,于鸟巢上肢外侧与下肢外侧分别加用一对5 cm 魔术扣,于鸟巢背面安置隐形拉链并作开口,经头部位置的魔术扣固定早产儿的胃管、胃肠引流管,于早产儿的身体管道穿过并固定鸟巢身体两侧的魔术扣,拉开身体下方位置的拉链将水袋置入,适当抬高床板,抬高约30°左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指标(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胎便转黄时间、睡眠时间、体温波动、奶量增加、住院时间)与出生时、出生4 周后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生长发育(头围、身高、体质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体温低于对照组,奶量增加、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 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 s)

组别 例数 首次排便时间/h 排便次数/(次·d-1) 胎便转黄时间/h 睡眠时间/h 体温波动/℃ 奶量增加/(mL·d-1) 住院时间/d研究组 35 19.81±7.63 7.09±1.47 51.03±13.12 18.26±2.13 0.31±0.06 5.11±0.39 18.68±5.94对照组 35 25.34±7.82 5.16±1.31 69.65±13.74 15.98±2.18 0.49±0.11 1.12±0.27 15.96±2.18 t 2.994 5.799 5.798 4.426 8.499 49.764 2.543 P 0.004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13

2.2 两组呼吸功能比较

两组出生时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4 周后,血氧饱和度高于出生时,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出生时,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功能比较( ± s)

表2 两组呼吸功能比较( ± s)

注:与出生时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血氧饱和度/% 心率/(次·min-1) 呼吸频率/(次·min-1)出生时 出生4 周后 出生时 出生4 周后 出生时 出生4 周后研究组 35 92.17±1.48 95.68±1.14* 143.93±4.18 134.32±2.69* 47.35±3.21 38.03±2.46*对照组 35 92.25±1.56 93.62±1.35* 143.41±4.25 138.67±3.63* 47.48±3.32 41.07±2.92*t 0.220 6.897 0.516 5.696 0.166 4.710 P 0.827 0.000 0.608 0.000 0.868 0.000

2.3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出生时头围、身高、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4 周后较出生时头围、身高、体质量高于出生时,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 s)

表3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 s)

注:与出生时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头围/cm 身高/cm 体质量/kg出生时 出生4 周后 出生时 出生4 周后 出生时 出生4 周后研究组 35 26.87±2.61 33.08±1.94* 39.73±3.12 47.16±2.59* 1.71±0.39 2.59±0.36*对照组 35 26.98±2.66 30.41±1.75* 39.88±3.09 45.04±2.23* 1.73±0.38 2.21±0.32*t 0.175 6.046 0.202 3.669 0.217 4.667 P 0.862 0.000 0.841 0.001 0.829 0.000

3.讨论

近年来,早产儿存活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多种后遗症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如睡眠障碍、行为障碍及脑瘫等,阻碍早产儿生长激素分泌,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应重视早产儿护理的合理性[4]。以往临床上对于早产儿的护理多常规护理模式,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护理设备较为简便,对呼吸功能及生长发育的改善并不理想,因此应找寻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5]。

本文中,研究组较对照组临床指标更优,且出生4 周后呼吸功能、生长发育情况明显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主要在于多功能鸟巢式护理可为早产儿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护理服务,具备以下优势:(1)多功能鸟巢可保持环境空气稳定性,可提供一个恒温环境,有利于早产儿恒定体温的维持[6];(2)多功能鸟巢包围早产儿可使其处于仰卧位的生理屈曲、内收状态,为其创造一个与子宫内相似的环节,约束其活动,防止惊吓等多种因素致使其哭闹,可进一步提升早产儿舒适度与睡眠质量[7];(3)多功能鸟巢选用的绒布材料十分柔软,类似于子宫组织、胎盘,早产儿与鸟巢内处于蜷曲状态,可维持期肢体活动稳定性,便于其开展吸吮手指、手头互动等一系列活动,进而增强吸吮力,提升奶量及体质量[8];(4)鸟巢绒布对早产儿足底部、四肢及头面部可起到抚摸作用,可加速血液循环,且通过体位变换可促使机体各个部位快速生长[9];(5)鸟巢可为早产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长环境,对其触觉、感官产生一定刺激,加快大脑信息输送,进而提升神经系统发育,确保智力发育正常。

综上所述,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早产儿临床指标、呼吸功能,加速其生长发育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鸟巢胎龄早产儿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鸟巢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重回鸟巢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