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个人的流派
——德彪西”中浅析印象主义音乐

2021-11-26廖洪宙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职业教育中心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印象主义德彪西音乐风格

□廖洪宙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职业教育中心

在19 世纪,法国社会局势不稳,使人们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哲学上出现了很多流派,催生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文学和绘画领域的一些革新,也催生了音乐领域的变革,印象主义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印象主义绘画是通过自然界中自然光线的明暗效果来表达作品内容的,印象主义音乐则是借助音响的强弱来表现情感。印象主义音乐是一种感性的艺术,从人性的角度来把握人类的本质、内容及创作手法。印象主义音乐突破传统,在众多的音乐流派中独树一帜,为层出不穷的其他现代音乐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打开新世纪音乐的一把钥匙。“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是音乐鉴赏课中的一项内容,给人一种单一却独特的感觉。印象主义音乐盛行的时间很短,但是在音乐发展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

印象主义是19 世纪末在欧洲的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印象主义是介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中间的一个思潮。印象主义最开始是绘画中的一个流派,而印象主义音乐则是从绘画中获得了灵感,因此,谈到印象主义音乐必须先从印象主义绘画谈起。印象主义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莫奈,他的作品《印象•日出》就是印象主义绘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幅画。因此,在艺术性想象和表现手法上与《印象•日出》相似的一些绘画作品,都被归为印象派作品,其创作者被称为印象派画家。

对于印象派音乐的起源,很多作家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对这些单调的知识产生兴趣并能够记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更为生动有趣的图画语言来进行表达,帮助学生加深对印象派音乐的理解,如在导课中插入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作为背景音乐,给学生营造一种印象主义音乐的氛围。插入印象派的一些绘画作品,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通过视听结合来加深学生的理解[1]。

为了更为准确地说明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演奏特点及一些应用技巧,笔者将在本文中引入德彪西的作品。德彪西一开始接触的是非常传统的音乐训练,但他是一个希望探索新奇艺术风格的人,那种平常化和公式化的音乐风格无法满足他内心的需求。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已经在艺术领域有了一席之地,德彪西受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在乐曲的创作中有意识地淡化了原本的音响效果及明确的旋律线,注重表现模糊虚幻的音乐色彩。在创作《意象集》及《二十四首前奏曲》时,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已经开始向印象主义音乐风格转变。德彪西的这两首曲子跟古典音乐的那种严格规整的结构有很大不同,德彪西的乐曲中包括一些互不相连的零散的短小旋律,其中的音色营造了一种若隐若现的氛围,给人一种夏季清风穿梭于丛林、轻柔的月光飘洒在湖面上的感觉。德彪西在乐曲的创作上大胆地摒弃了旧的观念,注重对管乐器的使用,突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给音乐添加了一层色彩,完善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二、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意义

德彪西接触了东方音乐及印尼音乐,为西方的音乐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印象主义音乐具有色彩、缥缈、幻想及新奇等特征,德彪西将印象主义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印象主义音乐成为音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流派,在音乐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种新的音乐风格将欧洲的传统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音乐体系,标志着欧洲音乐在创作上的转折,也为20 世纪现代音乐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是西方音乐史从浪漫主义迈向现代音乐的标志,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印象主义这种注重人的感官体验的音乐表达方式,一开始受到了人们的抵制,很多音乐家认为,印象主义音乐过于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忽视了站在社会和历史的角度来表现主题。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运用音响和音色的瞬间变化,通过对传统音乐常规的突破,更加关注作品本身的音响和色彩带给人们的瞬时感受。对印象主义音乐的评价不能从传统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看到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上改革创新的作用和意义[2]。

