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强放疗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病灶≥5cm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2021-11-25蓝国槐谢岳云王世坤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

蓝国槐 谢岳云 王世坤

摘要:目的 探究调强放疗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病灶≥5cm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收入的局部晚期肺病灶≥5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其中30例接受单纯的调强放疗治疗为对照组,剩下30例接受调强放疗加局部热疗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67%,显著比对照组的30.00%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3%,对照组发生率为66.67%,相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结论 调强放疗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病灶≥5cm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能够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局部热疗;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并且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其中大部分都是非小细胞肺癌,并且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不适合采取手术治疗[1]。放疗对于有些无手术治疗机会或者不愿意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受到肿瘤大小以及内在放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使用传统的放疗技术不能够有效提高局部肿瘤的照射剂量,还会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调强放疗能够使放疗技术更加精准,保证肿瘤局部的放疗剂量,并且不会损伤周围正常组织[2]。肿瘤局部热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应用比较广泛,疗效也较佳[3]。基于此,本研究为探寻调强放疗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病灶≥5cm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收入的60例局部晚期肺病灶≥5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收入的局部晚期肺病灶≥5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均有30例。观察组中,女16例,男14例,年龄36-75岁,均数为(55.56±3.16)岁。对照组中,女15例,男15例,年龄35-75岁,均数为(55.99±3.0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1)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并且肿块最小径≥5cm或者体积≥125cm3;(2)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3)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晓同意;(4)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实施。排除標准:(1)调强放疗、热疗禁忌症;(2)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3)合并精神和认知障碍;(4)临床资料不完整,中途退出研究或者死亡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单纯的调强放疗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体膜固定,采用CT模拟定位,靶区以及危及器官的勾画,GTV包括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CTV为GTV向外扩0.5cm-1.0cm,PTV为CTV向外扩0.3cm-1.0cm。设计治疗计划,以95%等剂量曲线包饶PTV,采用X射线(6MV)来照射,其中靶区的照射剂量为50-68Gy,剂量分割每星期5天,一天一次,每次2Gy。观察组: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给予局部热疗治疗,在调强放疗一小时内采用体外高频热疗机对患者进行局部热疗,以放疗靶区中心作为热疗区中心,设定透热区皮肤表面为测温点,透热温度为42℃-43℃,每次加热60-90min,隔两天做一次,一星期做两次,和放疗同步进行。

1.3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效果相比较,依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来评估[4],完全缓解(CR):治疗后患者体内的肿瘤完全消失,并且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治疗后患者体内肿瘤最大垂直直径和最大直径的乘积缩小幅度达到50%,其他病变没有增大,时间持续一个月以上;稳定(SD):治疗后患者体内肿瘤最大垂直直径和最大直径的乘积增大不超过25%,缩小不超过50%,持续一个月以上;进展(PD):治疗后患者体内肿瘤最大垂直直径和最大直径的乘积增大超过25%。治疗总有效率为(CR+PR)/总例数×100.00%。(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较,包括放射性肺炎、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皮肤反应等。

1.4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用于表达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相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3%,对照组为66.67%,相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咯血、胸闷、气急、发热等,早期通常采取手术治疗,但是若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便只能采取放化疗治疗。对于局部晚期肺病灶≥5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肿瘤体积较大,因此单纯采取放化疗不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生长,临床治疗效果不佳。

本研究得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67%,显著较对照组的30.00%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3%,对照组发生率为66.67%,比较无差异(P>0.05)。临床上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因素中,肿瘤大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若肿瘤较大,肿瘤和血管的生长便会不协调,使得肿瘤细胞处在营养不良和乏氧状态的比例增高,因此肿瘤会抵抗放射治疗[5]。有研究[6]得出肺部肿瘤病灶≥5cm,在放疗时剂量要达到80-90Gy,甚至是高达100Gy才有希望局部控制肿瘤。传统的放疗不能够获得这么高的剂量,调强放疗与传统放疗相比较,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局部放疗剂量。但是对于病灶≥5cm的肺部肿瘤,因肿瘤的体积比较大,需要照射的肺容积也相应的增大,因此仅仅依靠调强放疗也不能够将局部放疗剂量提升到80-100Gy[7]。局部热疗主要是应用频率为13.56Hz的电磁波,在两极板之间形成电容场,人体在电容场的作用下作为介质,其组织的带电离子会高速的运动,相互之间摩擦从而产生热能,热能不断在肿瘤细胞中堆积使得温度升高,因此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局部热疗还能够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体内的淋巴细胞在温度上升到40℃以上的时候其杀伤细胞的活性会被激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提升其对肿瘤细胞的毒活性。热疗还可以抑制放射诱导的DNA损伤的修复,对于放射治疗时放射性对肿瘤细胞造成的潜在致死性损伤和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起抑制作用,从而对化疗效果起增强作用[8]。还能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高温照射时肿瘤细胞的氧分压增加,血流量也得到增加,因此乏氧情况得到改善,使得放疗敏感性增加。局部热疗与调强放疗相结合使用,能够起到增效增敏的作用,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调强放疗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病灶≥5cm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能够耐受,是一种可选择性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屈超,尼加提·阿卜杜热伊木,哈尼克孜·奴尔买买提,等.改良头颈肩热塑体膜固定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0,40(7):529-535.

[2]陈仁金,杨波,孙小杨,等.脊柱转移瘤调强放射治疗发泡剂泡沫垫和热塑体膜固定技术临床应用比较[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16):1335-1339.

[3]刘飞,孙云川,肖丽,等.192Ir三维近距离联合调强放疗在晚期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46-49.

[4]齐青,卢永昌,霍忠超,等.微波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初步观察[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1,30(4):368-371.

[5]陈杰,曹元杰,朱莉,等.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8):597-601.

[6]朱园园,张兰胜,张璐,等.同步放化疗联合热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21):3771-3775.

[7]陈鲁青,王敏,周万里,等.强化热疗辅助小剂量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3):322-325.

[8]石凡,孙巧珍,周学筱,等.热疗与肿瘤细胞乏氧微环境下能量代谢的研究现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1,30(1):102-106.

猜你喜欢

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DCRT联合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