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1-11-26王焕梅高彦梅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实力价值观核心

王焕梅 高彦梅

(1.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2.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河北 石家庄 050041)

一、基础工程:牢固树立并坚定文化自信

(一)文化认同,激发自身文化生命力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强烈的心理认同,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发展前景充满坚定信念,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仰和坚守。树高有根,水长有源,中华民族拥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在今日中国仍然焕发着熠熠光辉。

新时代,要焕发改革创新的活力、激发昂扬奋发的勇气,就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一要加强对华夏民族历史的解读,传承历史和文化记忆,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二要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用鲜活案例打动人、感染人,引发民众情感上的共鸣。三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强化根脉意识,激发自身文化生命力,既抛弃文化虚无主义,也防止文化复古主义。

(二)创新文化,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之渊源。因此,如何有效发挥我国特有的优秀文化的优势,进而将其转化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尤为重要。我们应持续坚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魅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赋予新的鲜明内涵、挖掘新的时代价值、探索新颖的呈现形式、聚集蓬勃的生命能量,增强我国文化创新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繁荣兴盛。

坚持创造性转化,培养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近年来,我国做了很多有益尝试,比如开展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工作、探索基础教育加大融入传统文化的力度、通过电视节目(例如《中国成语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传播中国文化等等,这些尝试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激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与学习热情,使之内化于广大民众思想之中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尊崇与高度自信;外化于广大民众行动之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立足现实,科学继承弘扬我国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当时的时代条件、社会制度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与影响。因此,在新时代就需要我们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科学审视和对待传统文化。

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力求做到: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二要坚守立场、传承基因。将中华文化中有益的思想、价值观念等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继承并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三要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亦当有科学的批判精神。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提炼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糟取精,去伪存真。

二、灵魂基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增大传播力度,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铸魂育人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日渐成为指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方向和目标的灯塔,起着铸魂育人的作用。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存在多元的价值观念、多样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核心、主流的价值观加以引领,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我们应从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入手,围绕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坚持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结合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狠抓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融入各级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各方面。

(二)拓宽传播路径,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作用

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靠什么来凝心聚力?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及认同的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内核,我们应增强其应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新其传播形式,拓宽其传播路径,更好地深入群众,形成强大的同心合力,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作用。

在传播方式上,通过易于被民众接受的大众话语体系,宣传核心价值观;在传播内容上,既要创新又要监管,增强吸引力和提高传播效果,通过健全法制加强监管力度,让法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驾护航;在传播载体上,既要对内大力发展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又要对外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多渠道、多路径输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增强传播效果。

(三)鼓励主体示范,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感召作用

要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先进模范、公众人物、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广泛持久地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以其道德感召力赢得民心,提升公信力,从而达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和“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功效。

充分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和表率作用;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其言行备受关注,要引导其担负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做公序良俗的自觉维护者和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据其具有较强可塑性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加强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过程;先进典型是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七一勋章”等荣誉称号的授予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英雄、崇尚模范的浓厚氛围。要切实继续发挥好先进典型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不可替代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继续发挥好其具有的崇高职业精神的价值标杆与无穷的榜样感召力量。

三、关键抓手:增强文化传播效能和推进主体建设水平

(一)增强媒体融合,提升文化传播能力

一国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和形式,也取决于传播媒介是否拥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增强媒体融合,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我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更好地凝聚共识。不可否认,传统媒体诸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是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但是互联网新媒体已成为如今的大众媒体。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是当今社会不争的事实,网络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应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媒体以构建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融合格局的形式,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宏观层面讲,成立媒体融合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文化传播政策及实施方案;微观层面讲,实现诸如传统媒体数字化升级转型、打造融媒体平台等资源整合和平台互助,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得以优势互补,提升文化传播能力,促进媒体事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二)增强国际话语权,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全球化时代,我国文化发展必须要有世界的眼光与格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既要靠对内文化的发展,还要靠对外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对外开放打开了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在同他国交往过程中,进一步扩大了思想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比如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通过举办接地气、亲民众的交流活动,既展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又释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国同他国的文化交流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平等友好、交流互鉴,在构筑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同时,逐步加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当前,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一方面,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良好国际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外宣传和增强在国际上话语权的重要方式,如今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丰硕成果,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所以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故事等。疫情防控是全球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还要讲好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用通用的表达方法阐释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与成效,鲜明展示中国思想和中国主张,可以采用目前风靡全球的短视频,也可以使用传统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影视剧等[1]。通过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树立当代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打造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根据国外受众的特点,围绕国内外关注的共性问题,采取融通中外的话语表达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把本土化的语义转换为国际表达,协和中外,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进而增强国际话语权。

(三)强化多维联动,完善文化软实力的主体建设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从国家层面来说,一是做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规划,协调各部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二是走文化保护法治化道路。文化方面的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在文化立法方面有一定发展但仍亟待提高,像《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促进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甚至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也有了图书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但是我国对文化产业、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出台的规章制度较少,故应努力提升法律对这些领域的保障作用。此外,我国还应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软实力得以苗茁根壮、枝繁叶茂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人才层面来说,在国内,应多渠道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做好中长期文化人才发展规划,梳理出重点支持领域的短缺人才,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由政府提供有力保障。二要通过公开选拔、招考的方式引进优秀人才,整合文化人才资源,拓宽用人渠道。三要鼓励优秀人才继续深造,充分挖掘潜能,使其专业水平更进一步,促使其不断增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海外,应发挥好海外华人传播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发挥好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旅游、探亲和移民的民众,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诸多利好机会。当然,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我国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结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日益凸显。要想在应对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激烈较量中占据优势和主动,应通过综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可行路径,以形成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提振精气神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提供强大的历久弥新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实力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