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接力跑中下压式传接棒的3种教学方法

2021-11-25郭晓梅黄锦强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5期
关键词:接棒玻璃珠时机

郭晓梅,黄锦强

(1.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康城小学,福建 厦门 361021;2.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1)

下压式传接棒技术是接力跑中最常用的传接方法,既涉及传棒和接棒的动作技术,又涉及传接棒之间的时机和默契配合,小学生如果掌握不好,在传接棒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接不到棒、传接棒不连贯或者掉棒的情况。因此,在接力跑中掌握传棒、接棒的动作技术和判断交接棒的时机是决定接力跑成绩好坏的重要环节。以往,小学体育教师为克服这个难点,采用了多种办法,但是成效并不理想。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研究中总结了3种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难点问题。

1 明确接棒动作要领

在接力跑教学中,接棒技术的掌握好坏是决定传接棒是否准确、流畅的第一步。在接棒时,小学生往往因手形的变化或主动抓棒,导致传棒者没法准确地判断传棒位置并将棒传给接棒者。例如,在传接棒时,接棒者的虎口没有张开、掌心没有朝正上方,以及在接棒时手臂晃动或手形变化;传棒者在传棒的过程中,接力棒出现打到接棒者手指导致掉棒或接棒不流畅等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会教授小学生接棒时手臂内旋自然向后,四指并拢,虎口张开向后,掌心朝上。小学生在初学时很难理解动作要领里的专业名词,在练习的过程中易出现接棒时虎口没张开、掌心弓起来等问题,但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模仿能力较强,他们能通过观察同伴之间的动作或者发现同伴动作技术的好坏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在下压式传接棒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简化、明确动作要领,并直观地让小学生领会和体验动作要领,让其在练习的时候懂得抓住动作要点来观察同伴的动作是否正确,并会懂得根据动作要领来发现同伴的问题,然后加以改正。

例如,接棒的手形要领可简化为“内旋朝上虎口正”。“内旋”理解为手臂内旋自然向后;“朝上”理解为掌心朝正上方;“虎口正”理解为四指并拢、虎口自然张开对着传棒者。当小学生初步理解接棒动作要领后再借助玻璃珠来设置练习,体育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练习掌心朝上持玻璃珠,2人1组,让接玻璃珠的小学生四指并拢、虎口张开向后、掌心朝上,另一名小学生将玻璃珠放在其掌心上,保持玻璃珠不掉,每一小组根据练习评价表的动作要点进行相互评价和指导纠正,让小学生反复练习,并体会想要保持玻璃珠不掉,必须做到接棒时手形固定和稳定。当小学生掌握接棒的动作要领后在设置持玻璃珠预跑,在接力跑中,接棒之前需要一定距离的预跑,避免与传接棒的同伴发生碰撞。在接棒时,大部分小学生会出现手臂晃动和手形变化,导致传棒者无法准确地将棒传到接棒者手中。在练习时,2人1组,一人掌心朝上持玻璃珠慢跑,另一人观察同伴手形和手臂的稳定情况,如果发现在练习的过程中玻璃珠掉了,要及时提醒同伴,加以改正。利用玻璃珠进行辅助练习,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在接棒时不仅要掌握接棒手型,而且要保持手臂不能晃动,这样传棒者才能更好地将棒传给接棒者。经过设定相应的练习,能够达到以下2方面效果:(1)让小学生掌握接棒的整个动作技术;(2)让小学生明确在跑动中接棒时的手形固定和手臂始终保持一定高度的重要性。

