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之心 义利之合
——叶适兵学思想刍议
2021-11-25王密密
王密密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南宋永嘉学派事功之学的代表人物。在学术上,他与朱熹、陆九渊二派颉颃鼎足;在军阵沙场上,他亦建树卓著,取得开禧北伐期间建康保卫战的胜利。晚年所著《习学记言序目》对南宋以前兵学著作进行了研究和评论,文中论及宋代文人言兵者甚多,所论常有虚浮之疾,无裨实务,称之为“充塞烂漫,可闻而不可听,可听而不可行”〔1〕。开禧北伐时期,叶适充分运用奇袭战略,偷营劫寨,兵民共守,取得了北伐期间最耀眼的一场军事胜利。他身上体现出了强国强军、收复失地的信念,也包含着通过积极参与时政,试图改革南宋兵制的决心。同时,叶适兵学著作中具有“六经注我”的个人风格,例如批判诡道,质疑孙武其人,反对“攻人之无备,出人之不意”等。一方面实践奇袭兵策,一方面又驳斥兵法诡道,这一矛盾引发了本文对叶适兵学思想的深入挖掘与研究。
然而,学界目前涉及叶适兵学思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值得注目的有周梦江的《叶适的政治思想》,论述了叶适解决南宋政治危机与冗兵问题的设想〔2〕,但重点落在叶适的政治思想范畴。魏鸿在《永嘉三巨子与南宋孙子兵学研究》中着重探讨了叶适在孙子兵学上的主要观点,例如对兵者诡道思想的驳斥等〔3〕,但未着意于叶适的军事实践。张洁的《试论叶适的军事思想》则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分析叶适的兵制改革与军事战略〔4〕。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叶适政治军事思想进行了研究,但均未能深入触及叶适兵学理论与兵学实践之间的矛盾点。本文以《水心别集》《习学记言序目》等文献资料为基础,从强兵之策、兵学实践、兵学反思三方面来阐述叶适义利结合的兵学思想,以请教各位专家学者。
一、强兵之策:分权与精兵
南宋一朝,外有侵略,内有隐患,却“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5〕。叶适虽为儒者,亦有将帅之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南宋军队的弊病:“自昔之所患者,财不多也,而今以多为累;自昔之所患者,兵不多也,而今以多为累;自昔之所患者,法度疏阔也,而今以密为累;自昔之所患者,纪纲纷杂也,而今以专为累。”〔6〕
他认为南宋朝廷的弊病在于几大问题:第一,“人主聚兵以自将为名”〔7〕,即将从中御,军队的直接指挥权不在带兵将领而在皇帝手中;第二,“竭国力而不足以养百万之兵”〔8〕,即冗兵冗费,财政负担极重。这几点也是南宋军备废弛、屡战屡败的情况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以永嘉学派事功思想为基础,立足于实际,勘察军情民情,总结得失,分析利弊,提出了分权与精兵两大策略。
(一)治理集权之患——分权之策
叶适认为“春秋时固无中御之患,战国始有而未甚也。秦汉以后其语遂为贬石”〔9〕。称“中御”为患,尤见叶适的理论勇气。北宋以来,纪纲过专,军权由人主把控,直到南宋已成为当时朝廷难以根除的隐患。
叶适追根溯源,认为此患始于唐末藩镇割据。“自唐至德以后,节度专地而抗上令,喜怒叛服,任于晷刻,而藩镇之祸,当时以为大讳矣。”〔10〕出于对藩镇割据的忌惮,害怕地方军阀威胁卷土重来,宋初军政大权皆由朝廷把控,将领只有练兵权,没有将兵权。这种矫枉过正的军事制度直接导致北宋一朝军队战斗力弱,兼之外族侵扰不断,朝廷最后只能屈意损威,养兵百万却无法抵御外敌入侵,只能以赔款求和终局。直至南宋,此患未曾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正因为深刻认知到纪纲过专的危害,叶适建议将军权下放,并设专人负责,而朝廷不加过问。只有做到有所分权,上下协作,才能兵民财赋,皆可得用。叶适深切南宋制度弊症之根本,提出分权思想,实乃批郤导窾之良方。
(二)治理冗兵之弊——精兵之策
