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真实:第一届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综述
2021-11-26程万里
程万里
2020年11月14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文艺研究杂志社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一届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在线上召开。本届论坛以“艺术与真实”为主题。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三十多位教师和学者参与研讨。
一
在文学中,现实主义是一个关键问题。南开大学周志强的报告《文本剩余物:直面那实在界的惊遽》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不同形式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作为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现实主义是塑造现实感和真实感的特定话语方式。今天的现实主义潜藏着作者角色的“剩余快感”,激励作者看见那些无法被象征界与想象界操控的“实在界恐惧之物”,从而走向一种寓言现实主义。中国人民大学马元龙的报告《文学、现实和实在》认为,文学并不反映现实,而是生产现实。文学所反映的现实是由文学本身生产出来的。将文学的本质定义为生产现实,这意味着文学是对实在的逃避。正是为了逃避那不可思议的伤害性的实在,我们才需要文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松睿的报告《卡特琳娜·莱斯科的位置——关于现实主义的思考之二》指出,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玄妙的杰作》蕴含了作家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小说两个部分的标题“吉莱特”和“卡特琳娜·莱斯科”分别代表现实生活和艺术世界。弗朗霍费和普桑表面上宣称要在作品中真实地摹仿现实生活,但少女吉莱特就在身边,他们却不愿意驻足观看,而更愿意欣赏画布上莱斯科的倩影。巴尔扎克似乎认为,现实主义艺术并非对现实世界的摹仿,也不是生活的镜像,而是艺术家在拒绝直视日常生活后创造出的真实世界的幻影。
二
在现代以来的艺术变迁中,真实性问题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复旦大学贺婧的报告《论〈感觉的逻辑〉中的“图式”概念——德勒兹与现代绘画的“真实”问题》认为,现代绘画的真实不同于传统绘画的真实,它不再强调对外在事物的再现,而是强调对内在能量的呈现。这在德勒兹的图式概念中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一概念在哲学上与内在性、生命问题等密切相关,在绘画上与视觉、触觉等具体问题相关,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强调对一种内在真实的把握。河北大学王志亮的报告《新表现主义论争中的真实性批判》认为,无论表现主义还是新表现主义都强调艺术家个体的内在真实,这种内在真实是否可以实现,引发了以福斯特和丹托为代表的不同路径的质疑与批判。北京大学董丽慧的报告《后当代艺术:重回真实的三种理论路径及其问题》指出,后当代艺术回到真实的路径包含行动主义艺术路径、以客体为导向的本体论路径和同时代性/当代性路径,它们所回到的真实有所不同:或直接介入社会活动的“现实”;或提出介于“现实主义”和传统“唯实论”两种“实在论”之间的“基础实在论”;或以多元架构去图绘一个多重现实共存的、作为同时代真实现状的全球图景。西南大学肖伟胜的报告 《作为 “行为表演”艺术的〈泉〉与观念艺术的形成》认为,杜尚的现成品《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而是一种“行为表演”艺术。它作为艺术的真实性并不存在于它的客体本身,而是存在于行为表演的过程之中。在这种行为表演过程中,反讽性策略贯穿始终,凸显出它对观念艺术的形成所具有的意义。
