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州伞秧歌在“后非遗”时代的发展探析

2021-11-26肖瑞芬运城学院

艺术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装饰物花伞秧歌

□肖瑞芬 运城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文化,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多重撞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心也由早期的普查、申报、确立名录和传承人转向探索多样态的保护与发展创新,这一转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复兴”[1]。“后非遗”时代,一些艺术家通过挖掘非遗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融合创造,研究出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感的艺术成果。2018 年,全国十佳魅力城市评选中,蒲州伞秧歌作为最具代表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节目出现在央视舞台上,让人们以全新的视角感受到蒲州伞秧歌的艺术魅力和时代气息。本文从蒲州伞秧歌的起源说起,探讨其在“后非遗”时代的发展状况。

一、蒲州伞秧歌的起源

蒲州伞秧歌,最早起源于蒲州当地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社火,具有浓郁的晋南地方特色,俗称“亮宝”,其发源地在今山西省永济市。相传在清朝,蒲州地区每逢重大节日或祭祀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将自家的“宝贝”,即金、银器物等贵重物品拿出来亮相,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安、吉祥,风调雨顺[2]。这些金银器物分别被悬挂于一根长约六七尺、密密麻麻扎满三层竹篦子的竹竿上,并配以五颜六色的绣球、纸穗、铃铛等装饰物。由于装饰物的重力作用,竹篦子压弯下来形成伞状。根据竹篦子顶端装饰物的不同,又可分为“金银伞”“青瓷伞”和“鸡蛋伞”。不论以哪种装饰物为主的“伞”,皆由三层大伞组成,因此也称“花伞”。

“花伞”是蒲州伞秧歌的原生态形式。由于“花伞”很重,表演者均为男士。他们头戴小孩相公帽,身穿妇女锦缎红花衣,用一条长粗布绕脖子后在腰间缠数圈,并留出一个大兜来放伞杆。表演者双手紧握伞杆中间,肚子顶住伞杆尾部,身体后仰,使上半身呈现挺肚后仰的姿态。表演者踩着锣鼓点,有力量地前进、后退。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审美水平的提高,老艺人对道具花伞进行了改良,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对其材质进行了升级改造,使之更加轻盈、小巧。表演者在表演时,单手紧握花伞,如同一簇簇花朵一样张张合合,花伞张如伞帐、合如花束。随着手臂动作自如地前后、上下摆甩,时而停靠,时而旋转,根据舞者动作、队形和舞姿造型的变化,呈现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美轮美奂的美好画面。如今,我们看到的蒲州伞秧歌是经后人加工改编过的新形式,因道具结构、材质的独特性,且流行于蒲州一带,故被称为“蒲州伞秧歌”。

二、蒲州伞秧歌的时代变迁

(一)社会功能转变

起初,蒲州伞秧歌被称为“亮宝”,其社会功能主要以祈福纳祥、崇神敬社为主。据史料记载,每年二月初五至二月二十一,三社庙会,敬奉吕洞宾;二月二十一至二月二十八,万固寺庙会,敬奉佛祖、龙王。在社火表演中,人们手持道具,各显神通,向神灵献艺,祈求家人平安、来年风调雨顺。“花伞”则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而“亮宝”如此别具一格的形式也使花伞成为这一时期崇天地、敬鬼神的主要文化道具。

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中国文艺事业的春天,山西的民间舞蹈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蒲州伞秧歌发展为庆丰收、欢度节日的文娱表演,由原先的崇神、祈福功能转变为现在的文化娱乐功能,从而使蒲州伞秧歌被赋予了更多艺术美的内涵[3]。

(二)道具形态改变

“花伞”的整体样式依然保留着传统的镂空结构样式。起初,“亮宝”中使用的道具伞,以一根粗约一拳、长为七八尺的竹竿为伞的主体——伞杆,伞杆的最上端密密麻麻地扎满三层竹篦,在竹篦的另一端挂装饰物,装饰物垂坠下来使得竹篦成为散开的伞状,便成为一把没有伞面、伞头,完全镂空的大伞。如今,蒲州伞秧歌中的“花伞”改变了之前繁重的样式,在物体的材质和大小上进行了改良。之前由竹竿做成的伞杆现在换成了不锈钢材质,悬挂装饰物的竹篦子换成了又细又轻的竹条,连接竹篦子的麻绳则换成了具有弹性的橡皮筋,三层大伞也缩小成一层小伞,亦可根据表演者的身高来定制。这样一来“花伞”在表演时就变得轻盈、灵动,甩摆自如。

