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波兰现代诗歌

2021-11-25李以亮

诗歌月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沃什耶夫斯基诗学

李以亮

去年“新诗界小翻译”系列收入了我选译的《波兰诗人二十八家》,这是一个经过反复筛选的作品选集,由于各种限制,所收译诗并不是很多。如果往前追溯,2006年我就自行编译过《波兰现代诗选》,算是一个先导。同样由于各种限制,此书也只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差强人意。唯一可以证明的,是我对于波兰诗歌的情有独钟、始终不渝。沉浸于波兰诗歌越久,就越相信一向有些傲气的布罗茨基做出的一个判断:“波兰诗歌是世界诗歌最为丰富的一个宝库。”我所做的,似乎就是在证实他的所言不虚。

波兰现代诗歌何以令人着迷?作为一个纯粹的译者,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我深感困难,但是也难以回避。关于对波兰诗歌最大的阅读感受,我曾经说过:我感到他们在写正常的诗歌,他们也力图成为正常的人。他们的大天才都是如此,牢牢地占据着正席,引导着潮流。为什么如此?从诗歌内部说,这就是所谓正声。即便存在不同的声音,也只是作为次要的补充。从历史上说,这跟他们的民族命运有很大关系,因为被剥夺了正常生活的条件,他们就愈是向往和营造它们。如果他们的先锋艺术(包括诗歌),不能呼应这一根本的愿望,它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对此,我自觉说得过于简单了一点,尽管是我真切的感觉,针对性也非常明显。首先,“正常”一语就过于宽泛,至少还不够具体。其次,“正常”虽然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显示出其独特和必要性,但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足以超出一般的丰富,达到卓越。所以,我也一直没有停止思索。我一直想使自己的感觉与判断更具体、更清晰一些。

针对目前比较普遍的那种单一、碎片化的诗歌写作,以及在生命诗学和文化诗学上的精神对峙与分裂(主要表现在偏执于生命诗学或文化诗学的一端),有识者多有不满;而部分有着充分诗歌史意识的诗人,也在呼吁和实践一种更具有整体性与综合性的诗歌写作。我认为这是对的。如果我们足够谦虚,就不难发现波兰诗人——“波兰诗派”——其实已经实现了这种综合。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写出了我们理想中的诗歌!所以无怪乎我们在阅读时常常要惊叹他们写得那么好,惊叹一个国家能够涌现那么多卓越的诗人。

众所周知,波兰的历史可谓多灾多难。波兰是世界的一个小国(虽然历史上也曾是欧洲一个大国),波兰语是典型的小语种,但是,应该不止我一人认为,在文化/诗歌上,波兰是一个真正的强国(虽然诗歌最好是从语言上而不是以国别去定义)。这么设想一下,布罗茨基会说:波兰语写出了二十世纪最好的诗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波兰有四位作家和诗人问鼎过诺贝尔文学奖,后两位都是诗人。新世纪里又出现了一位,主要是写小说。显然,这不能说是偶然。在此我简单梳理一下波兰现代诗歌的历史:从1918年波兰复国算起,至少出现了四次诗歌高峰。在20年代,“青年波兰”时期的诗人大多健在,“第一次先锋派”和斯卡曼德诗人群,作为复国后崛起的第一代,以杜维姆、伊瓦什凯维奇为代表,呈现第一个高峰。30年代是“第二次先锋派”的年代,天才辈出、流派纷呈,其中包括米沃什所属的“灾祸派”,是为第二个高峰。二战之后,特别是在50年代后期,“解冻”带来以“当代派”为代表的诗歌创作的第三个高峰,出现了以鲁热维奇、赫伯特、希姆博尔斯卡为代表的诗人,他们后来都蜚声国际诗坛。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浪潮”诗人群星荟萃,共同创造了第四个高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诗歌从未中断;每当国家陷入非正常状况时,诗人们或转入地下,或为抽屉写作——有时就是宁可为抽屉写作。波兰诗人,具有一种一贯的自由和独立的精神传统,我极为钦佩。

