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栓塞剂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2021-11-25卢光吴天文梁文栋
卢光,吴天文,梁文栋
(罗定市人民医院 介入医学科,广东 罗定 527200)
0 引言
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大多具有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异常,恶性程度高,极其危害健康。HCC 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与癌变程度及转移特点相关,由于器官移植的合适肝源较难找寻,加上禁忌范围较多,使得肝移植等待时间较长。另外,当患者出现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等危险因素,肿瘤病灶往往无法有效清除[1-2]。肝动脉栓塞术是通过股动脉途径注入栓塞制剂,使得肿瘤经化学作用缺血萎缩,使发育繁殖受到抑制[3]。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化疗药物的应用,达到阻断肿瘤血供的目的。碘油栓塞是以碘油为载体向病灶血管输入化疗药物,但其注射后扩散范围与密度不易掌控,易发生并发症。载药微球作为新型栓塞剂,可高度选择性地实施药物运输和彻底堵塞血液循环,以实现组织缺血坏死的目的。其优势性在于局部靶向性可使明确作用部位,减少化疗药物的不必要释放,减少不良反应。基于此,本文通过比较碘油与载药微球的安全性和作用方式,对化疗栓塞术作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罗定市人民医院于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收治的112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1 例,男32例,女29 例,平均(58.31±8.13)岁,肿瘤最大直径(7.61±1.03)cm;观察组61 例,男33 例,女28 例,平均(58.02±8.72)岁,肿瘤最大直径(7.58±1.14)cm。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排除标准:①病灶完成切除者;②病灶转移严重者;③全身脏器衰竭者;④不支持随访者;⑤侧支循环障碍;⑥肝脓肿患者。纳入标准:①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障碍;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③适应本次治疗。
1.2 方法
通过超声与MRI 或CT 影像融合导航下的超声造影检查,制定操作方案和穿刺路径。观察组首先大力摇晃西林瓶,打开微球瓶盖,刺入针头使内外压力差为零,取20mL 总溶液。总溶液取出后借助重力沉淀微球,尽可能分离上层清液。将吡柔比星与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比例为50mg ∶3mL,并设置连通器将稀释后溶液与微球溶液混合,确保混合后各层密度相当。稳定后装于20mL 注射器内,借助摇晃力量加强吸附效果,摇晃频率为540min/次。40min 后取相同含量的碘造影剂予以配兑,实施血管栓塞。在此过程中,保持栓塞剂的推入速度为1mL/min,直至病灶区无新鲜血流信号为止。对照组将罂粟乙碘油(上海万代制药有限公司:H20 064893;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20163348)与吡柔比星(深圳万乐有限公司:H10930105)制成混悬乳剂,选用5F 导管鞘为穿刺器械,局麻后送入患者腹腔干位置,通过造影反复确认病灶位置大小和血管走行,插管送至动脉内进行栓塞。
1.3 观察指标
短期疗效观察:自制短期疗效评分量表,完全缓解CR 表示术后患者可自行下床检查,肝胆胰脾彩超未见占位,腹部增强CT 显示病变消失;部分缓解PR表示治疗后5 周时动态增强CT 结果中病灶大小减少20%;疾病稳定(SD)表示肿瘤未出现转移,肿瘤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疾病进展(PD)表示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或延迟期强化较第一次检查时下降。肝功能观察:取5mL 静脉血,测量肝功能标志物水平(TBIL、AST、AFP、ALT)。术前术后制备抗血清,检测免疫球蛋白。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 表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短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肿瘤缓解率和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短期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
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对比()
2.3 两组体液免疫指标对比
观察组体液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体液免疫指标对比()
表3 两组体液免疫指标对比()
3 讨论
肝脏能帮助机体净化血液、消化食物和储存提供能量的糖分。通常,肝脏细胞只有再寿命耗尽或受到严重损伤后才停止工作。这些细胞死亡后,会有新的肝脏细胞来替代,维持机体正常运转。然而,发生原发性肝癌时,肝细胞的生长代谢会失去控制。癌细胞会取代正常的细胞,使得正常细胞难以正常工作。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起源于肝脏的癌症类型,大部分肝细胞癌患者同时还存在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男性肝细胞癌发病率高于女性。肝切除术作为首选的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式,但目前没有标准提出孤立HCC的适应证,所有情况需符合门静脉壁压力处于正常水平,没有肝血管再生的影像显示并且仍有排毒功能[4]。但对于中期肝癌患者而言,病灶清除后将会危害肝脏原有功能,需要进行等待时间较长的肝移植治疗[5]。在等待期间,医生通常会采用化学栓塞的介入方式进行治疗。
TACE 的原理是通过肝动脉输注化疗药物(如阿霉素或顺铂),加以脂溶性物质以扩散化疗活性药物,使肿瘤组织再生能力减弱,存在组织缺血坏死的趋势,抑制病灶进一步扩大。其中最常用的栓塞剂为碘油乳剂,填塞于病灶动脉末端,营造侧支缺血环境。碘油对癌肿病灶具有高度趋向性,针对性选择药物投入部位,且能保证药量足够,具有加快细胞凋亡的功能。此外,X 线无法穿透于脂质,碘油被应用于肝癌的复查。报道显示,高密度碘油与TACE 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完全栓塞原则是指碘油扩散面积尽可能与病灶面积相等,且各部分密度接近,该原则减小癌细胞的侵犯范围,抑制肝细胞的生长失控,5 年内的生存率。碘油栓塞的物理作用可加倍增强药效,因此为适应栓塞剂的使用量的增大效果,通过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淀粉微球等进行栓塞,阻塞为肿瘤提供氧气和营养的动脉,促进病灶缺血萎缩达到强效阻断血供的功能[6-7]。载药微球栓塞效果明显,不但不会出现导管阻滞现象,还对病灶精准定位并缓慢释放细胞毒性作用。与传统栓塞剂相比,载药微球以其药效持久,阻断率高的优势被大力推荐。作为目前研究热点的药物性洗脱微球,其表现力和临床疗效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其以变形能力为创新点,并载有化疗药物的负荷,使其面对机体复杂的构造可灵活运动,抵达深处病灶,并持续释放药物。研究表明,使用载药微球导入微导管后,选进每一支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结果显示肝右叶肿瘤染色消失,腔静脉癌栓明显较前缩小[8]。研究对象通过抽血和腹部B 超获得观察组的肝功能更完善,说明载药微球可减少化疗药物对肝的毒性作用,更安全有效。免疫功能异常导致肝癌细胞的跨动脉化疗栓塞抵抗,免疫中的免疫球蛋白于血栓栓塞有重要关联。结果中,观察组体液免疫水平有所改善,这提示不同栓塞剂的选用对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碘油持续作用时间短,固着力低,易受血液冲刷导致药物洗脱。报道指出,碘油沉积不均匀可提高肿瘤转移机会,总有效率和五年生存率低于碘油沉积均匀者。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细胞免疫与栓塞剂选用之间的联系,以建立一般化的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上载药微球转载的化疗,为我们临床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选择。在新的研究结果的鼓舞下,应通过多学科协作,进行大胆地尝试,把最新的研究结果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在谨慎、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让病人最大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