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1-11-25朱玉萍

现代交际 2021年14期
关键词:陶行知人才职业

朱玉萍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00)

“以教人者教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早已内化为教师的道德规范,引领教师不断提升道德修养的朴实的名言均出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中国早期现代职业教育倡导者陶行知先生。陶先生师从教育大师杜威,回国后根据中国国情,批判性地继承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学者对于生活教育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在知网搜索关键词“生活教育”,有22000多条记录,而在知网搜索“职业教育思想”,仅有3196条记录。本文主要探究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兴起

自1912年推翻帝制成立民国政府,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社会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这大大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也在体制上保障了民族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从农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涉及面粉、纺织、造纸业、发电、船舶,等等,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这也为培养这一类人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时代要求。陶行知认为,封建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脱节,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需要培养大批的实用型人才。1916年,陶行知在给黄炎培的信中提道:“国内青年,学成无用,中学毕业就业者仅十分之一,此为国内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法,一在提倡职业教育,一在使普通教育教材与训练方针,皆能适合于实用。”充分表达了陶行知兴办职业教育的思想。

在他看来,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又服务于生活,离开生活谈教育,一切如空中楼阁。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蕴含着深刻的职业教育思想。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生活的固有属性,教育来源于生活。只有依靠生活,通过生活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在于服务生活,在于使生活更加美好;“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即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我们时时在生活,那必然是时时在受教育,那么一切场所都可以看作教育的场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方法性问题,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件事情。从方法上看,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必须根据做的方法,做法是学法和教法的依据。生活教育论其实就是“大职业教育论”。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与学扎根于生活,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育是为职业服务的,两者不能断然隔离,学成才能解决社会之事。

随着陶行知教学和办学经验的不断丰富,其发表了《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正式提出职业教育思想,这也为当时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向。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当代依然熠熠生辉,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道路。

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

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道:“职业作用之所在,及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以生利为主义……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他认为,职业的本质是生利,故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教人生利。这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最重要的区别。所谓生利,就是对自己、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起到正面的作用,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产生正的外部性,这个外部性促使整个社会的福祉增加。那怎样才能生利,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福祉呢?他从师资、设备、课程、学生四个维度入手来解决问题。

1.培养生利师资,以之为基

既然职业教育以生利为主,那么符合职业教育的师资便显得尤为重要。陶行知认为,有生利的经验、学识,懂得生利的方法,这三者不可或缺。可是在当时的教育大环境下,很多教师并不能完全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宁愿留下经验丰富的老师,“经验尤为根本焉”。这与当前职业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职业教育目的是为培养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合的人才。若是教师自身缺乏该行业的实践经验,一切教学都只能是纸上谈兵。[2]

2.利用多方设备,以之为辅

职业教育是为培养专门人才服务的,须有相应的教育设备来辅助。陶行知说,“必先有种种设备,以应所供各业之需求,然后师生乃能从事于生利,否则,虽有良师贤弟子,奈巧妇不能为无米之炊何”。职业教育的种种设备,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学校用自有资金购买,存放于学校,可用于直接教学的;另一种如捐赠,如企业购买在适当时候借与学校,等等。陶行知更加注重第二种职业教育设备,这与他强调利用一切社会力量来办学的思想是一致的。这点与现代职业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如金融专业,需要银行和证券炒股仿真系统进行实训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一些流程和系统的更新速度很快,学校不可能时时更新购置,但可以借助和企业合作,利用企业雄厚的资金优势开展教学,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又能让学生提前熟悉和适应企业环境,一举两得。

3.讲究教学方法,以之为器

陶行知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学制、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式。他认为应以“一事始终为一课”,学完一事再学一事,以每课为一生利单位,每一课“以充分生利为标准”,他强调充分利用时间,正副业兼修,以求多方面发展,充分生利,“年无废月,月无废日,日无废时”,充分为社会服务。为了服务生利这一宗旨,陶行知先生还借鉴欧美职业教育经验,提出了小班制教学,“按事施教”,更多地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结合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就是要在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接受知识教育,更应贯之以德育。