波兰诗歌体现了对历史足够的尊重。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从来都很紧密。我们中国也有“诗史”的传统。现在虽然书写史诗也许只是极少数诗人的抱负,但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诗人的写作必须处理诗歌与历史的关系。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诗人,是否对得起他们所遭遇的一切,是否从历史中学到了东西,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甚至直接考问着自身写作的合法性。在波兰文学史上,仅就20世纪的波兰诗歌史而言,他们的大诗人,如斯塔夫、亚历山大·瓦特、米沃什、鲁热维奇、赫伯特、安娜·斯維尔、希姆博尔斯卡——这些逐渐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同时也心生敬意的诗人——都写出了直面历史的伟大诗歌。在翻译和阅读他们之后,“历史感”成为我本人衡量诗人写作的一个重要尺度,我承认这是受到他们强烈的影响。

波兰大诗人们的作品,“历史感”是他们的一个基本特征,这是在见证(记忆)与想象之间进行的综合、达成的平衡。见证与想象的关系,说到底也是“诗与真”的久远的诗学问题,是在时代中变化的体现。在这方面,鲁热维奇是在国际上包括在中国读者中间最早产生影响的一位诗人。《见证人》是他的一首代表作:

亲爱的,你知道我在里面

请你不要贸然进入

我的房间

你会看到我在里面

面对白纸

沉默无语

听着被屠杀被侮辱者的哭声

我怎能描写

爱的场面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

我又怎能写下

死亡

请你不要贸然

进入我的房间

你将看到

一个暗哑的、被桎梏的见证人

见证了

被死亡压倒的爱

这样极具个人的冲突性体验,来自于历史又有着超越历史的渴望的力量,读之令人心颤。它有自我拷问的强度,也有着见证时代悲剧的忠实。鲁热维奇的诗歌大多都具有如此明显的直接性,而他所倡导的“裸诗”风格,也影响巨大。所谓“裸诗”,就是剔除了语言里一切不必要、华而不实的赘肉,让思想与情感达到一种赤裸裸呈现的状态。这是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奥斯维辛之后,波兰诗歌的必然选择。正是这样一些诗人的存在和实践,有力地回应了阿多诺那个著名的断语:“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米沃什也以其全部的诗歌写作回应了阿多诺,也在其大量散文作品,特别是在《诗的见证》一书里,从更广阔、更深邃的意义上,提出了他的见证诗学和希望诗学主张。

“历史感”,说起来如果仅仅是一个词语,肯定不难领会。然而在写作中真正实现这一点,何其困难。波兰诗人,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好。历史被严肃地对待,诗歌也因此得到极大的丰富。别尔嘉耶夫说过一句名言:“历史没有宽容人类的个体,甚至没有觉察他们。”他说得对。不过回头一想,至少波兰诗歌觉察到了他们,他们个体的存在,并且关心他们。其实,波兰诗人对待历史是这样,对待现实也是如此。

在他们身上,有种文化上的自尊、优雅,以及崇高感。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民族性/地方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处理得也很好。他们的文化心态是开放的。从我比较熟悉的米沃什、扎加耶夫斯基身上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说起米沃什,有一个误解甚至曲解:说米沃什是一个“民族诗人”——总是有人想当然地把某个杰出的诗人归入所谓“民族诗人”。就我所知,起码米沃什并不以“民族诗人”自居,他的世界眼光、他对于波兰性的批判态度、他对世界诗歌文化的全面吸收与提升,都不是一个“民族诗人”的概念可以涵盖的。米沃什珍视波兰语、忠实于他的母语,这是真确的,但是这却丝毫不能代表他持有任何民族主义的立场,更不能证明他停留于任何民族主义的视野,或者是一个民族意义上的诗人。也许有人会想到米沃什本人的话:“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这如何理解?这当然不只是谦辞。在波兰甚至有些持民族主义立场的人,拒绝认为米沃什是“波兰诗人”,也不是无风三尺浪。其实,一个人既不是世界主义者也不是民族主义者,这是完全可能的。诗人的“这一个”会使他们存在于标签所能指示的范围之外。再比如扎加耶夫斯基,自然終生以波兰语写作,明确表示过他不喜欢民族主义,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诗人。有一个旁证是,几年前他获得以让·埃默里的名字命名的欧洲随笔写作杰出成就奖时,该奖评审团给他的颁奖词就将扎加耶夫斯基视为一个“擅长多语种的波兰人和世界主义者”。在现代波兰诗歌史上,如果要推选一位民族诗人,我大胆认为,也许兹别格涅夫·赫伯特比较适当——虽然在诗歌风格上他一向被视为“新古典主义者”,也就是说,他对“两希”所代表的西方古典文化(包括罗马古典文化)的吸收也是公认的。

