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实验点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研究
——以廊坊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2021-11-26张文明
张文明
(廊坊广播电视大学, 河北 廊坊 065000)
一、我国社区教育的基本发展情况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的社区教育试点主要在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中开展,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为重点发展区域。[1]我国的社区教育在大城市中发展取得的经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向下渗透、扩散。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以教职成〔2016〕4号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育资源融通共享,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居民参与率与满意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意见》的印发标志着我国将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规划提到了相当高度,为我国的社区教育指明了道路。不止到2020年,《意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会对我国的社区教育起到纲领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二、廊坊电大社区教育发展概况和体验室现状
1.廊坊电大社区教育发展概况
河北省的社区教育组织架构在2010年后陆续启动,其中廊坊市的社区教育工作在河北省内开展较早。2013年,由廊坊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廊坊电大)成立了“社区教育部”,2017年,廊坊电大正式挂牌成立“廊坊社区教育学院”,主要负责在廊坊电大校区集中组织开展社区课堂班级教学实验和管理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和讨论学院关于实验点建设和管理规范化的相关问题。
2.廊坊电大·廊坊社区教育学院社区课程与体验室概况
(1)课程概况。第一阶段(2014—2017年):社区课程根据在廊坊本地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学院组织师资在三个实验社区和电大本部利用海报、传单等形式宣传,在社区活动中心组建临时课堂,试验性开展了中国画、家庭烹饪、手工编织、艾灸、摄影基础、计算机与手机的使用、内家拳、瑜伽、创意美术、少儿英语等课程以及茶之味、书之美、词之韵、中老年保健等讲座。
第二阶段(2017年至今):学院根据规划和阶段性任务安排,集中在廊坊电大本部开展社区教育体验课程、示范课程、讲座。包括中国画(初级、中级)、书法、老年英语、儿童沙盘、瑜伽、电钢琴、朗诵、舞蹈、饮食健康与保健、茶艺等9门长期课程和2场讲座。
(2)社区教育体验室(实验室)概况。第一阶段(2014—2017年):体验室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在社区活动中心简单改造了一些空间,分为传统书画室类型和投影教室类型。书画室中开展中国画和手工编织,在投影教室开展家庭烹饪、艾灸、摄影基础。在廊坊电大的教室中开展了瑜伽、创意美术、少儿英语等课程以及部分讲座。这一阶段相关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社区教育课程开展以及相适配的教学空间认识不深入,研究不到位,所以从课程到体验室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际工作都没有建立起符合本地区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2]
第二阶段(2017年至今):体验室建设逐渐规范化、专业化。廊坊电大为学院划拨了若干教室供改造成为具有区域和社区教育特色的体验室。目前有沙盘室、形体室、多功能室、茶艺室、钢琴室和烘焙室(建设中)。我们按照课程类型划分,将对场地要求相似的课程分入同一体验室中。例如,舞蹈、瑜伽、朗诵、健身(计划中)共用形体室;书法、国画、英语以及大讲座共用多功能室,茶道、读书会共用茶艺室;钢琴、合唱(计划中)共用钢琴室;少儿沙盘、心理培训、家长课堂(计划中)、小讲座共用沙盘室。一室多用的同时实现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的专业化、多样化。
在第二阶段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加入更多的社区教育元素,使本地社区教育工作内容更加符合社区群众需求以及《意见》提出的社区教育长期规划。
三、体验室的建设规划
根据先进地区和本地的实际工作经验,社区教育体验室绝大多数由传统教室或市民活动中心升级改造而来。在建设之前需要对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规划,按照规划逐步实施体验室建设项目。规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该类型课程的受众群体。受众人群是否广泛,数量是否足够,这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也是社区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3]本项内容可以结合先进地区经验和调查问卷结果得出结论。
二是该类型课程的教师资源。限制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因素是本地教师资源。在建设体验室时,需要对本地相关教师资源有较深入的了解,不能盲目建设导致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三是改造难度。前述,社区教育体验室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和兼容性。某些类型的学习项目虽然群众基础良好,但场地改造难度大,则不适宜在当前建设并投入教学。例如水上项目和冰雪项目的教学场地在一段时期内无法通过改造现有教室而获得。
四是与本地社区教育长远规划相匹配。体验室的建设应当具有长效性,建成的体验室需要在长时间内为社区教育活动提供场地服务。所以在规划建设之初,不能只考虑目前的教育需求,还需考虑本地区中长期的社区教育规划,令体验室能够长期的、持续的运行相关项目。
五是体验室群远景规划。根据调研和考察并结合自身积累的工作经验,经过不断地试错、反思和改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将连片的场地或楼群集中改造成社区教育体验中心。在体验中心内划分不同的空间区域,各区域中开展教学活动近似的课程。
四、课程和体验室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1.社区教育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分类