2 掌握传棒顺序与位置

在接力跑教学中,传棒顺序的掌握是决定传棒者是否准确地将棒传到接棒者手中的关键一步。小学生往往因传棒顺序和方法的不准确,导致没法将棒准确地传到接棒者手中。例如,在传棒时,传棒者没有将棒由上至下压送到接棒者掌心上,易导致传棒位置不准确,造成掉棒或传接棒的不流畅。在以往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会先告诉小学生传棒的顺序和方法,让传棒者做原地徒手摆臂传棒模仿练习,再做持棒的模仿练习和传接练习,小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形成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因此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无法判断是否将棒由上而下压送到接棒人手中,易出现传棒顺序不明确的现象。在小学下压式传接棒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动作技术要点设置相应的辅助练习,这样可以让小学生由易到难地掌握技术动作,一步步巩固和加强传棒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传棒的动作要领可简化为“一伸二压三放”。“一伸”理解为正常摆臂后向前上方伸臂;“二压”理解为压腕;“三放”理解为将棒放置接棒者手中。当小学生初步理解传棒动作要领后再设置原地摆臂向同伴拍掌,小学生2人1组,一人做接棒动作,另一人做原地摆臂后拍接棒者的手(左手准备,右手拍或者右手准备,左手拍),口令可为“1、2、3拍”。在练习时,由于摆臂完要拍掌,小学生会根据同伴位置来调整合适的拍掌位置,体育教师应让小学生体会拍到同伴的手掌,且拍出响声,必须是由上而下地拍。当小学生初步掌握了传棒顺序时,再设置原地摆臂放玻璃珠。小学生2人1组,一人做接棒者,在其掌心上贴小贴纸,另一人做原地摆臂后将玻璃珠放在其掌心上的小贴纸上。通过放玻璃珠可以进一步巩固由上向下的传棒顺序,利用小贴纸可以让小学生体会放置棒的准确性,为有棒传接的练习做前提准备。当小学生掌握前面2个练习时,再设置最后1个练习——原地持棒摆臂做交接棒练习。经过设定相应的练习,能达到以下效果:(1)小学生传棒时,能形成由上而下的动作概念,通过辅助练习,让小学生掌握和巩固传棒技术。(2)让小学生能更好地判断传棒时与接棒者的位置,且明确棒传在接棒者手上的哪个位置。

3 把握传接时机

在接力跑教学中,预跑的时机、交接棒的时机、接棒者在预跑时接棒手形的稳定,这3点是决定整个接力跑技术的重要环节。例如,当接棒者预跑快了,易造成传棒者追不上的情况,导致两人没有在最佳时间和区域交接或者接棒者出了接力区;当接棒者预跑慢了,容易导致停顿或者掉棒的情况;当接棒者在预跑时手形晃动没有保持固定,容易导致传棒者无法判断传棒的时机将棒传到接棒者的掌心里。在以往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会把小学生分成2人1组,先做接棒者在不预跑的情况下、传棒者在慢跑的情况下进行交接,再做有预跑的情况进行交接。小学生在进行预跑中完成交接练习的时候,容易忽略接棒的手形和传棒的顺序,不能根据自身情况设定预跑的距离和交接棒的距离,无法体会合适的交接时机。在小学生头脑里形成接力跑传接动作技术的情况下,应让他们懂得如何根据自身能力来判断预跑的时机和传接的时机。

针对在预跑中完成传接棒技术的时机与手形的稳定可设置3个练习。首先设置传棒者在慢跑中跟同伴拍掌。小学生3人1组,一人做接棒的准备姿势,另一人做在一定距离慢跑后向接棒者拍掌,第三人站在接棒者的一侧观察接棒者的手型是否正确、在交接的过程中是否在两人错肩的情况下完成、是否是左手接右手拍或者右手接左手拍,并相互指导纠正。用拍掌的形式可以让小学生体会传接棒的最佳距离;通过第三人站一侧进行观察与指导,可以让小学生观察整个传接棒的技术流程和传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样在自己进行练习的时候就会加以注意。其次,当小学生掌握后再设置传棒者持棒传接的练习,练习流程与无棒练习相同。经过第一个练习的辅助后,再做持棒的练习,小学生能够更清楚自己与同伴相距多远时传接,传接时两人要错肩和用异侧手传接,才不会撞到一起,接棒时手要稳定,这样传棒者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传接时机。经过前面的两个练习后,最后,再设置一个练习——跑动中传接棒。3人1组,一人当接棒者,接棒者向后5 m画预跑线,当传棒者跑到预跑线时喊出“跑”的口令,接棒者听到口令后开始慢预跑,最后完成交接。第三人站在接棒者一侧,观察整个交接的流程和技术要领,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纠正。经过设定相应的练习,能达到以下效果:(1)接棒者能在同伴的帮助下观察接棒的时机和跑动中接棒手型的稳定性。(2)小学生在做传接棒时,能错肩、异手传接,且传接的距离在一臂的距离左右。

4 结 语

小学接力跑中下压式传接棒过程中,应让小学生明确接棒动作要领,掌握传棒顺序与位置,并把握传接时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接力跑成绩。

猜你喜欢

接棒玻璃珠时机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玻璃珠去看海
玻璃珠去看海
中学生4×100米接力跑传接棒技术教学要点解析
侨领吴昊: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棒者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田径4×100m接力“前迎式”传接棒技术的分析
我玩“老”游戏来健身
时机与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