如何解决南宋朝廷兵多财困问题,占据了叶适论兵文章的半壁江山。叶适认为兵多财困是南宋朝廷的弊病。在《四屯驻大兵》一文中,叶适点出南宋朝廷五十年之积病,三十万疲卒,兵多为患,而军队将帅消极避事,剥削军饷,内臣握制兵权,堪战之兵不到一半,兵费消耗国库等种种弊端。在《兵总论一》中,叶适指出当今朝廷最要紧的是重视财与兵。《厢禁军弓手士兵》中也说“不减宿卫、屯驻之兵,则国力不宽;不减厢、禁、弓手、士兵,则州郡之力不宽”〔11〕。
叶适所在的时代是冗兵冗费问题严重的南宋时代,主张精兵不仅是军事上的良策,而且基于对国家政治弊病的清醒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叶适不光有治理冗兵冗费的强烈信念,也构思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求做到“有百万之兵而不困于财”〔12〕。精兵是叶适强兵之策的重心。叶适认为宋太祖能够做到威服海内,其根本原因是“汰兵使极少,治兵使极严”〔13〕。这是治军策略的优势而非依靠军队的数量。《终论二》中,叶适提倡:“姑得以一当一,则精兵也。”“夫一人得一人之用,则固已十四五万人矣,用之必死,谁敢敌者!”〔14〕要做到精兵,便先要裁军。他认为厢、禁、弓手等部队应该酌情遣散,以招募民兵代替。民兵招募后,“自三等以上,籍其家一人为兵,蠲其税役;大州二千人而止,下州八百人而止。州县各为之所,将校率其州人”。其次,在裁减冗兵的基础上训练民兵,“秋冬而教,春夏则否,有警呼召,不用常法”〔15〕,既可解决冗兵冗费之难,又可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三)治理冗费之患——寓兵于农 措置屯田
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叶适秉持先人之言,提倡兵农结合的方式,措置屯田,主张以田养兵,寓兵于农,以安顿百姓为先,实现经济与军事结合。叶适阐述以田养兵之利,认为“夫以田养兵,亩四十至百而养一;以税养兵,亩四百至千而养一。以田养之,可至百万;以税养之,过十万则困竭矣”〔16〕。而他的屯田制实施措施非常具体,而且根据当地情势不同而进行变通,在他任建康留守时,面对因陷入战争而萧条的江淮地区,叶适的屯田思想就发生了变化:“今之屯田,与昔不同。夫省运就粮,分兵久驻,磨以岁月,待敌之变,此昔日屯田之常论也。顷自外寇惊骚,淮人奔迸南渡,生理破坏,田舍荒墟,十郡萧然,无复保聚。今之所急,在于耕其旧业而复其所常安,守其旧庐而忘其所甚畏尔,岂得以昔日之常论冒行之乎?”〔17〕在后来江淮建设三大堡坞时期,叶适也是充分发挥了屯田优势:“今三堡既就,流民渐归,所宜招徕安集,量加赈贷。令于东西一二百里,南北三四十里之内,其旧有田舍者,依本住坐,元无本业,随便居止。其间有强壮者,稍加劝募,给之弓弩,教以习射,时命程试,利以赏激。度一堡界分内,可得二千家为率,万一虏骑今秋再至,随处入堡,与官兵共守,此今日经营之大略也。”〔18〕利用屯田,因地制宜,江淮战场的军事基础建设在叶适的领导下逐步得到恢复。叶适也因措置屯田之法收效显著,得到朝廷颁赐金带的奖励。
二、兵学实践:建康保卫战
叶适的强兵之策不仅仅停留在文章中,而且能在实践中得出真知。开禧北伐时期他赢得的军事胜利,便是一次最好的证明。开禧二年,韩侂胄正式开启北伐。叶适向宁宗连上三道札子,提出“先为不可胜以待可胜”“修实政,行实德”“备成而后动,守定而后战”〔19〕等著名论断。叶适的主张是“在修边而不急于开边,整兵而不急于用兵”〔20〕。这是叶适针对时局做出的理性分析。然而,叶适的呼吁未被采纳,开禧北伐贸然进行。
南宋开禧北伐期间,叶适初任建康留守,便发觉当前形势有三大症结:一是民心动摇,谣言四起,“众情惶惑”,并且因战乱“生理破坏,田舍荒墟”;二是兵力虚弱,堪战之兵稀缺;三是江北无所凭借,防卫空虚,“然渡江之兵,苦于江北无家,基寨无所驻足,故石斌贤之徒不 能成大功”〔21〕。面对严峻的江淮战场,叶适做出了应对之策。
(一)将帅之风:奇袭取胜
开禧二年五月,叶适任建康留守。到任后,他立刻调查情势,了解军情与民生,从而总结出两大难题:第一是无人和,江淮地区民心动摇;第二是无地利,江北空虚,无所凭借。
