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应用探讨

2021-11-26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艺术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作曲家钢琴

□王 璜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音乐民族化是指作曲家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精神、文化素养中找寻灵感和素材,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利用本民族的艺术表达方法,以作品创作的方式实现对本民族现实生活的还原与反映,从而表达思想情感和艺术美感[1]。中国钢琴作品民族化就是把西洋乐器钢琴与我国民族性格、音乐风格相融合创作钢琴音乐作品。这些钢琴音乐作品有利于提高民众的艺术审美品位,同时提升民众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接受程度。

一、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

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末,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钢琴音乐艺术的萌芽期。这一时期,钢琴音乐作品大多为尝试性作品,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挖掘素材,融合传统音乐文化技艺,使钢琴音乐艺术有了中国化发展的雏形,并为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赵元任先生的《和平进行曲》是现存第一首正式发表的中国钢琴作品。第二阶段,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期。在萧友梅等人的提议、倡导下,全国各大院校纷纷设立音乐专科,设置钢琴课程,大大促进了钢琴在我国的流传与发展。这一时期,钢琴音乐作品大多为情景化作品,基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作品创作更加趋向社会化、民族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民众的思想生活。贺绿汀先生的《牧童短笛》就是创作于这一风雨飘摇的时期,其将西方复调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被亚历山大·齐尔品评为“国风味的钢琴作品”一等奖,并带到欧洲亲自演奏。江定仙先生的《摇篮曲》、江文也先生的《五首素描》等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第三阶段,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改良期。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艺术学科得到了极大发展。随着中央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的正式成立,一大批优秀钢琴人才涌现,钢琴艺术迎来创作的高潮期,大多数钢琴音乐作品具有浓烈的思想意识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并且质量较高。这一时期也是我国民族大团结、大融合时期,许多作品展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如黄虎威先生采用六首四川民歌创作的《巴蜀之画》等。第四阶段,钢琴音乐艺术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音乐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优秀中国钢琴作品大量涌现,并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二、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人文综合素养

音乐艺术造诣高低展现了民族的文化素养及文化影响力。中国钢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文化素养、西方作曲技法与乐理知识的有机结合体,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思想精神、性格特点、审美习惯、美学认知等。在了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时,我们可以从思想内容和情感上深刻认识中国音乐形态,体会中国民族精神,以及领会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这对于提升民众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和人文综合素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传承中国音乐文化

受文化意识、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中西方音乐作品艺术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对来说,中国音乐艺术讲究意韵,注重音乐内涵的展现;西方音乐艺术结构清晰,规则明确,注重音乐技巧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扎根,并且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本土作曲家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入结合民族元素,不断创作优质的钢琴音乐作品,不仅实现了对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推广,还对传承中国音乐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提升创作水平

随着民众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提升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价值成为时代发展趋势。由于中国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韵味、技法,创作者只有选取优质的音乐素材,分析其创作方法、理解其创作思维,才能在汲取中国音乐文化艺术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实现高质量作品创作和内容表达。

三、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选用民族化音乐素材

基于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作品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效用,作曲家要加强对民族音乐素材的选用。首先,作曲家应立足于当下音乐的时代特点、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需求,从民族民间歌曲和戏曲中找寻素材,展现民族特色化钢琴艺术,从而推进钢琴音乐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断充实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内涵。比如,一些作曲家经常会从民歌、戏曲片段中找寻创作灵感,通过对这些片段中的音调进行深层次整理与加工,进一步塑造音乐形象和主题,使得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相融合,大大提升了钢琴音乐艺术效果。其次,作曲家应从传统乐器的使用方法入手,结合民族音乐风格、各种乐器的艺术表达特点,对传统乐曲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不影响原曲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实现艺术的迁移和嫁接。比如,作曲家可以利用钢琴的艺术技巧,模仿各类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创设相应的音乐意境,使中西方音乐艺术进行交融,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艺术体验。

