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冠脉病患者β 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调查
2021-11-26周红霞王兴元曹洪兵杨善进
周红霞,王兴元,曹洪兵,杨善进,李 卉
(东部战区总医院镇江医疗区内科 江苏 镇江 212001)
目前,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贯彻效果并不理想,与临床过于强调介入治疗导致二级预防被忽视有关。优化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其中β 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治疗的标准药物[1]。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小心率、心肌氧耗量、血压与心肌收缩力,避免心肌受到持续损害[2]。在实际临床实践中,β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本院内科收治的慢性冠脉病患者为对象调查β 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慢性冠脉病患者,其中男91 例、女29 例;年龄40 ~78 岁,平均年龄(62.58±8.99)岁;体重指数(BMI)19 ~23 kg/m2,平均(21.65±1.10)kg/m2;病程0.4 ~3 年,平均(1.98±0.42)年;吸烟史21 例(17.50%);基础病史:糖尿病47 例(39.17%)、高血压56 例(46.67%)、高脂血症33 例(27.5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4 例(3.33%)、外周血管病5 例(4.17%)、卒中26 例(21.6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15 例(12.50%)、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 例(4.17%);NYHA 分级:Ⅰ级101 例(84.17%)、Ⅱ级16 例(13.33%)、Ⅲ级3 例(2.50%);心绞痛CCS 分级:0 级89 例(74.17%)、Ⅰ与Ⅱ级24 例(20.00%)、Ⅲ与Ⅳ级7 例(5.83%)。患者及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冠脉病的标准[3];②年龄18 岁以上;③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入组前3 个月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其他心血管疾病者;②院内死亡者;③出院1 年内失访或因非心肺原因死亡者。
1.2 方法
(1)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所有患者的β 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记录药物种类,未用药患者记录未用药原因,计算总用药率。(2)检测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平均心率,计算心率达标率(心率达标:心率<60 次/min)。(3)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取单因素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慢性冠脉病患者β 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
120 例患者中,97 例(80.83%)患者应用β 受体阻滞剂。使用的β 受体阻滞剂包括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片、卡维地洛片,其中以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最为常用,分别为45 例(46.39%)、27 例(27.84%),其余依次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片、卡维地洛片,分别为14 例(14.43%)、7 例(7.22%)、4 例(4.12%)。
2.2 心率变化
服用不同β 受体阻滞剂患者出院时的心率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患者出院时心率也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不同β 受体阻滞剂患者出院时的心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20 例患者服用不同药物的住院时间及心率变化比较( ± s)
表1 120 例患者服用不同药物的住院时间及心率变化比较( ± s)
注:与①比较,aP <0.05;与②比较,bP <0.05;与③比较,cP <0.05;与④比较,dP <0.05;与⑤比较,eP <0.05。
心率/(次•min-1)入院时 出院时①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组 45 8.12±1.21 80.22±8.15 63.30±5.27e②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 27 7.89±1.27 81.01±8.27 64.39±5.18e③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组 14 8.04±1.08 79.28±7.94 63.69±5.07e④盐酸普萘洛尔片与卡维地洛片组 11 7.97±1.10 79.73±7.66 63.73±4.78e⑤未用药组 23 8.21±1.15 80.31±7.89 67.48±5.05e F 0.364 0.200 3.559 P 0.779 0.897 0.016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2.3 心率达标率
服用不同β 受体阻滞剂患者与未用药患者的心率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服药组的总心率达标率为49.5%(48/97),显著高于未用药组的30.43%(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53,P= 0.035)。
表2 120 例患者服用不同药物心率达标率的比较
2.4 不良反应
不同β 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β 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王新刚[4]对国内15 省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抗心绞痛治疗现状进行了调查,患者用药率为81.50%,18.55%的患者未用药。本文中β 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为80.83%,与上述结果接近。患者入院时的心率均在80 次/min 左右,住院治疗7 ~8 d 后,心率均下降至70 次/min 以下,且服用不同β 受体阻滞剂患者出院时的心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提示服用β 受体阻滞剂对降低及稳定患者心率有良好作用。目前认为[5],β 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的途径减慢静息心率,预防和缓解心绞痛。本文中患者心率控制效果较为理想,优于未用药患者。目前已确认的β 受体阻滞剂使用禁忌证主要包括哮喘、心动过缓、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等[6]。未用药患者均存在上述禁忌证之一,提示本院慢性冠脉病患者的β 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较为良好,与冠心病患者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重要性已引起临床重视有关。另外,分析的仅是本院的内科慢性冠脉病患者的β 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缺乏与其他医院之间的横向对比,为不足之处,有待后续继续扩大样本量,纳入其他医院的病例,从而覆盖更多的医院和患者群体,进一步提高所得结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院内科慢性冠脉病患者的β 受体阻滞剂服药率相对较高,且该药的应用在降低患者心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率达标率,值得临床引起重视,进一步规范患者的优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