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搞好心理问题甄别
2021-11-25郑培军
郑培军
基层干部、思想骨干必须了解和掌握心理问题甄别相关内容,协助搞好这项工作。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基层干部、思想骨干应当能够正确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官兵心理和精神异常情况,防止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精准有效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界定
弄清什么是心理问题、什么是思想问题,是协助搞好心理问题甄别的前提。所谓心理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心理问题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个性化过程中出现的失调、障碍或疾病。其主要表现有: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突然下降,过分紧张焦虑,严重缺乏自信,过分内疚自责,抑郁悲观厌世,经常失眠,逃避与人接触,惧怕,严重烦躁不安等。这十个主要方面的表现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比较容易看出的。临床心理学把心理问题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确诊神经症、人格障碍、其他精神障碍等类型。总之,心理问题就是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能随意扩大化。
所谓思想问题,顾名思义就是思想方面出现了问题。思想问题,一般是指对社会认识中低级的、错误的想法和观念。由于思想问题有明显的阶段属性,所以,思想问题具有社会性、政治性、道德性的基本特征。所谓社会性,是指思想问题反映的是对社会的不正确看法,如社会责任意识降低、个人主义严重等。所谓政治性,是指思想问题大多与政治问题相联系,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等一类的问题,如政治意识不强、组织观念弱化、斗争精神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等。所谓道德性,是指思想问题反映的对社会道德认识和行为上不正确的态度和评价,如道德情操低下、追逐低级趣味等。这些基本特征是判断是不是属于思想问题的重要依据。
二、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是不同性质的两类问题,正确区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重点要把握三个方面的不同。一是问题性质不同。思想问题带有明显的政治和道德色彩,具有社会评价性,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心理问题带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般不具有社会评价性,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但有正常和异常之分。这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最显著、最根本的区别。二是表现形式不同。思想问题一般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事业心与责任心弱化、道德情操低下、个人主义严重、对社会看法有偏差等等,在更深层次就是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问题一般表现为情绪消沉、焦虑、自卑、多疑、嫉妒等,严重的表现为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也就是说,心理问题表现在心理层面,思想问题表现在思想层面,二者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三是解决方法不同。思想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是靠思想教育、思想互助、思想整顿等思想工作的方法,以帮助其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而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是靠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心理治疗,以促进和维护其心理健康。从这三个方面去区分,相对比较容易把握,尤其是二者的性质不同,是正确区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重点。
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联系也相当紧密,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一方面,心理问题可以加重和固化思想问题,可能成为思想问题的表现形式。心理活动是思想活动的基础,人是先有心理现象而后有思想观念,作为基础的心理出现问题,之上的思想观念也必然受影响,如不合理的需求、动机不当、兴趣低俗等可能就是一些思想问题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思想问题可以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决定着心理问题的方向和内容。思想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对心理活动有支配作用,思想活动中那些低级的、错误的想法和观念即思想问题,一般都会触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有的官兵个人主义思想问题比较突出,就可能导致他产生情绪偏激、性格怪僻、不善交往等心理问题。
总之,把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截然分开是做不到的,但是,把二者简单地混为一谈也是不正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判断问题的属性,分析官兵出现问题的主导原因,到底是心理问题还是思想问题,或者是以某种问题为主。要综合考虑二者的密切联系,对表现比较复杂、界线比较模糊的问题,要抓住重点、全面认识,协助专业人员进行甄别,既要防止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也不能把思想问题当作心理问题,精准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心理和精神异常的识别判断
协助搞好心理问题甄别,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能够及时发现、报告官兵心理和精神异常情况。这里的关键是要能够及时发现,也就是怎样去识别官兵表现的心理和精神异常现象。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根据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人的正常心理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二是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组织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三是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创造性地改造环境,创造出更适合生存的环境条件。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丧失了这三大功能,就可以初步认为他的心理可能异常了。心理或精神疾病都属于异常心理的范畴。基层干部、思想骨干需要掌握一些常识性的识别官兵心理异常的方法,了解专业性的识别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和精神异常的识别判断。
常识性的识别方法。常识性的识别就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这对于基层干部、思想骨干来说不失为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一是离奇怪异的言行。比如,有人对你讲,“我是国际巡回大使,主管世界所有国家的军政大事”。又如,你见到一人披头散发,满脸泥垢,满街乱跑。这时,尽管你不是精神科医生,你也可以判断,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出现了异常。二是过度的情绪体验。如狂喜、过分激动,情绪始终很低落、终日郁郁寡欢,过度忧愁和伤感,对生活的过分悲观失望、失去兴趣等。根据这些日常生活的表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的心理和精神可能异常了。三是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如怕与他人的眼光相对、为此而不敢见人,过分邋遢、生活不能自理等。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依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可以认定他的心理和精神出现了异常。四是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如大家都在午休,他却在走廊里欢歌笑语,还不以为意;深夜去敲别人房间的门,说要汇报思想等。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要怀疑他的心理和精神出现了异常。
专业性的识别方法。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即“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学家提出如下三条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否则,必然不能被人理解。如幻觉、妄想,都是心理活动背离客观现实的极端表现。二是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的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内在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这些方面是协调和完整的,就属于正常心理;否则,就属于异常心理。如遇喜而悲、遭痛而乐,就是心理活动失去了内在的协调性,属于异常心理。三是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人格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其心理异常了,如外向突然变得内向、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冷漠等。以上三个原则只要有一个出现问题,我们就要怀疑他可能心理异常了,一定要及时转介到体系专科医院,由专科医生进行确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