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着好日子山过山》演唱版本比较分析

2021-11-26阳一晨

黄河之声 2021年19期
关键词:壮乡曙光小节

阳一晨

一、歌曲《挑着好日子山过山》简介

这首歌由傅磬作曲、蓝怀昌作词、杨一博作钢琴声部乐谱,2002年傅磬等人来到了广西百色地区进行采风,在感受壮乡人的勤劳善良后,听到广西壮族酒歌的启发下,创作了这首经典之作。这部作品表达的是新时代背景下壮族人民不畏艰辛、创造美好家园的愿景,展现了当代壮族儿女的浪漫豪情,突显出壮乡人热情爽朗奔小康的形象。此曲曾荣获第九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吴碧霞、宋祖英、杨曙光等多位著名歌唱家都演绎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1]并作为比赛曲目在全国各大声乐赛事舞台上频频出现。此曲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创作采用了中国民族六声调式,音乐主题的设计、立意让人耳目一新。该曲的曲式结构是带再现的AB二段式结构,[1]由引子(1—14小节)、间奏(15—21小节)、ab(22—40小节)和cb1(41—60小节)四个乐句加尾声(61—67小节)构成。

二、吴碧霞演唱版本分析

吴碧霞,我国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是首位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了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吴碧霞干净、透亮、甜美的音色和高超的演唱技巧,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绝佳的艺术魅力,让人为之赞叹。她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受到了音乐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也为社会大众所熟知。[2]

吴碧霞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运用的是中国传统民歌的唱法,咬字吐字清晰自然,唱腔细腻甜美,气息深厚悠长,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她充分地运用了口咽腔与头腔的共鸣,稳稳抓住高位置的点,使声音高昂嘹亮,色彩明朗辉煌,有极强的穿透力。

歌曲引子部分采用广西壮族酒歌连续的附点音符的独特节奏,[1]演唱速度较慢自由奔放,第一句歌词“面对蓝天大声喊(罗)”的“喊”字,吴碧霞唱的韵味十足,用高亢的声音悠长的气息“喊”出了壮家人的热情和豪迈。在“我家住在十万山哎”这句演唱上进行了二度创作,把“我家”二八的节奏唱成小附点的节奏,用明亮的甩腔强调了“我”字,表现出了壮乡人的自信和奔放。“挑着大山出海去(罗),借来彩虹做扁担(哟)”这两句歌词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描绘了勤劳善良的壮家人生活。吴碧霞在“十”“做”“哟”字加上复波音的修饰,显得俏皮灵动。整个引子部分演唱者气息控制有度,行腔流畅,为整首作品的演绎和诠释奠定了基调。15—21小节的间奏由男声伴唱完成,低沉有力的声音模拟出了壮家人劳动时的生动情景。A段演唱速度稍快,歌曲活泼奔放的风格在吴碧霞清亮的嗓音中流露出来,小附点的节奏型模仿出壮家人挑着担子干活的律动感。32—40小节是A段的b句,其中“尼的呀”在壮语中是“好的呀”的意思,频繁出现在歌词中,与曲调有机结合,相映成趣,真实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热情、纯朴、爽朗的性格。[1]吴碧霞用壮语发音为“ndei”,保留了浓郁的壮族民歌风味,每一个“呀”的演唱都加上波音的修饰,浓厚的润腔技法丰富了音乐的旋律性,将听众快速带入到歌曲情境中。41—49小节B段的c句“哎东海牵着西山走,红日星灯永作伴”、“哎西边彩霞戏东浪,仙境直落在人间”,出现了调式上的转变,旋律线条优美抒情,歌词浪漫美好,意境美妙传神,成为全曲的一个亮点和转折点。吴碧霞用甜美清澈的声线表达出了新时代壮家人创建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心。B段的b1句50—60小节又转回主调,音乐上具有收拢之感。吴碧霞在这句演唱上力度适中,咬字发音清晰准确又具有穿透力,特别是字头咬的紧而不僵,具有一定的力度和弹性。61—67小节的尾声部分既是重复又是升华,中间的称词给歌曲增添了一丝原生态色彩。吴碧霞自由洒脱的演唱方式,把最后一个音从小字二组降b的高音上甩出去,表现出壮家人放歌于峰峦之巅的豪情壮志,令人领略到旷野山风的气魄。