(三)传承模式转变

当前,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艺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亦是如此。单纯保护非遗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需要对非遗资源进行科学、艺术的创新,找到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位置,从而使非遗资源真正活态地传承下去。

20 世纪80 年代是蒲州伞秧歌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相关艺人多次出访日本、比利时、荷兰、丹麦等国家,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1987 年,由永济市文化馆组织的一百零八人蒲州伞秧歌表演队在运城演出,1988 年,蒲州伞秧歌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这期间,蒲州伞秧歌的传承发展路径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村社之间、师徒之间互相学习。由于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学习、表演蒲州伞秧歌的人越来越少,慢慢地,蒲州伞秧歌淡出了大众的视野。直到2011 年,蒲州伞秧歌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来了传承发展的春来。2016 年,蒲州伞秧歌第一次以“请进来”的方式被引入运城学院舞蹈学专业课堂,经过一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研究,蒲州伞秧歌终于以课程的形式在该学院开展教学。随后,山西大学舞蹈系也将蒲州伞秧歌列入山西民间舞课堂教学体系中。这种教育传承模式可以让蒲州伞秧歌在社会主义新文艺时代浪潮下继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唯有如此,才能唤起青年一代保护民族文化之根的意识和自觉性,使其自觉承担传播、创新民族艺术的责任和义务。这样,蒲州伞秧歌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欢,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不可否认,“后非遗”时代下的蒲州伞秧歌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三、“后非遗”时代下蒲州伞秧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认知度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人们对蒲州伞秧歌的重视度不足。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青少年对蒲州伞秧歌表示无喜欢之感,更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和传承蒲州伞秧歌,这主要因为过去的近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追赶西方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国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本土文化。因此,我们应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文化自觉,有意识地传承、发展、研究蒲州伞秧歌。

(二)传承路径问题

蒲州伞秧歌作为地方非遗民间舞蹈的一种,其传承情况不容乐观,继承人的缺失是技艺传承困难的主要原因。目前,蒲州伞秧歌的传承人中及会制作“花伞”的人,只有80 岁高龄的胡曼老师及其儿子,这导致蒲州伞秧歌的传承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困难重重。虽然山西部分高校已开始对蒲州伞秧歌的传习进行授课,但面对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差、观念落后的情况,传承效果堪忧。因此,探索更多传承路径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艺术乡村建设

我们知道,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乡村,今天我们要传承的蒲州伞秧歌也发源于农村。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人离开乡村,导致乡村失去了“生气”。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求中国国家之生命必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有新生命之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因此,要传承和保护蒲州伞秧歌,我们必须从根出发,重振乡村文化,重建艺术乡村,为蒲州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场所。

(四)产业一体化发展

如今,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全球化背景下,许多非遗资源都以“走出去”的形式让外界为自己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为了适应全球一体化的潮流,蒲州伞秧歌必须与市场接轨,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在保持舞蹈文化本体的同时,借助旅游资源实现大力传播,共同促进,共谋发展。例如,《又见平遥》实景剧在传播晋商文化的同时,能让世界各地的人认识、领略山西民歌和山西民间舞蹈的魅力。

结 语

当前,保护传统、重视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共识。蒲州伞秧歌作为晋南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蒲州伞秧歌在道具形态、社会功能和传承途径等方面有所变化。尤其在申遗成功后,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方面影响力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蒲州伞秧歌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认识度不高、传承模式单一、艺术文化之基不牢、产业化发展不成熟,等等,还需要我们共同解决。“后非遗”时代是一个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时代,我们必须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健康、有效地传承和发展蒲州伞秧歌。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做好原创性和独立性发展,为蒲州伞秧歌注入新的动力,唯有如此,蒲州伞秧歌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发展之路,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装饰物花伞秧歌
雨天的歌
新黄
简单引导——自然与浪漫之美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扭起秧歌,留住记忆
“鸡”到印尼
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