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weck 的成长性思维干预可以有效克服逆境
2021-11-25翁雪
翁 雪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4)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这样一种现象,智商水平相近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的成绩可以处在班级前十名,而另一名学生的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为什么智商相近学业成绩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除了显而易见的家庭教育、学习方法等外在因素,还有内在认知层面的因素——思维模式。[1]1
Dweck认为,思维模式反映了人们用发展还是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个人品质,以及整个世界。具体来说,人的思维模式有两种:成长性思维模式和固定性思维模式(也叫成长心态和固定心态)。[1]1成长性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个人品质是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培养的;因此,相信自己的素质不断发展,对学习充满热情,并认为挑战和逆境是学习的机会,即使会暴露自己的弱点,但他们乐于接受并改正。而固定性思维模式者与之相反,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固定不变的智力和个人品质;因此,能够做到的就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并掩盖自己的缺点。
来自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强大的学习和成长能力,即大脑的可塑性;因此,成长性思维模式是符合个体智力发展规律的思维模式,还会增强人们在逆境中抵抗挫折的毅力、面对逆境的心理弹性。通过干预使人尤其是面临逆境的人使其建立起成长型心理模式,这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
一、成长性思维模式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Carol S.Dweck在心理学领域具有很大影响,她的理论研究体系源于习得性无助的干预研究,通过不断地挖掘研究结果形成的认知因素,最终提出了后来更名为思维模式理论的内隐智力理论。
Dweck最早的一篇研究比较了两种习得性无助的干预方法,发现相较于增加成功经验的成功疗法,引导习得性无助者主动改变认知的归因疗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善习得性无助。她对习得性无助者进一步分析发现,儿童在面对学业问题时存在两种归因取向:掌握取向和无助取向。掌握取向者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足,他们会更加努力寻找策略,以战胜困难;无助取向者会将失败归因为智力不足,放弃克服困难。接着,Dweck继续分析个体产生两种归因取向的原因,结果发现个体追求目标存在差异。具体来说,掌握取向者树立掌握目标,关注自己能力的增长,认为知识增长、能力提高就是成功;而无助取向者树立成绩目标,个体把目标定位在好的成绩和名次上,认为只有赢得胜利、取得好成绩才是成功。Dweck基于此提出了成就目标理论。Dweck继续深入研究造成个体存在两种目标取向的原因,发现个体的目标取向源于人的智力观,即智力是固定不变的还是不断成长的,这就是Dweck的内隐智力理论。
从纵向挖掘到人们难以克服逆境和产生无助归因的认知根源在于对智力发展持有的不同观点之后,Dweck又将这一发现横向扩展到智力之外的众多领域,如人们在人格和世界观等方面都存在固定和成长两种观点;因此,Dweck[1]1将其智力内隐理论更名为“思维模式理论”,将“增长观”更名为“成长性思维模式”,“固定观”更名为“固定性思维模式”。
综合Dweck成长性思维模式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一,最初Dweck就是立足于习得性无助的干预开展的研究,最终挖掘得到了心理因素——成长性思维模式,帮助了处在逆境和困难中的个体。其二,成长性思维模式者认为个人和世界都在不断发展,相信自己的素质也在发展;因此,对逆境表示悦纳。另外,成长性思维模式者会选择自己与自己比较,相比固定性思维模式者,其评价更为客观和宽容;因此,成长性思维模式能够有效缓冲逆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个体在逆境中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二、成长性思维模式的干预研究
虽然成长性思维模式和固定性思维模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但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会发生变化,即思维模式是可以被干预、改变的。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大脑可塑性知识被运用到许多领域。近年来,以大脑的可塑性为基础对思维模式进行干预成为主要研究方法。接下来,就将概述成长性思维模式在智力和人格方面的干预方法及效果。
(一)智力的成长性思维模式干预
以往的研究发现,在智力方面,成长性和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儿童,在成功后或未遇到挫折时,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成长性思维模式的研究者们大多选取生存条件劣势的群体或学业困难的被试群体进行干预。研究发现,对低收入家庭和社会地位较低(如,黑人、西班牙裔)的青少年进行干预,其成绩提升显著高于家庭条件好的青少年。除了提升成绩之外,向学生教授智力可成长的成长性思维模式,还能够增加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的策略、对学习的享受性和对自己学业表现的满意度和积极动机。这些变量解释了为什么持有成长性思维模式的学生在逆境和过渡时期能够有更多的韧性和心理弹性,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但是,成长性思维模式的干预研究并非在所有干预研究中都得到积极结果。Dweck团队研发了进行成长性思维模式干预的Brainology项目。有的研究中,运用Brainology项目得到了成绩提高、焦虑减轻等积极结果;但有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提高,甚至连积极的变化在几个月后也消失了。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教授成长性思维模式不仅要教授知识本身,还要促使学习者将知识内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认知。因此,成长性思维模式干预最重要的是设计一个“说即是信”的环节,即如果学习者能够将某个知识传授给他人,就视为学习者已经内化了这个知识。具体到干预实施上,帮助内化的方式包括:给笔友写信、为逆境中的人们提建议、撰写故事等,都是一种“说即是信”的环节。
