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走”为载体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实效研究

2021-11-25王丽莉

现代交际 2021年14期
关键词:载体共青团体育锻炼

王丽莉

(北京科技大学团委 北京 100083)

2013年,原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在对全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普遍存在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不强、身体素质满意度不高等情况。针对此种情况,2014年1月13日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全国学联正式发文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三走”活动对高校共青团而言,并不是简单的体育活动,而是整个工作的综合载体。扎实推进“三走”活动,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将“三走”活动作为团组织履行职能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拓展活动功能,将“三走”活动打造成推进工作创新和组织创新的重要载体。

一、将“三走”活动打造成促进思想引领工作的鲜活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共青团要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1]25-26。高校共青团要将“三走”活动打造成思想引领的鲜活形式和有效载体,用青年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和载体去实现,落脚于现实,引导学生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信念。

1.与学生个人发展融入“中国梦”实践结合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欢迎出席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国际贵宾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2]。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人力资源。大学生要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其基础和根本是良好的身心素质。因此,高校共青团在深入推进“三走”活动的过程中,要把握“中国梦”这个工作大局和时代主题,通过合理的项目设计和有效的实践载体,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与自己息息相关,树立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拼搏奉献50年”的理念。

2.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1]10高校共青团要深刻认识到肩负的政治责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实践导向,创新载体形式,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于活动始终,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学生在“知”“信”“行”,实现“知行合一”。

3.与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结合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蕴含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义。[3]奥林匹克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强调拼搏与进取的精神;2008年北京残奥会倡导“超越、融合、共享”精神;我国传统体育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例如“国家兴亡,体育有责”“尚武精神”等;曾任教清华大学的马约翰先生将体育精神概括为“Fight to the finish and never give in”(坚持到底,决不放弃)和“体育家道德,运动员精神”。高校共青团设计开展“三走”活动,需要注意研究融入和培育体育精神,使学生在体育比赛项目、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和领会体育精神的魅力和价值,真正实现锤炼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

二、将“三走”活动打造成推动素质拓展工作的重要工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5]。高校共青团在“三走”活动中进一步推动素质拓展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蔡元培先生将健全人格分为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其中,体育居于首位。马约翰先生在著作《体育的迁移价值》中提出“体育的功效,最重要在培养人才,补充教育的不足”“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高校共青团可依托“三走”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健全人格、磨炼意志品质、提升综合素质。

1.与志愿公益结合

大学生志愿服务既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大学生加强道德实践、培育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高校共青团要将深入推进“三走”活动同大学生志愿公益活动结合,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活动之中,通过公益募跑、公益行走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关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加强道德实践,升华人生境界,增强社会责任。比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相继开展了公益骑行、公益募跑、公益行走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用实际行动支持公益事业。

2.与社会实践结合

社会实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共青团要积极探索“三走”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和载体。一是依托社会实践推进“三走”活动。高校共青团可发挥好社会实践的品牌优势,设计社会实践项目,组建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学校、深入学生,宣讲“三走”意义,宣传健康理念,推广活动经验。二是借助“三走”活动促进社会实践。高校共青团可以结合“三走”相关的公益项目实施、文化产品如微电影创作、体育项目开展等,设置项目,招募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与创新创业结合

促进大学生创业是高校共青团服务国家改革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工作内容。高校共青团深入开展“三走”活动,需要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功能的融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创优的精神和素质,找准结合点、着力点。“三走”活动已在中山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催生了一批学生创业项目,诸如“三走”活动文化产品、体育用品、手机App的设计开发,“三走”活动公益基金的募集等等,高校共青团通过“三走”活动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持。

4.与身心健康发展结合

体育活动是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健全青年人格的最好工具,是增强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马约翰先生经常强调“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希认为:“体育对人教育的迁移价值,就是体魄与人格的并重,体育不只是对身体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人格的培养。”高校共青团要把“三走”活动作为战略任务、长期任务,切实促进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升身心健康素质。

三、将“三走”活动打造成促进权益维护工作的重要载体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的工作生命线,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讲话中强调,共青团要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参加体育锻炼,实现身心健康是学生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并根据条件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高校共青团要坚持“三走”活动与大学生权益维护行动相结合,将“三走”活动作为维护大学生体育锻炼权益的重要途径,作为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权益的重要载体。

1.与学习生活结合

由于学业压力较大、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较深、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载体不足等因素,当前大学生群体身体健康素质堪忧。高校共青团应从维护大学生体育锻炼权益的高度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活动载体,做好组织发动,引导大学生自觉关注关心身体健康,积极参与“三走”活动,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兴趣、乐趣,乃至志趣,自觉融入学习生活之中,形成体育锻炼的“能动反应”。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在“三走”活动中开展“早餐工程”,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与职业规划结合

身心健康是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的基础和保障。笔者在查阅文章中发现,不仅有毕业生因健康问题被用人单位“退”回,年轻职业在岗位上“过劳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良好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岗位胜任的必要条件,也为职业发展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高校共青团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心素质对求职就业、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对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参加“三走”活动的自觉意识,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培养一项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为拓宽求职路径创造条件。

3.与诉求沟通结合

共青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共青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利益诉求和现实困难反映给学校,利用组织渠道维护学生权益、帮助同学排忧解难。一是及时收集并向学校反馈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诸如场地设施、活动经费、指导教师、时间规划等,促使学校提高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完善配套机制,提供充分便利的条件和保障;二是高校共青团可以在“三走”活动中积极邀请学校领导、各机关职能部处干部、专业教师等参与其中,搭建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和利益诉求,将“三走”活动建设成学校联系学生的重要平台。

四、将“三走”活动打造成驱动组织提升工作的有效手段

基层组织是共青团的工作基础和活力源泉,是“三走”活动的力量依靠和组织依托。要依靠基层团学组织,充分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广泛动员同学们参加“三走”活动。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存在活力不足、职能不清、作用不够、“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影响”等突出问题。因此,学校共青团要将“三走”活动作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的突破口、切入点,丰富基层组织工作职能,提升基层组织内生动力,激发基层组织动力活力。

1.与提升团支部活力工作结合

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的“细胞”。加强团支部建设,激发团支部活力,是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三走”活动为团支部服务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为提高团支部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了条件。高校共青团应当以“三走”活动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促进团支部丰富职能、提升活力,发挥作用、扩大影响。

2.与团学干部培养结合

团学干部是推进学校共青团事业的核心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关键在团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心系广大青年、必须提高工作能力、必须锤炼优良作风“四个必须”的指示[1]33-34,这是团学干部成长发展的根本遵循。“三走”活动为团学干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必须”指示搭建了平台,是团学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服务青年学生、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实现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

综上所述,高校共青团在“三走”活动中注重与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维护、组织提升等工作内容相结合,统筹规划、全面推动、虚功实做、常抓不懈,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真正发挥共青团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服务立德树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载体共青团体育锻炼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