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的生命教育意蕴探析

2021-11-26许若谷朱静然

关键词:修己论语境界

解 辉, 许若谷, 朱静然

(1.河北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18; 2.湖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重视生命教育”[1]。面对疫情,2021年初,教育部文件强调了“生命教育”,提出要“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2]。生命教育是面对个体的生命发展需要,通过正确理解生命,发掘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根本目标是要促进个体生命在身、心、灵各个层面都趋于美好进而实现全人生命的美好[3](P27-31)。实施生命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4](P24-30)。

实施生命教育,在学习和融入国内外先进的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应溯本求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挖掘和汲取宝贵的理论与经验。《论语》是儒门学生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巨著,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气质与精神[5](P13-20)。《论语》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智慧,尤其是孔子“贵生重仁”的教育理念。目前,关于《论语》与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或是简单梳理《论语》中的生命教育思想,或是论述孔子的生命观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6](P24-28),或是探讨如何将《论语》中的生命智慧融入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然而,笔者认为经典的意义不止于此,“经典之为经典,正在于其穿越时空所呈现出来的恒久的生命意义,从而在人类心灵的意义上提升个体生命的境界。”[7](P7-9)本研究期望从经典阐释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论语》中生命教育的意蕴。作为一部教育经典,《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智慧,从呵护肉体、实现价值、诗化生活,到升扬境界,由浅入深地传达出孔子的生命教育理念,对当今开展生命教育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帮助个体珍惜生命的存在、丰富生命的内涵、摆脱生命的羁绊、提升人生的境界。

一、呵护肉体:珍惜生命的存在

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珍惜生命的存在。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生命短暂、易逝,正是有着死亡的存在,生命才显得愈加珍贵,活着是一切美好的前提。孔子十分重视生命的存在。“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8](P162)孔子强调要珍惜生命的存在,把握有限的生命,反对无谓的枉死,热爱生命,注重养生之道。

首先,孔子关心与敬重人的生命。最有代表性的是有名的“马厩失火”事件——“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8](P150)意思是讲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有一天下朝回家,家人跑来报告说马厩失火烧了,当时孔子最直接反应——“伤人乎?”,完全没有问及马是否受伤。马在古代是非常贵重的资产,王公贵族以拥有多少马匹,作为自己富有的标志。例如,齐景公死后,写道“齐景公有马千驷”(《论语·季氏》)[8](P253),马代表财富、身份、地位。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是有阶级的,相对于贵重的马匹,那些在马厩里劳作的车夫、佣人,往往很难受到重视,他们的性命甚至不值一提。但是,在孔子心中,人与人是平等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成为贤者,成为圣人。孔子对马车夫的生命的关心与敬重,在当时生命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奴隶制社会来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充分体现了孔子关心与敬重人的生命。

其次,孔子珍爱生命,反对无谓的枉死。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有仁德的君主不仅要有“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8](P225)、“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8](P93)的远大抱负,还应采取有效的举措全力做好保护广大人民免于枉死。“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8](P203)孔子认为,一个有治国理政本领的人,通过七年的时间,把军事国防建设好,就可以富国强兵,使老百姓免于白白牺牲送死。同时,孔子还常常教导身边的弟子要三思而后行,反对只知道用武力解决问题做无谓牺牲的草率行为。他批评子路“暴虎冯河”,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他强调做事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论语·述而》)[8](P98),考虑周详,不意气用事,用智慧促其成功。甚至,孔子在挑选女婿时,将人在逆境时能够很好的保全生命看成是一种难得的优点。“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8](P59)。孔子称赞他的学生南容能够做到在国家政治上轨道时出仕,在天下大乱时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基于此,孔子把其兄长的女儿嫁给南容。

