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引导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阐释
2021-11-26曹俊娜赵良君
曹俊娜,董 辉,赵良君
(1.华北理工大学 基础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我国自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探索发展道路的曲折发展期、十年动荡的文革时期、以及改革开放至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过程中,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保驾护航、协助引领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飞速发展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保证这支队伍思想的纯洁性和坚定性非常重要,由此,“课程思政”理念应运而生。
“课程思政”即在完成课程主体教学基础上,充分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和资源,依据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设计需求,对其加以开发运用的教学实践活动[1]。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的课程思政教学一体的大思政教育格局,拓展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升教师育人水平,践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2-4]。“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综合体制机制改革的全新尝试,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更好发挥“四个服务”功能的有益补充。
随着更深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课程思政”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实际发展过程中也显现了不少问题:“课程思政”建设“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系统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更迭发展缓慢;多学科多专业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5-6]。因此,运用系统性思维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筑牢全民思想根基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思政”的精髓要义
“课程思政”并不是“课程”和“思政”文字上的叠加,他的提出和发展,具有悠远的历史渊源和严谨的逻辑内涵。
“课程思政”历史渊源,即传承传统文化遗产中的道德修养。我国自古至今素有重视德育修养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文、行、忠、信”的教育理念,其中,“文”是指学习典籍、文献等文化知识,“行、忠、信”则是指德育教育中德行、忠诚、诚信等方面的修养[7]。此外,“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我国古代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意指学习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德行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才可以。时至近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更是明确的指出教学过程和内容承载着德育教育的使命。在西方,同样强调美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美德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美德的养成需要教育,且美德有利于知识的传授[7]。由此可见,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政教育理念蕴藏在浩瀚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的逻辑内涵。首先,“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不管是“课程承载思政”、还是“思政潜于课程”,都是“大思政”教学理念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呈现;其次,“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体系和方法,他不是针对某一类课程,而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视为一个整合的课程类群,从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到具体的课程计划,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课程思政”是一种实践活动,借助、依托具体的课程,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打破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限制,选取适当的思政素材,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在,促成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由此,可以总结出“课程思政”的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整体性,“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整体的课程观念,要求高校统筹各部门、各学科、校内校外的所有资源,科学规划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全方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融合性,“课程思政”主要强调两个融合,一是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领相融合,即思政要素与知识主体、要素的融合,二是“课程思政”统领各课程教学目标的融合,以社会需求为纲,道德修养为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三,潜隐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将思政元素隐含、渗透到相关课程中,任课教师润物无声的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8]。
二、“课程思政”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先进科技生产力的大量输入,西方人文社会价值理念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国人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一代的价值体系中西方思想的碰撞前所未有的激烈,西方自由主义思潮、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9]。”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在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
(二)立德树人的内在需求
信息化时代带来融媒体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在短时间内科较容易的获取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对外部世界还处于探索期的大学生面对这些信息时接纳程度高、分辨能力弱,这就极可能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其价值取向甚至影响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走向。“课程思政”是实现大学生价值引领的重要途径,它可指导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三、“课程思政”发展现状
(一)“课程思政”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2017年,“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第一次写入了中央文件,自此,“课程思政”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理论研究清晰明了,含义、价值意蕴、教学理念等阐述已形成较为完成的体系;第二,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同向同行,二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在目标、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二者不但相互依存,且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第三,“课程思政”理论体系构建基本完成,从修订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水平、运用网络媒体资源等不同视角,多维度的构建“课程思政”理论体系。虽然理论研究已趋于完备,但在“课程思政”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依然暴露了一些现实问题,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课程思政”发展存在的阻碍
1.“课程思政”认知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任课教师将自身定位为知识的传播者,并非德育教育者,这就导致了将“立德树人”育人“本职”工作做成了“兼职”工作,使得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其次,部分老师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本质问题理解不够深刻,对如何“适度”、“适量”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中产生了困惑,甚至对“课程思政”产生了抵触情绪,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与发展。
2.“课程思政”整体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校课程按照其功能主要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三大类,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设计存在显著差异。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的构建主要停留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实践探索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现有课程思政建设“单兵作战”现象明显,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设计主要以单一课程或单一专业学生为出发点,更加偏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价值引领和德育塑造的目标。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导,“课程思政”在推进过程呈现的主观化、碎片化、随意化现象明显,课程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3.“课程思政”任课教师的思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知识传授的媒介,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任课教师需要将授课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并探寻适合的思政元素,使其发挥良好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相融合,达到传道受业解惑的效果,并用其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这些都需要任课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更对任课教师的思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任课教师受思想觉悟、知识结构、眼光眼界、时间精力、学习平台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大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推动和实施[10]。
4.“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科学规范
立德树人教育成效作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他是一个多种教育因素长期积累并综合作用的过程。“课程思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对其效果难以在短期内进行准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当前,某些高校单纯的使用教师工作量或思政内容等简单的对“课程思政”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合理的[11]。同时,各高校从“课程思政”是否开展、具体落实推进情况、教学效果反馈、学生满意度等其中某些方面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体系,不能满足“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成效的客观需求。
四、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思想根基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并对理论活学、活用,与教书育人实践相结合,凝练理论扎实、逻辑清晰、内容全面、实操性强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指导纲领。以“三全育人”为出发点和突破口,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12]。
(二)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顶层设计
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教育目标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要保证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必须发挥好党委的领导作用,为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方向性指引。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同行,制定相应的制度章程,明确“课程思政”是在校党委领导下的全校各单位和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建立学校党委宣传部统筹规划,教务处牵头具体工作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各教学单位主导推进,任课教师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加强思政意识,提升育人能力
第一,严守政治底线,自觉承担立德树人责任义务,任课教师要对教育工作心存敬畏,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刻牢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认真对待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关系,让家国情怀在内心深处扎根,引导任课教师将育人责任内化为自身稳定的价值追求,促进“课程思政”良性循环和常太化发展[13];第二,多措并举,提升任课教师育人能力,发挥任课教师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大学生清楚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专业使命和担当教育,塑造高尚灵魂。科学组织技能培训和学习交流,夯实任课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基础,完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锤炼“挖掘—转化—融入”的“课程思政”核心能力,正确高效的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四)创新评价体系建设,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科学推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课程思政”科学化评价有利于提升其规范化发展水平,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价值指向的工作评价是“课程思政”建设和立德树人教育的客观要求。“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要从思想宣传、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和实施、学科和专业提升建设、教师授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反馈情况、立德树人工作氛围的营造等全方位的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努力形成学校有氛围、专业有特点、课程有品牌、讲授有风格的思想政治育人氛围,巩固和提高立德树人育人效果。
五、结语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提出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他很好的解决了“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践行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在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共同指引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