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1-11-26蔡信强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作者思政政治

蔡信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夺取革命成功和进行新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习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掌握其理论精髓,用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行动一致起来,从而服务于中心工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作方法。

(一)理论宣传法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灌输教育的观点,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会自发长入人民群众头脑中,只有经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才能“唤起民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毛泽东从城市暴动的失败中及时总结经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要取得成功,必须首先解决革命力量问题,就是要紧紧依靠最广大的农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农民文化水平极低,他们虽有革命的热情,却缺乏革命的理论。“山头主义”“流寇思想”“军阀习气”等封建旧思想流毒对革命队伍的影响很大。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成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毛泽东强调:“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1]毛泽东不仅提倡理论宣传,更是身体力行开展工作。为了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党内的影响,他于1937年七八月间写成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毛泽东还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上对两部著作的主要观点进行演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实际的能力。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善于把抽象的道理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基层官兵和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照着做,具有极强的社会动员作用。

(二)说服教育法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分析问题,首先确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然后根据矛盾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斗争方法。属于敌我矛盾的就要进行暴力革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要进行思想斗争。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2]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专门去解决人民群众思想认识问题的,通过耐心细致的说理彻底解决思想困惑,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抗战时期,毛泽东用《西游记》中的人物说明他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题写的校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深刻含义。对于解决党内矛盾和思想分歧主要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2]。批评是人们之间互相指正和批判,自我批评是个人进行自我反思、剖析和纠正,前者通过外力起作用,后者通过调动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起变化。在这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断互换位置,实现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可见,批评和自我批评还是一种说服教育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是一种思想改造的手段,目的是达成共识,团结一致,从而形成团结—批评—团结的生动局面,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榜样激励法

榜样身上体现了时代特点、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符合社会前进的方向,具有示范效应。毛泽东高度重视榜样对于群众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从不同群体、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塑造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先进事迹,从而组织和教育群众。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名篇,刻画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信念坚定挖山不止的北山愚公等英雄形象,他还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激励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等先进典型家喻户晓,发挥了巨大的示范教育作用。毛泽东不仅重视树立先进典型,还强调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3]抗战时期,为了克服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所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党中央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的高级干部以身作则,亲自动手垦荒种菜、纺线、拾粪,带动了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

(四)利益兼顾法

毛泽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解决群众思想问题,还要关心群众生活,维护他们的物质利益,让群众得到实惠。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针对如何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毛泽东深刻指出:“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得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毛泽东给出的答案就是要“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1]。总之,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群众关心的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动员各方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一场规模浩大的人民战争。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在抗日革命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兼顾了地主和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各阶级的抗日热情。毛泽东做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以帮助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问题为依托,在此基础上用先进的革命理论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争夺人心,通过削弱敌人力量,以壮大革命队伍。当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说理透彻,以理服人,也要解决问题,以情感人。

二、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理论武装,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思政工作者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铸魂育人。一是坚持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思政工作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何和思政工作者素质密切相关。习近平明确指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4]思政工作者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活学活用能力。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确辨析各种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斗争一线,为大学生把好正确思想入口关。二是坚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系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课程”。要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用政治性引领方向,用思想性赋予力量,坚决防止一味迎合学生的“戏说”和“演义”。要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熟练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手段,在古今、中外对比中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力和说服力。

(二)善于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

大学生长期在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对社会万象往往看到表面,加之年龄原因,思想还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引发思想困惑。思想问题还是要用说服的方法去解决。一是要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正确把握工作对象。高校要经常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防止小疑惑积成大问题。二是要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思想暴击,而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由浅入深进行讲解,在循循善诱中提升认识,在春风化雨中滋润心田。三是要更新话语方式拉近师生距离。成长于互联网环境的大学生在表达方式上喜欢使用网络语言。思政工作者如果不掌握他们的语言系统就很难进行有效对话和深入沟通。用网络话语架起思政话语和学生话语的桥梁,拉近师生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通俗化和个性化。四是要学会吹拉弹唱运用多种工作形式。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借助丰富的形式才能进行更好地传达。教育者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灵活采用辩论赛、讨论会、演讲等多种形式,在扩大参与中各抒己见,增进了解,在思想碰撞中辨明真理,修正谬误。

(三)选树身边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英雄情结、偶像崇拜是个人成长中普遍具有的情愫。追星族、漫威英雄成为校园文化的一种时尚。塑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青年偶像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榜样需求。一是慧眼识珠,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榜样就在身边,在大学生中潜藏着一些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好学生。思政工作者要练就一双慧眼,从众多学生中发现新秀,利用合适的时机进行展示,赢得学生的信服。二是精心栽培,大力培育先进典型。如果说发掘先进典型包含偶然因素的话,那么培育先进典型就比较具有可操作性。思政工作者可以根据学校特点、专业特色和文化积淀,组织开展“最美大学生”“感动校园人物”等评选表彰活动,有目的地选拔和培养先进分子,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三是扩大影响,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先进典型不仅是学校的财富,还是社会的财富。高校要和新闻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向它们提供新闻线索,借助记者进一步深入挖掘发挥先进典型的事迹和故事,利用各类媒体平台进行集中报道,有利于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四是身正为范,教育者要作出表率。思政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有着直接影响。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显现老师的影子。思政工作者要率先垂范,用高尚的师德、正派的人格感染学生。

(四)关心关爱学生,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大学生,不仅面临思想问题,还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思政工作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找准问题症结,寻求破解办法,用真心真情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帮助解决经济问题。思政工作者要摸清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其经济来源,对于贫困家庭学生要帮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解决学生后顾之忧。对于学生及家庭突发的重大疾病、伤亡等重大变故导致的经济困难,思政工作者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安抚,一方面要积极想对策,通过开展捐款、义卖、寻求媒体帮助等办法解学生燃眉之急。二是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就业乃民生之本,是每个学生及家庭都极其关注的问题。思政工作者要未雨绸缪,不要等到毕业再谈就业,在学生刚入校就要开展就业教育。要教育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人生目标、家庭情况等综合情况及早进行职业规划,掌握就业主动权。要帮助学生组建团队、搭建平台,组织开展“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铺就创业之路。三是帮助解决心理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关注。要经常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咨询、谈心谈话等,帮助学生疏导情绪、调适心理。对于发生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就医,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业帮扶,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四是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学生中还存在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感情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等,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引发一场风波。思政工作者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切实维护学生利益,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三、结语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表明,理论从实践中来还要指导实践,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和理论创新。当前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面临着多方挑战,亟待进行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善于从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汲取理论养分和实践启示,结合时代特点、环境变化和思想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猜你喜欢

工作者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爱工作者之歌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