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校园暴力”的解构与应对

2021-11-25贺建民

法制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缺位法律法规

贺建民 刘 飞 刘 宠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校园暴力简单的说就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的出现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会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因此有效遏制校园暴力问题的出现迫在眉睫。鉴于此,针对当代中国校园暴力法律缺位方面的问题,十分有必要积极探索有效应对的措施,确保能对校园暴力的情况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从而提高校园环境和建设效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一、当代中国校园暴力现状

近几年,随着我国全面加强对校园暴力管控问题的重视,我国校园暴力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合2018年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关于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的专题报告能看出,从2015年到2017年的时间段内,中国校园暴力的案件数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2016年和2017年校园暴力案件的数量同比下降了16.51%和13.37%。而在这些校园暴力案件中,抢劫、强奸等恶性暴力案件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态势,校园宿舍已经转变为校园暴力的高危区域,在数据中发生在宿舍的校园暴力案件高达35.31%,并且在案件中有将近60%的案件涉及到故意伤害方面的问题,有11.59%的受害人甚至死亡[1]。在这些案件的处理中,法律缺位的问题较为明显,部分情况下因法律方面的缺陷无法对实施校园暴力的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的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暴力问题的控制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必须针对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情况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这方面的问题,降低法律缺位的不良影响,显著提高对校园暴力问题的控制效果。

二、我国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情况

对我国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法律缺位的问题会导致校园暴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具体分析我国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问题,发现集中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一)刑事责任缺位

刑事责任缺位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现阶段我国立法机关尚未深刻认识到学生暴力主观恶性情况,甚至部分机关仅仅认为校园暴力的出现是学生理性不足导致的,矛盾冲突是较为常见的事,不应该采用刑事处罚手段对他们实施管理和制约,更应该采用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2],这就造成我国校园暴力方面存在明显刑事责任缺位的情况。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情况下才需要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即使做出严重的犯罪行为,也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就导致一些青少年在缺乏刑事责任的约束下做出错误的行为,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保护缺位

法律层面保护问题缺失的情况与立法机关和执法机构对我国校园暴力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将部分情节严重的校园暴力看作是一般的暴力行为,对校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伤害重视不够。如在某地区六名高二学生威逼学妹并对其猥亵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对被猥亵受害者所产生的身心伤害是无法被修复的,缺乏安全感的问题甚至会对受害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但是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中,校园暴力方面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对受害者身心健康权益的维护应进一步提高,保护缺位是校园暴力法律缺位方面较为重要的问题。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加大保护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才能对校园暴力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进一步控制[3]。

三、我国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应对措施

针对我国校园暴力法律缺位方面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从多角度为学生创造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空间[4]。

(一)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对校园暴力方面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控制,有效应对校园暴力法律缺位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应从法律层面降低刑事责任的年龄。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要注意制定完善的配套应对方案,确保对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与控制有助于共同针对校园暴力方面法律缺位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处理。具体来说,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基础上,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并且情节较轻的情况,要将处罚教育与感化教育进行结合,并借助消灭前科机制的构建,对他们的成长实施正确的引导。而针对12-14周岁参与故意杀人或者强奸等方面情节严重类型犯罪的青少年,则要对他们采用监禁类型的惩罚,并同步推进惩罚教育,使他们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的改正自己的错误,有效规避他们在未来出现重复犯罪的情况。如此就能对校园暴力方面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为学生打造健康、安全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有助于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让未成年人对于犯罪所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在校园生活中自觉控制自身行为,降低校园暴力的发生几率。因此针对校园暴力法律法规缺位的情况,新时期结合我国校园暴力频繁出现的问题,构建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只有参考国内外成功经验,针对青少年犯罪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建设和完善,才能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对校园暴力方面的问题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在实际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要明确校园暴力对于受害者产生的身心伤害情况,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要引入结合受害者心理伤害程度进行量刑方面的思想,建设反校园暴力法,并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针对对受害人心理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进行严厉的打击和严肃的惩罚,使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问题能得到合理化的处理,有效规避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不良影响。

(三)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针对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需要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重要的方向,只有学生能加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才能自觉控制自身行为,避免做出校园暴力的行为,降低校园暴力所引发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对校园暴力的情况进行合理化的控制,重点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将法律法规教育作为主题开展宣传讲座活动,向学生群体讲解校园暴力对个人以及他人的危害,让广大青少年群体能认识到违法犯罪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不良影响以及对自己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对校园暴力的发生几率进行合理化的控制。另一方面,将法律宣传教育向学校学科教育延伸,使学校学生能充分了解校园暴力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严重的校园暴力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会对个人发展以及他人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借助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降低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发生几率,在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对校园暴力进行严肃管理。

总而言之,法律缺位的问题会对校园暴力的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注意从法律层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校园暴力法律缺位的不良影响,从而弥补法律缺位方面的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这样才能提高校园暴力的有效控制效果,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校园教育活动的高质量推进产生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缺位法律法规
防疫不缺位秋收不误时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打造新媒体产品,这些基本功不能缺位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从“大学生回炉”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