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抛锚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探析

2021-11-25蔡莹莹

现代交际 2021年15期
关键词:情境教师教学

蔡莹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普通2020修订)将英语技能分为听、说、读、写和看五种技能。其中“读”是一个相对基本的技能,能帮助学生获取丰富信息。学生通过阅读能在巩固原有单词的基础上收获新的单词,并开阔视野,接触新的文化信息;因此,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是极其重要、不能忽视的。

一、抛锚式教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抛锚式教学的概念

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真实的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产生学习动机,进行自主学习,并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解决该问题,最终促成学生能力的提升。[1]

(二)抛锚式教学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针对以往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作用而忽视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等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以产生。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2]提出,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强调学生以往经验的重要性。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去理解新知识,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运用。基于该理论,抛锚式教学法强调将教室的主场还给学生,教师在为学生创造好情境之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2.情境认知理论

布朗、柯林斯与杜吉穗于1989年提出情境认知理论,该理论强调为了促成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应创设一种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情境。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独立的,而是与社会情境相连的存在。“没有无情境的认知,也没有无认知的情境”是情境认知理论发展者哈德利的重要观点。抛锚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师创设一个与所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这样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是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他们提出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组员数量应在2—6人之间,组员们发挥自己的独特能力和聪明才智去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互助精神,还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在合作中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抛锚式教学设置了合作学习环节,面对教师提出的富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可以组成小组,一起分析探讨。[3]并且,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的方式还能避免一些基础能力薄弱的学生不思考不动手,他们会产生不想拖累整个小组的想法,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感。

二、抛锚式教学的特点

(一)在情境中学习知识

抛锚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其他领域的内容进行联系以做到学以致用。抛锚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用情境为理论与实践架起了一座桥,走出传统教学机械记忆的困境;因此,抛锚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必要的信息,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个体。

(二)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进行问题探究时,学生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寻找合适的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式,分配不同组员的任务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能充当引路人和促进者。基于此,抛锚式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框架下学习如何学习知识并习得思考问题的能力。抛锚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如何使用知识,而不是传统教学的如何记忆知识。

(三)运用视频多媒体等辅助工具

抛锚式教学由The Cognitive和Technology Group最早提出。该小组先后创设了两个视频项目,随着视频中故事的发展,问题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视频提供的情境中去思索。视频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并构建联系。视频也可以在现实情境下丰富生动地描述事件和人物,这是靠教师的言语直观讲解难以做到的。视频的合理使用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沉浸于视频所塑造的情境之中。

(四)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由社会建构主义创始人维果斯基提出,他强调教师布置的任务要略微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他们能够独立或者在与同学的合作下完成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在抛锚式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把握好这个度。同时,因为问题之间必须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存在,学生通过解决这些相互的问题,能够逐步深入挖掘并掌握知识点。

三、抛锚式教学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材料分析

本篇阅读课将以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科书必修三的课文“Great European Cities”为例进行讲解。本篇阅读主要介绍了欧洲的四个城市,作者介绍了这四个城市的名人艺术家、建筑物、悠久的历史等,运用优美的语言带学生领略这四个城市的伟大之处。

(二)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生词中形容词和名词,尤其是地点名词较多。在上一节课,教师已经对相关单词进行了讲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解读文章。学生处于高一下学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运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尚需提高,学习策略能力也尚需发展。

(三)教学目的

第一,学生能够归纳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这四个城市及各个城市的伟大之处。

第二,学生能依据本篇课文的思路和相关单词介绍自己心目中的伟大国家,以口头形式表达出来。

第三,学生感受中国的伟大城市,了解是伟大的人建起了伟大的城市。

(四)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

教师准备一段有城市标志的影片,城市不仅有本节所要介绍的四个欧洲城市,还有其他国家的城市包括中国城市,让学生观赏并询问他们能否辨认出里面的某个或某些城市,是否去过这些城市。

学生积极回答,有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旅游经历和对城市标志物的记忆。然后教师引入阅读材料。

设计说明: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要话题。

2.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本节课文章题目之后,请学生关注great,问在学生眼中伟大的城市有什么特征。