波兰诗歌的另一个基本的特征,是注重审美性与道德感之间的平衡,这是在“诗与真”之外进一步的问题,落实到“善与美”。毫无疑问,他们会坚持诗的固有审美性,而对道德之善的突出与强调,同样也是一贯的,这也跟他们的历史不无关系。我常常不无自扰地说,诗歌是大地上的事情,诗人不应像法国诗人,尤其是如象征主义诗人那样高蹈——不过我必须说,在我的青年时代,正是他们倡导的“纯诗”的观念,曾经真正激发过我的诗歌激情——诗歌不只是审美主义的空中楼阁,不能只是“纯诗”,诗歌还是要面对伦理/道德的时代现实与精神难题。我在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里,最早注意到他所致力于达成的这种平衡:他的诗既富于诗歌想象力,注重审美维度(因此还受到一些误解和责难),却又不失对人的伦理/道德困境的关心。扎加耶夫斯基的文学起步于对官方宣传的揭露,通过诗歌展开嘲弄,暗讽和戏拟是其主要手段。在其成熟阶段,他已清醒地意识到“文学有着二个缺点”:其一,作家心里只有他自己时,文学的缺点就是作家所暴露的自身的缺点,他忘记了客观世界的存在,忘记了对真理的求索;其二,作家只为世界的真理独占,那就只有客观现实、正义、对人的评判、伦理、习俗等等。扎加耶夫斯基是一个从来不回避矛盾的诗人,他的哲学出身使他不可能逃避“思”的残酷性。在后期的扎加耶夫斯基那里,一方面他承认“喜欢作为丰富我们的修辞和精神装备的反讽”,一方面反抗当今诗歌时尚里流行的反讽,“反讽不能为我们提供任何精神的向导”。在他被指摘“漂浮到了一个诗歌审美的轻浮领域”时,他的写作其实已经更深地介入了存在:“危险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这样的世界,一边是反讽,一边是原教旨主义(宗教的,政治的)。在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很小的空间,但它是我的空间。”

对于善的强调,米沃什也许是另外一个更好的例子。他对诗的定义是“对真实的热情探求”,同时他也认为,诗歌在本质上是一种未成年人的态度。天真——特别是饱经沧桑的经验后的天真——是诗歌的秘密所在,他不仅一生保持了孩童似的“惊讶,无休止的惊讶”,终其一生,他都有着一颗孩子似的、质朴善良的诗人之心。米沃什早期有名的诗句是:“给我们灵感的应是天使的善良,决不是魔鬼的邪恶。”我一直记着他对另一位波兰次要诗人安娜·卡敏斯卡的评论。在米沃什看来,安娜·卡敏斯卡也许不具多大的诗歌天赋,但是在她身上,有着极高的爱的天赋,既是一种品性,也是一种能力:“读她,我意识到她是多么富有而我是多么贫乏/爱与痛苦,哭与梦想与祈祷,她都是多么富有。”艺术固然自有其价值,“而这才是关键:一个善良的人不必懂得那些艺术的把戏。”米沃什的重点在于:如果没有爱的灌注,就没有善。诗歌需要警惕的是沦为奇技淫巧。在我们这里,似乎从来不曾有人将善良视为一种天赋——甚至视善良为某种与天才对立的东西——但我理解并相信米沃什。

关于波兰诗歌,可说的真是太多,也不可能一下说完。我常想,仅米沃什就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当然也是我的“定海神针”。对波兰诗人的阅读和翻译是我一个未竟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我以为这很好,改庄子一个字,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足已!

猜你喜欢

沃什耶夫斯基诗学
礼物
艾青诗歌的隐喻魅力及其诗学功能
背诗学写话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赌博牵制大文豪
传世名著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