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1-11-25陈佳丽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从现代学徒制概念、起源和发展入手,分析比较了传统药营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并基于国内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药品经营与管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思考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念、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其起源应追溯到德国“双元制”。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职业学校、校外企业两个场所的培训,从而使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与企业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达到大为提高就业能力的目的。本世纪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将现代学徒制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任务,随后教育部于2015年和2018年先后两次遴选出165个和203个现代学徒制试点牵头地区、单位和行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名列专业目录之中,使得本专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正式明确了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教学地位。药营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先行者,其探索经验具有先导性价值。
二、传统药营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
(一)市场需求不能满足。随着时代的进步,医药市场和医药企业对药营人才的需求在发生改变,一方面是需求数量更大,另一方面是需求质量在提高。但当前高职院校每年培养的药营专业人才,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在人才质量、人才综合素养方面还有所欠缺,普遍存在学历偏低、技能不过硬、诚信度不够等问题。
(二)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主要采用“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部分省份也有采用“4.5+0.5”模式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模式,用半年时间顶岗实习都过于短促,限制了学生与企业的深入对接,对企业的认同感也较低。而且校内课程的实训多以模拟为主,内容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三)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传统的“+0.5”模式的另一个问题是,实习生与企业的就业稳定性较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待遇达不到学员预期,或者学员实习完成后有继续深造的意愿;另一方面则是以校内课程为主的模式,导致学员对市场和就业的认识不够清晰,其职业生涯规划也不够明确。就业意愿与就业现实的反差,整体上限制了药营专业的发展。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一)责任义务明确。从国内已建立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来看,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了规章制度,从而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也为学徒权益的维护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对企业各方面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后,学校还会与意向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用法律的形式固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使学徒制步入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二)主体地位突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施校企“双主体”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驱动下,能较好实现“六合一”目标:即学校与工厂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程与工艺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得以更充分体现,职业养成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成为主线,学员的主体地位也更加突出,可以有效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校企融通顺畅。现代学徒制按照企业生产和学徒工作生活实际,实施弹性学习时间和学分制管理,育训结合、工学交替、在岗培养,积极探索三天在企业、两天在学校的“3+2”培养模式。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能给学校和企业双方以更大空间,同时都能参与到校企融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当中,发挥出各自的教学优势,达到“1+1>2”的教学效果。
(四)资源利用合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充分利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发挥校企双方的场所、设备、人员优势,共同开发一批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典型生产案例,形成共建共享的教學资源体系。目前国内的试点学校虽然未必能完全达到以上要求,但在资源综合利用上,已明显比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效。
四、基于实践的深入思考
从国内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的实践情况来看,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明显增强,学员职业规划也更加明确,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企业缺乏职业教育的动力和能力,在办学过程中责任履行不够到位;教师和师傅综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徒在门店、企业总部、学校之间疲于奔波,降低学习效果;等等。这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加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加强法律政策保障。虽然近年来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迅速,国家层面也出台了系列文件,但总体来说还处于顶层设计。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校企的激励扶持政策还比较缺乏,企业的积极性不够高。因此,这就需要国家从法律政策上激发其主动性,比如对企业进行经济补贴,做到政府行业统筹、校企双向互动。
(二)加强教学质量考核。学校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联手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提升内涵、优化机制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优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构建。同时要重视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考核工作,共同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双方互相监督,协同落实,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信息化平台,校企双方联合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教务系统与企业教学平台的对接,为学生学徒提供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同时方便学生学徒日常自主进行学习和考核。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还可以联合企业在校内打造1:1的现代学徒制仿真实训室,达到提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秀英.“双元制”职教理论与实践[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3
[2]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探索与实践论文集[C].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6
[3]张黎黎,陈法才,黄自通.高职院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
[4]杨小燕.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证[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4
[5]刘艳.基于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研究[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20.1
作者简介:陈佳丽(1992—),女,湖南潇湘技师学院,研究方向:药品经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