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流、景观与遗产互联的黄河文化生态保护

2021-11-25詹森杨

民俗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河流黄河

詹森杨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黄河文化因其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而备受瞩目。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两岸就有人类存在。在人与河流的共生共存中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文化,孕育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从夏至宋30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流域一直是华夏民族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所谓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典章制度、礼仪信仰、生产水平、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等。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原乡”(1)李立新:《深刻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1日。。黄河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有与农耕历史相关的灌溉工程、生产技术、彩陶制作等;精神文化有炎黄文化、儒家思想、道家文化、唐诗宋词等;制度文化则包括自夏至宋3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宗法制、科举制及一系列伦理秩序。宋元以后,经济重心南移。直至近现代,黄河流域渐失其中心地位。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强烈冲击;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带来河流污染,黄河断流,黄河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与此同时,许多景观及遗产被毁,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消失,导致黄河流域文化生态失衡。黄河文化生态是黄河流域多民族、多文化共生共存的状态。黄河流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充满活力的黄河文化生态,它具有原生性、地域性、独特性、动态性等特点。犹如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一样,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制约、维持着文化生态的平衡。多样性文化是文化生态平衡的保障,大量文化现象的消失使黄河文化面临严峻考验。有机整合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对河流、景观、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保护,才能保持黄河文化的生态平衡,使黄河文明持久发展。

一、景观、遗产所彰显的黄河文化

大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均起源于大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黄河则孕育了中华文明。因为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早期的人类通过种植农作物而得以生存。通过对植物的驯化,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自然特点,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的条件和人文的条件。但是人类的创造力也赋予在同样条件下产生各种不同文明的可能。人类的创造力不能脱离当时的自然条件,不能脱离河流赋予的条件,但在同样的环境里面也可以产生出丰富灿烂的不同的文明。只要人类没有违背客观规律,一条河流所能提供的条件也可以理解成为相对无限的。”(2)葛剑雄:《黄河:河流伦理与人类文明的延续》,《中国三峡》2009年第6期。由于种种原因,四大文明中的其他三大文明都未连续存在,只有黄河文明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黄河古称大河,汉代始称“黄河”。《汉书·沟洫志》曰:“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3)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698页。,这里的“河”即指黄河。唐代诗人李白在《公无渡河》中留下了“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名句。明朝诗人李梦阳在《秋望》诗中有“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之语。“黄河文明在历史上的兴衰演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最终是‘文化’的进程。”(4)张小军:《黄河:不朽的大河文明》,《民主与科学》2019年第1期。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出现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老官台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史前文化。进入文明社会后,从夏至宋均建都在黄河流域,使黄河文化成为国家文化、主导文化,它兼容并蓄、博大精深,包括黄河流域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民间信仰、价值取向等方面。丰富多元的黄河文化为黄河流域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黄河流域不可移动文物12.4万处,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16.2%,区域不可移动文物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1.9倍。黄河流域内的世界遗产有(含文化景观和双遗产)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05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815处。国保单位分布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6倍。”(5)万金红:《保护黄河水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中国文物报》2020年8月18日。十几年时间过去了,黄河流域的各级文物都有增加,仅世界文化类遗产就由12项增加至19项。目前,全国六个重大遗址保护项目,四个在黄河流域,即西安片区、洛阳片区、曲阜片区、郑州片区。

最能直观体现黄河文化的便是沿黄流域丰富的景观和遗产。景观是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是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演变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留下的烙印。它不仅包括某一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还包含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历史建筑、早期聚落、宗教场所等人文景观。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景观,反映了地域自然演变的规律和人文历史的变迁。人们通过地域性景观便可了解某一区域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因此,有些景观同时也是遗产。

过去讲到遗产,一般是指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一个重要的遗产项目,反映了古老的人类文明在这里产生发展,可能有一部分这样的文明,或者这样的一个文化,今天已经变了,但是一座古城或一个建筑群,是它曾经存在的一个历史见证。”(6)朱以青:《老字号遗产资源的转化及其价值》,《民俗研究》2019年第6期。

