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始见金
——中考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2021-11-26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一初级中学冷雪峰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一初级中学 冷雪峰
中考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教师需要发挥关键作用,对教材文本展开对应整合设计、为学生传授更多材料分析的方法、关注语用知识的多向积累应用、注重文言现象的全面透析,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无论什么样的语文测试,最终比拼的还是学科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环节,关注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成长,这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一、整合教本阅读资源,建立整体阅读机制
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好学情调查,掌握学生阅读基础、阅读兴趣取向、阅读效率等基本情况,以便做出针对性设计和组织,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2020 年中考阅读题目设计情况可以看出,整本书阅读所占比重更大了,材料分析性内容、文言阅读都有强化,这说明整体专题阅读有更大的市场需求,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从过去经验中走出来,对名著整本书展开导读、对材料分析进行专题设计、对文言现象进行集中整理,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构建系统性阅读认知。
如教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水浒传》,这属于名著导读内容,教师先对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从小说三要素角度展开引导:这部长篇小说以水泊梁山好汉为描写对象,展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阅读这部小说时,不仅要厘清主要情节,还要对一些典型故事进行片段鉴赏性阅读,从描写方法、人物性格、修辞方法、情感渗透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考,以便建立有形认知。阅读时,需要建立读书笔记,积累阅读收获。这部小说篇幅很长,需要学生课余时间展开阅读。学生接受任务后,对阅读方法和操作程序有了一定认识,自然能够顺利进入阅读环节。为帮助学生理顺阅读程序,教师要求学生针对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学生回应比较积极,教师参与学生互动交流,解答了一些问题。
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导读内容,是对阅读行动的具体引导,教师给学生做出必要的提示,能够形成阅读规划依据。在中考试卷中,名著阅读占据重要位置,在设计问题时,关注的也是人物性格分析、情节梳理、语用知识应用等内容,教师能够从整体阅读和细节阅读相结合角度展开对接性分析,其助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二、传授材料分析方法,丰富生本阅读经历
材料分析阅读题型的大量涌现,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课题,如何进行科学的应对,考验我们语文教师的调度智慧。特别是多个材料的汇集,需要学生有观照、统合、发掘、对接等思维行动,才能形成完善的阅读认知。平时阅读教学中很少有这样的操作,这说明我们的阅读教学已经出现失调现象了。材料都是课外新文,关注的是社会焦点问题,教师在设计专题阅读时,需要做出更多整合,给学生传授一些操作的基本方法,适时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内容,无疑能够形成对应学习。
九年级阅读教学要直面中考,教师在设计阅读训练时,要有贴近意识,对阅读内容进行整合处理,以提升教学应对性。如《敬业与乐业》,这是一篇议论文,教师先引导学生梳理找出三要素,并体会其应用效果。为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体验,教师设计了片段材料阅读训练任务。首先将本册书中的《敬业与乐业》《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三篇课文进行整合处理,每篇课文中选择一个片段,作为阅读材料,然后综合设计阅读问题,围绕论点的梳理、论据应用共性特点、论证操作效果等多个角度进行设计。最后是组织学生展开对比性阅读,做出综合性分析。阅读训练启动后,教师深入课堂,对学生阅读操作进行监控,及时做出必要的引导。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将几篇课文融合到一起展开阅读设计,这个操作不是纯粹的群文阅读,因为只是选取了一篇片段,带有材料阅读意味。在最近几年中考中,片段阅读非常流行,而且是几个片段的融合性阅读,考查的是学生整合、对比、归类能力。教师利用教材内容设计材料片段训练,能够为学生提供切实的阅读体验,对提升其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阅读有多种呈现形式,而学生对材料阅读比较陌生,教师贴近中考特点展开对应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锻炼,其操作效果也值得期待。
三、强化语用知识积累,提升应用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一些学法,还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对阅读问题设计展开研究。在历次中考阅读题目解析中可以发现,阅读测试的是学生的语用能力、情感认同能力,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语用知识的积累,要进行对应的阅读训练。在阅读文本处理时,需要追求答案的完善性,体现答题思路,呈现问题逻辑,对题目进行深度广度的发掘,都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是个性学习行为,设计阅读检测考试题目时,主要针对阅读综合能力进行考查,也要关注语用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中考阅读测试中,已经将部分阅读内容纳入基础积累之中,这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阅读和语言积累有更多融合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增加一些语用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先为学生介绍作者情况,而且要求对小说文体知识进行梳理。在阅读引导时,教师主要从小说情节设计角度展开提醒:这篇小说结构极为经典,很多情节都是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阅读文本时,对其情节进行梳理,看有哪些特点。学生进入阅读环节,很快就有阅读回馈产生。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都能够从不同角度展示自己的阅读见解。为提升学生阅读品质,教师还专门找出一些精彩的描写片段,让学生从典词应用角度进行鉴赏体验,感受文学大家的深厚文学底蕴。如菲利普夫妇前后态度的变化情节,这些地方有不少典词的应用。
教师从语用角度展开阅读设计,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与中考接轨。阅读与语言积累没有太严格的界限,这是需要重点厘清的一种阅读观念。在阅读教学环节,要引导学生重视语用知识的积累,对阅读文本内容进行整合思考时,要追求语用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最有价值的,对培养学生综合学科能力有积极帮助。
四、注重文言现象透析,实现文白阅读迁移
中考文言文关涉内容都在课内,其难度相对要小很多,教师要注意从文言现象梳理角度展开教学设计。文言文中有丰富的知识需要整合,唯有建立相关体系,才能摆脱“背诵”的束缚。背诵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在面对其他文言现象时,还需要有理解做基础,通过系统性梳理,能够给学生带来清晰的答题思路。通假字、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文言翻译等,都属于文言现象范畴,教师要展开系统构建,以奠定文言文学习基础。
学生接触文言文时,大多会采用背诵的学法,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中考中的文言文阅读设计时,不仅有纯知识性的内容,还有理解内容,而且理解性内容所占比重更大。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有对接意识,从文言现象梳理角度展开教程,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文言文阅读认知体系,以便应对不同的阅读题型。在教学《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先从熟读背诵角度展开设计,学生都能够给予积极回应。因为文本节奏感很强,都是一些短句,非常适合背诵学习。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整体感知,教师开始为学生布设阅读任务:这篇文言文中有不少典型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言句式等内容,细心阅读文本内容,将相关例句做出分类梳理,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接受阅读任务后,开始了专项阅读,对相关文言现象进行归类整理。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阅读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应解读,确保梳理阅读活动顺利推进。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的梳理情况都比较良好,教师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解析。
教师从文言现象角度发动阅读学习,这是比较理性的选择。文言文阅读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要系统掌握文言现象,这样可以给学生系统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教师从文言现象梳理角度展开阅读设计,其应用有更强的对应性,操作价值不言而喻。
阅读在中考中占据比重较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势在必行,教师要有匠心独运的意识,抓住考点展开对应训练,传授更多阅读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以提升阅读综合能力。名著整本书阅读、材料分析阅读、文言专题阅读,构成中考阅读的主干,教师要注意做好对接教学,从实战出发进行教学组织,让学生有更多历练的机会,并在学法整合遴选中形成学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