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SWOT分析指向深度学习
2021-11-25曾弦
曾弦
设计理念
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成为近年來教育教学的热点。深度学习就是要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和思维,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构建、学会问题解决、学会身份构建、学会高阶思维”。高中阶段的学科特点和结构决定了深度学习不但适合在高中学科教学中使用,而且也能适用于主题班会课。
笔者认为主题班会课的选题应该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发展规律,从低学段到高学段的班会课主题可以从公民基本素养入手,再到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身份和开放视野,最终促使其成为具备领袖情怀的创新拔尖型人才。高中阶段的主题班会课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知晓我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理性分析全球化的各种问题,形成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追求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本班同学就读于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国际课程体系,他们对深圳本地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聚焦教育问题,尤其是最为贴近本地实际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既贴近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又可以让学生有兴趣查阅相关资料,并且有强烈的意愿去关注甚至提出建议,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
目的。
设计思路
主题班会课聚焦的问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发展,这个问题还不够具体,因此需要对该问题进行分解。笔者选择了一种SWOT的分析方法作为工具来分解问题,将研究对象——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的S优势(Strengths)、W劣势 (Weaknesses)、O机会(Opportunities)和T挑战 (Threats) 分别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并且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一定的决策性结论。实际课堂效果证明,用这种方法对聚焦问题进行分解是有效的,学生也是能够快速掌握的。
班会流程
环节一 设计问题,引出主题
教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我们今天班会课的主题是,基于SWOT分析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愈来愈热,最近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活动1:学生模仿《新闻联播》的方式播报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新闻。
活动2:播报完毕,教师播放3分钟的粤港澳大湾区中英文宣传片。
【设计意图】本节班会课以学生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开始(提前剪辑好),一男一女两位播音员双语播报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背景内容(教师提前准备),播报完毕,紧接着播放一个英文宣传片(教师提前准备),自然生动地开启了一堂60分钟的班会课。
教师:这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现在的我和未来的你们一样,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受益人和建设者。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如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的各种机会,大家都在密切关注,蓄势待发。教育在大湾区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长远性的意义,不少专家表示教育领域最有可能成为合作发展的“先手棋”。那么,大湾区的教育发展有哪些优势与劣势,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呢?我们今天班会课聚焦的问题,就是基于SWOT分析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
教师向学生介绍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Andrews在1971年首次提出的,SWOT字母分别代表的意思: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SWOT分析通过调查列举出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等,排列成矩阵形式,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并且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决策性结论。
【设计意图】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里引入分析该问题的工具,介绍其背景和应用方法,为下一步学生使用该工具分析问题做好铺垫。
环节二 分解问题,解决问题
分解问题1: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发展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材料准备:30本《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单行本、彩色卡纸。
学生活动:阅读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单行本。分组讨论,最后将大湾区目前所具备的教育优势用关键词的形式概括出来,写在彩色卡纸上。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充分讨论,阅读材料必不可少,阅读材料的质量也很关键。之前,笔者找了相关文献,打印出来给学生阅读,后来发现了更好的阅读材料,就是白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容精简充实。从课堂效果看,印刷精美、正式发行的单行本比之前拼凑的资料质量要高,学生们的阅读意愿也强烈。笔者认为,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高年级学生阅读一手文献或原始文献的能力,而不是习惯性地上网找只言片语的资料。
分解问题2: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发展方面的劣势是什么?
学生活动:填写调查问卷并分析结果。
教师:我们看一下生成的结果,哪一组同学给我们分析一下,从这些结果里能提炼出大湾区教育存在哪些不足吗?还是写在彩色卡纸上。
教师:从我们的视角来分析大湾区教育的劣势。我们这里只是一个30人的问卷样本,如果是更大的样本,我们会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结果,这也正是现在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问卷星平台调查问卷,可以让学生现场使用移动设备填写,即时生成结果,令人耳目一新。问卷星里面的展示方式也是多样的,这种新颖的结果展示方式特别能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也能活跃班会课的课堂气氛。
教师:大家请看这些不足之处,对我们高中生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我们也请两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活动:两位同学个人分享。
【设计意图】同学们此时的分享,让人印象深刻,列举的实例也都是国际部学生的真实情况。这些都能让现场其他人很有共鸣。教育的劣势客观存在,才是推动大湾区教育发展的动力。
分解问题3: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机会和挑战有哪些?
