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文化研究

2021-11-25

现代交际 2021年15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共同体理念

朱 晴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1)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建设、发展生态文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秀生态文化,是关系中国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必然要求。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深情宣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1]“美丽中国”要美在方方面面,其中最基础和最直观的是要有“生态之美”;解决新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首要问题。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本文基于“美丽中国”理念,从文化的视角,解决民众生态环境知识的匮乏、对生态保护淡漠的问题。

一、“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文化基因

“美丽中国”理念的实现,在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它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基因;既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又涵盖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两者相互激荡,为建设美丽中国汇聚了思想源泉。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观的思想源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不缺乏尊重自然的思想元素;无论是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道家所秉持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所坚守的“众生平等”,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儒家向来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天人合一”的“天”即天地、自然,它把天、地、人“三者”看作一个协调统一的关系。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董仲舒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以及荀子的“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荀子·王制》) 等观点,都强调人与自然本质上互融互通,人必须敬畏天意、顺应自然规律。道家历来秉持“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老子》中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其中,“自然”指的是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本质上就是效法自然,顺“道”而为,遵循自然规律。庄子更是对“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道”具有终极整体性,可以自给自足,故天地万物皆本道而生。佛家坚守“众生平等”的生态智慧。大乘佛教将一切法都看作佛性的显现,万法都有佛性。在佛教那里,所有自然之物都因有佛性而获得尊严,万物彼此之间息息相关、命运与共。在佛门中,“不杀生”的戒律排在各戒律之首,由“不杀生”衍生的“放生”活动,实际上是对动物生命的珍重,是一种积极的保护行为,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演进史的角度对人类自身的进化发展进行了梳理,提出人类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人类依赖自然而存在;因此,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4]人在本质上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应该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自然、爱护自然。马、恩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刚刚开始,资本主义工业化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虽然还未发生过大范围的生态危机,但是他们觉得生态环境将会出现或隐性或显性的危机。恩格斯就曾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了河流空气污染等问题及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对工人健康的危害。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极尽批驳,凸显资本主义生产违背了自然规律及对自然和人的破坏。故而,马克思认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人类应该立足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基点上来趋达“人与自然和解”的理想境界。

二、“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文化含义

生态文化狭义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考量,在不断完善生态制度、发展生态科技、提高生态伦理等方面的进程中,人类逐渐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自发塑形于思想观念中的文化形态;基于此,“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文化内涵应包含生态制度、生态科技和生态伦理三个要素,共同塑造美丽的生态社会,助力人与自然可持续友好发展。

1.“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生态制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生态制度文化则是将环境问题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层面,基于此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涵盖了生态经济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保法律制度等制度。制度层面的日益完善可以保障“美丽中国”理念在实现进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有效推进“美丽”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规范,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2.“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科技文化

科学技术是推动当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而,深受传统科技文化的负面影响,科技的不科学使用,造成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及生态系统退化等恶果,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不得不自觉担负起维护生存环境的义务和责任。美国科技哲学家唐·伊德认为,文化背景决定着现代科技发挥作用的过程,现代科技的生态负效应同样与文化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科技文化孕育而生。“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科技文化是将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渗透、运用到科技研究中,使生态因子贯穿于建设“美丽中国”科技研究的全过程,使科学技术“生态化”,生态建设科学技术化。

3.“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伦理文化

生态文化所具有的道德意蕴是实现“美丽中国”理念的内在属性,逐渐形成了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核心的生态伦理文化。生态价值的内涵包括生态环境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生态环境本身作为自然的主体的价值、人的存在与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价值等。而生态道德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道德是采用善恶标准评判,并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加以维系。生态行为则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基于对生态价值和生态道德的合理认知做出的实践选择。因而,生态伦理文化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导向,使人们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觉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自觉地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发展矛盾,从而形成生态保护实践活动的坚实基础和内生动力。

三、迈向“美丽中国”:生态文化路径

1.完善生态制度文化建设,打造多元共治的协同机制

“美丽中国”的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需要借助各种积极的社会力量和有益的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影响,实现从单一线性治理主体向多元网状治理主体的转变,构筑生态治理的“同心圆”。第一,政府应该履行对社会所负有的生态主导职责,在出台生态规划、完善生态法律法规、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弘扬生态文化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和贡献,重新塑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企业应该承担生态经济运行的主体责任,自觉减少消耗自然资源,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生产生态产品,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第三,人民群众应该成为绿色消费的主体军和拥护者,自觉克服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主动行使社会环境监督的权利,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第四,作为政府和公众的沟通纽带,社会组织可以有效解决公众追求绿色生活质量与政府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五,国际社会“要携手合作,不要互相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6]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国际合作,在促进全球生态保护的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加强生态科技文化建设,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

建设生态科技文化是化解生态危机、迈向“美丽中国”的基本途径,要以加强“生态科技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公民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方面,要拓宽、加深全民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深受传统科技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以“向自然开战”“征服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谋求资本的快速积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强行打破生态平衡警戒线。恩格斯曾在《论权威》中形象地描绘:“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7]可见,伴随着生态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谐问题孵化和助长了恶劣的社会民生问题。面对此民生痼疾,我们应该立足于发展实际,解决科技文化“认识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传统科技文化观念,加强生态科技领域的创新。传统科技文化观过分抬高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地位,忽视科技对自然造成破坏的可能性,由此引发气候异常、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特别是席卷全球各地的新冠肺炎疫情,此类灾害皆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可见,单纯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科技文化观,对社会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政府和科技工作者要顺应民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需要、新期许和新期冀,在科技制度创新上坚定不移地保持其生态取向,以生态文化价值观念为准则推动科技创新。

3.厚植生态伦理文化建设,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为了克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诠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观点,独创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并将之视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指向,更是建设“美丽世界”的目标导向。一方面,“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阐释和集中表达,摆脱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泥沼,是和谐的、正义的、正确的、命运的共同体;另一方面,“生命共同体”也是一种实践表达,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更需要转化为实践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时代,赓续我党历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多场合提出生态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而,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我们要加强生态伦理文化建设,传递“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必须要贯彻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生态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的一环,必须从“全球性”层面加以考量。面对共同的生态挑战,只有各个国家平等协商、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构筑全球生态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美丽中国”愿景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共同体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爱的共同体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