第三,孔子热爱生命,注重养生之道。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一仁”“三戒”“八不食”思想。“一仁”,“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渗透在其思想的方方面面,养生之道,亦不例外。“仁者寿”是孔子养生之精髓,强调道德修养对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孔子认为,有仁德的君子通过不断“修己”与完善自我,到达“不忧”“不惑”“不惧”(《论语·宪问》)的君子境界。所谓君子境界,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坦荡荡”,即君子内心胸襟旷达,光风霁月,清爽舒适,浩气长存,与天地同流,乃有大德之人,而大德者必大寿。“三戒”,即“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论语·季氏》)[8](P250-251)孔子根据人生经验,将人生分为3个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的主要问题进行规诫。少年戒之在色,孔子说的“色”,不仅指性的“色”,也指声色光影的物欲。壮年戒之在斗,“斗”不止打架而已,一切意气用事的明争暗斗都是斗。年老人戒之在得,“得”泛指各种名和利,即老年人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可见,孔子所说的做好这三件事,既养生又是养德,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八不食”,晚年孔子总结出了“八不食”原则,即“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论语·乡党》)[8](P146)民以食为天,孔子如此重视食物,既是重视食品安全卫生,又是讲究饮食合乎礼仪。

二、实现价值:丰富生命的内涵

生命不单单是一个生命体自然生发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履行责任与使命、提高生命价值的过程。开展生命教育,要以提高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目的。孔子主张“仁爱”思想,强调生命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教育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安顿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8](P225)。先由“修己以敬”做起,进而“修己以安人”,再扩展为“修己以安百姓”。孔子把一个人的内圣修养,发扬到外王的事业上面。通过不断完善自我道德自觉,在具体行事中体现好的德性,正是孔子提高自我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9](P17-20)。

首先,孔子重视“修己”,以勤学为径不断完善自我道德。孔门之“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技术的学习,不关乎知识体系本身,而是如何做人做事的学问。质言之,孔门之“学”乃是成人之学,直接关切生命的自我完善[10](P63-72)。其原因有三:一是孔门之学是“为己之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8](P218)孔子认为,一个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有仁德的君子。二是孔门之学是“不器”之学。所谓“君子不器”(《论语·为政》)[8](P22),就学习内容而言,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囿于一技之长,而是成为一个“允文允武”无所不通的通才。三是孔门之学非外在知识之学,乃是个体生命体验与境界。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8](P102)。孔子发奋勤学,而常常忘记吃饭,完全沉浸在学问的世界里,当学有所获时,就快乐地忘记了自己的忧愁,忘了衰老的威胁。

其次,孔子强调“爱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使命。孔子“修己”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成就自己,实现自我生命的完善,还体现在成就他人,完成治国安民的理想,且二者统一、不容分开。成就他人,也就是孔子“爱人”思想,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8](P237)。孔子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希望发生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不要让它在别人那里发生。处理问题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前提。从小处来说,就是学会和他人相处之道,从大处来说,就是懂得了社会交往的法则。二是爱人如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8](P93)。孔子认为如果自己想成为有成就、有德行的人,那就帮助别人也成为有成就、有德行的人。由己及人,关心、爱护他人,这也是一种实现仁爱的方法。三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8](P93)。广泛地给予民众以好处,又能帮助民众生活得好,扩而充之想到天下人的利益,这个要求对于尧舜来说,有时都是无法完全做到的,但是我们仍要有这样的理想和追求,正如孔子所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三、诗化人生:摆脱生命的羁绊

开展生命教育,除了帮助学生珍惜生命的存在,提高生命的价值外,还要引导他们的生命向更高的层次升华。生命向更高层次的升华,前提是帮助学生摆脱物质与名利的束缚,学会以审美的体验对待生命,以艺术的精神诗化人生,达到自由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8](P16)是孔子七十岁所达到内心修养圆满,摆脱外在现实生活束缚的一种生命之自由境界。