叶适认为“人心一摇,不可复制”〔22〕,便以安其内为战略出发点,“收兵民杂守,屏蔽江南”,“使江北之民,心有所得”。〔23〕他秉持事功思想,“毋徇空言而妨实利”,以经济促军事,以屯田代替募兵,并分析可以团结的力量,“今所团结,即其保聚不流徙者”,于是从当地招募勇士壮丁,“令其依山阻水,自相保聚,用其豪杰,借其声势”“安集两淮,以扞江面”。〔24〕正是深刻地认识到冗兵冗费之弊,叶适于戎马倥偬之时,也主张使用更加经济的方式解决兵费之患。
为了打赢保卫建康的战役,鼓舞人心,叶适组织敢死队二百余人,天黑后以小舟渡江,埋伏江北芦苇荡中,夜半时分,以芦苇为掩护,射击金兵。金人惶恐,以为大军当前,不敢冒进,待天明时分,察觉实情,宋军已离江而去。如此,夜半劫营十余次,宋军气势大振。史载:“夜过半,遇金人,蔽茅苇中射之,应弦而倒;矢尽,挥刀以前,金人皆错愕不进。黎明,知我军寡来追,则已在舟中矣。复命石跋、定山之人劫敌营,得其俘馘以归。”〔25〕之后,叶适又派部将乘胜分道追击,最终金兵退却,建康之围解除,江南地区人心始安。这一场战役不仅让江淮一带防线得以保存,同时遏制金兵主力继续南下,是开禧北伐期间为数不多的胜仗。而叶适作为军事最高指挥官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最终力挽狂澜,不仅灵活运用了兵法策略,也实践了自己的强军理念,可谓功勋卓著。
(二)守定之道:建立堡坞
在赢得奇袭战胜利之后,叶适以史为鉴,总结出了以江北为军事重心的经验教训:“三国孙氏常以江北守江,而不以江南守江,至于六朝,无不皆然,乃昔人已用之明验。”〔26〕江北重镇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三国时期孙吴在此屯驻,建立军事要塞。然而,当时的状况是南宋朝廷对江北视若无睹,白白放弃了大好的地理优势。为此,叶适提出在江北建立堡坞的策略,并在《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中陈言四大利:第一,震慑敌方,增气势;第二,有应接之利,运输兵员粮草、武器重甲,攻守皆宜,战术灵活;第三,可破釜沉舟,一决死战;第四,兵士得病,医治便利。应该说,叶适无论是对于背依长江的军事地形的准确把握,还是对于掌控水运要道,控制水上军事交通的体察,都展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才能。叶适在赢得奇袭战役后,以江北及两淮为核心,修筑定山、瓜步、石跋三大堡坞,无战事时五百人戍守,修葺,堡坞内安置流民;战事起,则增募兵力千人,民兵两千人,操练行伍,外援一千各州禁兵,又以重金招募敢死队千人,以备砍营奇袭。安抚流民以工代赈,“若兴此役,流民必多应募,因可以赡给之,不至狼狈失所”〔27〕。既做到了军事防御,又赈抚流民,可谓一举两得。堡坞建立之后,江淮防御巩固,敌军不敢进犯。叶适在建康保卫战中的军事贡献当推首功。
三、兵学反思:义利结合的事功思想
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被指韩侂胄一党而遭到罢免,晚年退居永嘉水心,著《习学记言序目》。书中在论及《孙子兵法》等兵学著作时,提出了反对兵家诡道的观点,颇有兵儒不同道的意味。具体表现为仁道与诈术、理想与务实、儒家与兵家的分歧。
第一,仁道与诈术。“兵者,诡道也。”用兵入神的军事家离不开使用诡诈战术,而这一点又与儒家推行的仁义之道相悖。叶适是儒学大家,奉行孔儒之道,但另一方面,叶适又在战场领兵,使用了深夜奇袭的策略,通过诈术取得了战役胜利。建康之役,叶适“始捐重赏,募勇士,渡江北,劫虏营,石跋、定山上下,凡十数往返,取其俘馘,系累以报”。叶适在自己的著作《水心别集》中记录了因偷袭战术被上司质疑的情况,“顷岁余守金陵,与虏沿江上下,谋劫其寨以挠之,宣司以为疑”〔28〕。
在面对兵儒是否可以同道这一问题上,叶适以解决当前危急问题为前提,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拘泥教条。
第二,理想与现实的分歧。儒家主张以仁义之心堂堂正正取天下,而兵家则多以现实为基础。在叶适身上,两者皆有体现。他推崇儒家理想中的尧舜时代的战争,“禹、汤、文王之兵也,正道也,非诡道也”〔29〕,“必如禹、汤,而后不战全争者可言也”〔30〕,“虽汤武之师,不敢以此自任”〔31〕,“从古兵法,有正无奇”〔32〕。叶适对于上古时代贤能的极力推崇,体现出儒家的理想主义战争观。