五千年的流域发展史为黄河流域留下了大量的景观和遗产。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源牛头碑见证了滔滔黄河的起源;气势恢宏的壶口瀑布令观者叹为观止;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使这里形成了千岛星布的自然景观。古代长城上的军事要塞老牛湾有天下长城第一墩、黄河入晋第一村的美誉;距今有1900多年历史的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一座佛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坐落于河南嵩山腹地的少林寺则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位于洛阳市的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在黄河两岸闻名中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数不胜数,重要的史前遗址有:裴李岗遗址、仰韶遗址、二里头遗址、殷墟遗址、龙山遗址。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也都名扬世界。

除了这些闻名世界的物质文化遗产之外,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五彩斑斓。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7)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ich.shtml,发表时间:2003年10月17日;浏览时间:2021年1月12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深厚的民间文化为土壤,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之后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截至目前,“在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黄河流域九省有919项,约占全国的30%,且涵盖我国非遗的十大门类”(8)杨红:《让非遗唱出黄河文化的新声》,《光明日报》2020年9月13日。。这些非遗项目是黄河文化的鲜活体现。

黄河上游灿烂的河湟文化是民族文化多元融汇的体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使河湟地区兼具农耕和游牧两种文化形态,孕育了藏族长篇巨著《格萨尔王》、歌唱男女爱情生活为主的山歌“花儿”以及土族盘绣、河湟皮影、川江号子、自贡灯会等艺术形式。在九曲十八弯的黄河甘肃段,孕育出了河西宝卷、太昊伏羲祭奠、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中游辉煌的秦文化是中国古代繁盛文化的重要代表。在距今约六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创造了半坡彩陶文化,留存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丰富多彩:陕西剪纸、安塞腰鼓、秦腔、陕北信天游,无不展示了秦文化的深厚底蕴。

黄河下游的河洛文化和齐鲁文化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代表。这里有着享誉中外的黄河号子、河南豫剧、河洛大鼓、少林武术、朱仙镇木板年画、杨家埠木板年画、潍坊风筝、泰山东岳庙会、鲁锦织造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重要的是,自汉朝以来被统治阶级所尊崇的儒家思想便发轫于齐鲁大地。在山东曲阜,每年都会在孔庙举行声势浩大的祭孔大典。2006年,祭孔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举世闻名的景观、历史久远的遗址、五彩斑斓的非遗构筑了农耕时代的黄河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给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黄河文化带来挑战,人、河的和谐关系被打破,与自然生态密切关联的黄河文化生态面临挑战。

二、“人河失谐”与黄河文化生态失衡

人与河流本是相互联结的整体,人依河而生,创造了人类文明。但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索取一步步深化。人类把河流变成了一个能够提供各种资源的载体,人与河流的关系遭遇空前危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世纪后半期,水利工程的修建、工业化进程中一些重污染企业的建设,如煤炭开发、有色金属、化工、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等,加剧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断流、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等等,使黄河失去了天然河道的特点和自身的运行规律。为了发展经济,上游过度的截水、蓄水和引水,使河水入海量大为减少。1972年,黄河发生了历时15天的第一次断流。此后,断流经常发生。最为严重的1997年,竟然断流13次,断流河段上延到距离入海口700多公里的河南开封柳园口。(9)参见张真宇、胡树范:《走向和解:一种新的河流伦理观》,《中国水利》2003年第8期。断流造成自然河流的造床功能及输沙入海功能严重衰退。黄河上中游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根据1990年的统计,“排进黄河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日均达900万吨,年均达32.8亿吨,而且持续以4.6%的年均率递增”(10)牛建强、姬明明:《邦命维新 黄河文化的现代转型(下)》,《黄河报》2020年12月22日。。除废水外,大量的废渣和废物等有毒物质也排入黄河中,氨、氮、酚类及砷、汞、铅、铀的含量在黄河兰州、包头、郑州段成倍增长。水污染造成大量鱼类死亡。随着黄河断流的不断发生,灭绝的物种日渐增多,生态恶化。更为严重的是沿黄百姓因食用被污染的粮食、蔬菜、鱼类而身患疾病,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清华大学张小军教授认为,“表面上看,以经济为中心的过度开发带来了黄河自然生态的退化;深层分析,实为文化生态失衡的结果”(11)张小军:《黄河:不朽的大河文明》,《民主与科学》2019年第1期。。文化生态是指人类与其依赖的环境之间的共存关系。文化生态学则是一门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文化研究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文化的生成、发展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的关系,研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概念,认为文化的特征和文化的变迁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文化与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又是双向互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多线进化论”和以技术—经济为核心的“文化内核”概念是文化生态学的核心。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生态学不仅关注文化与环境的互动,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迁的原因,而且认为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也存在一个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由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主体系统是文化本身,它又分为物质文化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精神文化系统等子系统。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位置,相互制约组成一个链条,并保持平衡。多种生物的存在是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保障,多样性文化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的体现。以经济为中心,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过度开发所导致的黄河流域生态破坏、文化衰落甚或消失,造成了黄河文化生态失衡。

