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阅读中的眼动研究》书评
2021-11-25陈顺森
陈顺森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千百年来,人类通过眼睛扫视书页,将字符投射至视网膜,唤起大脑的整个阅读过程。阅读活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让人类跨越时空界限,与逝者对话,与远方谈心,与未来沟通。在现代社会,阅读不仅是个体持续学习、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早在2014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的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中。倡导全民阅读有助于快速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在全国上下积极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阅读已成为个体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和必备技能,是获取、传播知识经验以及进行跨时空、跨地域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开始学习并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对于绝大部分中国读者而言,英语是其第二语言。在国际化大环境下,第二语言学习与阅读是国际交流的基础。如何全面、高效地进行第二语言学习与阅读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然而,在第二语言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两种语言文字差异的困扰。汉语为表意文字,英语为拼音文字,两种语言在基本书写单元、书写单元的形状和词边界信息等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那么我国读者阅读汉语和英语文本时的认知加工过程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存在哪些异同点?如何提高我国读者的英语阅读与习得效率?这些不仅仅是读者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揭示我国读者进行汉语、英语阅读时的认知机制和影响因素,同时也为探讨提高汉语、英语阅读效率的途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在文本阅读中,读者通过移动双眼提取、整合文本的相关信息,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内容。近年来,研究者借助眼动追踪技术揭示阅读过程的认知机制,并证实了阅读包含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既有“低水平”的眼睛运动,也有“高水平”的认知加工活动。李馨博士自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起,就专注于运用眼动追踪技术研究汉、英双语阅读,毕业工作后持续投入于汉、英双语阅读的认知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在汉、英双语学习与阅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体系,对如何提高汉、英双语阅读效率以及该领域研究成果如何服务社会有独到见解。
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双语阅读中的眼动研究》,是李馨博士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青年基金课题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对她过去十余年研究工作的总结,包括李馨博士参与的发表在Cognition 期刊上的国际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发现阅读语义相同的三种语言(汉语、英语、芬兰语)时眼动模式的跨语言一致性,后被Science Daily 和UNESCO 等十余家国际媒体广泛关注。
该书积极响应“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关注阅读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以提高汉、英双语阅读效率为主线,聚焦双语阅读的认知加工特点。全书总结国内外权威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李馨博士近十几年来开展的系列眼动研究成果。包括六章内容,具体为:第一章是阅读研究概述,系统论述了汉、英两种语言特点的差异,以及双语阅读研究的方法学问题;第二章是双语阅读眼动研究进展,从眼动控制视角系统论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三章为双语词切分研究,以词切分为切入点,结合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书写形式,考察词切分在双语阅读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双语阅读眼动控制模型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以词汇加工为关键问题,结合语言特性和词汇特性,系统介绍双语词汇加工领域常见的词汇效应;第五章以校对阅读为研究视角,考察读者阅读不同阅读任务时的眼动特征;第六章由双语阅读拓展到三语阅读,考察不同语言阅读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双语阅读中的眼动研究》是系统阐述双语阅读眼动研究的学术专著。总体上看,全书内容丰富,研究视角独特,系统性强,主题鲜明,逻辑清晰。作者引用了最新的眼动实证研究成果,用辩证思维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对本领域下一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本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并重,理论上有助于揭示双语阅读的认知加工机制,为构建双语阅读眼动控制计算机模型提供科学依据;实践上为探讨高效率双语阅读的有效途径提供参考价值,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