首先,孔子十分赞赏学生以审美的体验与艺术的精神诗化人生。其中最典型的是“孔颜之乐”和“吾与点也”。其一“孔颜之乐”。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孔子曾夸赞他“三月不违仁”。因为颜回对孔子“仁”的思想理解最深刻、最透彻,且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身体力行,“一以贯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8](P84)颜回的“贫而乐”就是著名的颜子之“乐”。其实不但学生,孔子也会“穷”快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8](P101)可见,孔子的学问修养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摆脱了虚荣的迷惑,达到了人生的自由境界。这就是孔子之“乐”。孔子之“乐”与颜子之“乐”,合称为“孔颜之乐”[11](P101)。由此可知,“孔颜之乐”是一种“德盛仁熟”的圣贤人格之美,超越了外在的欲望和功利束缚,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其二“吾与点也”之乐。有一天,孔子要求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谈志向,子路表示要做军事家兼政治家,冉有表示有能力治理小国,公西华想学习外交礼仪,最后轮到曾皙。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8](P170-171)孔子听完之后,喟然而叹曰:“吾与点也!”意即:我欣赏曾点(曾皙)的志向啊!“吾与点也”是一种审美境界,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前面三位同学所谈的是治理国家的大志向,曾皙说的却是一种生活态度:自得其乐,随遇而安。这是纵情山水之间、返璞归真的自由之境界。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然是其乐无穷。除了美的景致,更要有好的心境,二者融为一体,才会有乐的体验。“孔颜之乐”与“吾与点也”一样,都是摆脱物质与名利的束缚,以审美的体验对待生命。

其次,孔子十分重视诗教和乐教。孔子重视诗教。孔子认为,诗具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作用,包括增长知识、激发情思、陶冶性情、提升人的审美境界,过一种有诗意的生活。“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8](P262-263)孔子主张年轻人要多学诗。因为诗具有“兴、观、群、怨”的功用。“兴”,就是排遣内心的情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活着就会有许多烦恼和忧愁,但这些烦恼和忧愁常不能与人说,而诗可以激发人的性情,能移情、煽情、化情,一切情感均可发挥。“观”,在诗当中可以洞察很多道理,得到很多启示与经验,可以看出写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绪变化。“群”,也就是曾子所说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8](P187)。道德修养高的人乐于和有学问的人结识,互相研究文化知识,一起探讨人生哲理,共同提高品德素养,培养仁德修为。这也是儒家的交友观,主张以文会友,志趣相同,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怨”,就是可以发牢骚,表达不满,以讥讽时政。人有情感,如果一味压抑,就会形成病态心理,所以一定要发泄出来。诗作为文学与艺术的统一,是情感最好的发挥方式。孔子在诗方面不仅有论述,而且形成了塑造高尚人格的“诗教”文化。“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8](P116)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人的修养要始于习诗。“兴于诗”,就是从学诗开始。孔子对诗的认识提高到了情感的程度。同时,他认为人的情感又是不易掌控的,需要道德与理智的调控,而诗是最好的化解途径。因此,孔子用诗来启发人、教化人,以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孔子教育儿子孔鲤时,强调“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8](P254)。《论语》中记载,一天,孔子一个人站在庭中,孔鲤恭敬地走过。孔子问孔鲤:“学诗没有?”孔鲤说:“没有”。孔子便说:“不学诗,就说不好话。”南怀瑾先生曾提出,中国古代的诗包罗万象,研究了诗,知识自然就会渊博,能多了解各种知识,例如对生物界的禽鱼鸟兽之名,多所认识,乃至对科学性的植物、动物,各种知识都能了解而博物[12](P661)。

孔子重视乐教。诗乐陶冶心灵,孔子评价音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8](P116)。“成于乐”是指要用音乐陶冶性情,使自己的修养达到成熟的境界。孔子的音乐技术高超,造诣深厚。孔子“击磬于卫”(《论语·宪问》),通过击磬表达自己内心深刻的情感,“取瑟而歌”(《论语·阳货》),“子与人歌而善”(《论语·述而》)。孔子的弟子也有“鼓瑟”(《论语·先进》)、“弦歌”(《论语·阳货》)、“咏而归”(《论语·先进》)的。孔子门下真是弦歌不辍。孔子在齐国聆听《韶乐》的演奏,“三月不知肉味”……这样的生活和乐融融、提升品味、陶冶情操,让生活艺术起来,成为人们对生活的更高追求。孔子十分重视诗教和乐教,在于二者能使人的情绪、情感得到适当的调节,以艺术的精神诗化人生,使生命达到自由的境界。

