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季刊》的生命史
2021-11-25郑土有
郑土有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思想领域的解放成为了主流,学术界迎来了春天,民间文学界也是如此。1980年1月8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1989年根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文件改为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凝聚了上海一大批之前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如赵景深、姜彬、罗永麟、王文华、杨荫深、谭正璧、程十发等。根据上海地区民间文学的实际情况,创办了《采风报》和《民间文艺集刊》,前者是一份刊登传统民间故事、新故事、各地风俗事象的通俗报纸,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后者是一份刊登民间文艺、民俗研究的学术刊物,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1981年11月公开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第一集,至1986年1月出版第八集;1986年始,《民间文艺集刊》改名为《民间文艺季刊》,每年出版4期,至1990年共出版20期;1991年,再度改名为《中国民间文化》,以书代刊,至1996年停刊,共出版20期。虽然期间因各种原因曲曲折折三次改名,但办刊宗旨始终未变,成为了当时中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阵地,培养了大批研究人才,为中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筚路蓝褛的《民间文艺集刊》
《民间文艺集刊》的编辑出版,与当时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领导班子成员的学术兴趣和责任担当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届主席赵景深教授,是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学科的初创者之一,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成名。1922年,赵景深和周作人就童话展开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上第一场真正意义的学术讨论,在《晨报·副刊》等刊陆续发表了相关理论文章,如《童话与小说》《研究童话的途径》《童话的意义来源和研究者的派别》等。1924年,赵景深翻译的《安徒生童话集》由新文化书社出版,收录14篇童话,是“五四”后出版的第一部安徒生童话。1927-1929年间,相继出版了系统专著《童话概要》(北新书局1927年版)、《民间故事研究》(复旦书店1928年版)、《童话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版)等。赵景深运用西方人类学派研究民间故事的重要成果和研究方法对童话(民间故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故事学理论,在当时还没有人在故事学的研究中达到他这样的广度和深度。在担任上海北新书局总编辑期间,他曾协助李小峰(笔名林兰)编选出版了被誉为中国第一套民间故事集成的“民间故事传说丛书”,影响巨大。1933年受郑振铎的影响和鼓励,赵景深将研究领域扩大到了戏曲、曲艺、鼓词等民间艺术,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950年由北新书局出版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论述民间文艺的理论著作《民间文艺概论》。该书系统论述了“民间文艺的意义与性质”“民间文艺的遗产”“民间文艺的语言”“民间文艺的内容”“民间文艺的技巧”“民间文艺的音韵”“民间文艺的分类”“民间文艺的搜集与整理”等,对于当时的民间文艺理论研究是一个不小的贡献。1952年在复旦大学开设了“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即民间文学)课程,是当时全国开设该课程的三所高校之一(另两所为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民间文艺集刊》的发起人姜彬先生,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兼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他虽然长期从政,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业余时间一直从事民间文艺学的研究,1954年出版第一部民间文学理论专著《论歌谣的表现手法及其体例》,1955年出版《中国古代歌谣散论》,1958年出版《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1960年,姜彬主持组织了由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文艺出版社三方面人员参加的上海市第一次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搜集了长篇吴歌《白杨村山歌》《哭嫁歌》等多部。上海分会成立后,他提议编辑出版《民间文艺集刊》,得到了赵景深主席以及长期以来从事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罗永麟、王文华、杨荫深、丁景唐、魏同贤等骨干成员的大力支持,于是《民间文艺学集刊》就应运而生了。
