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扑克宝典”,创新班级评价体系

2021-11-25王全刚周彩凤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6期

王全刚 周彩凤

摘 要:如何能让综合素质评价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学生个性特长,探索出适合本班的评价体系,一直是基层班主任最困难的工作。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把各种评价方式整合得如同扑克牌一样吸引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育评价全过程的整体优化。

关键词:评价制度 班级评价体系 “扑克宝典”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6.061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初中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初中学校要结合办学实际,本着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学生个性特长的原则,科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学生评价由单一的分数排名转变为综合素质评价,让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不适应的感觉,其原因就是以前一场考试下来,学生的排名一目了然,哪些该批评,哪些该鼓励,哪些该短训,哪些该长谈,教师及班主任都能“准确”把握。但现在实行无分数评价,而且禁止排名,常用的评价手段都失去了生存空间,这让很多教育者感到无所适从,部分学生也因考试检测的减少而莫名兴奋,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松懈。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建立在教育“管办评”分离和教育“放管服”改革基础之上的一项新任务,其核心在于精准推动教育向优质公平方向发展。

扑克牌游戏令许多人为之着迷。为什么小小的扑克牌竟有如此的吸引力,分析其吸引力如下:

一是每次摸牌都不重复,每玩一局,小小的扑克牌在每个人的手中变幻出不同的排列组合,让人总有一种新鲜感;二是游戏进行周期短,平均五六分钟最多也不过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局,让人总觉得时间还早,还可以再来一局,岂不知时间就这样逐渐流逝了;三是能够及时评价,而且获胜者会感到满足感,获胜奖励可以及时反馈;四是胜负难料,相对公平,谁都有胜出的可能,输家也能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期望着下一局赢一把。

有了这样的分析结果,我决定把这种“扑克优势理论”运用到我的日常班级管理和评价中去。将其称之为“扑克宝典”。

一、“扑克宝典”第一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在教师黑板上书写“每日一语”是常见的教学手段,以往多由学生自己完成,书写者喊累,而看者更是寥寥,该活动逐渐不了了之。我将“每日一语”进行了适当的改变,让它重新焕发生命力。于是我先把栏目名称改为“师说”,坚持每天一更换,内容为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妙词佳句。这样,班主任在书写的时候,就吸引了大批学生围观,纷纷猜测今天教师的书写内容。部分学生还会进行抄录,将黑板上的被荣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活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我又顺势提出要求,如果哪位同学自编的句子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可以作为“师说”板块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如此一来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每天都有好几个同学写纸条给我投稿,我自己编写的句子更是成了他们研究的对象。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如“我们从来不缺少激情,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激情过后的坚持”,“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实现目标的时间,成功之门由此打开,你的进步由此开始”,“用书香浸润心灵,让经典伴同成长”,等等。孩子们的行为也受此影响,逐渐规范。

二、“扑克宝典”第二式:要的就是短平快

根据教体局制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则,通过详细对比,我们发现上级的条款对班级来说可以作为更好的补充,但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又进行了修改。我参考魏书生教师的做法,规则由全班集体讨论决定,全班同学对照执行。规则不怕细,越细越好,公布在墙上给大家作参照。加分减分一目了然,既避免了班干部的“一手遮天”式的大权独揽,增加了透明度,也便于所有学生共同监督,共同警醒。遇到原定规则中没有的情况,大家就进行集中讨论,参照类似情况,当场设置加减分标准,由于是大家集体讨论的结果,被执行的同学也毫无怨言,愿意服从规定。

规则明晰之后,执行也将变得方便,我们实行每天积分上墙,每周一次积分总结的制度,根据加减分情况选出优胜者与失利者。五天一次的短期评比让每个人每天为“赢分”而“奋斗”,因为规则特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样就减少了“分分必争”的计较,多了些彼此的合作与共赢。

而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又及时发现了个别同学为了加分而加分,比如自己交上两元钱,说是捡到的,让组长给加分。对于这种情况,我没有简单粗暴地加以制止和批评,而是和教师们一起分析,又向其他班主任请教,最后与班干部共同制订了“素质评价防作弊”措施,有效杜绝了这一现象,同时保护了这些同学的上进心。

三、“扑克宝典”第三式:我是赢家我有权

扑克牌的赢家要享受输家“上贡”的待遇,还会获得先发牌及“起底”等优势,我们的班级管理“扑克手法”也是如此。为体现“赢家”所获得的好处,我们会让在比赛或学习中胜出的同学充分感受到优越感(当然要适当),让他们体会到胜利者的喜悦。

例如,周积分胜出的同学在下周内可以获得一项“特权”:点播我们的“成长在线”电影。如果他们不用这些特权,还可以“存”起来,以充当下次轻微违纪时的“豁免金牌”。这些适当的激励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活动的乐趣。而“输家”(周积分排名最后的几个同学),最大的惩罚就是每两周一次的“成长在线”活动(利用阅读课观看教育电影)将不能参加,以此激发他们不甘落后的好胜心。

四、“扑克宝典”第四式:共赢才是王道

在扑克牌玩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本家”合作,有时为了让牌面稍弱一点的“本家”出牌顺利,自家这边要作出必要的牺牲,让“本家”先赢走“头科”。在鼓励同学合作中,我们也注重培养这种合作精神。在一个小组内,一枝独秀不是春,合作共赢才是王道。为了实现小组整体的进步,他们自发进行结对互助,组员成绩日益提高。有的同学掌握某项特长,在集体活动时,就会担任起辅导员的角色,因为我们经常组织小组间的特长展示活动,没有特长的同学甚至会在周末主动找到小组内有特长的同学进行学习,既促进了彼此的友谊,也使小组的成绩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准备“五一”“七一”“读书日”等节日活动中,在整个班级“一致对外”的时候,小组间的竞争变为与其他班级的竞争,这种良性的共赢理念就体现得更为突出,所排练的节目多次在级部、学校的活动中夺冠。

五、“扑克宝典”第五式:“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评价规则绝不仅仅限于纪律、卫生、学习成绩三大块,为班级做出的各种贡献都会成为加分重点,这样就为班里的后进生提供了得分的机会,而且也减少了成绩较为优异的同学那種“天生优越感”,任何层次的学生在每周总结中都有胜出的可能,这大大增加了学生整体的上进心。

以我们班的小磊同学为例,他性格活泼好动,时常扰乱课堂秩序,因为在第三周的时候自己两次主动要求读随笔,受到了我的表扬,又在其他方面表现进步,在第三周的评比过程中被评为班级进步明星,这个鼓励对他的影响十分巨大,他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能够出现这样的事例,是这套教育方法最大的成功。

小小扑克牌,育人灵感来。把从扑克牌中得出的教育理念运用到班级评价管理体系中,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虽然班主任工作量看起来大了一些,但规则常态化运行之后,班级反而如同火车入了轨道,一路顺畅无比。孩子们从层出不穷的小游戏、小比赛中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提高了个人素质,在合作意识、拼搏精神、集体观念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进步。我们把教育手段的不断创新与评价标准的持续性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实现评价中“全面发展的个性”与“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南、程天君《高质量评价体系:深化改革促进公平的新方向》,《人民教育》2021年第5期。

[2] 窦桂梅《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改革》,《人民教育》2021年第5期。

[3]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发〔20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