(二)在作品中突出民族旋律

一个民族有属于自身特色的音乐风格,音乐风格是以不同的旋律进行定格和区分的。为推进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作曲家要在保证作品创作质量的同时,合理、科学地引入民族旋律。首先,作曲家要重视对民族调式的运用。调式作为区分音乐形式的重要依据,其在作品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作曲家要充分利用民族调式,突出中国钢琴音乐的特色,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艺术美感,与观众实现更高频率的思想共鸣。比如,傣族音乐调式相对婉转,陕北地区音乐调式相对宽宏,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可以绽放出更多的艺术色彩。这既能体现钢琴音乐创作的艺术技巧,也有助于展现作品的思想内涵。其次,作曲家要注重传承传统线性旋律。由于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语言文化和审美观念不同,在提升民族钢琴音乐色彩方面,作曲家要尽可能地交融中西方音乐表达技法,在保证旋律“线性美”的同时,实现多声变化的结合,从而用更具色彩的音乐旋律展示中国音乐文化特色和民族音乐韵味。

(三)在作品中运用民族和声

和声作为音乐艺术表达过程中最具有概括力和凝聚力的部分,不仅能优化音乐表达过程,还能提升音乐艺术效果。为使钢琴音乐作品更具艺术表现力,作曲家要加强对和声的运用。首先,作曲家要及时转变传统和声运用观念,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不断探索新的和声应用方法。只有新老结合,实现多元化、深层次的艺术创造,在保证作品民族化特色的同时,保证音乐的优美和谐,才能满足人们对钢琴音乐作品的需求。其次,作曲家要重视探究和学习和声理论,掌握各种和声运用技巧。比如,在学习和声理论过程中,作曲家应分析优秀作品和声的运用方法,如通过深入研究王安国先生的《我国当代音乐作品的和声创新问题》,认识和理解六种和声的创作方法,在实践中找寻创作灵感,实现深层次的艺术创作。

(四)在作品中展现民族音色

中国民族乐器丰富,音色表达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这对于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为提升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作曲家要加强对音色理论的研究,以解决钢琴对民族音乐文化表现的束缚问题,从而创作出更具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首先,在创作钢琴音乐作品时,作曲家要将创作重点放在如何融入民族元素上,充分考虑民族音乐风格,将民族元素与钢琴艺术相融合,逐步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其次,为拓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思路,作曲家要加强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依托钢琴艺术表达技巧,还原民族乐器音色,有机融入民族元素,从而使钢琴音乐作品内容变得更加饱满。比如,作曲家可以用钢琴模仿古筝、古琴等乐器的音色,创设儒雅、宁谧的艺术情境,激发听众的思想情感,使听众更加喜爱钢琴音乐艺术。

(五)在作品中体现民族审美

民族审美是一个民族思想品格和文化素养的共性体现。它不仅能展示该民族对事物的态度,还体现了该民族独特的思想情感。为使钢琴音乐作品得到本民族人民的喜爱,作曲家要立足于民族审美创作钢琴作品。在创作钢琴音乐作品时,由于不同民族的审美态度不同,在不违背民族认知规律和审美需求的前提下,作曲家应尽可能多地融入民族特色元素,形成民族意识共鸣,赢得听众的认可。

(六)在作品中引入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意识和生活习惯,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共识和审美共鸣。为使钢琴音乐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得到民众的高度认可,作曲家可以在作品中合理、科学地引入民族风俗。比如,在钢琴组曲《西藏素描》中,作曲家首先对西藏人文地理、自然环境、民众生活习俗,以及民族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利用钢琴音乐艺术对西藏进行描绘和刻画,优化音乐内容和艺术美感,在突出民族风俗的同时,展现了民族独有的思想精神,使得该作品得到了西藏人民的认可和喜爱。由此可见,在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入民俗,是赢得大众青睐的重要因素,需要作曲者引起重视。

结 语

综上所述,将民族元素有机融入钢琴音乐作品中,是推进钢琴中国化和钢琴音乐民族化的重要体现。为提升钢琴音乐作品的韵味和内涵,激发听众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作曲家要在钢琴作品中加强对民族元素的开发与运用,从而创作出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作曲家钢琴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
长大可当作曲家
纸钢琴
钢琴
猫咪成长史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