《民间文艺集刊》第一集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责任编辑王文华。第二集开始由王文华、徐华龙两人担任责任编辑。在第一集《编者的话》中有这样的表述:“《民间文艺集刊》在各方面的协助和支持下出版了。出版这本集刊的目的,是为民间文艺研究者提供一个园地,为促进民间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尽一定力量。”“集刊主要刊登这些文章和作品:(一)民间文艺和民俗的理论学术研究著作与实际调查材料;(二)外国民间文艺、民俗的理论学术文章和学术研究情况的介绍;(三)供理论研究用的民间文艺学资料和作品。”“集刊每年出版两期,每期三十万字左右。望更多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支持我们,提供稿件和提出宝贵意见。”从第一集到第八集的情况看,该刊基本上贯彻了这个办刊宗旨。
《民间文艺集刊》刊发文章的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总论和民间文艺学史,如钟敬文的《〈民间文艺谈薮〉自序》,赵景深、李平的《明代民间戏曲的地位与作用》,杨荫深的《试述唐代的民间文学》,罗永麟的《杜甫与民间文学》,朱宜初的《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民族特色》,刘魁立的《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流派——神话学派》,刘守华的《〈大唐西域记〉的民间文学价值》等。
二是神话传说研究。如马昌仪的《人类学派与中国近代神话学》,季羡林的《关于葫芦神话》,兰克的《原始的宗教与神话》,乌丙安的《略谈氏族祖先传说》,程蔷的《论唐代西域胡人识宝传说》等。
三是民间故事和新故事研究。如何承伟的《试论“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新民间故事》,罗永麟的《论〈白蛇传〉》《论孟姜女故事》,张紫晨的《日本民间故事的编选与研究管窥》,段宝林的《民间笑话美学意义的新探索——阿凡提研究之一》,陈勤建的《白蛇形象中心结构的民俗渊源及美学意义》,潜明兹的《新故事的属性》,张弘的《对新故事的几点看法》等。
四是民间歌谣、叙事诗研究。如姜彬的《吴歌研究提纲》《吴歌的衬字和叠句试探》,陶阳的《关于一九五八年民歌的评价问题》,车锡伦的《明清儿歌搜集和研究概述——古代儿歌研究之二》,王仿、郑硕人的《汉族民间叙事诗初探》,徐华龙的《先秦民间歌谣中的婚俗问题》,钱小柏的《吴歌正名》等。
五是谚语、谜语研究。如于回(王文华)的《谜语之谜——对谜语研究中几个不同意见的看法》,韩伯泉的《略述谜语的产生与宗教的关系》,冯志白的《谚语语言特点浅析》等。
六是民俗学研究。如钟敬文的《重印〈民俗〉周刊序》,陶阳的《“泰山石敢当”民俗信仰源流》,陶立璠的《歌圩记行》,汪玢玲《诗意古朴的傣族婚礼》,叶大兵的《试论风俗的基本特征》,邓云乡的《〈红楼梦〉与民俗学》,徐华龙的《拉法格之民俗观》等。
七是介绍国外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研究。如洪怡翻译《民间文学(大英百科全书选译)》,C·C·阿韦林采夫《神话》(魏庆征译),А·Ф·洛谢夫《神话学》(魏庆征译)、E·M·梅列金斯基《叙事诗》(魏庆征译),丹尼斯·赵《中国人信仰的蛇》(王骧 方柯译),李福清《〈从神话到小说〉的“作者的话”和“结论”》(程蔷译),大岛武彦《日本民间故事的研究动向》(柯森耀译),大藤时彦《民俗资料和历史资料》(吴树文译),魏庆征译《外国民间文艺学及其诸学派介绍》,君岛久子《羽衣故事的背景》(刘晔原译)等。
八是吴歌的调查材料和研究报告。如《哭嫁歌》《哭丧歌》《林氏女望郎》《严家私情》《白六姐》《五姑娘房门半扇开》《红小姐望郎》《白杨村山歌》《魏二郎》《孟姜女》等,每首作品都附有调查报告。
因为该时期正值中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学科恢复之初,学术期刊稀缺,《民间文艺集刊》就成了当时发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研究文章的重要阵地,所刊文章基本上代表了当时中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的最高研究水平,对中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刊登了不少介绍国外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文章,对于长期不熟悉国外研究现状的学术界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而对于新故事的研究、吴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则凸显了上海的地域特色。
二、辉煌与艰难共存的《民间文艺季刊》
