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效课堂 从培植教养开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品质教师之教养涵养

2021-11-26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

青年心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骡子大黑饲养员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 方 芳

纵观当下许多语文课堂,教师“给”得多,学生“悟”得少;教师“占位”多,学生机会少。那么该如何通过涵养教师的“教养”,表达和操作好“放”学、“让”学及“导”学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度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前学精准,让课堂教学品质拥有“可能”

“前学精准”是教师的基本教养。“前学”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文本、教学关联和学生经验的解读、理解和把握,需要教师的经验积淀和思维创造,吃透“文”,把准“生”。所谓吃透“文”,首先,要理解课程体系、教材指向、教学目标、文本背景、作者意蕴等;其次,要厘清文本前后关系、文意、字意、句意、写意和思想衍生等。所谓把准“生”,就是要厘清学生的“已有”“没有”和“要有”,明晰学生的“易有”“难有”和“想有”,从而谋划好“教”与“学”的起点、方式、手段,设计好教学活动的情景、学习研讨的方式等,让教学“体贴入微”地走进学生中。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的寓言《揠苗助长》,根据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的基本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让静态的语言文字富有“动感”,发现蕴藏其中的智慧,并将这种智慧用动态的言语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力,实现“言意兼得”,即“理解寓意”和“发展语言”的和谐共生。

基于此,在教学设计时,我预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展开教学,让课堂充满情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示,并学会有声有色地讲寓言故事,提升其听说读写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教师的“心中有本”“目中有生”“教中有新”、教师“前学精准”让实现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拥有了可能。

二、激活体验,让课堂教学品质拥有“深意”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时在教师眼里再简单不过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并不那么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去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如组织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调查访问等,让学生在这些多元的学习体验中,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五年级《渔歌子》这首词时,学生对“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举动不太能理解,不能明白其真正的内涵。我们知道“融情于景,以景写情”是这首词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因此,在教课文前,我布置了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实践活动——钓鱼,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对文中主人翁“那样地全神贯注而忘记了回家”是因为被这如诗如画的优美景色所陶醉了的理解;然后,我通过对作者张志和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希望自己能过上与世无争的淡薄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他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垂钓,想到这些他也就不想回家了。

至此,通过欣赏图画、了解作者生平等多元的方式,我激活了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对这首词内涵的理解得到了深化。

三、对话启思,让课堂教学品质拥有“保障”

优化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创造“自由”学习的时空环境,让学生想象、表达、“自言自语”“自圆其说”,让学生在“出错”中“识错”“认错”和“纠错”,从而获得学生创新和创造的可能。

教学的精心预设,可以预见学生可能的课堂表达。但是,基于学生自由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人本对话”等,也考验着教师的教学“预设”和“生成”的驾驭能力,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学识、教技、教艺、机智和勇气。“精彩”往往是在情景中自然生成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语文课堂,既有教师设计的必然性,也有教学“突发”的偶发性。这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技艺,把自己放在学生中,和学生平等对话,合理、科学地控制教学的节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思维灵感。

如苏教版五年级《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当彭德怀下达了第一次枪杀大黑骡子的命令时,有一段老饲养员恳求的话:“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老饲养员的复杂心情的:

师:此时,老饲养员的心情如何?如果让你做老饲养员你会怎么读?

生1:我会读得很着急。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1:他着急没有大黑骡子怎么走出草地呀!

师:你还会怎么读?

生2:我会读出惊讶。我这样读是因为老饲养员根本没有想到彭德怀总司令会杀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

生3:我会读出一种不舍。因为老饲养员也爱着大黑骡子,他是多么不忍心杀掉大黑骡子啊!

师:仅仅是不舍得大黑骡子吗?

生3:不是的。大黑骡子是彭德怀总司令的坐骑,没有了大黑骡子,彭德怀总司令走出草地会很艰难,老饲养员也不舍得彭德怀总司令。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读书可真有意思,我们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就会有不同的想法、读法。

为了让学生体会老饲养员在听到彭德怀总司令要枪杀大黑骡子时的复杂心情,我抓住老饲养员的话,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呈现自我的认知情感,深化了其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从而让课堂教学品质得到保障。

四、厚学课外,让课堂教学品质获得“外援”

好的教学,要让课堂教学拥有“余味”,让学生拥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师要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创造性地设计课外学习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升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感受语文的学科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语文观”教育思想。

课本是一座桥梁,如何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资源、生成新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开放的课外拓展;此外,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比如,低年级学生可以尝试训练做家庭调查、购物考察、生活记录等活动,也可以结合家乡的特色资源为家乡的旅游产业出一份力。

(一)撰写东山碧螺春广告词

在东山碧螺春大量上市时,我会让中年级的学生将碧螺春茶泡一泡、品一品、看一看,以推销员的身份撰写一份推销碧螺春茶叶的广告词,并让他们制作成精美的广告宣传单。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碧螺春茶叶色、香、味、形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

在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的时候,我把语文实践融入了此项活动之中,让高年级的学生做清洁工的小帮手、当采访交警叔叔的小记者、为复查搞义务宣传。他们练写了《从我做起,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的倡议书,踊跃参与了“文明在我身边”的主题征文活动。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实践性、富有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让课堂教学品质获得“外援”。

五、研学发展,让课堂教学品质衍生“恒力”

语文教学课堂品质,是包含学生的“学”的,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品质,是能让学生获得“适合”的教学的,获得显著的“知、情、意、行、思”发展的;语文课堂品质,是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而优的,是能通过教师教学素养的不断涵养而提升的。

教师的“教”也是与时俱进的。因此,有品质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准确理解和开发学生、准确理解和优化课堂,让教学因教师优质的“人文素养”而富有诗意、因教师超强的“阅读能力”而精彩悦读、因教师精当的“语言表达”而能说会道、因教师规范的“书写能力”而临摹创优、因教师智慧的“思维方式”而灵动思想、因教师丰富的“教学情感”而快乐向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品质的。

总之,教师既要拥有“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一块板”的教学最基本素养,也要拥有新时代、新技术的教育能力,更要涵养“前学精准”“激活体验”“对话启思”等教学素养。课堂教学品质的生成,需要教师的教养来支撑;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应从教师的教养培植开启。

猜你喜欢

骡子大黑饲养员
被子的骡子
尊贵的骡子
快乐的饲养员
大黑
水中放牛
逻辑思维
我和饲养员的故事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绕口令、谜语
不幸的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