四、升扬境界:达到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界是生命的整体。生命教育之生命,不仅局限于人的生命而言,而且包括整个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如同程颢所说,将这身放在万物中一例看,大小大快活,世界将是一个充满生机而又丰富多样的生命世界,人会从中像鱼儿在水中一样得到最大的精神愉快。”[13](P13-17)开展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生命,还要关注自然界一切生命,融入自然,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首先,孔子重视自然,融于自然。孔子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相当丰富。《论语》中,关于天文地理、山川河流、花鸟虫鱼、植物等知识的记述随处可见。不仅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松柏栗树、虫鱼鸟兽,还有猪马牛羊和黍稻瓜果,等等。孔子重视自然,倡导“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8](P263)。然而,孔子提出多识草木鸟兽,不只是简单的识记动植物之名,还有其更重要的意蕴。其一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多识草木鸟兽,就要多观察、多思考,亲近自然,融于自然,从而使身心得到大自然的净化和熏陶,使心胸开阔,思想得到升华。其二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草木鸟兽不仅仅是一个个专用名词,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让人感知到生命的盎然与勃发,体验到其生存环境是由丰富多彩的物种共同构成的,进而激起人们对其他生命物种的欣赏与怜爱之心。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多识虫鱼鸟兽草木之名,是为了“广大其心,导达其仁”[14](P252)。通过与大自然亲近、接触,培养一种诗化的关系,扩大人的同情心,美化人的心灵世界。

其次,孔子热爱自然,以仁心善待万物。“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8](P105)这句话是学生们对于孔子做人做事的总结,说的是孔子钓鱼和涉猎的原则。“子钓而不纲”,即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网捞鱼,将鱼一网打尽。“弋不射宿”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不射傍晚回巢的大鸟。因为将这些鸟射杀之后,巢里的小鸟可能就会饿死。另一种,“射宿”指的是,夜射栖鸟。不射晚上在窝里休息的鸟。两种解释都能够解释的通,但都说明了一点:孔子做人做事的态度,要有仁爱之心,打猎虽然是杀生,但也要有底线、有原则。孔子对学生的这种教育,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核心思想。孔子不仅爱己爱人,而且把仁爱之心扩而充之整个自然界,爱一切有生之物。

第三,孔子亲近自然,寄情于山水。孔子开坛讲学,经常把课堂搬到大自然,带领众弟子纵情于山水之间,在大自然的里开阔视野、陶怡情操、丰富体验、抒情言志。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8](P8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8](P132),“吾与点也”之乐,等等,孔子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并将自己的志愿、理想、追求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达到和谐与完满。尤其是“吾与点也”之乐,成为宋明以来后世儒家学者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它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境界,即将自己充分地融入自然界之中,达到二者和谐浑然一体的状态。这种境界超越了外在物质与环境的束缚,是自我精神境界的超越与提升,是自我的回归,是一种完美人格的实现,是真善美的境界。[15](P145-150)

总之,《论语》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从帮助个体珍惜生命的存在、丰富生命的内涵、摆脱生命的羁绊、实现天人合一境界四个层次,凸显出孔子的生命教育思想,对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新时代,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生命教育将遇到更复杂、更棘手的教育困境与挑战,教育者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积极探索与构建我国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方法与评价体系。在探索和构建我国,孔子的贵生重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开展生命教育应面向人的生命的发展,通过对生命的全面呵护和安顿实现生命价值的彰显与人生意义的提升。

猜你喜欢

修己论语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孔子的“修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品“境界”
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两个字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