随着《民间文艺集刊》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来稿也越来越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决定从1986年始将《民间文艺集刊》改为《民间文艺季刊》,由每年出版2集改为出版4期,由以书代刊改为正式期刊。1986年第1期至1987年第4期的期刊号是“上海市报刊登记证第372号”,说明当时还是内部刊号,但可以在新华书店公开出售;1988年第1期始获得正式“国内统一刊号CN31-1166”;1986年第1期至1988年第4期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9年第1期始由编辑部出版发行。1986年第1期成立编委会和编辑部,主编姜彬,副主编王文华,编委由王文华、王永生、任嘉禾、杨荫深、陈勤建、罗永麟、郑硕人、姜彬、魏同贤组成,责任编辑是王文华、毕尔刚;由毕尔刚担任初审,王文华担任二审,姜彬担任终审。1987年7月郑土有加入编辑队伍,1988年第1期始增加陈勤建为副主编。
关于改刊的原因和办刊宗旨,在1986年第1期的《改刊致读者、作者》中有这样的表述:“本刊原名《民间文艺集刊》,自一九八一年创办以来,得到各方面的热忱支持。为了适应并促进民间文艺的理论研究,从一九八六年开始,改为《民间文艺季刊》,每年出版四期。”“刊物的方针,创刊号上已经说了,这里只简单补充几句。我们说过,文章‘长短不限,贵在质量’。所谓质量,是理论来自实际,能说明实际;从实际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尤其是后者,是科学理论的灵魂。评定文章优劣的是质量,不是长短,能短的最好短些,更欢迎有‘大题小做’的文章:质量高,用字省。”“我们办刊物,自然有自己的主张,对许多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坚决执行党的‘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所以,凡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文章,纵使我们认为不科学,也同样发表。学术上的是非,彼此处于平等地位,应该通过争鸣来解决。我们相信读者有这样的辨别能力。我们也尊重民间文艺学术研究上的各个流派,为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的文章提供园地。”其中对办刊的宗旨和选稿标准作了明确的说明,体现了重学术质量、提倡学术争鸣的原则。同时,也提出:“本刊办在上海,上海属吴语地区,从一九八一年开始,江苏、浙江、上海(二省一市)成立了吴语协作区,对吴语地区的民间文学搜集研究工作的开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刊将适当地多发一些吴语地区民间文学研究的文章。当然本刊面向全国,对民间文艺领域各方面的研究文章,本刊将一如既往地予以发表。”刊物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为了扩大在国外学术界的影响,增加了英文目录,通过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向国外发行,每期都有三五百册。
《民间文艺季刊》所刊发的文章基本延续了《民间文艺集刊》的传统,但也根据学术发展的情况,适时调整。如1987年第4期的封底“本刊革新版面启事”就指出:“本刊从1988年开始将革新版面,充实内容,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一、民间文艺本体研究。主要栏目有:学科理论、专题研究(各种体裁样式、各种类型作品)、歌手和故事家研究、研究史研究、民间文学艺术论等。本类栏目旨在加强学科的理论建设,提倡从民间文艺自身的形态特征、生成环境、接受对象、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切忌照搬一般文艺理论泛泛分析。二、民间文艺与吴越文化。主要栏目有:吴越原始艺术、吴越原始文化、吴越神话、吴歌、吴越民俗、吴语与民间文艺等方面研究……本类栏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地调查的材料中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总结,突出本刊的地方特色。三、横向交叉研究。主要栏目有:文化论坛、边缘学科、交叉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理论、民间文艺与作家文学等。民间文艺的生成和发展与旁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横向研究和交流,有助于认清民间文学、民俗学与文化、历史、语言、宗教、心理等学科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发挥它的参与作用。四、近当代民间文艺民俗学研究。主要栏目有:新故事研究、都市民俗学研究、新时期民间文学专论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科研究的现代意识。”从这份启事中可以发现,经过前期研究的积淀,办刊宗旨更加突出强调民间文艺学学科特色,强调民间文学研究要有别于一般的文学研究和文本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如歌手和故事家的研究、仙话研究、鬼话研究、文艺民俗学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引领性和开创性;同时提倡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文化研究,这虽然是当时整个中国学界的潮流,但对民间文艺学的研究来说,起到了推进本体研究和扩大学界影响的作用,如198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姜彬主编的《江南十大民间叙事诗》,《民间文艺季刊》1990年第1期就邀请了上海著名的诗人肖岗、宁宇、宫玺、冰夫、田永昌等撰文谈对民间叙事诗的认识以及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