但同时,叶适也更注重兵学研习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历代兵法文献中,他更推崇《吴子》,认为《孙子兵法》“言事太深远”,《吴子》“简直明白,无论智愚高下皆可用,用而必验”〔33〕。体现出他于兵学上实用、务实的态度。
第三,儒家之义与兵家之利的分歧。儒家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宗旨,而兵家以“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为准则。叶适论兵,重在仁义。他对于兵法诡道思想的驳斥占据着他兵学著作研究的重心。例如,他否定兵法中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论述。在《终论六》中,他提出:“夫谋天下之大事,成天下之大功,非可以攻人之无备,出人之不意也。必有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攻坚排深之力而后可。”〔34〕这是叶适兵学思想中的矛盾之处。建康保卫战中,叶适就是灵活运用了兵法战术,斫营劫寨而胜。
不仅如此,他还否定孙武的存在:“孙武齐人而用于吴,在阖庐时,破楚入郢,为大将。按,左氏无孙武,他书所有,左氏不必尽有。然颍考叔、曹刿、烛之武、鱄设诸之流,微贱暴用事,左氏未尝遗……其言得用于吴者,其徒夸大之说也。”〔35〕叶适从《左传》没有记录孙子一事质疑相关史料的真伪,是有理论勇气和学术探究精神的,目的是从根本上驳斥诡道思想。但此论谛当何如,大有商榷之空间。
叶适还厌恶因粮于敌的做法,批判“虽春秋用兵劣于前世,然未有指敌以为食者,至于后世剿劫掠夺,无所不有,而此书以为智将,则赤眉黄巾纷纷起矣”〔36〕。评价拙速巧久时说:“若轻行歘反,亟肄多方,譬如寇盗,有同夷狄,虽速奚贵哉。”〔37〕评价奇正,叶适也是跳出兵学本身,延伸至国家实务,“战势不过奇正,专为将兵者言之可也。若为国,则有正无奇也”〔38〕。
这是儒家学者对于战争残酷的控诉和对仁义之道的呼吁。然而在建康一役中,他也实践了因粮于敌的策略。
叶适一方面实践兵学要义,一方面驳斥兵法诡道,这样的矛盾往往令人不解。全祖望曾道:“水心天资高,放言贬古人多过情,其自曾子、子思而下皆不免。”〔39〕现代学者张义德在《叶适评传》中道:“叶适还是采用了偷袭的方法去砍营劫寨而取胜,并没有摆出‘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的架势,他自己的实践就否定了自己的理论。”〔40〕究其原因,叶适认为“其人心之不仁耶不然,何其遗弃众说,而好之笃而敬之深耶?”〔41〕宋代文人研究兵学而产生的“人心不仁”的思潮,才是叶适最想表达的核心。叶适推崇修德以治国治军:“自古两敌相争,高者修德行政,下者蓄力运谋。”〔42〕而对于兵法,叶适认为成败关键并不在法:“夫法所以用兵,而兵之成败不专在于法。若必以法为胜,则蚩尤、桀、纣若林之旅,岂其皆无法哉?且项羽之于汉高尝百胜,一败而亡,岂汉一日而有法哉?”〔43〕当时钻研“奇谋巧计”“于兵外立义”的思想盛行,朝廷内外不思稳扎稳打,备成后动,一心以速战为荣。开禧北伐的失败便是这样思潮下产生的恶果。
南宋军队腐败,将领贪弊,蔚然成风。叶适认为“四都、副统制因之而侵刻兵食,内臣贵幸因之而握制将权,蠹弊相承,无甚于此。”〔44〕其中,尤其提到了军队腐败而至军纪大坏。因此,整肃军队必要做到军纪严明。不求名,不避罪,爱国,爱民,是叶适极力推崇的为将为臣的根本之道。叶适认为:“善用兵者,人人知其勇怯,事事同其忧患,死生利害不相背离,所以首尾相救,如使一人。”〔45〕
叶适晚年隐居水心,正是看到了当时冒进钻营以及贪腐之风带来的社会影响,于是发奋著述《习学记言序目》,目的是要以己之力驱散这种习气,颇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但是,这样的思想观点亦有其缺失之处。
另外,叶适并不是服膺教条的古板学者。他认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在建康之役危急时刻,江淮地区因谣言四起而溺毙百人,甚至地方官吏都手足无措。叶适“羽檄旁午,而适治事如平时,军须皆从官给,民以不扰。淮民渡江有舟,次止有寺,给钱饷米,其来如归”〔46〕。