除了成长性思维模式没有内化会影响干预效果,在课程之外如果教师和家长仍然对智力持有固定性思维模式,并以此教育、评价学生,那么干预效果也会受到削弱。因此,同样用“教授大脑可塑和成长性思维模式的运用策略”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干预,也是十分必要的。[2]当教师认知中的成长性思维增加,将会采用成长性的评分方式和课题讨论方法,例如,当学生没有掌握知识时,他们不会收到不及格的成绩,而是“尚未达到目标”。[3]同时,家长通过学习智力可成长观,运用掌握取向,评价、表扬孩子的努力,可以使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升。
目前,许多研究运用的干预方法都教授了“大脑可塑性”和“学习策略”两部分知识。有研究发现,仅仅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大脑可塑性知识,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改变”的成长性思维,并给学生的学业成绩带来显著提升;因此,学习策略是一个辅助的环节,干预的核心仍然是大脑的可塑性和成长性思维模式的内涵。
(二)人格的成长性思维模式干预
个体关于人格的成长心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认为自己的负面缺陷等消极的个人因素是可改变的,自己是不断成长的个体;其二,认为他人的消极行为和他人的负面标签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人也是不断成长的个体。因此,人格的成长性思维模式就可以针对前述两个层面进行干预。
1.自我的层面
不论是智力,还是人格方面的成长性思维模式,其干预的核心理念都是个人品质具有可成长性。另外,对于处在逆境和过渡期的学生,他们面临的困难除了学业,还包括人际适应、情绪调节等,人格的成长性思维模式就可以帮助学生应对这些问题。例如,Schleider等人对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青少年进行“大脑可塑性”“人格的可成长性”和“说即是信”三个环节的干预,结果发现,青少年自我报告和父母报告的焦虑和抑郁水平都显著下降。[4]
2.对待他人的层面
Yeager等人通过创设在同伴排斥情境来考察两组学生在人际困境中的攻击性,并将青少年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教授人格可变化的成长心态,控制组教授学生面对交往逆境的解决策略。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攻击性报复显著低于控制组,有的学生甚至向受攻击的学生道歉。[5]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改变认知比学习策略更加有效。同时,改变认知使具有成长心态的个体不再是被动的受害人,相反他们会主动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案来改善处境。
与智力方面的成长性思维模式相比,培养人格方面的成长性思维模式除了可以间接提高人们的成就水平,更多的优势在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培养成长性思维模式的教学建议
(一)备课阶段
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的活动,使学生体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智力与自我的成长。
(二)教学阶段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大脑可塑性”知识和成长性思维内涵,为学生提供内化成长性思维方式的活动,尤其要关注面临逆境的学生。
(三)学习结果评价
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将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等因素也纳入评价体系,可以建立师生共同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四)思想品德方面
教育中除了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要关注人格培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教授给学生人格是可成长的,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坚韧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成长性思维模式是一种新兴的积极教育心理取向的思维模式,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巨大帮助,尤其对于面临困境、遭受失败的学生群体。一方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智力可成长的观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努力程度;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除了智力之外,我们的性格、人格等心理品质也是可以不断变化、成长的。要促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格、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