《民间文艺季刊》在当时的影响力巨大,在民间文学、民俗学界是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民间文学论坛》并驾齐驱的两大刊物之一。当时虽然没有核心刊物之说,但能在《民间文艺季刊》上刊登文章,是进入学术领域的标志之一。而《民间文艺季刊》非常注重文章的质量,严格执行初审、二审、终审的三审制度,不管作者的身份是文化馆工作人员还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只要是论文质量高、有新意就能选用,因此许多优秀青年学者、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文章得以刊登,培养了一批学者。目前在我国民间文艺学界、民俗学界活跃的中老年学者大多在《民间文艺季刊》上发过文章,甚至发表人生第一篇学术文章。
《民间文艺季刊》编辑部虽然人手少,但注重作者队伍的建设。除了常规的对来稿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请作者修改外,还做了几件有影响的工作。一是通过组织课题研究培养作者。1981年7月,在姜彬倡导下,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牵头,成立了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民间文学吴语协作区,并确定了把吴歌及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作为今后几年共同研究的重大协作课题。在协作区的统一筹划和组织下,按照田野调查、搜集资料、撰写论文、召开学术会议的步骤推进。先后召开了6次吴歌学术讨论会,2次白蛇传学术讨论会,3次梁祝故事讨论会,1次孟姜女故事讨论会。这些合作课题中的优秀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均在《民间文艺集刊》和《民间文艺季刊》上发表,如《民间文艺集刊》(第七集1985年6月)发表了沈祖安的《关于〈白蛇传〉研究中的偏颇》、郭维庚的《略论白娘子行医施药的美德》、于彤的《“夙世恩仇”说与“白蛇非蛇”说辨析——谈〈白蛇传〉传说的两种异文》;《民间文艺季刊》1989年第4期发表了贺学君的《论四大传说故事的总体特征》、罗永麟的《〈白蛇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及其悲剧价值》、陈勤建的《新女性的雏形——论白娘娘在中国文学史叛逆女性中的地位》、朱恒夫的《评田汉的〈白蛇传〉》;《民间文艺季刊》1988年第2期发表了罗永麟的《梁祝故事构成的文化因素》、周耀明的《论祝英台形象结构的吴越文化特征》、白岩的《宁波梁山伯庙墓与风俗调查》、吴祖德的《梁祝故事在上海的传播及其特点》、程蔷的《梁祝故事与中国叙事艺术的发展》;《民间文艺季刊》1986年第4期为“孟姜女传说专辑”,收录了20篇论文及两篇调查报告,如姜彬的《孟姜女传说的演变及其原因》、胡堃的《论战国时期杞梁妻故事的转变及其意义》、潜明兹的《评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周静书的《论文人创作对孟姜女故事的影响》、王仿的《同音联想对孟姜女传说发展的作用》、吕洪年的《孟姜女故事在江南落根的原因》、陈勤建的《孟姜女形象的变形神话机制》、李稚田的《孟姜女传说的文化史价值与意义》、周耀明的《孟姜女故事基本结构的伦理学意义》、刘晔原的《孟姜女传说的传统妇女价值观》、汪玢玲的《孟姜女哭长城与民族心理素质》、陶思炎的《孟姜女研究三题》、涂石的《美女与长城——孟姜女与中国古代文化》、李平的《孟姜女故事在宋金元明戏曲中的反映》、朱恒夫的《孟姜女戏剧琐谈》、易人的《论孟姜女春调》等。尤其是姜彬主持的“吴越民间信仰民俗”项目,两省一市许多基层民间文学、民俗学工作者参与调查和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批既能从事田野调查又能写作论文的作者。二是以培训班的形式培养作者,如在1990年举办的民间文学、民俗学论文写作培训班,有高校青年教师、文化馆及文联工作者近二十人参加,由姜彬、罗永麟、郑硕人、王文华、王光祖、陈勤建等教授、学者授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通过论文评奖,鼓励优秀论文。在陈勤建的努力下,得到了上海刀片厂的赞助,对1988年第1期至1989年第4期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进行了评奖,于1990年3月15日公布了第一届“飞鹰奖”获奖名单,共有《长江下游地区民歌的生成和流变》《江苏靖江的讲经》《中国神话发展的途径》等17篇文章获飞鹰奖,《中国神话与中国文化》《民间故事家个性特征的思考》《梁祝故事与中国叙事艺术的发展》等38篇文章获优秀论文纪念奖,8人获读者推荐奖。很可惜,由于后来的变故,“飞鹰奖”只举办了一届。