4.关注学生特点,以之为主

陶公考察了当时的教育现状,认为当时学生要么选择专业不谨慎,要么选择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他认为应该选对专业,选对工作才能生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强扭的瓜,结不出甜美的果实。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用兴趣去引导学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否生利,是否能为社会做贡献,和教师的引导关系很大。学校在开设既定专业的前提下,可以多方面挖掘选修课、社团等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教育论的具体体现,即陶先生所说的“生活为全体,职业为部分;教育为全体,职业教育为部分”。在探讨职业教育生利思想之时,还必须联系生活教育论,否则就不完整,就会片面,难以把握职业教育思想的真谛。

三、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1.借鉴“经验学术教学法”思想,培养双师型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中提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大批技艺精湛的劳动者,教师队伍的力量不可忽视。根据陶行知先生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思想,教师要有经验、知识和方法,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双师型教师不谋而合。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指既能教学,又有实际操作经验,这不是简单的知识和操作的叠加,是知识和能力的有机融合,知道如何做,也知道如何教、怎么教。

陶行知认为“以教人者教己”,意思是“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要教大家,首先就是要教会自己。针对目前职业学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这一现状,学校应从两方面着手。[3]

一是主动“走出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国际合作的加深,很多行业瞬息万变,如财经商贸类的税法就经历了几次大变更,金融业的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为银保监会,监管体制的变更带来的是行业的巨变,而一些教材涉及的相关知识并未更新,或对应不上企业里的实际操作。职业教育是为社会提供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更应该站在前沿。作为授课的老师,必须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要主动走出去,利用寒暑假积极去相关企业实践,用企业学到的知识结合课堂实际,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二是积极“引进来”。在学校制度层面,一方面可以改革人才引进制度,为学校引进技术人才创造条件。近年来,有很多从学校技能大赛一路走到市赛、省赛及国赛的学生选手,毕业后去大学深造后又被学校返聘,虽然他们是中考的失利者,但谁又能说他们的人生不精彩呢?他们回到学校后,对职业院校的一些课程上手更快,应让他们来传授知识,传播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获得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和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来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本校教师通过与之交流切磋学习,提升自身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走出去”是为了解放思想、打开视野,扎实基础,而“引进来”是为了借力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升级。

2.借鉴“职业教育之设备”思想,增强校企共赢合作

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必须让学生扎实掌握实打实的技能。根据陶行知的理念,教学要辅以设备,才能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寓教于学。他认为社会上的设备比学校自筹更为实用,因为这不仅节约了学校经费,也能时时更新,但借用社会设备,必须加强校企合作。

一是组建课程开发团队。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而企业若要减少人才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成本,就要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校企联合,可以合作开发实践技能强的教学科目,如焊工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将岗位需求、职业的要求、产业诉求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和专业对接,理论和实践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对接。

二是构建长期共赢机制。如果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更多受益的是学校,那么构建长期共赢机制可以侧重于企业利益。当前教育部正在主推“1+X”证书制度和终身教育理念,企业的员工从学校毕业后,在后期的工作也迫切需要理论知识和学历的提升。职业院校应该开设职工大学,为这部分人员建立后续培训渠道,设立学分制银行,促进员工进一步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技能,增强企业各项综合实力。

目前的教育供给侧改革、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等措施,都是职业教育借社会力量办学,使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岗位的针对性,使学生毕业即能胜任工作,实现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吻合。

3.借鉴“课程学制教学法”思想,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职业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职业教育异化为“学历教育”“升学教育”,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正确方向。陶行知倡导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他把教人生利和教人创造联系起来。教育者应强调课程之间的联系性、系统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塑造性格,培养能力。他曾用面包与水仙花来比喻职业教育中的学术与德育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的学生要有面包,因为职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人才,教会学生“找饭碗”的本领,职业教育也需要满足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心中要永远有一株水仙花,找饭碗容易,但是“造饭碗,选饭碗”就是考验教师与学生的真本领了。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飞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四、结语

时至今日,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念依然让人深思,若按照其思想,则不难实现“国无游民,民无废才,群儒可济,个性可舒”的理想社会状态,这也正是当代职业教育的理想。

猜你喜欢

陶行知人才职业
人才云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陶行知夜归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职业写作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