在社区教育教学实验初期,由于对社区教育基本规律认识不足、工作经验不够,导致教学场地设置、教学管理以及教师三方面都出现问题,结果是一些课程体验感差、学员流失情况较为突出。
出现问题之后,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以管理为切入点,规范管理内容,提高管理质量。社区教育体验室具有示范性作用,体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唯有从规范管理入手,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保障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4]从而令本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从制度上得到保障,为实现社区教育长远目标打下制度基础。
目前我校社区教育的管理主要分课程、学员、教师和体验室管理四部分。涉及本文的是课程管理和体验室管理,不讨论学员和教师管理内容。
2.课程管理
(1)课程管理分类。课程管理分为8个方面:课程立项、教师和教辅志愿者遴选、制定教学计划、排课、课程宣传与报名、课堂管理、课程总结和评价、教学免责。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课程立项和课程总结评价2个方面的部分内容。
(2)课程立项管理。根据居民需求和其他课程开设因素(教师、场地、规划等)。社区课堂立项应以何作为大方向,根据实验结果和课程总结分析,首先应将社区课程分为两大方向:知识类方向和技能类方向。
1)知识类方向。知识类方向大体包含文艺、家居、历史、旅游、养生等,其显著特征是,教师以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和理论为主,学员只需听讲和笔记,课堂互动只有简单思考和回答问题,基本没有练习、实操的机会与必要。
目前河北省乃至全国的社区教育对象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中老年人的时间都很宝贵,而可以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这种情况下,老师的课堂讲述很难调动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下降就会带来学员人数的流失,以学院2018年下半年的《摄影后期制作与图像处理》课程为例:开班人数18,期中平均人数8,期末平均人数3,学员流失率达到83%,课程实验失败。事后总结,本门课程的失败主要在于课程知识性和专业性较强,学员实际参与度低。所以知识类方向的课程作为社区课程时应该慎重选择,严格把关,当平台影响力足够深远时亦应谨慎上马,避免造成社区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社区教育学院的声誉受损。
2)技能类方向。技能类方向是以传授某一项技能为主、知识为辅的社区课程方向。如舞蹈、书画、瑜伽、朗诵、英语等。这类课程方向的学员流失率低,甚至有些课程呈现学员正增长。以朗诵为例,开班人数25,期中平均人数28,期末平均人数33。原因是偏重技能方面课程,理论知识穿插在技能训练过程中,两者相辅而成,可以令中老年学员有较高效率的收获。
课程立项的其他方面前章已述,不再继续讨论。
(3)课程总结评价。每学期末的课程总结评分制度是对本学期所有课程和教师的综合评价,社区教育学院在不断实践与借鉴中总结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评分规则,评分规则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教学计划、学员到课人数和流失率、教案教参、教学成果、学院以及学员的沟通与评价。[5]
以上5个方面评价可以细化为18个具体内容,每一项内容各占若干分值。限于篇幅,不能全部列举,现将“教学计划”内包括的5项评分细则列出如下:
1)教学进度计划,严谨规范,提供并审批(0~2分);
2)教学大纲,完整规范,提供并审批(0~2分);
3)每学期初提交教学计划及1/3电子教案,教学进度到1/4时交1/2教案,进度到1/2时交全部教案(0~4分);
4)除教案外,有其他辅助性教学课件(0~1分);
5)教学课件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文字、图片、视频搭配得当(0~1分,室外课另议)。
3.体验室管理
(1)建设体验室管理制度的意义。建立科学的体验室使用制度可以更好地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社区教育教学水平,保障体验室的充分、安全使用和维护,从而令体验室长期、有效地为社区教育工作服务。体验室规范化管理主要由体验室使用、管理制度构成。篇幅所限,举部分内容例证说明。
(2)廊坊社区教育学院体验室使用、管理制度。本部分着重讨论该制度中的教学部分。教学功能是社区教育的核心功能,因此,社区教育以及社区教育的硬件设施管理应紧紧围绕教学工作展开。
1)体验室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为日常教学、教学样板展示、讲座、备课(包含模拟课程)、教辅活动和学习型团体的学习活动(如读书会、学术研讨会等);
2)使用体验室进行活动前,应按要求填写活动申请或备案信息,批准后方可开展相关活动;
3)长期课程需要有上课记录,临时性活动应保留体验室使用台账。做到每室一本使用台账;
4)体验馆由社区教育学院负责,未经申请不得使用;
5)任课教师或临时活动组织者在课程(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门,并整理体验室内教具及物品;
6)临时活动组织者在课程(活动)结束后按要求填写体验室使用台账。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每个体验室都有必要建立使用登记台账,强调体验室的学习属性和制度性,用科学规范制度,用制度保障教学。做到学习留痕,有案可查,为示范基地打牢档案基础。
社区学员上课时必然面临如何合理使用体验教室的问题,因为社区学员的特殊性,所以给学员的制度务求简洁明了,必要条款之外的内容尽量舍弃,这一点与全面性的体验室使用、管理制度有明显区别。
五、社区教育实验点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社区教育实验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学院本身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加学校体验室含金量,为社区教育学院整体赋能,进一步为全市范围内社区教育工作提供管理经验和示范性服务。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的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自2013年起,一直从事社区教育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未来,我们仍将依托廊坊电大本部体验室的教学实验活动,继续发现、解决问题,不断积累实验资料,继续深研体验室建设和科学管理规范,不断精炼提高。望广大社区教育同行指导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