三、杨曙光演唱版本分析

杨曙光,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她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娴熟的演唱技术能力,被誉为我国声乐教育园地里不可多得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杨曙光的演唱运用了偏西方的美声发声方法,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其声音纯净明亮、圆润而有质感,音域宽广,气息和声音位置统一,共鸣丰满空间感强。她游刃有余的技巧以及大气而又不失细腻的演唱风格,带给观众真挚的审美享受。如果说吴碧霞的演唱版本是“喊”出了壮家人热情和豪迈的性格,杨曙光版则表现出了壮家人勤恳朴实的劳动形象。

在这首作品的演唱中吴碧霞的发声位置相对靠前,听起来清脆透亮,杨曙光的发声位置则比较靠后,内口腔充分打开,共鸣色彩丰富,听起来更显浑厚大气,尤其是在一些高音的处理上,比如43小节的“霞”字,充分运用了后咽壁的力量。57、58小节的“哎”字在十三辙中属于灰堆辙,发音时声音较为“窄”“横”,容易造成“挤”与“卡”的发声问题。杨曙光在唱的时候,把这个原本发声相对靠前的横韵母沿着上下垂直方向,同时口咽腔发声着力点往后调整。[3]随着歌曲的速度变化,杨曙光在歌唱咬字上时而优美柔和时而轻快敏捷。她严谨地遵循了谱面的要求,准确地演唱了谱面上的每一个音,没有额外的过度修饰,足以体现杨曙光高深的艺术修养。[4]她的演唱朴实而真挚,情感表达恰如其分,所有的演唱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在歌曲结束句的“罗”字上,杨曙光处理的干净利落,通过她的歌声把壮家人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形象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观众。

四、龚爽演唱版本分析

龚爽,中国民族唱法青年女歌手,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组金奖获得者。经过多年在中国音乐学院的专业学习和系统训练下,她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另一方面又借鉴吸收了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她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且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她演唱的《挑着好日子山过山》声音圆润饱满、张弛有度、挥洒自如,并且情真意切,咬字吐字清晰,气息灵活。除了歌声美妙动听外,龚爽在歌唱表演中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也是极具讲究,从而使她的演唱达到了艺术化的“尽善尽美”的至高境界,激起了观众的美感体验。

本文选用的是龚爽在金钟奖决赛上演唱的版本,该演唱版本采用的是钢琴伴奏,艺术指导邓垚在原歌曲正谱的基础上进行了创编,更显自由和洒脱。龚爽在演唱第一句“面对蓝天大声喊(罗)”的“声”字,强调共鸣腔体,内口腔充分打开,后咽壁有力地拉紧竖立。语气词“罗”字作渐强处理,最后一个高腔甩出去。“我家住在”跟吴碧霞风格类似,自信地表现出了壮乡人的热情奔放。在表现“挑着大山出海”这一句时,龚爽强调出了附点节奏的特点,字字分离,营造出声断气不断的效果。“借来彩虹做扁担(哟)”中的语气词,龚爽巧妙的运用了擞音唱法把“哟”改唱成“咯”字,运用真假声来回转换,最后落音在胸腔支点的真声sol的音高上。主歌部分,龚爽版本速度要略快于吴碧霞版本,情绪上更为热烈活泼。整个演唱上龚爽做到了声情统一,润腔技法灵活自如,歌曲的行腔与邓垚老师的钢琴伴奏相辅相成,歌声与琴声的强弱起伏,抑扬顿挫都配合的天衣无缝,酣畅淋漓。从她的歌声中可以感受到,东海、西山、红日、仙境组成的美妙意境,通过优美传神的音乐,仿佛引人置身其中。[1]

五、本人演唱体会

笔者听了龚爽在金钟奖的演唱后,就被这首民族风格浓郁的作品吸引了,便决定学唱并把它作为研究生学位音乐会的曲目之一。视听了几个歌唱家不同演唱版本后,我深受启发,又再次认真读谱,查阅相关资料,对歌曲做了更全面的案头工作。总结起来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这首歌曲的:

(一)歌曲风格的把握

民族声乐是一门蕴涵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审美,风格性突出的艺术形式,其风格特征就是语言和音乐同时带有浓郁的地域特点[5]。要想完美呈现出歌曲的风格,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做到以情带声,唱出歌曲的味道。

这是一首广西地区的民歌,当地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审美情趣决定了壮乡劳动人民热情奔放、豪迈爽朗的性格特征。两位词曲作者在广西百色地区采风时捕捉到了壮族人民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语言,在歌词和旋律的创作中都无不体现出壮族人民辛勤劳动时的自信乐观和对创造美好家园的殷切向往。因此在演唱时声音要大气豪迈,不能捏着收着显得太小家子气;情绪要饱满上扬有激情,不能平平淡淡随意而唱。

(二)演唱技术

呼吸是歌唱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在正确呼吸的基础上,才能让声音自然、流畅地表达。目前在国内外受声乐学习者推崇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是大家普遍认为最适合歌唱的呼吸方法,主要是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肌共同来控制气息。在《挑着好日子山过山》中有很多甩腔,如每一句“面对蓝天大声喊(罗)”,最后的语气词“罗”都要从小字二组的f往上翻高一个纯四度到小字二组的降b,起初笔者在演唱时会感到有些许吃力,后面这个高音拉不住,喉咙发紧。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调整了呼吸的运用,口鼻同时打开吸气,像打哈欠一样把口腔内部吸开,喉头放下,让气息顺利进入肺部使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这种上下力量的对抗形成气息的支点,使高音变得结实立体,饱满而有穿透力。

在民族声乐中,“字正腔圆”是最基本的审美标准,如若演唱者咬字吐字不清晰,则会破坏歌曲意境和歌曲形象,无法与听众建立联系,引起情感共鸣。《挑着好日子山过山》的歌词较为密集,且演唱速度稍快,要把歌唱的内容清楚地传达给听众有一定的难度。把字词说清晰的关键在于:咬准字头、引圆字腹、归韵字尾。比如:“面”字,字头“m”、字腹“i”、字尾“an”,“m”属于声母类型中的唇音类,咬字用力部位在唇部,上下唇用力合拢阻气,阻气发声时声音从鼻腔随气流而出,然后双唇再打开[3]。“ian”组合起来是一个前鼻韵母,属于“四呼”中的“齐齿呼”,发声时口型先呈扁平状,归韵时将舌尖触于上齿背部,结束时口腔关闭,把声音和气息送于鼻腔的眉心处。

(三)形体语言

民族声乐演唱不仅要声音动听,还要具有观赏性。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能使整个表演锦上添花更富有艺术魅力。肢体语言要符合人们真实的生活逻辑、生活场景,在这首歌曲中可以做模仿壮乡人民唱山歌、挑担子的动作。灵活运用眼神和手势,如唱“面对蓝天大声喊(罗)”用“远眺眼”目光远视前方,尽可能看远,仿佛眼里装满了蓝天和大山。唱“喊”字和41小节的称词“哎”,把右手掌打开放于嘴边15厘米左右的位置,作往外喊的状态,此动作与歌词相互呼应,自然真挚。在舞台上的表演要展现出劳动人们的“精、气、神”,做到神形兼备,肢体语言与声乐演唱构成一体,才能达到最佳艺术效果。

结 语

本文通过对吴碧霞、杨曙光、龚爽三位歌唱家所演唱的《挑着好日子山过山》从演唱风格、声音技巧与情感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三位歌唱家对同一首歌曲的不同演绎,我领会到了歌唱家处理歌曲的细节,深入感受到《挑着好日子山过山》别样的艺术魅力。这三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均有着浓厚的个人色彩,无论是从个人音色、咬字吐字和行腔润腔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本文也通过浅显地对笔者自身演唱的分析,给此歌曲的学习做了一个小总结,笔者深知这些还远远不够,要继续不断的深挖细探,提高自身的演唱艺术修养。■

猜你喜欢

壮乡曙光小节
曙光
壮乡好消息
壮乡美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杨曙光作品
曙光
充电桩行业扭亏曙光初现?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壮乡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