在西方图像学中,真实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东南大学龙迪勇的报告《图像叙事的“话语性”与“逼真性”》认为,莱辛曾指出,图像适合表现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不适合叙述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故事,但在19世纪之前,绝大多数西方图像作品是叙事性的故事画。从符号学角度来看,这些图像是对文学的模仿,是模仿中的模仿,这就是图像的话语性;逼真性则意味着图像挣脱文学或话语的影响。南京艺术学院曲艺的报告《疏离亦或亲近?——伦勃朗画作中的错视觉“挂帘”与“画框”》认为,伦勃朗1646年绘制的《带挂帘的圣家庭》是艺术史上首次用错视觉效果同时描绘挂帘和画框的作品。挂帘和画框分割了观者和画面主题,强调了前景、加强了画面的景深感;画面的错视觉效果增强了艺术品的物质价值,凸显了图像的客观对象性。相较同时期画家,伦勃朗的错视觉绘画制造出与观者亦亲近亦疏离的效果。里昂第三大学卫俊的报告《梅洛-庞蒂、潘诺夫斯基和透视法问题》认为, 《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是潘诺夫斯基于1924年撰写的透视法研究著作,梅洛-庞蒂在有关绘画表达问题的分析中援引和讨论了这本书。潘诺夫斯基的研究受到种种挑战,但这并不影响梅洛-庞蒂从现象学以及存在论角度谈论艺术史时论述的有效性。
在中国图像中,真实性牵涉到如何观看的问题。同济大学夏开丰的报告《观物法、视觉真实与山水画空间构建》认为,观物法是指在某个历史时期出现的与某个文化环境相适合的一套视觉模式或视觉体制。西方处于支配地位的观物法是线性透视法,中国人则更擅长玄观法。玄观法利用意象而超越了眼睛的局限,尽可能使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被同时看到,视点在作品内部移动。南京大学王天乐的报告《物质与再现:墨江武禅的〈占景盘图式〉视觉分析》认为,墨江武禅的《占景盘图式》是日本江户时代一部重要的盆景图谱,学界一般将其归入盆景研究的范围,但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绘画的视觉性。 《占景盘图式》与中国山水画有着紧密联系,倾向于一种细腻的“造景”意识与市隐观念。中山大学郑梓煜、杨小彦的报告《观看的分野——从郭熙的“三远法”到阿尔贝蒂的“锥体横截面”》指出,北宋郭熙提出的“三远法”被视作中国山水画构图的核心法则,文艺复兴时期阿尔贝蒂则以视线的“锥体横截面”定义了透视法的核心概念,二者代表中西视觉传统中观看方式的分野。 “三远法”对如何观看“真山水”的细致分析既体现了眼见为实的经验式判断,也隐含着把江山看作图画的风格编码,以及对君臣纲常秩序的潜意识体认。浙江理工大学张夏菁、故宫博物院宁霄的报告《视觉形象的图解——以肖像、照片与戏画作为三例》认为,肖像、照片与戏画均是以人及其形象为内容的视觉图像记录作品,从不同角度可发现它们存在着许多视角和陷阱,因此,图像证史有其可能性,也有其限度。东南大学戎恺凯的报告《假作真时——关于书法史上三类伪作成为经典现象的讨论》指出,书法史上存在三类伪作成为经典的现象:复制者摹作,以“神龙本” 《兰亭序》为代表;学习者临作,以《中秋帖》为代表;作伪者伪作,以《大字阴符经》为代表。它们成为经典是无法以道德标准和作品真伪来简单判断的书法史事件。中国人民大学冯庆的报告《图像史作为文明史——理智性意识与批判的图像记忆术》认为,现象学视野下的图像史可以借助布克哈特式的“文化史”视角,对 “现实存在”进行提升,以求抵达历史性的整全意义。对图像的凝视或反思,不仅让个体意识结构得以澄明,而且是对人类文明之精神现象的记忆。
当今时代不仅是图像的时代,更是影像的时代。对影像与真实问题的思考最早来自柏拉图。北方工业大学董树宝的报告《柏拉图与影像哲学》从影像的视角重新审视柏拉图哲学,分析了作为摹本的影像和作为拟像的影像,认为经由尼采和法国当代哲学家“颠倒柏拉图主义”,拟像的地位上升,它的颠覆性与变革性的“虚假的力量”成为一种真实的力量。华东师范大学聂欣如的报告《德勒兹“以己影像”的真实性策略》探讨了德勒兹的“以己影像”概念,认为这一概念立足于事物初始源起的状态,渐次生成、发展成为影像,其真实性蕴含于这一过程之中。之后它被带到电影的生产制作程序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电影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孙柏的《克拉考尔的“羊皮书”:蒙太奇,现实和历史书写》探讨了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救赎》,在克拉考尔看来,现实并非一个名词,而始终是一个动词。在克拉考尔思考它的现在时当中,现实正在消失,正在蜕变为它的影像,也寄存于它的影像。就此而言,电影似乎可以帮助整个人类历史重启开端。南昌大学周午鹏的报告《论电影的先验性》指出,自然主义态度的电影本体论将电影视为自然与现实中的感性客体,现象学态度的电影本体论关注电影的超越性或先验性。