教师:我们从大湾区内部出发分析了大湾区教育的一些优势与劣势,那么这些优劣势又给我们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呢?接下来我们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大湾区在教育方面还会有哪些发展机会,同时面临哪些挑战。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角色,由一组同学充当记者团,连线采访4位专家,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团队做好采访准备,准备采访的内容围绕大湾区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所有同学准备5分钟,每个角色的采访发言时间是1分钟。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课堂效果非常好。同学们乐在其中,都能从自身角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这里面涉及已有讨论小组的重新分配,需要学生快速选择自己的角色并重新组合,课前担心课堂会乱,但是从课堂即时生成来看,效果是不错的。只要老师指令清楚,学生可以快速重新组合为新的小组。
教师:刚刚我们跟着记者团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了解到大湾区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作为大湾区教育目前的受益者和将来的建设者,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些机会来进一步增强优势、规避挑战、化解劣势呢?我们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呢?请各小组基于SWOT分析法给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学生活动:海报展示,小组分享。
【设计意图】课堂需要动静结合,动完之后需要静下来思考。此时,黑板上已经有同学们之前讨论过的所有主要观点,分别展示在黑板的四个区域内,SWOT四个方面都有观点,如何给出对策和建议需要小组共同思考。
教师:大家请看海报,这里是今天发挥同学们的集体智慧给出的大湾区教育发展对策和建议。请各小组课后继续完善基于SWOT分析法大湾区教育发展建议书,并发送至相关部门,为大湾区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环节三 总结升华
教师:今天的班会课我们运用了SWOT分析的办法,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充当了未来的政策制定者,给出对策建议等。最后一项,我们全体起立,和我一起宣读宣言。
学生活动:全体起立,大声朗读一段宣言。
【设计意图】课程接近尾声,最后一个宣誓是大家齐声朗读一段宣言。集体宣誓将整节课的课堂带入了高潮,一方面重新回顾了班会课的主题,另一方面烘托气氛,点燃了同学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反思
1.常规小组和角色小组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学业水平等,通过动静结合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因学生差异性而形成的思维交流碰撞往往可以生成许多新颖、个性的观点。
小组讨论的形式本身就是动态课堂的一部分,在常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在角色扮演环节,重新设计了角色的分配,这需要学生快速选择自己的角色并重新组合,这種方法适合较小的班级教学;有的角色确实选的人不多,但仔细一想倒也合情合理,只要不严重影响后续的教学环节,教师无需强行调整。班会课上适当让同学们动一动,对于60分钟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永远相信学生能带来惊喜
原以为学生不可能想到太多方法,他们出乎意料地给出了许多奇思妙想;本来是有些枯燥的理论性质的课,学生却能联系生活,对学习充满好奇和乐趣,甚至感染了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在公开课上的表现。学生永远能带来惊喜,我想这也是教学乐趣所在和教师感到欣慰的地方。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班会课尤其如此。老师需要设计课堂,预设教学环节,但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的即时生成才是最重要的,给予学生信任和自由,学生做得会比老师想象的更好。
3.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教师上课特别容易自己感动自己,上完课很有满足感,如果这种情感由学生产生,课堂效果会更好。让学生觉得这节课意犹未尽,课后他还想做进一步研究,还想继续和同学、老师讨论,从而激发深度学习的意愿,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度学习实质上强调学生学习的内涵、品质和深度,通过深度学习培养有知识、有创新性、有批判性的思考者是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强师工程)项目“跨学科与深度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以高中校本科学课程为例”(课题编号2021YQJK59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