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文化生态与戏曲发展”专题
2021-11-26主持人谷曙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主持人:谷曙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主持人语:
青年学人,为各门学科之希望;商略融合,乃当今学术之大势。首都戏曲研究中青年学者读书会于2016年成立。当年6月18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文学院联合主办了第一届戏曲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主题为“案头与场上:戏曲文本的重读”。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在全国戏曲研究青年学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会后,为了便于在京的青年学者交流、沟通,遂正式成立首都戏曲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随着年齿渐长,2020年改为“中青年”)。
读书会采取弹性而灵活的形式开展活动,通常每年举办一次相对大型的年会,以论文发表评议的方式,设定一个主题,邀请青年学者以文会友,畅所欲言,尤其注重评议环节,特别突出讨论交流。青年学人每戏谓评议讨论是“一针见血,两肋插刀”,既大呼犀利过瘾,又砥砺了学术,增进了友情。此外,视情况还组织过一些小型的学术沙龙,如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专门就“梨园文献”进行研讨。
第二届读书会在北京大学举办,主题是“社会转型与清中叶以来戏曲的嬗变”;第三届在中国戏曲学院,主题是“大众化与商业化:近现代都市演剧的繁荣”;第四届仍在北京大学,主题是“近代戏曲与社会文化的共生与互动”。最近的第五届,于2021年4月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主题是“近现代文化生态与戏曲发展”。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读书会成立五年来,中正纯粹,来去自由,不求一时之功,不图任何之利。本专辑的五篇论文就是第五届读书会参会学者根据研讨主题提交或会后专门撰写的,文章紧紧围绕主旨,聚焦关键词“生态”,多层面、多维度地展开思考和探究,各有创获。
谷曙光《从“滨文库”藏老戏单看民国梨园生态》对日本九州大学“滨文库”收藏的八张有代表性的老戏单作个案研讨,同时配以图片,收以文释图、图文互证之效。戏单虽为一纸薄页,却是戏曲演出史的第一手文献史料,它具体而鲜活地反映出演剧的组织过程,联系着演出的诸多环节,甚至能从中管窥彼时的梨园生态。
吴新苗《民国戏曲场域:透视1917年〈顺天时报〉菊选》借用布尔迪厄的文化场域理论,解读了1917年《顺天时报》的菊选事件,探查了媒体、伶人、观众、剧评家、捧角家各路力量在此过程中的错综复杂的生态关联,从而揭示出民国戏曲独特的场域性特征。
陈均《北方昆曲“花谱”〈马祥麟专刊〉探考》细致研讨了北方昆曲史上的一部罕有人知的花谱《马祥麟专刊》,比较了该书与清代梨园花谱的不同之处。该书的制作者、赞助者及其运作方式,不仅呈现了昆弋在彼时的处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花谱传统延伸至民国的特殊样本。
王永恩《论中华戏校的京剧人才培养模式》以民国时新式的戏曲学校——中华戏校的办学模式为研究中心,指出它不但继承了传统科班的教学方法,还吸收了西方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中华戏校摸索出了一条具有现代精神的戏曲人才培养模式,这对建国后的戏曲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刘梓秋《民国“剧坛达人”郑子褒的剧评、办刊事业》首次研究了民国时期著名的剧评家、戏曲活动家郑子褒,考订了郑氏生平,重点论述其剧评、办刊事业。郑氏可谓“剧坛达人”,深度介入梨园生态,其人、其剧评、其创办的《半月戏剧》,都有研讨的价值。此文有发掘之功,填补了学术空白。
笔者曾指出:“文献是基础,梨园是生态,优伶是主体,而演剧是研究的终极目标。”(谷曙光:《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封底语。)这个专辑的五篇论文,充分利用了新材料,立足于戏曲“生态”,既鲜活立体,又各具特色,可谓近现代戏曲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收获。今汇为一辑,整体呈现,期待得到学术界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