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系统思维

2021-11-25李书吾

政工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革命军人四有强军

李书吾

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是一项具有明确目标指向和内在关联的庞大系统工程。按照“四有”标准树好新时代革命军人样子,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方法,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培养作为系统来综合、整体地进行考察认识,按照系统的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调控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对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进行系统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此避免培养实践中孤立的、线性的和零碎的思维模式及其局限,确保培养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一、坚持系统的目的性原则,进一步明确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目标

系统的目的性,是指任何系统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具有保持自身的一致性并呈现朝某种预定状态发展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体现出任何系统都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发挥其特定功能的。系统的目的性不仅规定了系统自身的运行目标,还为实现这一目标设定了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性是任何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和本质属性。系统的目的性要求人们不能盲目行动,应当具有正确而明确的系统目标,目标越清晰,则人们对实现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就越深刻,实现目标的信心和动力就越强,确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就越有效,就越能达到预期结果。从目的性视角来把握“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聚焦强军目标,形成矢志强军的鲜明导向。目标昭示方向。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及军队建设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方位,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来的,是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根本遵循。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强军目标规制育人目标,“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集中体现了强军目标对新时代官兵能力素质要求,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充分发挥强军目标在铸魂育人系统中的“定向”“导航”作用;育人目标支撑强军目标,要切实把强军目标要求转化成为官兵价值追求的具体标准,形成矢志强军的鲜明导向。

二是进一步具化培养目标,科学规划培养路径。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为各级组织铸魂育人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共同标准。但不同部队的职能使命不同、官兵的层次不同、岗位职责要求亦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实践中,必须遵循官兵成长进步规律,依据部队的不同职能使命、官兵岗位职责的不同要求,以及服役不同阶段的思想行为特点,把官兵军旅人生作为完整链条搞好总体规划和阶段性设计,制定清晰具体的路线图,把培养工作分解到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明确培养工作不同时段、不同节点应抓什么、该怎么抓,让官兵对着可用、照着能做,增强培养工作的实效性。

三是进一步明晰奋斗目标,自觉践行“四有”要求。人生能否取得成功,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找到个人与社会的契合点。实现强军目标为新时代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引擎,也为广大官兵实现理想、施展抱负和展示才能提供了广阔舞台;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是每名官兵的梦想,也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坚实支撑。因此,实现强军目标对整个军队来说是强军梦,对每名军人来说也是我的梦。我们要大力宣传、教育、引导官兵充分领悟梦想的真谛,深刻认识强军梦和我的梦的一致性,自觉把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来,立足本职,矢志打赢,精武强能,履行使命,在实现强军梦的征程中建功立业,实现强军梦与我的梦的价值统一。

二、坚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树立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整体观念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具有任何单个构成要素孤立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或构成要素简单叠加所不能产生的新质特性和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系统时,要将系统中的诸要素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来对待,从宏观上、总体上分析把握系统的特质,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其构成要素或要素总和;但对系统进行全局性整体把握,并不意味着对要素进行局部分析不重要,而是要在科学分析要素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全局。因为,“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坚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强化“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培养,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注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从四个方面刻画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样子,明确了新时代革命军人能力素质的核心要求。这四个方面如同革命军人精神大厦的四根柱子,是一个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缺了哪一根,整幢大厦都会面临坍塌的危险,只有全面完整达到“四有”标准才称得上是合格的新时代革命军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整体思维,既要准确理解“四有”各自的特定内涵,更要宏观把握“四有”的内在联系,树立四位一体、相互协同、全面生成的培养理念,坚持一体化设计、系统化推进、全方位塑造,绝不能简单划块、搞单打一。

二要注重对“四有”进行具体分析。“四有”是一个密切关联、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但各自的地位不同,其中有灵魂是根本、有本事是核心、有血性是关键、有品德是基础。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有灵魂是必备的理想抱负,是对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政治要求;有本事是必备的素质本领,是对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能力要求;有血性是必备的精神特质,是对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胆魄要求;有品德是必备的道德情操,是对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操守要求。各自的生成机理不同,其培育路径与方法也不尽相同。此外,每位官兵在“四有”上各自的长处与短板也不尽相同,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对“四有”进行具体分析,以增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

三要注重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不仅仅是政治部门的责任,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是培养所属官兵成为“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主体力量,都应主动担起培养工作的主体责任。要使这些主体力量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强化整体认知,使其识大体、顾大局,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中形成整体合力;必须找出各个主体层面在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上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各主体在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功能上的发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带来合力育人最佳效果。

