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美国家营地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经验

2021-11-25赵苏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

摘要:营地教育起源于美国,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欧美国家的营地教育影响了许多人的成长和发展,其中不乏许多名人,例如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克林顿、小布什、以及诸多商界名流例如比尔盖茨等。营地教育强调体验环境,过程中以体验为主要教育形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营地( camp) ”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早期的营地是在特殊的环境中以搭建帐篷的形式住上几天的地方; 现代的营地是指一个特定的学习社区或训练团体,由受过营地教育专业训练的人员组织活动,他们需要充分理解营地的哲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并在体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多种以发展青少年综合素养为目的的体验活动,使青少年置身其中,发展自我。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 营地教育 素质发展

一、什么是营地教育

我们先看看美国营地协会给出的定义: 一种在户外以团队生活为形式,并能够达到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营地教育是在户外环境中,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和环境熏陶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其核心是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交适应性的成长。营地教育包括青少年体验、户外教育、夏令营、研学旅行、校外综合素质发展活动、特殊群体疗养等类型。体验是营地教育最鲜明的特点,营地教育者设计和开展多种带有体验性的营队活动,让青少年带着目的好好玩,在体验中探索和发现,达到成长发展的目的。实践证明,营地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能够较好地发展青少年独立生活生存的能力,有效的提升青少年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营地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追溯历史,100多年来,欧美国家的营地教育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和完善的经验。以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等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的营地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全球效仿的成熟模式。据史料记载,美国是最早开展以教育为目的的营地教育活动的国家,标志性事件是 1885年纽约城郊举行的 YCA 露营活动。之后,许多国家的青少年教育团体创新性地开展了许多以发展青少年素质为目的的营地活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期,营地教育组织者开始注重开设不同主题的营地教育活动,比如开设女子、灾害救助和残疾青少年露营,这是主题式营地教育的标志。1910 年,部分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开始为营地教育培养专业的从业人员,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出于市场的需求还专门开设了以生态体验和冒险体验为方向的户外教育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

20 世纪初,发达国家的营地教育迅速得到发展,美国率先成立了以青少年素质发展为目的的露营组织,建设了一大批以户外自然环境为主的营地。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重视未来和关注人才发展的思想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各国利用本国资源相继开设了不同主题的营地教育,建立了一大批户外教育营地,但因二战的蔓延和波及,营地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战结束后,营地教育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以前苏联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意识到营地教育对青少年品格培养的重要性,一大批国家级别的营地教育机构( 以协会或联盟为主) 相继成立,承担着青少年营地教育的组织管理和开发研究工作。自1987 年国际营地联盟宣告成立以来,每三年举办一次专业性的交流会议,时至今日,营地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教育交流的重要领域。纵观营地教育发展史,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萌芽階段,1800 年代的特征是营地教育的原型,1930年代的特征是营地教育的黎明期; 成长阶段,1940 年代的特征强调休闲娱乐,1950 年代强调自然保护; 1970 年代至今为成熟阶段,特征是适应社会变化的特色发展。发达国家的营地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受到政府及领导人和社会企业组织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12年7月,女儿参加夏令营后,奥巴马对媒体表示,通过营队生活可以给青少年增加新的人生成长体验和成熟机会。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有 55000 个营地,每年为 600 万青少年提供服务; 美国大约有 12 000 个营地,每年为 1 000 万青少年提供营会和营队活动; 澳大利亚有900个营地,每年为300万青少年提供服务。这些营地大部分是政府出资兴建,少部分为公司和社会组织自行建设。发达国家的营地教育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有专门针对孩子生病疗养、生活习惯改善、各种运动特色、艺术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营地管理,政府、协会和学校都建立了严格的营地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以确保营地教育的科学、安全。为有效地开展营地教育活动,营地与学校建立了密切的互动合作关系,共同设立教育目标,由教师与营地专业人员合作设计营地活动课程,并相互协作执行,以满足特定的教育需求。

三、欧美国家营地教育的基本理念

初期的营地教育比较重视利用大自然环境和户外资源发展青少年身心素质,因此早期的营地教育主要是采用野外徒步、划船、丛林远足、登山、游泳等以运动为主要形式和以培养青少年野外生活技能为目的的活动。随着参加营地活动的青少年日益增多,以及在组织过程中,营地组织者经验的积累,他们对安全组织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营地凸显出很强的集体组织性,营地教育者将团队合作及融入集体的意识作为营地的主要目的,产生了“营队”。

