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者联盟”班级文化建设探究
2021-11-25徐如意
[摘要] 本文以公立偏远农村初中富阳区富春中学某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提高自信力的实践探究。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按照“勇敢发声”“响亮发声”“展示声音”三大模块,引领学生迈进“自信学习、阳光生活”的门槛。通过多种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让每个学生自信地发出声音,提振自信力。
[关键词] 自信心;外来建设者子女;发声;班级文化;课程德育
一、学生不自信的表现及不良影响
我校是一所兼收本地学生和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公立偏远农村初中,外来学生约占三分之二。经过多年实践体悟,我们发现外来学生普遍在自信心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自信、人际自信、能力自信、外表自信、品德自信等方面,女生的自信度更低于男生。
缺乏自信造成的不良影响:
1.自我否定
经常用的词就是“不”,最常用的句式就是“否定句”:“我不会”“我不行”“我不能”“我学不好”“我读不好”。
2.姿态过低
与人交往,不敢抬头挺胸,而是低着头看着脚尖;遇到问题,不敢寻求帮助,而是直接放弃。
3.班级“三心”不足
学生上课被动回答问题,回答时声音过轻,不敢表达,学习氛围较差,导致班级向心力不足,上進心不够,凝聚力不强。
为提振学生的自信力,笔者以发出“响亮的声音”为突破口,将班级取名为“发声者联盟”。通过多种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让每个学生在行为上自信地发出声音,从认知上重新认识自己,从情绪上接受焦虑、压力等不良因素,从而战胜挫折,最后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发声者联盟”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所思、所感、所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他们处在一个动态的循环中。只要干预所思、所感、所为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可能提升自信。充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外来学生缺乏自信的共同特点,笔者从所思、所感、所为三个维度进行活动设计。
模块一:教学与活动让学生勇敢发声
目标:能在日常课堂教学或班级活动中发出声音,从被动发声到主动发声,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
1.微班会课
微班会课以游戏为主,主要在正确认识自信、自我认知、正确看待焦虑等情感和提升自信的方法上做指导。一般流程:选择游戏内容、开展游戏、谈游戏感受。
例1:报纸搭塔
原因:考试成绩落后,有部分同学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活动规则:每小组6张报纸,搭6个高塔,看哪个小组搭得高,并且不倒塌。高塔的形状由小组自己来决定;不得使用报纸以外的材料。高塔能独立矗立,不能用手扶住。
游戏结果:有2个组成功,2个组失败。
游戏收获:学习重基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遇到困难要换一种思路,循序渐进,勇于尝试,不被困难吓倒。
例2:猜猜几枚回形针
原因:部分学生喜欢用“我不会”“我不行”这样的否定语言,在潜意识里否定自己。
游戏规则:往装满水的玻璃杯里放回形针。
游戏过程:让学生猜,装满水的杯子中放几枚回形针会有水溢出来。然后按照他们说的数字,往杯子里放回形针。几次猜测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
思考。
游戏收获: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要相信自己。
2.每日小活动
“发声者”的活动有“每日演讲”“每日想象”“每日肯定”。
“每日演讲”的主题有“家乡的美食”“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习俗”“家乡的民间故事”“家乡的神奇人物”“我和我的家人”“我和我的朋友”“我的爱好”等。每天中午读报课按照学号,每个人轮流演讲。
“每日想象”没有固定的主题,可以想象近期困扰自己的难题被解开时的情景。例如,英语单词记忆困难的同学,想象自己流利地写出一个个单词时的情景;考试之前,想象达成目标时老师给予表扬的情景。静下心,闭上眼,在脑海中充分想象,画面越详细越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想象与行动协调时,会引起大脑中某些神经系统的物理变化,这意味着只要努力,通过大脑进行积极的重复想象与熟练的练习就可以改变行为。
“每日肯定”活动,要求学生每天临睡前反思自己一天的表现,说一句肯定的话鼓励自己。用具有积极意义的话语代替消极想法,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具有无穷的潜能和力量,也就是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语言来改变
自己。
3.课程德育
(1)朗读之中培养自信。语文教学中,笔者邀请朗读能力弱的同学在初读阶段朗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对字音(个别基础特别差的只要声音响亮就可以);朗读能力强一些的,可以邀请他们在后面的环节读。