如前所述,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古老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形成了各种奇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古人类遗址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多姿多彩。但随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了改变。一些景观在人类“改造山河”的过程中不复存在,一些遗址因不被重视而遭到破坏,一些古村落在城镇化过程中消失殆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环境的改变而面临生存危机。

设于东汉末年的潼关,南居山腰,北临黄河。因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西进关中和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首称”(12)康熙《潼关卫志》卷上《地理·形势》。。东汉以后,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此地: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改为潼关县。乾隆皇帝游历潼关时,感慨其险峻,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潼关城的建设和防卫,潼关城内寺庙、牌坊、楼阁不胜枚举。城内有金陵寺、钟楼、望河楼、阅书楼、吕祖庙、象山祖师庙等建筑。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隔河轰炸,潼关城受损严重。新中国成立初期,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已经屈指可数了,但潼关古城尚存。20世纪50年代末年三门峡水库修建时,因过高估计了三门峡水库的蓄水水位,潼关故城被划进了淹没区,潼关县城不得不另选址搬迁。城内许多建筑被毁,故城遗址被严重毁坏。后来由于环境恶化导致的水土流失等自然侵蚀,千年古城潼关如今只剩下黄土残垣了。

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蕴藏着多样的文化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信息。它兼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是饱含着传统生产和生活的活态遗产。村落建筑、环境、民俗、历史具有科学、经济、文化价值,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黄河流域的古村落在沿黄九省区均有留存,它们承载了农耕文化、渡口文化、军事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文化。村落的价值既包括房屋建筑、宗教祠堂、楹联碑记、砖石照壁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生产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因素和自然环境的作用,黄河流域晋陕段古村落较多,如山西省有历史文化名村96个,历史文化名镇15个;陕西省有历史文化名村3个,历史文化名镇7个。(13)参见段棒棒:《请不要让黄河边的传统村落消失》,https://www.sohu.com/a/404906600_563778,发表时间:2020年6月30日;浏览时间:2021年1月16日。

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自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至2018年共公布了七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自2012年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2019年共公布了五批。之所以要进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评选,是因为急速的工业化、城镇化、旅游开发、工程建设对传统村落带来很大冲击,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据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田野调查,“在长江、黄河流域,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到2010年锐减至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约每天消亡1.6个”(14)张杰、张清俐:《长江黄河流域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19日。。古村落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2015年3月,有“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之称的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为配合“智能电器产业园”建设,全村整体迁移。占地500余亩的古村落在20天的时间里变成了一片废墟。村内的七处不可移动文物仅保留了王氏家庙和马固关帝庙两处。马固村自宋初王氏开始定居,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宋代,马固先祖几代为国家重臣,曾创造“三朝枢密、九子进士”之辉煌。马固村文物遗存丰富。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马固村有七处明清民国建筑为不可移动文物。大量的书法、雕刻精品散存于匾额、碑碣、庙宇中。刻于宋治平二年(1065)的王田墓志为墓志文化珍品。这样的一个千年古村落却让位于一个电器产业园!七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掉五处,地方官员竟声称“不知道是文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个古村落、许多有价值的重要文物就这样永久地消失了。

