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新瘘穿刺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1-11-25徐艳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瘘系统化护理血液透析

徐艳

【摘要】目的:分析在首次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中,实施系统化新瘘穿刺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6例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摸球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系统化新瘘穿刺护理,比较护理结局。结果:半年后,两组内瘘血流量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负面心理总发生相比,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结论:在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型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中,给予其系统化新瘘穿刺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负面心理,改善生活质量,加快内瘘血流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系统化护理;生活质量

终末期肾病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疾病,患者需长期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进而维持生命。为方便透析,患者上肢会长时间保持一条优质血管通路,即动静脉内瘘。但长期穿刺内瘘会带给患者较大痛苦,为将患者的痛苦降至最低,在造瘘及透析前后有必要实施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并做好透析后患者日常生活指导。因此本研究提出系统化新瘘护理,以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造瘘患者为对象,展开下述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96例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7月-2020年8月,摸球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30例、18例,年龄45-78岁,平均(62.35±1.24)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各20例、16例、12例;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9例、19例,年龄44-79岁,平均(62.41±1.2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各18例、16例、14例。两组患者资料齐全,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在造瘘前向患者大致讲解造瘘、透析过程,让患者配合各个步骤,在透析后交代患者保持瘘口清洁、不要提拉重物,按时到院进行下次维持性透析。

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新瘘穿刺护理,措施如下。

(1)动静脉造瘘术护理要求:①造瘘后24h内隔2h定时听瘘口前端血管声音,听有无杂音,手指触摸瘘口前段看有无震颤症狀,若出现上述情况表示造瘘成功,否则需要重新进行造瘘;造瘘成功后7d内,造瘘手臂在休息、坐位时抬高,确保血液循环顺畅,防止肿胀。术后2周拆线,为加快瘘口愈合需指导患者实施相应锻炼,如捏弹力球,每次5min,早中晚各一次;②实时监测内瘘,把握内瘘成熟时机。造瘘术后监测患者的内瘘静脉血流量、静脉直径,血流量超过600ml/min、直径超声0.6cm,且拔针后能够自动止血,血管穿刺长度可达到10cm以上,提示内瘘成熟,即患者可以接受血液透析。在正常状况下,造瘘术后4周即可成熟,但维持性血透还需等到术后8-12周进行。

(2)护理人员要点:根据动静脉造瘘术后到内瘘成熟时间,来选择对应的护理人员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操作,一般时间越短,越需要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操作,反之,时间越长,对执行穿刺操作的护理人员要求越低,最低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操作。

(3)穿刺护理:①穿刺前:对动静脉内瘘的深度、走向、 震颤的强度进行系统评估,对血透室进行系统消毒,需要护理人员使用空气消毒机完成操作。以此来保证患者内瘘和穿刺点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然后要对患者穿刺手臂进行清洗,尤其是造瘘部位及周边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②穿刺时:注意穿刺位置选择,离瘘口不得低于3厘米,动脉和静脉穿刺点距离要适当,一般不小于5厘米,对内瘘对应位置及周边皮肤进行清洁消毒,穿刺时保持针头与皮肤角度,一般在25度左右,针尖方向朝着心脏。回血后轻轻将针头向前推动,医用胶布固定针头。③穿刺完成后,对照新瘘穿刺相关标准,对穿刺部位、进针方向等情况进行记录。

(4)透析护理:①在透析期间多与患者沟通,通过语言、肢体动作分散患者注意力,进而缓解其疼痛感。②透析完成后,对穿刺点进行清洁消毒。本次选择带棉垫的输液贴,同穿刺点上用无菌棉球压住,20分钟后弹力绷带包扎。在2小时后拆开看穿刺点是否渗血,无渗血即可拆除,有渗血继续包扎。

(5)透析后的日常生活指导:饮食健康,以粗粮、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为主,禁止吃辛辣、刺激食物,如咖啡、辣椒等;合理运动,每天散步半小时,尽量选择空气清新的公园、湖边,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造瘘透析手臂不要提拉重物,睡觉时不要长时间压胳膊。

1.3 观察指标

(1)记录透析半年后,患者的内瘘血流量。

(2)记录所有患者无信心、焦虑、恐惧和抗拒发生例数。

(3)统计两组并发症,包括内瘘血栓、穿刺点感染、手臂肿胀,总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4)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状况,分为心理、生理、社会和精神四方面,单项总分25分,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计算数据,计量资料( ±s)-t,计数资料[n(%)]- 。P<0.05表示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透析半年后内瘘血流量

半年后,两组内瘘血流量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1。

2.2 负面心理比较

负面心理总发生相比,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2。

2.3 并发症情况分析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见表3。

2.4 SF-36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方法,造瘘质量直接决定着后期血液透析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造瘘的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因此确保瘘口及瘘管清洁、通畅非常重要,实施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维持瘘口及血管质量。

本研究实施的系统化新瘘护理模式,效果较为理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透析半年后内瘘血流量高,并发症及负面心理发生显著下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P<0.05)。由结果可知,系统化新瘘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保证透析患者的內瘘血流量,避免患者滋生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取得上述良好效果,与系统化护理有着密切关系,在造瘘前实施心理护理并用清水清洗皮肤,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皮肤清洁。在造瘘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分散患者注意力,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造瘘术后实时监测患者瘘口处血管变化,直至造瘘成熟,防止造瘘失败。配合血液透析护理及透析后的日常生活指导,促使血透过程顺利完成,进而改善患者透析期间的生活质量。可见系统化护理,用于新瘘造瘘患者中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在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型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中,给予其系统化新瘘穿刺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负面心理,改善生活质量,加快内瘘血流量,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毛贝贝,刘红群.对采用高位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 17(2):270-271.

[2]魏红,杜爱燕,范建桢,等.用扣眼穿刺法对36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内瘘穿刺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 017(022):207-209.

[3]程美兰,蒋艳莉,汪凤琴,等.综合护理在维持性血透动静脉内瘘血栓再通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8,25(5):122-123.

[4]叶祥虹,曹青.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后的护理[J].护理学, 2019,8(3):205-209.

[5]黄丽筠,唐朝霞,王莉萍,等.对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9):226-227.

[6]吴娟鸽.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3):3236-3240.

[7]王秀丽.对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 17(20):219-220.

[8]于文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9,20(6):87-88.

猜你喜欢

内瘘系统化护理血液透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室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探讨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血管狭窄怎么办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对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患者感觉恢复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