(2)主题探究之中建构自信。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讲述“我”在父亲引导下脱困的故事,我的问题:你学完文章后获得了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指向正能量:要自信,要善于应对问题,要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学完《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我们的小结是,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笑对生活中的困难。
在教学时,我们不仅教授新知,更要挖掘教材中适合自信教育的德育价值点,借用语文言语的人文性,进行自信的人文教育。
模块二:正向评价让学生响亮发声
目标:借助评价制度和评价语言,让学生从发出声音这一单纯的行为影响改变其他行为,在认知、情绪、感受上正向发展,养成自信的习惯。
1.考核评价
班规明确规定以下几种情况考核可以加分:早读声音响亮,个人加1分;早读声音响彻楼层,全班加2分。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加1分;回答或朗读获得老师肯定,加2分。晨跑口号响亮,得到学校表扬,全班加2分。见到老师问好,有礼貌、声音响亮,加1分。
2.语言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1)教师语言评价
态度上肯定欣赏,语言幽默风趣,形式上多种多样,内容上指向引导,多用肢体语言。
例如,足球赛前,学生在教室后面用瓶子练脚法。他们看到我进教室,一哄而散,逃回座位。我让他们“猜猜我的心情”,然后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评价:有责任感,缺少安全意识,学生因此知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足的地方。
(2)学生语言评价
生生互评时,我对他们的要求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说肯定的话语,关注活动的过程,评价的语言要具体,不能简单地说“好”“真好”这些词语。
生生评价使用欣赏性的语言,一方面是对被评价学生的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
模块三:班级文化墙让学生展示声音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我班的班级文化墙,我们称它为“发声壁”。
1.好人墙
好人墙上贴着班级中做好事同学的照片或场景描述的小卡片。
设计好人墙,一方面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给“不出彩”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2.才艺墙
邀请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用毛笔书写班规、班训、班级目标,张贴在教室里。还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作画,美化班规、班训,请模仿能力强的同学用红笔在班规、班训、班级目标上描摹印章。
学生书法作品作字帖。我请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用硬笔将教材中要背诵的诗歌写在书法纸上,然后复印、装订成册,发给学生作为字帖。该同学手写的原稿,则张贴在教室才艺墙上。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也可以上墙。
才艺墙还展示了优秀的作业和学生的奖状。
3.新星墙
新星墙上张贴的是突破自我、改进旧我的同学的事迹。
操作实施:任课老师推荐、学生投票,选出“新星”;每位同学对“新星”进行基于事实的口头上的“优点大轰炸”;一两句话写出“新星”给你的“感动瞬间”,贴到“新星”的照片下面。
4.圆梦墙
圆梦墙上张贴的是实现梦想的同学的名字或照片。
每次活动或单元测试之前,每个学生给自己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写在目标墙上;活动结束或考试结束,根据实际情况,为达成目标的同学颁发“圆梦奖”奖状、分发奖品,并拍照留念或将他们的名字贴到
墙上。
三、实践研究的成效和思考
1.成效
(1)增强学生自信,改善心理状态。表现为说话声音响亮,身姿挺拔,抬头挺胸;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与人交流目光坚定。
(2)学生上进心提升,班级凝聚力得到增强。学习积极有目标,课堂氛围活泼融洽。参与活动时,学生能有序、自觉地组织;具有领导力和责任感的学生增多。整个班级呈现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
2.思考
(1)如何改进督促制度,有效开展活动。“每日想象”“每日肯定”活动,要求学生在临睡前进行。班主任无法用直观的、可测的方式督促活动有效开展。
(2)如何激发内驱力,自信而非他信。目前的實践探究是基于教师的外力提振了学生自信心。如何激发内驱力,做到真正地相信自己,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
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英]罗布·杨.自信力成为最好的自己[M].寇彧,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2]黄颖雯.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识字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9(03).
徐如意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