三、坚持系统的调控性原则,增强党在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中的统一领导作用

系统作为由两个以上要素构成并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的具有新质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最佳功能的发挥可能不时地受到来自构成要素的基质、要素结构的协同性、要素与系统及系统与环境关系的干扰乃至破坏。为了确保系统的有序运行和功能的最佳发挥,需要坚持适时、适当的调控性原则,有效排除这种种干扰、影响和破坏因素。调控性是系统朝着特定目的有序演化的重要保证。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作为强军兴军的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要不断提升培养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适时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统筹协调各种关系,优化培养机制,确保“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培养沿着既定目标推进。

一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之责。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培养的领导责任,把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视为加强全面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首要任务,纳入党委、支部的工作日程,总揽全局,做好培养工作的设计规划,科学制定全面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抓手和措施,切实搞好把关定向;科学调控,协调各种关系,统起来抓,合起来办,优化培养结构,以排除干扰,强力统筹推进,从而不断促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培养工作和谐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要担负科学组织、跟踪问效之责。各级党组织要借鉴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的现代管理方法,把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目标定实在、定具体,把培养工作的路线图设计制定好,确保培养有目标、践行有方向、评估有标准,切实克服培养实践进程中的时紧时松、忙而无序等现象;对培养的内容、过程、形式、方法、效果等都要进行科学设置,列出清单,责任到人,并通过跟踪检查、全程考核和总结评估等方法,确保培养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建立健全责任惩处机制,定期对培养工作进行督查、总结和讲评,严格追究推动培养工作不力或配合不积极主动的相关部门及个人,并依规惩处,确保相关单位及责任人通力合作,为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献计出力。

三要承担提供条件、营造氛围之责。建立健全培养队伍、场地、经费等一整套科学的工作保障机制,确保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持续给力,确保“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培养常态化长效化;善于总结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经验,借助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创设宣传平台,并通过理论研讨、交流心得、信息发布等形式,大力宣传、推介培养成果,引导各级有效开展“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培养;积极培育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整体构建服务。

四、坚持系统的开放性原则,构建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军地合作体系

作为不同要素构成具有新质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独立性。但“系统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无一不是与周围环境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否则,这个封闭的系统就会逐渐产生熵增,最终走向无序和解体。可见,系统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考虑问题、办事情,不仅要考虑事物的相对封闭独立性,还要深入考察分析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更好地解决问题。就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而言,我们要站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走出自我封闭、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思维定势,注重借助社会信息资源,尽快走出一条全方位、宽领域、军地合作的育人新路子,尽力优化“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培养的外部环境。

以更新思想观念为先导,实现统一意志、凝聚共识。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单靠军队的力量显然不够,还需争得人民政府、群众的广泛支持。不少单位和领导培养理念还囿于军队系统,没有以军地合作理念来拓展培养体系,严重制约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培养效果。因此,牢固树立军地合作培养的观念,不断提高对军地合作培养的认识,以此为引领,遵循“立足现实、着眼发展、通盘设计、分步推进”的原则,主动作为,在全方位、宽领域、大纵深、大融合的态势上谋求突破,将培养的时间延伸到青年入伍前,将培养的空间拓展到全社会,不断提升融合层次,提高融合效益。

以资源融合为基础,实现军地共享、增强效益。尽管部队在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方面投入很多,但仍不能满足教育培养需求。为此,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特有优势。比如,挖掘社会文化资源,坚持用健康文明、生动活泼的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培育形式,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端正价值追求、升华思想境界;挖掘红色传统资源,把驻地战斗遗址、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纪念场馆等红色资源,作为培养活动的活教材,让官兵从中感悟理想信念的伟大,自觉履行使命责任;挖掘新兴媒体资源,利用官兵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新兴媒体形式,努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赢得主动,增强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内在自觉。

以健全完善的机制为保障,实现军地共抓、良性互动。军地合作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能否得到保证,关键在于能不能建立起一整套以军队为主体、以地方为依托、全方位协作的培养机制。只有建立健全高效的军地合作培养制度机制,才能“融”到一起、“合”出成效。当前,应重点在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协调运行机制、责任管理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形成充分调动军民双方的积极性制度机制,为军地合作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这项工作深入持久开展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猜你喜欢

革命军人四有强军
我的科技强军梦
强军战歌
新一代革命军人培养的哲学思考
从《强军》,看强军
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有”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新形势下培育新一代“四有”军人的几点建议
游牧民族之特性对当代革命军人血性胆魄的启发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