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新时期粮食产业提档升级,促乡村产业振兴

2021-11-26张家飞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山芋粮食加工

张家飞

(泗县农业农村局,安徽 宿州 234300)

泗县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加速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叠加区,是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与中原重要战略要地,经济区位优势明显。粮食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作用。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粮食产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

一、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泗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适宜粮食生产。全县耕地保有量 196.5万亩,农业人口约 75.3万人,2020年,泗县粮食作物复种面积为 329.29万亩,总产 111.68万吨。泗县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已划定小麦生产功能区133.27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 61.71万亩、大豆农产品保护区 59.51万亩;严格土地占补平衡。“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超 7.43 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 57.84万亩。

(二)农业科技水平

泗县积极推广优质粮食品种,加强粮食科技支撑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让农业科技落地生根,真正实现“藏粮于技”。遴选出符合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向社会推介发布,到位率均达到 97%以上。

深入落实“藏粮于技”战 略,持续实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项目、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化肥减量增效、大豆扩种轮作试点、社会化服务等项目,积极推进耕、种、管、防、收全程机械化,实行良种配置、种子包衣、耕种、水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六统一”管理,推动粮食生产集约化、管理技术集成化、要素配置科学化、生产过程标准化。

(三)政策支持与安全监管

近年来通过加强种粮补贴力度、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20年全县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类财政补贴达 1.55 亿元。严格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坚持优质优价。积极组织种子企业与粮食收储、面粉加工等知名企业合作,以订单农业模式大面积推广优质品种规模种植。加大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加大农业综合执法,严格农药准入管理,严厉打击假冒农资和市场囤积行为,全面推行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经营责任制度和违规经营“黑名单”制度,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经营示范门店创建,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

(四)收储能力与加工水平

坚持采取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上级财政补助以及吸引外资开办混合制粮食企业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已完成泗县粮食物流园区和县级粮食储备库搬迁重建工作。目前全县共有粮食仓储备案单位26 个,总库容117.62万吨。另外,建设了山芋储藏窖,储藏能力达3万多吨。全县粮食产业龙头产业化企业 8 家,其中省级 5 家,年实现加工总产值 20 余亿元,安徽泗州面粉有限公司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社区示范工程企业”荣誉称号,金丰面业生产的“金丰”商标被省工商局评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旭峰面粉厂获得“旭峰”牌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泗县2019年被评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3 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标准化精食原料生产基地 101万亩。

二、粮食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粮食产业一产突出短板问题

1.排涝抗旱减灾能力仍然较弱。泗县位于淮河支流流域,排涝标准不高,大多数粮食种植区域的排涝能力只能达到10年一遇或低于 5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同时,在一些非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还很突出。粮食生产仍需解决天旱无水灌、积水无处排现象。

2.品种多、乱、杂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泗县推广了许多优良的粮食作物新品种,但由于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引领,农民购买种子时随意性较大,加上收储部门也未单收单储,山芋种植户的种苗多以自留自育为主,品种多存在“多、乱、杂”现象,造成粮食品种混杂、收储混杂,导致品质下降,不利于延伸产业链,从而影响农民的种粮收益与产业功能提升。

3.山芋资源保护体系和脱毒繁育体系缺失。山芋是泗县优势特色农产品,由于山芋良种脱毒繁育体系缺失,导致山芋品种退化,质量下降;加上山芋病虫害较为严重,有茎线虫病、病毒病等,影响山芋产量。近年来泗县本地选育的品种数量少,而且选育周期慢,品质更新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外引品种又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适合在县内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较少。

(二)粮食产业二产突出短板问题

1.部分粮食收储设施亟需智能化升级改造。

一些粮食仓储企业的现代化作业程度偏低,新式粮仓建设数量及规模不足,适用于自动化仓储的浅圆仓和立筒仓占比不高。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尚有一部分仓库陈旧老化,年久失修,无法与现代粮食物流散装、散运、散卸、散存等“四散化”和仓储智能化管理的要求相适应,而且库点分散,给粮食储备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建设新型智能化、现代化粮库,增强地方储备仓容能力迫在眉睫。