三、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分析

德彪西并不是出身于音乐世家,而是出身于巴黎的一个陶器店主的家庭,他是在父亲期待他成为船员的期许中成长起来的。直到德彪西8 岁时,为了躲避战乱,他来到戛纳的姑姑家里,姑姑发现了他的音乐才能,在姑姑的帮助下,德彪西成为费勒维尔夫人的学生,自此开启了他的音乐生涯。此后,德彪西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在此期间认识了很多俄罗斯作家,接触到了迥然不同的东方音乐。之后,德彪西又结识了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并从诗作中取材作曲,这也为他创作印象主义音乐埋下了伏笔。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是在印象主义绘画和印象主义文学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他创造了非常独特的音乐语汇和表现手法,他的音乐作品拥有细腻而繁复的和声编排及绘画般的视觉效果,能够极大地发挥听众的联想能力,给了人们利用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聆听音乐的机会[3]。

德彪西的作品《塔》充满了印象美学。德彪西突破传统作曲的技法束缚,大胆革新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手法,也奠定了自身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地位。德彪西对和声的处理体现了他对音乐印象色彩的追求。他偏爱使用具有特殊色彩和感觉的和弦,放弃了传统的和声的功能。《塔》的前两小节的引子中,由F、G 构成的二度音程与低音部持续的空五度和弦,以极具色彩的和声演奏出了空灵的音乐效果,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庄严、静谧的意境。在《塔》中,德彪西运用频繁变化的织体来刻画和表达瞬息的感悟,利用同一时空中各个层次间混用的多种织体音型来获得丰富的音响效果,同时,各层次间不同疏密的节奏也让音乐形成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留白。在乐曲的开头(第3~14 小节),德彪西运用低音区的持续固定的低音营造出钟鸣般的泛音与其他的声部产生了一种共鸣,使音响色彩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创作手法是印象主义印象静止的一种典型的特征。

德彪西的作品《牧神的午后》取材自马拉美的同名诗歌作品,这首乐曲的创作风格受到莫奈的极大影响。在乐曲中,管与弦奔突的一种音响效果为听众展现了一幅牧神慵懒倦怠如梦境般的画面。

四、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先驱,德彪西的音乐作品给人一种五彩斑斓的图画世界的感觉。印象主义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规整和声的联结,注重音响的色彩性表现。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偏爱音阶,注重乐曲的音乐性和韵律感。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受到印象主义画家的影响非常大,注重追求音乐的神秘、朦胧及色彩性。在作品内容的表达上,其运用隐晦的暗示来表达内容,而不是直接坦白自身的道德感情。受印象主义画家对景物的瞬时运动的追求,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更注重对瞬时感知物体的表达及这些感知所传达出的情绪和感官的印象。

新颖的和弦结构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这种结构是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高叠和弦”代替传统音乐中的三和弦、七和弦的主导地位。而将倚音构成的和弦作为和声的一部分贯穿到整个作品中。在管弦乐的配器中追求音响的模糊性色彩、新奇的音色及变换的音乐意境。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主要体现了他对传统作曲技法的挑战。在德彪西的音乐创作中,他创新了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他用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音乐具有一种朗诵般又十分抒情的独具特色的声乐写作风格。德彪西在音响的使用上轻描淡写,主要是想营造一种以晕轮为目的的和声语言,给人一种细腻、朦胧、缥缈的感觉。

在音色方面,德彪西的作品给人一种饱满、多变、新奇并且充满色彩性的感觉。对于这种色彩性的音乐感觉,他是利用极弱奏来表达作品中的那种淡然、惆怅、伤感的基调的。

结 语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影响深远,激励了很多音乐家在音乐上的创新,也让很多学者对印象主义音乐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在风格上营造了朦胧、典雅的意境,将印象主义音乐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钢琴乐曲不拘泥于传统钢琴乐曲的僵硬和随意的感觉,反而给欣赏者创造了一个可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让听众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去探索音乐中的秘密。印象主义音乐仍旧延续了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如借助标题引发听众的想象,展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细腻的感受,预示着音乐理论和音乐技术时代的到来。在进行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演奏时,我们需要返本还原,从乐曲中发现新的灵感,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音乐演奏水平及鉴赏水平。

猜你喜欢

印象主义德彪西音乐风格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钢琴家德彪西(下)
美丽的邂逅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外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弹奏之剖析
克劳德?莫奈及作品浅析
印象派音乐中管弦乐的语言形成分析
浅析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