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典籍翻译探究

2021-11-26李小华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典籍中华文化译者

李小华

(中国矿业大学 徐海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典籍翻译及其翻译研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由西方国家的学者完成。典籍作品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但没有得到原汁原味的解读与传播。2014年赵彦春推出《英韵三字经》,随后出版一系列典籍英译著作。朱振武认为赵彦春把中国经典“直译”成英文的做法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这种理念是中国人民当下所需和所缺的东西。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指导翻译典籍作品,有助于深层次挖掘文化的内涵,让世界各国感受中国文化的精华,领略文明古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一、典籍翻译及其研究现状

中华典籍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与思想价值,字里行间渗透着浓厚的文化因素,其中蕴含着哲学、政治、教育、伦理及风土人情,透视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变迁。中华典籍的对外翻译也曾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最早的典籍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首次将《四书》译介到西方国家,随后《大学》《论语》等相继得到外籍译者的翻译。到1898年,晚清学者辜鸿铭开始独立翻译儒家经典书目,开启了国人自主翻译典籍之路。20世纪70年代起,典籍翻译已经得到蓬勃发展,除去四书五经外,戏剧与小说也被大量翻译,有很多典籍的翻译作品至今都无人可以超越。近年来,国内学者也致力于典籍翻译,如许渊冲、汪溶培及赵彦春等,他们学贯中西,潜心研究中西方文化,译著丰富,几乎涉及所有中华典籍,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典籍翻译在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不过与其他文体的翻译相比,典籍翻译显得有些滞后,翻译研究也没有形成规模,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通过查阅目前已有的译著与翻译研究成果,笔者对典籍翻译面临的多重挑战进行了以下概括与梳理:一是同一本典籍作品,原文版本不统一,有的版本意义相差较大,直接导致了译文的歧义、误译与错译,最终降低了译著的可读性。二是典籍翻译主要以个体翻译为主,译者的主观意识较为明显,即使在目前,也都是有志于典籍文化传播的译者与学者进行翻译与研究,学科与学术性不强,虽然也有学者投入翻译研究,但是整体力量较为薄弱。三是在典籍翻译活动的早期,国外译者占据了翻译的主导地位,然而文化差异并非异域译者通过查阅资料就可以弥补的。国外读者关注的译著很多也是外籍译者作品,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国外读者对于典籍的认知已经根深蒂固,即使后期优秀译著频出,也难以确保被接受与认可。

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提出与发展

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时刻冲击着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纵观人类历史,霸权主义文化势必会使人类遭遇各种劫难,多元文化共存,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才是人类解决纷争、和平共处的方法。1997年著名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费孝通第一次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1],同时了解其内涵,进而挖掘与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顺应时代发展。世界上经久不衰的民族,无不在奋进中坚守着亘古不变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就是世代铭记与传承的一条民族发展的血脉,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变得暗淡,反而会变得更加深厚与珍贵。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并非盲目恪守自我文化,一味排斥外来文化,正如张友谊指出的:“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2]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与自然和社会不断抗争所形成的生活经验的总结与群体智慧的结晶,是世世代代人民生活的向导与精神财富,“虽然由于物质同构而形成了一些相似或相同的成分,但由于地域、社会生活条件和各民族历史轨迹的差异,各民族文化中理所当然地形成了能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的部分”。[3]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自觉走向自信绝非轻易之举,中华民族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无数贤人志士怀抱雄心壮志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互鉴,他们开拓了文化交流的新格局,打破了西方文化长期的统治地位。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研究不断深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正确姿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话题,将助力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构建新型中华文明,推动文化传播,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三、典籍翻译研究的意义

传承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现阶段的重任。随着翻译学科的迅速发展,翻译承载中华文化的典籍成为翻译工作者的使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应成为典籍翻译的理论基石这一理念引导下的典籍文化翻译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1.典籍翻译研究的理论意义与价值

典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译界学者为典籍文化传播作出了贡献,但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习惯与思维方式的翻译已失去本土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理性的文化认知,能够让译者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从本质上认识源文化,通过观念、意识、认知的形式对文化的发展起引导作用。翻译学应该立足翻译本体论与认识论,随着个体对于外界事物认知的发展深入,翻译的定义与本质也在发生变化。国家之间的交往加速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学者也开始思考新时代典籍翻译要承载的使命。机械式的语言转换早已不能满足读者对了解异域国家的渴望,方梦之曾指出,翻译是译者将一种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交际双方应处于平等的高度,然而中西文化的交流史证明,几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实现平等交流互鉴,弱势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也得不到传播,最终导致出现了文化霸权与文化殖民的倾向,极大地阻碍了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典籍的对外翻译,要以全球化视野为参照,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指导。典籍作品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翻译过程要理性看待异域文化,既要对本土文化抱有自觉与自信的态度,又要从他者角度出发,实现古为今用、求同存异。典籍翻译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南开大学的王宏印编写了《中国文化典籍英译》,该书的编写旨在帮助学习与从事典籍翻译专业的青年提高翻译鉴赏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内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学者也纷纷撰写文章,指出文化自觉与自信对于典籍翻译的理论价值,类似研究有助于挖掘翻译学科的本质属性,为传统文化翻译开辟新视角,相信典籍翻译研究也将会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

2.典籍翻译研究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指导下的跨文化传播倡导中国文化优势,尊重文化差异性,包容文化多元性。翻译时要恪守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译文忠实于原文,促进不同文化平等交流。典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背景下,译者应自觉译介中华文化,重塑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有着五千年经久不衰的历史,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蕴含着文化精髓的典籍作品成为文化变迁的见证,也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兴与传播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典籍文化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媒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典籍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历来以人为本、以德服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介绍典籍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从中汲取其能使人类文明继续前行的动力。中华文化不仅可以滋养14亿华夏儿女,而且可以使全人类受益。近年来,西方现代文明已经出现了各种弊端,无法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国际纷争加剧,全球危机频发,而中华文化的思想与全球化的进程有契合之处,比如《尚书》提出的“协和万邦”,再如《道德经》的主题之一正是对内不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暴力与战争。英国学者汤因比也认为中国文明将照亮21世纪。典籍作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结晶,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化因子。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史为鉴”“以和为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指导的典籍作品翻译也将使世界人民逐渐吸收与接纳中华文化所弘扬的美德,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四、结语

中华典籍作品不仅是中国人的财富,更是全人类的财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基于对全球化趋势的合理预测而提出的跨文化传播思想,文化传播与交融将会推动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指导下的典籍翻译,既可以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与处世之道,也可以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猜你喜欢

典籍中华文化译者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