2.粮食产业深加工程度低。

近年来,泗县粮食加工,尤其是以面粉加工为主的加工产能快速提升,涌现了全省面粉加工前20 强企业 2 个。但全县粮食食品产业仍处在传统“大进大出”的粮食原料生产及供给阶段,产业链条后延只是“就加工而加工”,主要加工产品品类仍停留在面粉、山芋淀粉、大豆蛋白等原料性、中间产品、粗放型产品阶段,一般作为国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的优质原料供应地或者直接委托外地食品加工厂进行下游食品代加工,而非围绕当前市场紧俏、需求特点向各类终端消费食品产业领域延展,当地传统特色食品草沟烧饼、刘圩发面饼等都没有实现产业化发展,食品产业增值的绝大部分都溢出到外地。

3.粮食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低。

目前,泗县绝大多数粮食企业由于规模和技术装备限制,不能对粮食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有的还造成环境污染。如:点多面广的家庭作坊式山芋淀粉加工,副产品不能有效利用,导致周围水体有机污染,小麦、玉米、稻米等粮食作物加工的副产品也基本没有转化利用。

(三)粮食产业三产突出短板问题

1.适应规模化经营的谷物收储干燥问题仍然存在。随着土地流转加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规模化经营比重持续增高,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种植面积多在 50 亩以上,传统的晒场干燥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尽管近几年,泗县在粮食流通领域开展了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但全县粮食年烘干能力仍然不能满足粮食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需要,缺口比重还很大。

2.食品产业发展的配套支撑条件相对薄弱。粮食承储企业和库点信息化应用不足,尚不能实现对粮食业务经营管理、仓储管理、质量管理等业务数字化和智能化。粮食食品加工仍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初创阶段,产业发展配套的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研发平台和专业人才、市场营销、新业态应用缺乏,粮食食品应急供应体系不健全。尤其在线上平台营销方面,缺乏大型专业食品电商产业园,缺少吸引消费者、能“带货”的线上平台,电子商务营销份额占比较少,对快手、抖音等时下热衷的新媒体营销手段利用率较低,缺少“网红产品”,未能形成网上批量销售,市场占有率较低,粮食食品应急供应水平不高,不能很好适应和保障粮食食品产业跨越式发展需要。

3.品牌建设不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消费方式开始从“商品消费”转向“品牌消费”。但是,泗县粮食品牌建设还很落后,具有国家影响力的品牌很少。目前,泗县只有大路口山芋、粉丝等粮食产业区域公用品牌,但品牌只在原产地有影响力,存在知名品牌不够多、整体品牌不够响等问题。从泗县粮食产业整体来看,中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品牌效应较差。

4.粮食承储企业和库点信息化程度不高。粮食信息共享能力与互联互通能力不足。信息终端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落后,无法实现对运输技术、储存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全面监控,粮食流通信息滞后、管理不善等问题凸显。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使用效率不高。一方面,部分粮食企业等市场主体出于商业机密等考虑,无法实现企业基础信息、收储信息、流通信息、需求信息等信息共享;另一方面,部分信息共享平台出现信息分类不明确、及时性不高、衔接不畅通等问题。

三、下步发展目标与主要对策

(一)发展目标

围绕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坚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县域前列的目标定位,按照“做强一产、确保供应,做优二产、实现增值,做活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有效推动转型升级,着重构建粮食产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加工体系、仓储流通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等四大体系,推进粮食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发展。

(二)主要对策

1.加快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开展良种联合攻关,支持良种繁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良种繁育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加强山芋相关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与利用,挖掘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功能基因,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山芋新品种。加大优质小麦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单品种连片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适宜籽柆机收的玉米、抗逆性强的高蛋白大豆、优质粳稻等作物新品种,同时加大轮作、套种制度,完善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利用国家新一轮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确保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 10万亩以上。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集成、科学调控肥水、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推广全程机械化等配套技术模式。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严格落实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强制度创新,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加大高性能植保机、节水灌溉机械、中耕机械等农机装备购置补贴力度,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引导全县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新建粮食烘干中心。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

2.加快实现从“粮食加工”向“食品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推进粮食食品生产的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延伸粮食加工产业链,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产业链条。加快面粉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面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加工工艺,开发生产用于不同面食的专用粉。支持开发生产适合于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面粉与特用面粉,鼓励开发全麦粉。积极开发面制食品和烘焙食品。以特色化和健康化为方向,大力发展具有地方传统饮食文化的草沟烧饼、刘圩发面饼、泗县油旋子等特色面食产品。生产高端挂面产品,开发多档次、多品种的优质营养挂面、拉面等产品。积极开发生产馒头、包子、速冻水饺等面制食品,提高加工装备配套能力,实现产品系列化、规模化。开辟鲜食山芋精品小包装。加强食品保鲜技术开发和应用,扩大面包、糕点等烘焙食品市场覆盖范围。鼓励发展时尚、多元的烧饼、发面饼、面包、饼干等产品商品化包装,推出适宜不同消费群体的烘焙产品。推进方便休闲食品生产以满足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和美好生活追求为目的,研究方便休闲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加大方便休闲食品研发生产力度。加强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开发。利用麸皮膳食纤维的保健作用,开发麸皮食疗纤维食品;利用玉米副产物生产酵母蛋白饲料、玉米蛋白肽等系列高附加值生物产品;利用大豆加工副产物提取低聚糖和乳清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山芋加工副产品(山芋茎、叶、渣的功能性产品)等多样化系列食品加工,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围绕宠物食品消费需求,推动粮食食品产业链向宠物食品延伸。