通过研究叶适兵学著作,可以发现:于义理,叶适为儒学大家,披坚执锐,誓破诡诈之风;于世务,他知晓变通,运用兵法,战场取胜,彰显永嘉学派精神。两者看似存在矛盾,实际上是叶适守仁者之道,持儒者之心,固本而培元,却又不唯上、不唯书,能随势应变的体现。叶适虽措意于“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但在面对迫切形势时,能够做出“急病先难,古人之义”的变通策略,而不是死守儒学教条。这正是永嘉学派义利结合的事功思想的精髓所在。
结语
文武合一,行兵尚义,是历代儒将用兵策略的特色。叶适以儒者身份担任战场指挥,但面对危急关头,如常自处,运筹帷幄而此心不动。而在战场之后,又坚持以务本培元的方式建设后方。他以儒者之心作为基准战争观,又以兵学理论作为实际作战战术。最终在他身上体现出的是兵学与儒学、文与武的合一,是儒者之慧与兵家之勇的体现,是兵儒融合历史大进程中的一环。在军队制度建设上,他坚持训练民兵,兵民结合;在兵役方面,主张削减兵数,培养精兵;后勤方面,主张足食强兵,以田养兵,寓兵于农,耕战结合;在兵学理论方面,体现出仁与诈、义与利、理想与现实的分歧。归根结底,他的智慧凝聚了为将者高度的军事素养、坚韧不拔的坚定心性,而这一点是儒学信仰与兵学思维融合的体现。
综上所述,叶适在兵学上的所论所行,不仅扎根于深厚的学术研究,又深悉于军事实务。其对南宋军队纪纲过专、冗兵冗费的深刻警醒,提出分权与精兵的改革措施,卓然有将帅之风,又蔼然于儒者之心。在戎马战场,他临危不惧,镇定指挥,又在胜利之后,修实政,行实德,巩固江淮战场。即便受冤罢免,他仍发奋著书,立破人心不仁之风。又以变通之策,义利结合,其言至深,其情慨然,其论于现世亦可为鉴,值得后世之人敬佩仰望。
【注释】
〔1〕叶适:《兵总论一》,《水心别集》卷一一,刘公纯等点校,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79 页。
〔2〕周梦江:《叶适的政治思想》,《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 期。
〔3〕魏鸿:《永嘉三巨子与南宋孙子兵学研究》,《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 期。
〔4〕张洁:《试论叶适的军事思想》,《河北学刊》2001年第1 期。
〔5〕叶适:《兵总论二》,《水心别集》卷一一,刘公纯等点校,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82 页
〔6〕叶适:《兵总论二》,《水心别集》卷一一,第780 页。
〔7〕叶适:《兵总论一》,《水心别集》卷一一,第780 页。
〔8〕叶适:《兵总论二》,《水心别集》卷一一,第781 页。
〔9〕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六四,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77 页。
〔10〕叶适:《兵总论二》,《水心别集》卷一一,第781 页。
〔11〕叶适:《厢禁军弓手士兵》,《水心别集》卷一二,第786 页。
〔12〕叶适:《兵总论一》,《水心别集》卷一一,第780 页。
〔13〕叶适:《兵总论二》,《水心别集》卷一一,第781 页。
〔14〕叶适:《终论二》,《水心别集》卷一五,第820 页。
〔15〕叶适:《终论二》,《水心别集》卷一五,第821 页。
〔16〕叶适:《孔子家语》,《习学记言序目》卷一七,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4 页。
〔17〕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水心文集》卷二,第12 页。
〔18〕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水心文集》卷二,第12 页。
〔19〕全祖望:《水心学案》,《宋元学案》卷五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39 页。
