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班级亲子活动为载体的小学生心理拓展训练初探

2021-11-25张萍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25期
关键词:陪伴心理健康心理

张萍

[摘要]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指引下,笔者重新审视了学校原有的亲子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现存在班级亲子活动娱乐化、心理健康教育单一化、家庭亲子关系物质化等问题。基于此,笔者对原来的班级亲子活动进行一定的调整,融合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父母孩子而言,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对方,更科学真诚地反省自我,有效提升了亲子陪伴质量;对学校而言,有效地拓展了心育课程,更好地加强了家校联系,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素质。

[关键词] 班级亲子活动;心理拓展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在新纲要的指引下,笔者重新审视了学校原有的班级亲子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象一:班级亲子活动娱乐化,教育意义缺失。笔者所在的小学是我区第一所实行“第二班委-家长班委”制的小学,每个班级的家长班委会利用周末时间,自行策划亲子活动,一般每学期一次。近年来,随着全民娱乐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班级亲子活动花费不少,选择的地点越来越远,有些甚至直接请旅行社操办。

现象二:心理健康教育单一化,教育效果有限。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非就是三种方式: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体辅导。无论哪种方式的辅导都是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家长无法参与。这三种辅导都是在学校进行,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时间也不够灵活,无法满足一些突发性的需求。

现象三:家庭亲子关系物质化,教育方向不明。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年轻的家长们很多沉迷在屏幕上,无法全心全意陪伴孩子,不知道陪伴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保持安静,直接丢给孩子一个手机或者iPad看动画片。久而久之,形成了家庭亲子关系的物质化。

根据新纲要的相关精神,笔者开始对原来的班级亲子活动进行一定的调整,融合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从而促使这三种现象得到改观,以期达到“班级亲子活动意义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时空拓展化、家庭教育目标方向明确化”的目标。

二、实践操作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德育工作,对起始年级的亲子活动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在和各个班主任、家长班委共同商议下,对亲子活动的内容、程序等方面做了调整和细化,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形成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地点。由于是起始年级的活动,第一个学期的活动以认识新朋友、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主。活动地点一般选择学校的操场、餐厅、阶梯教室等,有助于新的团队快速形成,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校园,还省去了车旅之烦,降低了安全隐患。

第二步: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流程,准备活动器材。有了主题,就要设计体现主题的活动,将活动的每一个流程都设计完整。服装、道具、音响都需要提前准备。具体到某一项活动,还要准备相应的器材:比如,在食堂举行“亲子饺子宴”的活动,需要将包饺子需要的食材根据人数提前准备好。

第三步:根据活动流程,举行相应活动,交流活动体验。活动进行后,品尝了什么美食,或者做成了什么、评比了什么,都不是最后的环节,一定要留出大量的时间,让父母和孩子交流活动的体验,一般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组织:“大家好,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的感悟,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也许有的人本来只有一个想法,或者根本就没有想法,但是别人的想法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启发,这就是分享的力量。

第四步:根据活动体验,改进相关问题,收获心理成长。有了分享,班主任要及时制定相应的班级约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动变成看得见的行动,从而让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有效的合力,并让这份合力持之以恒地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正面的力量。

这样的活动,和以往的亲子活动相比,更加体现了活动的体验性以及体验结果的分享,是一个由行为引发的体验和分享,从而带来参与人的心灵的成长,指导今后的行为。

这个学期,一年级六个班均进行了相应的亲子心理拓展活动(见下表):

对于参加活动的父母子女而言,在心理上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对方

父母看到的孩子是纵向的,是和孩子的以前相比的,这样的认识是有价值的,但也忽略了横向比较。而在集体活动中,家长在了解其他孩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孩子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往往局限于父母这个身份,其他的才能很少被感知。通过这样的活动,父母向孩子展示了另一面,让孩子对父母有了更多的尊重和崇拜。

2.更科学真诚地反省自我

诚然,绝大多数中国父母都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在教育方式上以权威型和溺爱型居多,民主型的家长较少。能真正读懂孩子,和孩子讲心里话的父母更少。在这样的亲子活动中,通过“改进问题 收获成长”环节,促使父母反省自己。5班的亲子活动中有一个项目是父母铺地毯孩子走,父母铺得越快,孩子走得就越快。活动结束后,一位家长在反省的时候流泪了,他认识到每一个父母所站的位置其实就是孩子的起点,自己没有理由懈怠,爱孩子就要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3.有效提升亲子陪伴质量

6班的活動是让家长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画自己的父亲(母亲)。全班45个小朋友,有6个小朋友画出的父母伴随着手机的出现。他们的父母表示,平时忙于工作,闲暇时间也用来玩手机了,没有给孩子更多更好的陪伴。通过活动,父母们体会到了陪伴的重要性,也从别人的分享中学到了优秀的陪伴方法,班主任老师适时地和全体家长制定班级陪伴公约就很有效果了。

这样的亲子活动,对于学校而言,也有很大的收获:

1.有效地拓展了心育课程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间有限,每两周一节课,有时还会因为撞上其他活动被取消。不考虑其他因素,一个学期最多也只能上8节课,320分钟,一个班45个孩子,每个学期属于每个孩子的时间不足10分钟。而我们的亲子活动一般都是半天时间,至少3个小时,每一个孩子至少一个家长陪伴,不仅在时间上获得了有效保证,内容上也能得到深度拓展。

2.更好地加强了家校联系

将心理拓展训练融入亲子活动中,就是很好地将学校、家庭、学生联动起来,充分发挥三方面的力量。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优化来自榜样的分享、个人自我的感悟,是属于主动吸收的,充分发挥了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从老师处获得的。相比较而言,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被家长接受。在此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家长的力量,理顺了家校关系,更有利于形成合力。

3.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素质

家长的有效陪伴,让孩子吃得好,运动时间得到保证,孩子的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家长的有效陪伴,让学生心理充满安全感,内心更加稳定,更有力量抵御来自外界的各种挫折和困难;家长的有效陪伴,很好地引领了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让孩子的课外时间不再是一片空白,不再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孩子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以后幸福人生奠定了基础。

班级亲子活动仅仅在一年级进行了尝试,无论是活动的形式还是活动的内容都不够完善。我们的愿景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在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亲子关系问题,比如四年级萌芽的独立意识、五年级的叛逆初期、六年级的青春期等,再结合学校的春秋游和亲子活动,创设适合本校的亲子拓展活动序列化、特色化课程,不断提升亲子活动的质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曹竣.以班级家委会活动为载体的小学心理拓展训练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4).

[2]刘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建构[J],林区教学,2015(09).

[3]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4]劉视湘,赵娜.心理拓展实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张 萍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陪伴心理健康心理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陪伴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