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视野下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2021-11-25祁晓超
祁晓超
摘要:目前,动物医学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无论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还是从社会影响角度来讲,动物医学在其中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小觑的。不过,从当下的形式来讲,动物医学的专业人才仍处于短缺的状态,且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在现代学徒制的视野下分析动物医学专业课程的发展情况。与此同时,希望通过探索传统动物医学课程中的问题,探索出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路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4-0082-02
0引言
医学的发展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目前,不仅仅针对人类的医学事业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动物医学同样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其中,根据目前的形式,动物医学主要发展于两部分,第一是与当代宠物相关的医学。宠物领养是一种普遍的趋势,且宠物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因此发展该方面的医学是重要的。第二是关于饲养场的动物医学的发展。为了提高传统肉制品厂和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动物医学在其中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以《宠物疾病诊疗》教材为例,探寻有效科学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1]。
1现代学徒制的内容
现代学徒制改变了传统学徒制中教师与学生的单项关系,将“学徒”的定义扩大化。其不仅仅针对在校的师生关系,还联系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教学连接在一起,目的是从实际出发,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从其主要内容角度考虑,教授学生的不仅仅包括教师,还包括企业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这一点与如今高校中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相近,从学校与企业中各自委任教师,在不同角度培养实践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从师生关系角度考虑,教师与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共同担任学生的教师。在教学计划制定中,两者并不是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动物医学同样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经验,而在校期间能够提供的实践实验较少,这很容易让学生在初入社会时产生很大的无措感。因此,采用现代学徒制还能够达到让学生在学校中建立工作体验的感觉。其次,从考核评价标准角度来讲,现代学徒制的考核标准与传统学徒制的考核标准不同。前者要考虑到学校中教师的考核要求,也要考虑到企业中对应管理人员的考核要求。整体来看,考核内容中包括平时成绩、中期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实践成绩以及实验成绩等。同样的,这样的考核方式也与当下的培养目标吻合[2]。
2传统动物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矛盾
2.1社会发展要求与实际教学内容的矛盾
传统动物医学随着大众对食品安全以及所饲养宠物的健康要求逐渐提高,其学科教育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传统的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与人类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虽同属于医学的一个分支,但在传统观念下动物医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低。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中,实践内容也较少。与传统的医学课程类似,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对受伤或者生病的动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样要通过多种实践经验积累去实现。因此,总结传统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与社会发展要求来看,其存在较大的矛盾。不仅如此,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实践实验学习的内容较少的同时,其实习课程也较少。从目前社会中所囊括的动物医院模式来讲,大型的动物医院较少,而小型店面形式的动物医院较多,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机会也会相应地变少。
2.2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弱
学校与一些动物医院的关联性较弱,同样也是学生拥有较少实习机会的问题之一。传统的动物医学专业教育中,教师仅仅需要学生通过学习课本内容完成基础的实验操作即可,学生对外学习的机会较少。另外,学生不仅需要学校内教师的教授。从教学内容上来讲,学校教师的教授内容大多与课本相关,而实际工作中学生需要以更敏锐的眼光去探查“不会说话”的动物的病情,以及如何通过有效地聊天了解到饲养员和宠物领养员对动物饲养情况的基本信息。这一点内容是学校教师很少涉及的内容[3]。
2.3考察机制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传统动物医学专业的考核机制主要通过卷面考试和实验考试进行综合评估。这样的方式虽然提高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但是整体的考核内容与当下社会对于动物医学专业的要求仍有所出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传统教学课程的考核内容主要从知识学习入手,探查学生对于教师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不过,这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仍相去甚远。
3如何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3.1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应该分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三方面。不过,在这中间需要考虑的内容是教师要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实践能力之后,再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在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时需要学校、教师和社会实践范围共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后,再制定详细的教学内容。值得关注的是,详细的教学内容要注意这三方面内容时间的分配要合理。
以《宠物疾病诊疗》教材为例,该教材主要针对宠物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诊断方式撰写而成的教材。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其在简述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讲述了一些动物疾病的基本诊断方法,如X光检查、心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因此,从教材内容来看,《宠物疾病诊疗》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与实践内容进行教学。从时间安排上来讲,基础知识的内容讲解、实验课程的讲解与社会实习的时间可以平均分配。但是要注意的是,可以将这三部分的内容在整个学期内穿插进行,即可以在日常上课阶段分配基础知识讲解和实践课程学习,在一周内预留整天或者半天的時间进行社会实习锻炼。不过,总体来看,因为基础知识内容较多的关系,其他时间很可能会出现被压缩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设置小学期,专门针对学生的实验课程和社会实习学习。从课程考核的角度来讲,《宠物疾病诊疗》的内容较为丰富,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分为三个侧重点进行考察。例如,基础知识讲解时可以针对宠物疾病的成因入手,而实验课程考察时以仪器的测量为主。最后,社会实习内容应该侧重于学生在面对宠物疾病时会有怎样的反应方式以及反应速度。这三个侧重点在评分时同样应该按照百分比进行评分,最终综合三方面的成绩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4]。
3.2建立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信息库
《宠物疾病诊疗》课程内容丰富,单纯通过授课进行讲解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各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完整的信息库的手段,督促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其中,信息库中的内容应该与教材息息相关。例如,《宠物疾病诊疗》中如何判断宠物疾病,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办法治疗以及预防是其中关键内容。从教材内容来看,因为篇幅或者信息更新不及时的原因,书中的内容并不全面。而从教学时间来看,目前仍未有较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学校要大力提倡建立信息更新及时的知识库,让学生了解宠物诊疗知识在当下的发展趋势。
3.3有效实现各学校优质资源交互
各学校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相互补充,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办法之一。例如,位置相近的学校可以采用联合教学的办法,在两边各自创建特色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针对其他相距较远的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补充。从大范围来看,不同学校在动物医学专业中学科排名不一致,而具体到动物医学中的任何一个分支中,各学校也有不同的优势。因此,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其本质内容还是在于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4结语
現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模式主要仿照国外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如何在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继而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适应性人才”。在这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学校、社会和学生之间应该根据专业课程的特性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即通过共同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详细的教学规划。
参考文献
[1]沈晓鹏,段修军,卢炜,等.现代学徒制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8(17): 289+291.
[2]阳巧梅,邓小荣.基于现代学徒制视野下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猪生产》为例[J].兽医导刊,2020 (2):250.
[3]凌丁.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47):96-98.
[4]孙甲川,宋世斌,敬淑燕,等.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9(6): 54-55.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