黄河流域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大量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遗产,它依赖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并保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传承于现在和未来。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环境发生变异后,黄河流域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随之消失,或艰难生存。在民间流传了2000多年的陕西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产生于民间的祈雨习俗,目前处在无人关注、后继乏人的境地。渭南皮影在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处于濒危状态。河南宝丰马街书会曾是各地说唱艺人的“圣会”,近些年来,因参会艺人越来越少且年龄越来越大,观众越来越少而逐渐落寞。其他如浚县民间社火、鹿邑县的老子生日祭奠、辉县的“六月送羊”等也因地域限制、传承乏力而日益衰颓。在甘肃、宁夏、山西、河北、山东,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消失或正在消失。

三、黄河文化生态的系统保护

文化生态建设举足轻重:“要让大河文明重焕活力,首要的是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自然生态的双生态文明,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15)张小军:《黄河:不朽的大河文明》,《民主与科学》2019年第1期。与长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沿河带高风险产业聚集,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所带来的工业污染,造成黄河流域的生态恶化;上游过度放牧造成植被减少,草原沙漠化严重;“以经济为中心”、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的发展理念,造成文化的“荒漠化”。黄河流域用水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等问题叠加,实施全流域、多方位、高质量、系统化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才能真正造福黄河人民。

尊重黄河生命、重塑和谐“人河关系”是黄河文化生态保护的首要目标。曾几何时,水量丰富的黄河由西向东自由地流淌,滋润着一片片绿洲,孕育了无数生命,创造了华夏文明。河流本身是有生命的,它是以全流域为系统的生命共同体。然而为追求经济增长,上游无限制地截流、引水、建水库,造成河道断流,河床抬高,下游的湖泊、湿地没了踪影,绿地减少。水生、陆生的动植物有的变异了,有的迁徙了,有的灭绝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这不禁使人类开始反省工业文明以来对河流的无限索取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河流的关系?

1999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进行统一调配,改变上游任意截流的状况,合理配置水资源。此后,黄河已基本无断流,黄河三角洲湿地逐渐恢复。2003年2月15日,时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全球水伙伴中国地区委员会治水高级圆桌会议上提出了“河流生命”的概念,呼吁保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16)参见张真宇、胡树范:《走向和解:一种新的河流伦理观》,《中国水利》2003年第8期。像其他生物一样,河流也有其自然生命,“流动”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流动给黄河带来了活力,造就了河流与生物多样性的共存,维持了生态环境和能量交换的平衡。应该予河流以伦理关怀,将全流域作为一个共同体看待。黄河上游没有权力占有下游社会生存的基本水量,必须对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就人类可持续发展而言,这一代人没有权力占有下一代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水量;作为河流孕育的子女,人类没有权力肆意挥霍,最终终结河流。保持黄河的基本水量,维持黄河生命,才能保证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这是河流伦理的基本原则。

河流伦理是研究人与河流关系的一种理论,它视河流为独立生命体,突破了传统伦理学限于人际伦理的范畴,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创新和发展。这是面对工业革命以来河流惨状在西方出现的一种理论,其基本出发点是承认河流具有生命,强调要尊重和维护河流的生命。(17)参见李国英:《河流伦理》,《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5页。这一理念的确立,表明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河流对人类的重要性,并且人类与河流已经确立了一种新型的主客体关系,这就是人与河“和谐共生”。黄河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催生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对黄河流域进行统一整治。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黄河逐渐恢复了它该有的样貌:河水不再断流,排污逐渐减少,沿岸绿洲、湖泊重现,植被恢复……。这充分证明,人类在开发利用黄河的同时,必须尊重黄河,爱护黄河,顺应自然规律,建立人与河的和谐关系,这样才能实现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就是维持黄河的文化价值。黄河以及由其繁衍出来的黄河文化,如同维系所有中华文明脉络的主干,黄河健康生命的消失将使中华民族的心理认知失去最基本的参照坐标,将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失去最具风采的一章。”(18)蔡守秋:《敬重黄河生命 倡导河流伦理》,《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黄河文化生命是黄河自然生命的延伸,文化生命伴随着自然生命而兴衰消亡。黄河文化生态保护成为继黄河自然生态保护之后的又一重任。就目前来看,这一任务更为艰巨,需要自上而下多方努力实施。