经过上节课一些单词的学习,学生能够做出回答,但给出的答案较为零散,没有体系。如学生大多回答了:artists、museum、paintings、buildings、places of interest等。教师在黑板的中心位置将问题和学生的答案写上。

设计说明:这是本节课的锚点问题,在此后的学习中,教师会逐步引导学生完善这个问题的答案。

3.自主学习

教师下发一个事先根据文章做好的表格,表格主要询问了这四个城市所在的国家、位置、名人及经历过的伟大事件。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本节课的生词,且文章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可以自己阅读本篇文章并完善这个表格。

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询问其他同学是否有不同意见,总结后,教师将答案落实到PPT上。

然后回到步骤2的问题,在阅读探究完作者对四个城市的伟大之处后,问学生能不能据此为伟大城市的特点这一问题添加新的答案。这次学生的回答更为系统,有了分类,如:famous people、art、history、science等。教师再次将学生的答案写到问题旁边,采用不同的颜色。

设计说明:经过阅读文章并完成表格,学生会对每个城市的伟大之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师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了解到他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感受一所城市的伟大。

4.合作学习

教师提供四个问题:Which city is the great city in your heart?Where it is? Why do you think it is great?(It's greatness,you can refer to the aspects we concluded in the blackboard) If you were the citizen of this city,what would you do to make your great city greater?

教师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讨论这四个问题,讨论完成后,教师随机抽2—3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一个report。

设计说明:本环节所设置的问题中,其中前两个问题较为简单,第三个问题在本节课的前两个环节已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讲解,第四个问题较为开放,学生作为城市的居住者,从自身角度去思索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因为此后的report环节,学生都能够认真探讨,并积极选用合适的英文词汇,学生的交流能力能够得到加强,和同伴一起解决问题,也能够让学生增加集体感。

5.效果评价

学生在分享完report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教师主要总结第四个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回答有看见垃圾要捡起来,要自觉维护周围的环境,要努力学习科技文化,帮助城市里的人们创建便利的生活。基于此,教师进行情感升华——伟大城市的建设者就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成为“great learner”,我们就可以建设出“great city”。教师归纳成为“great leaner”必须做到以下几点:“Gain mor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Read books.Enjoy arts,music and your life.Achieve your ambitions.Travel around the world and Appreciate different cultures.”这五句话的开头字母正好是本节课的主题词GREAT;因此,学生能够牢记这些相关知识。

设计说明:因为这四个问题并没有正确答案,所以教师要做的不是纠正学生,而是总结学生的各个思路,并进行归纳升华。经过升华,学生能够了解到城市与人的关系,也能知道自己其实在现实中也充当着城市建设者的角色。通过这项活动,学生的文化意识能力能够得到加强。

6.作业布置

教师让学生回家之后为自己心中的“great city”设计一个海报,下次课带来,大家一起欣赏。

设计说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学生还可以从作业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且该任务应设计得较为有趣,让学生能有激情、有动力完成任务。

四、总结与反思

经过实施抛锚式教学,总结与分析教学过程及成果,可以发现抛锚式教学实施的益处和一些注意事项。

(一)抛锚式教学的成果

1.学生课堂活跃性高,注意力集中

抛锚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因此设计教学任务时要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任务一般都有乐趣和挑战性,学生都会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5分钟,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2.学生习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学习完本课,学生不仅巩固了上节课的单词知识,了解了文章大意,还深层次感受到作者的思路,并用学到的单词参考作者的思路描述自己喜欢的城市。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尤其是能力方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抛锚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教师不是完全消失,要给予一定的辅助

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不是取消教师的作用。教师的角色转变为问题提出者、协作者和监测者。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教师不应只在台前观战,而是要加入学生的战斗,随时提供帮助,观察学生是否犯了普遍错误,卡在哪个步骤无法进行,并适时引导。

2.分组时要考虑到组员搭配

对于分组,教师要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小组内的成员能力偏好要各不相同,但每个小组的水平是基本持平的。教师在分组时一定要做到合理分配,不能将能力相对较差或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放在一起,这样学生很容易关注其他事情,而不关注学习。

猜你喜欢

情境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