通过回顾电影本体论的先验转向,基于对电影先验性的现象学分析,可以看出,电影不是一块经验的画布,而是一面先验的透镜。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兰珺的报告《数字界面的结构》认为,数字界面呈现出艺术和工具间的暧昧结构。有人把数字界面当作与现实不同的另类空间,艺术和审美的自由应该在其中得到绝对保障,但这样就取消了数字界面的工具属性,难免留下致命的伦理盲区;另一些人则把数字界面当作实用工具,所谓的“虚拟世界”不过是现实利害关系的数字再现,这样就取消了数字界面的艺术维度,扼杀了其更深刻的创新能力和变革潜能。上海大学杨弋枢的报告《日常影像的政治》认为,在百余年的电影史中,电影和日常生活相互交织,影像作为可见世界的镜像,再现、改写、背离或重塑人的日常生活。在新的全民影像媒介环境下,短视频时代的影像一面回应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一面创造新的模式, “摄影机笔”的可能性在此展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李潇雨的报告《地方传统、国家政治与边地秩序——从民国西康考察影像出发》以1939年西康建省前后进行的两个社会考察为例,通过图文分析,说明社会如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被再现,从而探讨知识生产和时代结构之间的共振互动,评估地方改制与历史传统之间的调适摆荡。
三
以上通过具体艺术形式探讨艺术与真实问题,以下探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真理性问题。上海大学刘旭光的报告《艺术作品自身: “拟像”时代的艺术真理论》认为,后现代理论在消解“真理”的过程中建构出新的艺术真理论,鲍德里亚、福柯、德里达和巴迪欧等思想家,分别通过拟像论,超越相似论的“确认”,以及“艺术作品本身” “自由创造”等观念,建构与现代艺术气息相通的艺术真理论,并创造出“艺术真理”概念。浙江大学宋聪聪的报告《艺术、 “理想国”与技术——论海德格尔艺术真理观的实践维度》认为,海德格尔提出了“艺术真理观”,将诗视为真理的发生方式。海德格尔对艺术真理的思考自始至终有着明显的实践维度。东南大学熊海洋的报告《真理如何在“新的”经验中获得显现——论卢卡奇对黑格尔艺术哲学的续写》认为,真理是艺术得以成立的前提。为了探索真理如何在“散文气味的现代生活”中获得感性显现,成为美的艺术,卢卡奇展开了对黑格尔艺术哲学的“续写”工作。东南大学甘锋的报告《艺术学研究的“求真”倾向及其多维范式》认为,艺术研究主要呈现?出求善、求真、求效益三种理论倾向和多重研究范式。理性主义从把艺术视为“善”的象征转变为“艺术是什么”的追问,开启了艺术研究的“求真”范式;经验主义从对艺术经验的思辨性研究转向对艺术经验的描述性归纳;艺术实证研究范式则力求探寻客观的、可验证的科学法则。温州大学张晓剑的报告《艺术中的本真性理想——弗雷德艺术史研究再诠释》认为,法国绘画中的反剧场性传统其实隐含了对事物“原真”状态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导向写实主义。弗雷德对专注性的追求中潜伏着基于本真性的艺术伦理观。本真性虽在当代遭遇各种困境,但它作为一种理想激励着艺术家不甘平庸、持续创新。华南师范大学张巧的报告《论本真性的制造:从绘画到摄影》认为,绘画与摄影中的本真性有所不同, “本真的”总是相对于“非本真的”而被制造的,没有唯一的本真性,只有各式各样有关本真性的话语活动。东南大学卢文超的报告《论艺术本真性的三要素——艺术流通、物的限度与人的能动性》关注艺术作为物品所具有的本真性。艺术本真性以艺术流通为基本条件,是在艺术流通中出现的问题。从物的限度来说,艺术本真性在物的一定范围内成立;从人的能动性来说,无论是艺术家的创造,还是观众的接受,都给了艺术本真性弹性空间。
本次论坛围绕艺术与真实问题,从“不同艺术与真实”和“艺术与不同真实”两个方面展开系统探讨,加深和推进了学界对此问题的理解。与此同时,在探讨艺术与真实问题时,无论是对相关理论的阐释,还是对艺术现象的研究,都蕴含着深切的人文精神,体现了该论题的人文维度。与会学者运用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诸如精神分析、文化研究、结构主义、叙事学、现象学、文本分析、图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法,体现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展示了该学科的潜能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