3.加快实现“消费引领”向“引领消费”的转变,提升价值链

加大食品生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 ,实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研发攻关行动。鼓励食品加工企业与国内食品研发机构与高校院所开展全链条、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定期组织研企对接和粮食食品产业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围绕粮食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食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支持食品生产企业研发特色食品、健康食品、功能食品、宠物食品,大幅增加中高端产品比重。健全完善粮食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动县级质检站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引进更新食品检验监测装备,提升检验监测技术水平,持续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和监控体系,拓展对外检测业务。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加大信息化手段应用,构建粮食食品“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机制,实现粮食食品质量安全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建立健全粮食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鼓励粮食食品企业执行国际先进质量管理规范,认真落实《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逐步建立起以管理体系为依据、企业行为为基础、诚信效果为依托、奖惩制度为保障的生产者诚信体系。支持全县粮食食品加工企业、研发平台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定,用标准提升带动产品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打造全国知名食品品牌 ,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加大粮食食品质量安全管控力度,大力实行“三品”行动。鼓励企业开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积极引导泗县传统特色食品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大力支持相关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品牌,以品牌效应带动企业快速发展。加大食品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维护品牌信誉,保护品牌价值。

4.加快实现从“满足需求”向“满足时尚”的转变,完善供应链。

根据现代生活方式和节奏,研究创新生产销售模式,用好现代物流和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鼓励发展定制包装食品,从餐品的私人订制到个性化的定制包装,以满足消费者的小众化和个性化品味。鼓励推广团餐经营,以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膳食需求为目标,发展营养配餐产业。严格把控加工环境,提升加工工艺水平,保证食品安全和产品口味,提供营养安全的营养配餐,配套配送体系建设,带动企业产品宣传、销售、冷链物流等多项业务发展。构建线上特色营销体系,充分利用规模以上企业商业网络和信息网络辐射全国相关市场,积极推广互联网 O2O、中央厨房B2B 等营销新模式,扩大企业营销规模;建设县级食品专业电商平台,引导各类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平台,借鉴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及经验,主营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充分考虑各类食品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线上营销网络。建设县级冷链物流园区,提升冷链物流装备专业化水平。推进食品冷冻技术、物流保鲜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提升企业冷链运输服务能力,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冷链运输物流领域的应用,逐步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数据化、透明化和可视化。

5.加快实现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的转变,壮大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高质量四大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水平和建设标准,明确主导产业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强化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立现代化加工体系。打造集粮食物流,仓储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条园区发展模式,将四大产业园区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综合利用功能较全的粮食产业化新型主体。打造粮食食品产业集群,集聚集约进区入园。强化粮食食品产业“头部”企业招商聚力“双招双引”充分利用全县粮食食品产业集群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促进食品生产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粮食食品生产与食品机械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国家粮科院合作,依托现有技术与资源优势,引进粮食加工装备制造企业,在粮食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业上实现开局破题。促进粮食食品生产与食品包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石龙湖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建设中国山芋文化博览园、多彩山芋世界、特色生态餐厅,充分挖掘山芋食品文化资源,开展山芋食品文化旅游,促进粮食食品生产与食品文化特色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全县畜禽饲养和粮食食品生产优势,着力推广从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到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通食品生产绿色通道,促进粮食食品生产与畜禽饲养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粮食食品生产企业信息化、智慧化升级,促进粮食食品生产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升级改造粮食业务系统,对全县储备库点进行优化整合,完善智能化粮库建设,实现政策性粮食业务信息化和在线监管全覆盖,做到对县粮食业务经营管理、仓储管理、质量管理、作业调度管理等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猜你喜欢

山芋粮食加工
珍惜粮食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山芋飘香的春天
山芋飘香思绪浓
挖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