20世纪中期,营地教育者们开始尝试将探索冒险、心理挑战的团队体验活动作为营地教育的首要内容,如先锋工程、绳索课程。冒险教育实质是让青少年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亲自经历和参与多种挑战、合作、问题解决类的活动,通过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并与自我已有经验相互建构形成新的经验,改变和提升自我认知。英国国际户外学校形成了以探索为主要目的的冒险教育( Adventure Education) 训练模式。之后,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将冒险教育融入本国的营地教育计划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凸现,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营地教育担当起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营地活动,这时的营地教育主要由户外探索教育和户外生态教育组成。“从自然保护的视点出发,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态度、价值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为美国户外营地教育的主导思想。”这一思想源自美国对青少年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探索。

20世纪70年代初期,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眼花缭乱的物质生活和人们的过度追求带来许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自然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都市人们的生活高度紧张,情绪失控和压力失衡导致不稳定事件频发; 因迷恋网络虚拟体验的生活导致青少年对当下的真实生活缺失信心和角色感迷茫。智能化高度发达的时代,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不断膨胀,科技进步带来便利,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污染”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己的关系矛盾凸显。

四、亚洲营地教育的历史经验

亚洲的营地教育最早发端于中国香港地区,英国政府将童军系统引入到香港地区,开展以童军训练内容为主的营地教育活动。二战后,日本非常重视青少年的素质发展,率先开展以修学旅行为主要形式的营地教育,20 世纪末日本从欧美引入了西方式的营地教育。“依据国外营地教育经验,结合本国特点,日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营地教育理念: 促进青少年建立本国风土的自然观,在此基础上理解和传承日本文化、日本精神。”

作为全球营地最多的国家,前苏联更是将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营地教育课程体系,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体系中。各国的营地教育者们不断思考和探索新的营地教育理念和方法技术,实施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内容。通过原始的自然环境创设各种与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逆环境,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发挥青少年的自我潜能,

挑战自我,实现体验、觉察、反思和超越自我的教育目的。历时上百年洗礼,营地教育呈现出发展稳定、趋于成熟、地域特色鲜明、主题明确、活动内容丰富等特点,国家级营地教育组织机构渐渐成熟,国际营地协会、亚州营地协会、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等在营地教育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发展我国青少年教育事业中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五、启示和建议

我国的营地教育自起步之后,这十余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许多机构开展本土以及和国外机构合作的各种营地教育,为国内的青少年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但总体来说,形式还需要更加丰富,体验活动和教育内容的结合度还有待提高,营地教育刚刚得到重视,教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我国高校没有开设专业的户外教育专业,虽然有专门从事户外营地教育的从业人员,但能力上相对缺乏系统科学的专业支持。

通过研究分析国际营地教育,对我国开展好营地教育具有以下价值和启示:

第一,正确认识营地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纠正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冲突的思想,确立二者教育价值协调互补发展的观念;

第二,营地教育尽可能让青少年亲身经历和体验,其教育理念符合体验教育的基本思想,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融会贯通;

第三,营地教育作为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应以生命教育、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为主要范畴;

第四,通过营队活动,让青少年在团队中历练个人心智,发展个人潜质; 第五,营地教育融入党和国家的人才教育理念,培养当今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六,营地教育融合生态教育理念,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和谐思想融入其中;

第七,营地教育中融合探索和创新思想,户外冒险教育和生态教育应成为营地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八,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知和行的辩证关系,将认知与实践统一于体验,真正赋予青少年学习主体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张旭东. 国外青少年夏令营运作模式及启示[J]. 中国青年研究,2014,(10:):114-119.

[2] 任长敏. 户外体育营地活动对山东省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 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9.

[3] 黄文卉,吴军生. 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开展现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5):15-17.

[4]朱玉芹. 新时代青少年素质教育方法探析———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J]. 中国教育学刊,2020,(S1):31-32.

[5] 孙冬梅,王梅桂,黄海峰. 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行为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2(1):45-52.

作者簡介:

赵苏阳(1981年-),女,汉族,籍贯:河南,职务无职称:助理研究员,学历:本科,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教育

猜你喜欢

青少年教育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传承文化根脉铸就服务灵魂
试论音乐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作用
预防性骚扰,青少年成长中不容忽视的教育
跆拳道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促进功能
处理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的思考
《少年朱熹》动画影片制作的探索和实践
让孩子善于习得乐观
简述关工委组织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