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抓实“五统”全面做好部队安全稳定工作
2021-11-25刘朔邑
刘朔邑
作为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部队是否安全稳定,事关能否确保团结巩固、凝聚军心士气,事关能否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战训质效,事关能否推进建设发展、履行使命任务。虽然部队安全稳定一直是各级单位常议、各级领导常讲、各级干部常抓的一项基础工作、保底工程,但人、车、枪、弹、秘、网等各类安全问题仍有发生,严重损害官兵生命财产利益,极大牵扯部队抓建务战精力。要想扎实有效做好部队安全稳定工作,关键是要在“五统”上下功夫、见真章。
一是把“内”与“外”统起来,筑牢思想根基,织密制度笼子,在知方圆、立刚性中增强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针对性。实践证明,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指望一把钥匙开所有锁;但思想教育缺位是万万不能的,丢了这把钥匙就会出大问题、闹大乱子。谨防思想麻痹。一些单位和个人之所以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原因就是思想麻痹松懈、侥幸大意。要利用集体学习、任务间隙、班排活动等时机,常态开展安全法制教育,组织学法规制度、学条令条例、学事故通报,逐人讲心得、谈体会、剖教训,不断强化自律自重、自警自省意识,引领官兵自觉守规矩、知敬畏、明底线。谨防制度松懈。思想的“软防线”离不开制度的“硬约束”,制度“河出伏流”,安全就会“一泻汪洋”。要健全人员管理、保密安全、网络信息、装备保管等方面规章制度,将各类群体、各项要素、各种情况都纳入安全管理的“大盘子”,确保人人有矩可循、事事有规可依,绝不能有不知所以的“局外人”“法外事”。要严卡制度标尺,立起制度刚性,既不搞因人而异、下不为例,也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敢于把板子打下去,真正把导向立起来,让制度规定成为官兵不敢碰、不愿碰的高压线。
二是把“上”与“下”统起来,强化统筹指导,狠抓末端落实,在解难题、办实事中增强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实效性。上下同欲齐心,才能打赢安全稳定持久战。各级机关“在上”要全面统筹,靠前指导,做好“一分部署”的上篇文章。要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分析形势,及时发现纠治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弱点、盲点、爆点、坏点,立足单位职责使命、阶段任务、季节特点、驻地社情等实际,制定预防和处置各类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方案预案。在综合安全检查、网络清理整治、基层风气监察等工作中,机关各部门要明晰职责,密切协作,形成抓安全、保稳定的强大合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政法委员会、安全委员会、保密委员会“三驾马车”的“护航”职能,同向发力,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全面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基层单位“在下”要抓好落实,主动作为,做实“九分落实”的下篇文章。要不打折扣地执行上级下发的制度规定、方案计划、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细化环节步骤,制定“路线图”,织密“责任网”,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增强基层自抓自建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好安全稳定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假样子,坚持重实际、干实事、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真正把安全稳定工作的“千条线”穿进基层全面建设的“一根针”,形成固基础、保稳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把“面”与“点”统起来,着眼工作全局,紧盯关键环节,在重谋划、抓要害中增强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系统性。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点多面广,这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要谋全局,提高站位。要认真学习领会上级下发的关于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政策文件,准确领会精髓要义,全面掌握形势特点,及时跟进思路方法,在本级工作部署中抓好贯彻落实。要把安全稳定纳入年度工作全局中考虑谋划,牢固树立总体安全理念,统筹兼顾好政治安全、行政安全、业务安全、装备安全、网络安全等“一揽子”安全工作,让安全稳定工作契合大局、融入全局、优化布局。要谋一域,卡准点位。要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准确把握特点规律,对本单位安全稳定形势要“胸中有丘壑”,各项工作部署做到精准施策、对症下药。要关注重点人员,把存在性格孤僻、心理脆弱、愿望落空、发展受挫、身体患疾、家庭遭遇变故、受到组织处理等情况的官兵纳入管理视线,明确负责骨干,及时掌握动态,靠前做好思想疏导和解难帮困工作。要突出重点时节,抓好季节性事故预防,做好防汛、防疫、防中毒等安全工作;执行演训任务期间,要重点做好训练安全和保密安全工作,既要练出战斗力也要把好安全关。要紧盯重点问题,违规饮酒、网络借贷、泄密卖密等是安全问题“高发区”,要下大力气纠治这些影响安全稳定的“老大难”、部队建设发展的“拦路虎”,反复抓、抓反复,以除恶务尽的决心和力度确保整肃治理成效。
四是把“防”与“治”统起来,健全预防体系,推进综合治理,在“治未病”、除顽疾中增强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科学性。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托底可靠,必须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治理,两手都要硬。要健全预防机制,关口前移把问题“拒之门外”。抓安全如同保健治病,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要转变抓建理念,坚决摒弃“安全易抓、问题难防”的消极认知,正确认识到只要主动作为、方法科学、措施得力,各类安全问题完全是可防可控的。要结合单位实际,建立由各安全工作主体组成的联席预防机制,通过采取定期会商、一线指导、动态督查、全程考核等举措,推动形成问题发现在前、措施采取在前、苗头遏制在前、安全确保在前的预防工作格局,为分析研判形势、发现潜在隐患、整治安全问题等提供重要抓手。要推进综合治理,靶向发力将安全“收入囊中”。抓好安全工作,防是基础,治是关键。在主体上,战勤、政工、后勤等部门既要各尽其职,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本业务领域内的安全稳定工作做实做细;又要密切协作,高效配合,不能各说各话、推诿扯皮,统筹下好安全管理工作“一盘棋”。在对象上,要将干部、士兵、文职人员、职工、部队管理的离退休人员和公勤人员等各类人员,以及装备车辆、枪支弹药、网络安全、敏感场所等各类要素纳入管理范围,在工作开展中精准发力,因人施策、因事施策、因时施策。在措施上,要强化督导检查,坚持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掌握安全底数,有效排查安全隐患;特别是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制定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管理部门要适时组织“回头看”,确保问题清仓见底。
五是把“军”与“地”统起来,加强能力建设,深化军地合作,在强自身、聚合力中增强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创新性。军地合作是做好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最根本的是要立足自身,在能力水平上更高一层。打铁必须自身硬。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总结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通过“三省吾身”把握蕴含其中的特点规律,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举措,形成具有特色的机制模式,持续提升能力水平和工作实效。要聚力为抓好安全稳定工作提供“软”“硬”支撑,加强对主管领导、纪检监察队伍、基层主官、思想工作骨干、心理工作骨干以及敏感岗位人员的常态培训,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立足实际需求,引进“智慧安防”、心理测试、手机取证、网络监测等专业设备,创新方式方法,筑牢技术防线。最亟需的是要融合发力,在军地协作上更进一步。要利用好地方丰富的教育资源,既要通过“引进来”,邀请地方高校专家学者和政法部门的业务骨干进军营,为官兵开展法律普及、心理辅导、经验宣介等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又要通过“走出去”,带领官兵到教育基地、纪念场馆、友邻单位等参观见学,现地感悟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加强与驻地公安、国安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协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深化合作共建,有效补足部队在专业人才、实务经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短板,为做好案件处置、隐蔽斗争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