〔20〕全祖望:《水心学案》,《宋元学案》卷五四,第1741 页。
〔21〕脱脱:《叶适传》,《宋史》卷四三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893 页。
〔22〕脱脱.《叶适传》,《宋史》卷四三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893 页
〔23〕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水心文集》卷二,刘公纯等点校,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3 页。
〔24〕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水心文集》卷二,第11 页。
〔25〕脱脱:《叶适传》,《宋史》卷四三四,第12893 页。
〔26〕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水心文集》卷二,第14 页。
〔27〕叶适:《条陈堡坞五事》,《水心文集》补遗,第620 页。
〔28〕叶适:《哀公》,《习学记言序目》卷一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0 页。
〔29〕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76 页。
〔30〕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77 页。
〔31〕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78 页。
〔32〕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88 页。
〔33〕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82 页。
〔34〕叶适:《终论六》,《水心别集》卷一五,刘公纯等点校,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828 页。
〔35〕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78 页。
〔36〕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77 页。
〔37〕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77 页。
〔38〕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78 页。
〔39〕全祖望:《水心学案》,《宋元学案》卷五四,第1741 页。
〔40〕张义德:《叶适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0 页。
〔41〕叶适:《兵权》,《水心别集》卷四,刘公纯等点校,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80 页。
〔42〕叶适:《患虚论二》,《水心别集》卷一〇,刘公纯等点校,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66 页。
〔43〕叶适:《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90 页。
〔44〕叶适:《四屯驻大兵》,《水心别集》卷一二,第784 页。
〔45〕叶适:《孙子》,《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六,第680 页。
〔46〕脱脱:《叶适传》,《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89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