《民间文艺季刊》的办刊条件是较为艰苦的。一是经费紧张,办刊经费全部自筹。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阵痛期”,行政事业经费极为紧张,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所属的群众团体(事业单位),下拨经费仅够日常工作开销;幸好当时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另一份通俗类报纸《采风报》发行量大,有不错的盈利,所以《民间文艺季刊》的编辑出版费用均由《采风报》的盈利来支撑。二是编辑人员少,专职人员基本只有1-2人,负责组稿、审稿、编稿、改稿、校对,直至联系新华书店发行等全流程工作。为了节省费用,有很长一段时间放到价格便宜的浙江上虞印刷厂印刷,但从上海到上虞乘坐火车需要五六个小时,责编每期要来回奔波几次。当时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姜彬(主编)及所有民协、《采风报》工作人员都非常支持这项工作,使得《民间文艺季刊》的编辑出版才能顺利进行。
三、重新起航的《中国民间文化》
《民间文艺季刊》1990年第4期的封底刊出了《欢迎来稿 欢迎订阅》的启事,这不是一般的约稿、订阅启事,其中提到:“为了促进民间文化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为了早日建立中国民间文化学,自1991年始,《民间文艺季刊》将改为《中国民间文化》论丛出版,一年4本。”启事的重点不在于名称的改变,而是“季刊”改为“论丛”,一般的作者、读者可能不会注意到其中的奥秘。
事实是1990年下半年,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遇到了成立十年来最艰难的事件。《采风报》是协会创办的一份刊登新故事、民间故事、传说、笑话、谜语、民俗的报纸,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逐渐从一份不起眼的小报发展壮大成为上海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一度超过《新民晚报》。当时正值全国兴起事业单位改制,《采风报》社也从差额拨款单位改为自收自支单位。1990年下半年,中宣部针对全国报刊较为混乱的情况,发起对全国报刊的整顿工作。《采风报》以不刊登新闻内容的缘由被停办。因《采风报》社是自收自支单位,报纸停办,十名员工的生计就成了问题。面对困境,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采风报》社领导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向上级提出将《民间文艺季刊》改为《上海采风月刊》,以及另外出版《中国民间文化》论丛的方案。因为没有经费的支持,《民间文艺季刊》必然无法继续办下去,而《上海采风月刊》继续《采风报》的传统,以刊登民间文学作品和民俗为主,应该会有一定的销路,会有一定的盈利。后来又经过与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新闻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反复沟通,最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方案顺利通过。于是《民间文艺季刊》从此消失,《中国民间文化》论丛重新起航。这就是这则启事背后的故事。
《中国民间文化》论丛编委会基本上延续了《民间文艺季刊》的原班人员:主编姜彬,副主编王文华、陈勤建,编委王文华、王永生、任嘉禾、陈勤建、罗永麟、郑硕人、姜彬、魏同贤,编辑部主任郑土有(毕尔刚因工作需要已调至上海市文联工作,不再担任编辑;1993年王文华先生因病去世)。论丛得到了时任学林出版社社长雷群明的支持,由学林出版社出版。所有的编辑工作由编辑部负责,出版费用由《上海采风月刊》支付。
《中国民间文化》论丛延续了《民间文艺季刊》的办刊宗旨,但用民间文化学概念涵盖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范围有所增广。如《民间文艺季刊》1990年第4期《欢迎来稿 欢迎订阅》中指出:“欢迎以下论文来稿:1、民间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探讨中国民间文化的构成、范围、特色以及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关系等。2、民俗文化研究。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生礼仪、都市民俗、商业民俗、文艺民俗、建筑民俗、饮食习俗、民间娱乐竞技等。3、民间文艺学研究。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笑话、谜语、民间工艺美术、民间绘画以及基本理论研究。4、区域民间文化研究。如某区域民间文化的特点、类型、影响以及各区域民间文化的比较研究。5、其它。如宗法制度、民间社团、民间秘密语等。”以民间文化研究作为论丛的“主线”,固然是受当时学术界文化热的影响,但也体现出论丛编辑者们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对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思考,突破了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既有分类法的局限,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中来考量民间文化的地位与价值。今天看来,这种突破对于学科的发展是有意义的,与1989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在巴黎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不谋而合(1)《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对“民间创作”的定义为: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及其他艺术。