一是建议在文化和旅游部下设立黄河文化委员会,进行全流域文化、生态的规划、管理和协调。黄河横贯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各省区自然地理及文化发展差别较大,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制定流域内大遗址保护计划、大遗址展示体系及重点园区建设规划。各省区要围绕国家出台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战略,结合地方特点,制定出区域保护规划及方案,将文化遗产保护落到实处。对地方遗址遗迹保护区域及保护对象模糊不清的,由黄河文化委员会进行统一协调,用全域性、统筹性思维,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全流域联动保护和发展。

二是打造全方位、立体式黄河文化遗产展示区。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呼应,将黄河流域的壶口瀑布、乾坤湾、老牛湾、小浪底、香炉寺、白马寺、少林寺、龙门石窟等自然人文景观与秦始皇陵、大明宫、蒲津渡、洛阳古城等遗址公园,以及花儿、安塞腰鼓、黄河祭祀、黄河号子、河洛大鼓、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串联起来,同时,将古村落保护与传统农耕技术及水利工程保护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黄河文化遗产综合展示区。只有将景观、遗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联结,才能充分展示黄河流域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记忆。

三是挖掘遗产资源,创新展示模式。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景观遗产以沿河线性分布为主。因此,需要对景观、遗产进行多源梳理。特别要重视反映黄河历史变迁的以及与黄河水利遗产相关的黄河大堤、黄河故道、黄河渡口、治黄遗址、水利工程建筑遗存及沿岸石刻、修堤碑刻的挖掘整理。通过专项调查评估,建立黄河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黄河数字博物馆。改变过去单一的博物馆文物和图片展示方式,利用“互联网+”及VR、AR等技术及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遗产进行全方位展示,让黄河文化活起来。

四是文旅融合,打造黄河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目前主要用于展示。要充分发挥黄河文化遗产在黄河旅游中的作用,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遗产融入观光、研学等活动中。要设计一系列富有黄河元素的旅游产品,精心打造一批旅游线路。建设沿黄历史文化走廊、山水景观走廊,凝练地方特色,使一段有一段的韵味,一段有一段的景致。通过参观大型景观遗址公园,通过体验非遗项目,黄河文化元素会对游客产生深远的影响,增强游客的文化自信。

五是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与流域民众生活的关联。沿黄省区要提升黄河文化遗产的展陈设施及水平,增加社会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特别是要拉近与民众生活的关系。通过文创等形式,深挖黄河文化元素,利用现代技术,创作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如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中的《唐宫夜宴》就是在提炼传统文化符合唐俑的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通过音乐和肢体语言让文物活起来。随着《唐宫夜宴》的火爆,到河南博物院参观唐俑和相关国宝文物的观众剧增,从而为传统文化资源转换和普及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依靠民众活态传承。民间艺术类非遗要通过进社区展演的方式,手工艺类的非遗要通过产业化的方式传承下去。无论何种方式,都脱离不开民众生活的土壤。

以上所列五种路径目的只有一个,即保持黄河文化的多样性,维护黄河文化生态平衡。

四、结 语

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是当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加以推行。除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外,总书记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9)《习近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人民日报》2019年9月19日。。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弘扬黄河文化已经与民族自信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上,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随着历史的变迁,黄河流域成为中国贫困人口相对密集、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加速推进,黄河流域各省区过度追求经济增长,以牺牲河流生命为代价,不仅造成黄河自然生态破坏,而且带来了文化生态失衡。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尊重黄河生命,把黄河及其流域的景观、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生命系统看待,实行全域规划、系统保护,才能使黄河文化生命健康持久存在,真正使黄河成为造福于人民的母亲河。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河流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河流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流放自己的河流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