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影片民族化研究
——浅谈国内外动画民族文化嵌入特点
2021-11-26许晓旭北京电影学院
□许晓旭 北京电影学院
我国的动画意识起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山岩画、文彩陶盆等早期绘画都体现出先民们在各种活动中对“动态美”的最原始的表现形式。后来,民间广泛流行的皮影戏、手影戏、木偶戏等,是将形象与运动相结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并为中国动画“剪纸片”这一类型的出现埋下了伏笔。万氏兄弟作为中国动画的开山鼻祖,在20 世纪20 年代创作出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它的诞生为中国动画短片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之后,万氏兄弟拍摄了《铁扇公主》《大闹天宫》等一批优秀的并且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动画长片,让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一展风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出类型多样的动画短片,包括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剪纸动画《金色的海螺》等,将我国民族特色与动画形式相结合,陪伴着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成长。近几年,我国动画电影的创作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大圣归来》《兔侠传奇》《大鱼海棠》《风语咒》《白蛇:缘起》等一批优秀的动画电影进入影院与观众见面,在画面风格和技术上取得的成绩值得赞扬。动画影片如何做到将民族特点融入其中并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首先,从内容方面,要将多元文化元素嵌入影片中。我国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就可窥见一斑,各式各样的陶器上绘制着大量充满动态效果的纹案,如“人面鱼纹盆”“鹿纹彩陶盆”等,还有大量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这样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都可以作为动画影片的文学基础,使影片的剧本创作和画面设计有据可依,且富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次,在文化选择方面,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包括先秦文化、诸子百家、儒释道文化、唐诗宋词等,将这些中华民族经典文化内容融入剧本中,不仅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弘扬,还可以利用这些文化的观众基础,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1]。例如,以王维的同名诗为创作背景的动画片《相思》,以古典文学作品为基础,营造出清淡雅致的意境,展示出红豆定情但无缘厮守的爱情故事,通过动画角色的表演,以更加直观的形式使观众对古诗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丰富了古诗的内涵。又如,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文学基础创作的动画片《西游记》,通过动画角色夸张变形的表演,充分表现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不仅展现了原著的内涵,还使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多了一种了解经典名著的形式,并发挥出动画片趣味十足、引人入胜的形式优势。再如,以我国敦煌壁画《鹿王本生》为故事基础改编的动画短片《九色鹿》,展现了我国古代壁画精美生动的风格特点,讲述了一个普济众生和善恶因果的故事。
将这些经典文化内容进行影视化创作后,我们发现,了解本国文化历史的观众在观看这些动画片后,非常容易理解其中的内涵,如情感、信念、专注、善良等,这些词汇贯穿于我们的成长过程,用可视化的、拥有夸张特点的动画片形式表现出来,使内容不再停留于纸面,而是妙趣横生地展现出其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此外,将我国传统文化植入动画片中,不仅可以使我国的观众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可以让国外的观众直观地感受我国的文化形态,便于他们了解我国人民的生存态度和思维逻辑[2]。例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跃居中国电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一名,并且入围第92 届奥斯卡初选名单,影片的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引起了我国广大青年观众的共鸣。另外,这部影片能够受到世界观众的关注,不仅是因为我国的动画片在制作技术上的飞跃发展,如画面精美、动作流畅等,更是因为影片的内容让外国朋友们了解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此外,画面中独有的东方特色,满足了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并使他们对东方这片神秘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文化嵌入的优势,让一切都变得有理有据,就像盖楼一样,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根基扎实,我们才能更有自信地向上攀登。
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综观世界经典动画影片,在文化嵌入方面,有一部经典影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那就是美国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功夫熊猫》在我国上映期间引起了观众的巨大反响,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文化嵌入。这部动画影片在文化嵌入方面做得较为严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形象设计。《功夫熊猫》的主角形象是熊猫,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影片将熊猫作为形象元素,已经起到了唤起我国观众亲切感的作用,因为我们不仅对熊猫非常熟识,还知道它在我们国家的重要地位。这会引起我们的好奇心:这只美国人做出来的熊猫形象会是什么样的呢?它会做些什么事情?他们了解我们的国宝吗?诠释这份好奇的答案就是笔者要说明的第二点,那就是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功夫。
第二,形式是承载内容的重要条件,中国功夫是世界公认的特殊技能,从闻名世界的功夫电影演员李小龙、成龙等,再到中国电影中的各种功夫桥段,已经让世界观众领略到中国功夫的魅力。而这部动画电影中的功夫与熊猫这种憨态可掬的形象又有什么关联呢?这一系列好奇都被片名《功夫熊猫》延伸出来。到目前为止,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全部都与我国的文化密切相关,那就是“熊猫”和“功夫”。那么,熊猫和功夫如何结合?这两个名词会碰撞出怎样的故事?这些问题足以把观众吸引到影院的座位上。文化嵌入的重要性在这部影片的名字上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锁住目标群体,引出接下来的故事内容。
第三,只有片名吸引观众是不足以撑起整部电影的中国风格的,因此在这部动画影片中,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道具设计等都嵌入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这才是它最终获得中国观众认可的必要条件。例如,龟大师这个角色形象,无论是外形还是性格,都比较充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龟的定义予以了阐释。中国古人对“龟”是非常敬重的,龟、龙、凤、麟被称为“四灵”,龟也是长寿的象征,因此在影片中,龟大师羽化升仙的桥段出现后,我国的观众深知如此长寿之生灵驾鹤西去,就代表着阿宝真正失去了外界的帮助,接下来的路就要靠自己走下去了。不仅如此,龟大师走路的姿态同样融入了中国的太极步元素,他手中盘着太极球,用的功夫是太极拳,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太极文化的嵌入。龟壳占卜起源于殷商时期,龟背的纹路恰好与《周易》的六十四卦相对应,这也是龟背成为占卜工具的重要原因之一,影片中便体现出龟大师的“预测能力”,它第一眼看见阿宝的时候,便认定它就是神龙大侠,虽引起众人质疑,但最终结果证明,龟大师是正确的。影片中还有一处非常重要的文化嵌入内容,就是“无字天书”,不论是大家争相夺取的“秘籍”,还是阿宝父亲面条里的“秘方”,最后都只有一个字“无”,这正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智者老子的“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了使阿宝理解这种“无”的内涵,影片再次嵌入新的文化元素——“悟”。“悟”在中国汉语中意为明白和觉醒,在影片中,阿宝就是在一系列看起来与他不干的事件中不断领悟、觉悟,最终大彻大悟。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国文化的嵌入是比较细致的,但它毕竟不是专门为中国人拍摄的影片,全世界的观众都对这部电影有很高的评价,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要引出另一个关键点,就是整部影片的价值观的树立。其实全世界的文化大体分为两部分,即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东方有老子、孔子、孟子,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更多的人将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得到世界上更多人的认可,《功夫熊猫》就是如此。这部影片看似在展现东方文化的内容,但它毕竟是西方文化团队创作的,因此它的基本思想还是围绕着基督教展开的,主要关键词为信念、信仰、爱和希望。这是西方电影一贯采用的叙事本质内核,因此它的价值观获得相当多的西方观众的认同,当然,中国观众也是认同的,只不过对这部影片来说,我们更加注重它在形式上的表达。
结 语
综上所述,文化嵌入可以作为承载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桥梁,在动画片的创作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可以让动画的创作者们有据可依,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创新,使动画片在形式上天马行空,在故事内核上清晰且富有深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