转引自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5页。,也与后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与《民间文艺季刊》开辟“栏目”做法稍有不同的是,《中国民间文化》论丛基本按专题出书,第一集“民间信仰研究”,第二集“民俗文化研究”,第三集“上海民俗研究”,第四集“民间文艺研究”,第五集“稻作文化与民间信仰调查”,第六集“民间文学研究”,第七集“人生礼俗研究”,第八集“都市民俗学发凡”,第九集“民间礼俗文化研究”,第十集“民间稻作文化研究”,第十一集“民间口承文化研究”,第十二集“民间神秘文化研究”,第十三集“吴越地区民间艺术”,第十四集“稻作文化田野调查”,第十五集“民间文学探幽”,第十六集“民间俗神信仰”,第十七集“民间文化研究”,第十八集“地方神研究”,第十九集“丧葬文化研究”,第二十集“改编再创作研究”。这种以“专题”出书的做法,是对中山大学《民俗》周刊出“专号”传统的延续,对于编辑部来说工作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约稿,同时需要对研究现状的熟悉和对学科发展前瞻性的思考。在这些专题中,有许多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如第三集“上海民俗研究”、第八集“都市民俗学发凡”既体现了上海地区民俗的特色,同时提出了“都市民俗学”的概念,并围绕该问题组织了系列的文章,是国内较早提出该概念并组织专题研究文章的;第五集“稻作文化与民间信仰调查”、第十集“民间稻作文化研究”、第十四集“稻作文化田野调查”均围绕稻作文化而展开,尤其是发表了许多与江浙地区稻作生产相关的调查报告,其中不少资料随着城镇化进展已经消失,极为珍贵,至今仍是研究稻作文化的必备参考书。其它如第十六集“民间俗神信仰”、第十八集“地方神研究”,之前都没有如此集中地探讨该专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由于《上海采风月刊》的销售情况不佳,销量逐年下降,1994年后《中国民间文化》论丛的出版经费经常捉襟见肘,原先每年出版4集就不能正常进行了,1995年只出版了2集,1996年也只出版了2集。1996年底,由于经费及其它复杂的因素,《中国民间文化》论丛就完全停办了。
四、学术刊物命运的一点思考
从1981年创办,到1996年底停办,如果按照人的一生来划分,《民间文艺集刊》是幼年、青少年期,《民间文艺季刊》是壮年期,《中国民间文化》论丛是老年期。经历了15年的风风雨雨,《民间文艺季刊》完成了其生命的旅程。许多学人都为该刊的停刊而感到惋惜!但这是事实,无法挽回!由此,联想到一个学术刊物的生命史问题。
诚然,学术刊物对于学科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刊物的使命是为从业者提供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阵地,让学术界知晓、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现状,从而也使得该学科在学术界占得一席之地;每个学术刊物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选稿原则,因此往往会凝聚一批志同道合、观点相近的学人,逐渐形成学术流派;发表学术论文是学人步入学术殿堂的必经之路,好的编辑在对来稿的遴选过程中对那些具有创新性观点但全文有缺陷的文章,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对于年轻学者的培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个刊物(尤其是学术刊物)的生存和延续是需要多方面条件的。首先是主办单位的重视,《民间文艺季刊》之所以能延续15年,主要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从领导到普通职工对民间文艺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视,否则不可能把《采风报》所赚的钱补贴到该刊物的出版,因为这部分钱原本是可以作为职工福利发放的;其次是要有一支尽心尽职的编辑队伍,刊物质量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是编辑,只有尽心策划、用心组稿、精心改稿,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质量,才能使刊物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因此只有那些具备奉献精神和对该学科具有责任心、使命感的人才能成为称职的编辑;第三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学术刊物的发行量往往不大,难以做到“自养”,需要补贴一定的经费才能出版。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最紧张的时期,《民间文艺季刊》停刊是因为《采风报》被整顿停办,《中国民间文化》论丛停办,是因为《上海采风月刊》发行量下降无盈利能力,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无钱支持论丛的出版,可谓是生不逢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