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探讨

2021-11-26周勇刘莉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故居活化名人

周勇 刘莉

(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四川 广安 638003)

引言

在新时期,做好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要,“名人故居”是一个专有名词,既是一座城市的建筑物,也承载着城市发展的重要内涵,是一种非常宝贵且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资源,是一座城市“活”的灵魂。名人故居不仅对一座城市具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一、名人故居及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名人故居已经成为某种历史文化的代名词,更发展为一个专有名词而被大众所接受和理解,但很多人对于名人故居的理解是片面的,往往认为名人故居就是一座房子或者一处建筑物,而忽略了名人故居承载着的文化内涵。那么,何为名人故居呢?能够被称为名人故居的地方一定是经得起考证,名人是指在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统一起来就是指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作为一种承载着特殊文化的载体而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名人故居在被时间冲刷的过程中仍然保留着当时历史人物所居住的样貌,在那里记录着人物日常生活的点滴,而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活点滴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名人类型较多,除了政治家、科学家之外,还包括教育家、作家等文化领域内的名人,不同类型的名人所居住的建筑往往具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建筑设计具有不同的艺术鉴赏价值,其中,有的建筑设计不仅具有很多中国元素,而且吸纳了西方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名人故居的社会价值与影响力

名人故居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对其社会价值进行总结和概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其一,历史价值。名人故居是名人居住或者发生了一些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的地方,在对名人故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将历史名人及其相关事件进行再次陈述,将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以呈现,丰富了历史史料,同时,有助于为史学研究提供充足的资料。名人故居具有一定的基本价值,其中,历史价值是其本质价值,除了历史名人自身影响力之外,历史名人居住的建筑物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建筑物往往具有更大的历史价值。以邓小平青少年时代活动旧址为例,它包含了邓小平故居、翰林院子、蚕房院子、北山小学堂等,他们不仅展现了清末民初川东地区乡梓生活,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再现了世纪伟人邓小平生平中一段至关重要的历史。

其二,文化价值。名人故居不仅仅是历史名人居住过的建筑物,更是一种文化依存的重要物质载体,其具有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不仅具有文化传递价值,而且承载着某种特殊的情感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使得名人故居在岁月的洗礼过程中仍然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国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保留住了最为珍贵的文化记忆。在参观名人故居时,我们身处其中,一边观赏着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物,一边在头脑中自然联想到名人的生平事迹,进一步感受历史名人的伟大事迹,这对于思想情感的升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翰林院子为例,翰林院子是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房屋。邓时敏,清乾隆十年任大理寺正卿,政绩颇丰、声誉甚佳。丁忧养亲期间修建翰林院子。邓时敏逝世后,家族公议把翰林院子辟为学馆,希望为邓氏家族培养出类拨萃的人物以光宗耀祖。1909年邓小平在此启蒙读私塾。邓小平原名邓先圣,私塾先生认为孔子为圣,为避讳,将邓先圣改为邓希贤。翰林院子向游客讲述广安邓氏家族家风的同时,展现了一代伟人的私塾生活。

其三,艺术价值。除了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之外,名人故居还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很多内容。第一,建筑物本身呈现出的艺术特点,建筑物的艺术特点往往体现着城市环境同名人故居空间的紧密联系,名人故居的外观、材质、装饰等内容都是一种艺术价值的体现。第二,名人故居内部也会充斥着各种类型的艺术品,例如,家具、雕塑、绘画、书法等,这些元素都是名人故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名人故居艺术价值的具体体现。翰林院子不但本身建筑规模大、工艺精,保存完整,还是川东北民居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物。蚕房院子建筑完整、工艺精湛,不仅具有川东民居建筑风格特色,还是近现代家族式养蚕、缫丝的代表性建筑物。

三、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具体策略

(一)立足于调查研究,不断健全监管体系

调查研究可以为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强有力的资料支撑,相关部门理应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充分参考相关专家、学者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建议,加强对名人故居的多方面的论证,做好对名人故居的分类和价值评估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名人故居的多方面价值。与此同时,制定名人故居图册,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名人故居保护计划,并将其提交给政府部门,促使政府逐渐加强对名人故居保护和活化利用。就名人故居保护而言,应始终坚持保持名人故居原状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名人故居相关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于与名人故居相配套的部分实物,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文物,都要做好整体保护工作。

(二)逐渐完善管理制度,加大保护管理力度

加强对名人故居的保护管理,需要逐渐完善管理制度,以此加大保护管理力度。相关政府可以将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融入城市建设规化中,由城市建设规划细化至乡镇建设规划中,将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同新乡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做到统筹规划,将不同区域的名人故居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从管理制度层面加强监管,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管理合力。同时,积极转变名人故居管理模式,实施保护与活化利用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积极构建多主体、多层面的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管理模式。

(三)革新与丰富保护利用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在新时期,既要做好名人故居保护工作,又要做好对名人故居的活化利用工作,不断革新与丰富保护利用方式。名人故居不应都建立为纪念馆、博物馆,而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名人故居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出发,找到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切入点,选择最为适切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名人故居的多方面价值,从而不断增强名人故居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宣传手段,借助广大媒体加大对名人故居的宣传力度。例如,在名人故居周围或者比较醒目的位置上设置相应的指示牌,对行人起到一定的提醒和警示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发挥官方媒体的重要宣传作用,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对名人故居加以宣传,或者通过门户网站、媒体软件将与名人故居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名人故居。此外,加强对名人故居的课题研究,邀请相关专家对与名人故居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发表文章的方式增强名人故居宣传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还可以将名人故居融入校本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解历史名人、历史事迹的重要途径,或者利用课外实践、研学活动等指导学社工参观名人故居,加深学生对名人故居的认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四)增加名人故居文化底蕴,提高影响力

加强对名人故居的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增强名人故居宣传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而且关于名人故居的学术研究可以对名人故居具有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一方面,可以将名人故居的文化底蕴向社会进行展示,另一方面,可以为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积极落实关于名人后代或者相关知情者的口述记录整理工作,以及对于与名人故居有关的物品进行整理和收集,不定期组织开展与名人故居保护和活化利用相关的活动,让广大市民能够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参与,将历史名人故事、名人事迹以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加以传播,以此逐渐增强名人故居的影响力。

(五)充分整合和利用多方资源,做好保障性工作

做好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离不开物质资源的支持,尤其是需要资金和人员的参与,因此,除了财政资金之外,还可以采取社会捐助的方式,利用不同的方式广泛筹集资金,确定不同主体出资的比例,合理筹备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所需的资金,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社会人员保护名人故居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为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更为充足的、可利用的资金。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第三方公益组织的重要作用,或者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中来,组建有关于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志愿者队伍,为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六)以名人故居为重要载体,发展文旅融合产业

文旅融合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部门应积极顺应和抓住文旅融合发展契机,深入剖析时代发展要求,牢牢坚持融合发展理念,以本地区的名人故居为重要载体,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元素,例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乡村文化等,坚持打造生态旅游和文化共生的发展模式。在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应坚持全域理念,深入挖掘旅游要素并将其融入在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服务中,不断创新名人故居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精品活动。名人故居是旅游产业需要开发和利用的良好资源,旅游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文旅融合为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新理念,融合发展理念为名人故居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重要指导。

结论

综上所述,名人故居可以为所在城市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为城市增加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同时,带来经济价值,通过旅游、宣传、展览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名人故居的重要意义,进而可以展示出城市的人文内涵与精神高度。

猜你喜欢

故居活化名人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卫立煌故居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活化非遗文化 承启设计内核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