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2021-11-25林文艳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体系办学

林文艳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在我国民办高校经营发展中,各项办学工作都要得到教育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但是在学校实际经营中,主要采取自我管理方式,其办学经费来源于学费和培训费。在办学活动中,需要持续投放一些资金,在财务上主要采取内控方式。在学校成立初始阶段,将会把大量资金用于办学建设和办公设施建设上,前期资金投放量大,但又无法从政府部门获取一定的直接帮助,所以面临的财务压力比较大。在这种环境下,民办高校在经营生产中,需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规范财务活动,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风险问题出现,在维护民办高校整体利益的同时,为其今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民办高校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一)筹资风险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大部分经费来源于自己统筹。收取学费是民办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但是因为部分民办高校生源逐渐减少,学费经费已经无法维持学校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需要寻找主动寻找生源,以缓解学校经济压力。为了避免资金枯竭,保证教学质量,适当扩大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高校贷款成了主要的统筹资金方式,大量贷款虽然能够帮助学校解决一时之需,但是面对较大的贷款本息,将会增加学校资金压力。单一的投资方式影响民办高校运营,容易引发财务筹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

当前,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在现有财务管理体系上缺少完善性,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办学投资者同时经营其他产业,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投资者将会出现挪用公款的状况,不利于民办高校稳定经营。部分民办高校管理者由于缺少对学校经营状况的了解,通常会高估学校教学发展空间,将资金直接用于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缺少对项目投资风险的思考。再加上资金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学校资金链的断裂,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经营风险

当前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刚刚成立,对于公办学校来说运营时间相对偏短,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容易造成各项教学资源浪费,教学设备使用效率低,并且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强,缺乏稳定性,部分教师专业水平十分有限,不满足现代教育改革要求。如果民办学校教学质量无法大幅度提升,优秀生源将会大量流失,导致民办学校自身形象受到影响,如果民办高校办学质不满足国家教育部门发布的要求,学校最终会由于运营不到而面临倒闭,影响民办高校经营发展。

二、导致民营高校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一)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随着教育体系改革逐渐深入,民办高校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民办学校资金需求量随之提升,银行贷款比较严重。由于学校管理者不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忽略学校资金管理,更没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盲目扩张经营,办学经验不丰富,资金管理不规范,从而加剧财务风险出现,影响民办高校稳定发展。

(二)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首先,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规范。当前民办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预算没有与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管理要求和学校经营发展状况相互融合,预算执行效率差,缺乏动态管理体系,更没有制定详细的风险预警计划,无法及时找出民办高校经营发展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缺少预算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影响预算执行效率,从而引发各种财务风险问题。其次,内部审计体系不规范。在民办高校经营发展中,缺少规范的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委员会机构缺乏独立性,容易受到学校上级部门的干预,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善,透明性低,无法对民办高校财务进行有效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管价值,导致财务管理缺乏有效性和规范性,给财务风险问题出现提供了可能。

(三)融资渠道单一

当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在资金来源上,主要依赖于学校收入、银行贷款和少部分政府部门财政补贴,现有资金统筹渠道比较单一,教学收入往往会受到学校生源的影响,随着我国学生人数的不断减少,大部分民办高校容易面临生源紧张的问题,这将会给学校教学收益带来直接影响。为了能够保证民办高校正常运行,高校通常会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统筹资金,但是贷款额度将会受到限制,一旦学校将土地、房产等物质抵押,学校将无法再进行大额借款,并且面临的贷款利息也会随之升高,学校面临的财务压力增大,财政补贴基金十分有限,无法帮助学校有效处理资金短缺问题。所以,学校需要寻找其他的资金统筹方式,实现民办高校的稳定经营。

三、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强化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在管理领域上给予财务风险管理高度重视,只有做好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工作,才能避免资金不合理使用,降低高校资金管理中各项风险。在民办高校经营发展中,管理人员也应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当前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和国家对教育体系实施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明确民办高校经营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制定详细的财务管理对策,从根源上减少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民办高校还要在内部,开展各种宣传培训工作,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到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相关活动,通过学术交流,从中总结经验,学习更多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帮助民办高校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要学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积极引进一些专业性财务管理人员,加强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定发展,还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只有学校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学生就业率才会随之上涨,为学校吸引更多的生源,保证学校具备稳定的收入。所以,民办高校需要加强办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生源,为民办学校经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完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首先,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民办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应用其中,结合学校经营发展要求,制定详细的预算管理计划,编制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案,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加强预算执行,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学校经营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对预算执行结果与预期预算目标比较,如果差异较大,及时找出差异原因,调整预算方案,实现动态管理。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加强财务风险预警,量化风险管理指标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识别学校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其次,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民办高校需要在内部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会受到领导层的干预,对于存在问题的财务活动,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保证财务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主动接受国家教育部门及群众的监管,充分发挥审计监管价值,引导民办高校稳定经营。最后,完善财务人员管理体系。民办高校通过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财务管理团队,有效促进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防范财务风险。在财务管理团队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教育,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工作职责,强化其责任意识之外,还要定期开展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为财务人员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通过学习教育,让更多的财务人员掌握现代化财务管理技能和知识,与时代发展要求相迎合。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财务分析能力和控制能力,对学校整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制定详细的财务风险防范计划,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从根源上减少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

(三)适当拓宽筹资渠道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为了填补资金缺口,将贷款风险进行转移,需要适当扩充资金来源。现阶段,学校会通过内外两部分增加自身收益。在内部,学校需要有效处理学生欠费问题,尽量做到应收尽收。收费收缴率需要和学校各个部门经费相结合,通过建立“奖、贷、助、补、减、捐”助学制度,落实好助学贷款、奖学金等相关政策,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就学,组织安排困难学生通过勤工俭学,从根源上处理学生缴费困难的问题。在外部,学校需要打破传统的资金统筹方式,利用资本市场为学校吸引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并且,学校需要在内部成立校友会、基金会等相关基金扶持机构,通过企业和个人捐款,给困难生提供就学机会。此外,银行贷款虽然能够帮助学校处理资金短缺问题,但是负债率比较高,对民办高校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贷款控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确保学校能够顺利支付贷款利息的情况下,适当借贷,并在获得贷款额度后,需要加强资金管理,在贷款使用途径上提前做好规划,不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项目中支出大量贷款,保证每笔资金都能做到专款专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国家各界对民办高校运营给予高度重视,民办高校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需要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适当扩充筹资渠道,调整学校资金结构,减少财务风险问题出现,在改善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民办高校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管理体系办学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