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人格类型及其对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

2021-05-30曾练平田丹丹黄亚夫赵守盈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神经质人格特质人格

曾练平 田丹丹 黄亚夫 赵守盈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贵阳 550025)

1 问题提出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对青少年个体发展和整体国民教育素质提高有重要影响(卢冬君, 2015)。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备受关注。教师工作绩效是指教师对自己表现出的与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相关的积极行为与结果(邹佳颖, 2019)。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绩效不仅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更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

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可从个体和环境两个角度加以区分,个体因素中,人格作为稳定的特质受到关注(金灿灿, 邹泓, 2013)。目前有关人格的研究,多从大五人格方面着手,大五人格是一个重要的高度概括的人格特质理论,它包括人格的五个要素: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和开放性(Eysenck, 1992)。以往研究发现,尽责性能正向预测工作绩效(刘正君, 2018),宜人性也能正向预测工作绩效(姜红, 孙健敏, 姜金秋, 2017; 刘金培, 宋晓霞, 方琼红, 朱磊, 2017;Tuteja & Sharma, 2018)。而对于神经质水平较高的个体,高度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导致注意偏向,从而减弱对工作相关任务的参与(Kaya, Ataman, &Aydin, 2017; Kokkinos, 2007)。与之相反,外向性和开放性的个体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工作绩效更佳(Fischer & Boer, 2015; Judge &Zapata, 2015)。

这些研究均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强调单一人格特质给工作绩效带来的不同影响,各特质维度间通常被视为独立和孤立的,忽视了各特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反,“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将人格视为一个整体和集成的系统,认为个体往往同时受到不同特质维度的影响(Merz & Roesch, 2011)。对此,潜在剖面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潜在剖面分析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基于个体对外显变量的反应选择倾向将个体分为少数互斥的潜在类别变量,使外显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潜在类别变量来估计,它能帮助研究者理解不同变量或者同一变量的不同维度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在特定个体内部产生作用的(苏斌原, 张洁婷, 喻承甫, 张卫, 2015;Gabriel, Daniels, Diefendorff, & Greguras, 2015)。研究发现将多种人格变量组合构成不同的人格类型,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格差异(刘文婧, 许志星, 邹泓, 2012; Perera, Granziera, & McIlveen, 2018)。因此,本研究拟基于以个体为中心的新视角剖析教师人格的亚类型,并加入人格类型和工作绩效关系的考察,这可能也是对不同工作绩效个体人格特质研究的必要补充。

环境因素中,工作和家庭是个体生活的两个领域,工作家庭关系成为影响个体工作绩效最为重要的社会环境(赵富强, 罗奎, 张光磊, 陈耘,2016)。个体的工作和家庭间关系良好,两个角色冲突最小,并能在角色间获得积极体验通常称为工作家庭平衡(Clark, 2000)。研究指出,当工作家庭平衡时,个体有充裕的精力、资源和情感降低两个领域中不同角色体验所带来的冲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工作效率(赵富强等, 2016)。个体同时会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李涛, 2019),改善工作绩效(Carlson, Grzywacz, & Zivnuska,2009)。也有研究发现,即使工作和家庭领域由于难以调和的压力产生冲突,对员工的工作绩效也没有显著影响(Jung Choi & Tae Kim, 2012; Muse &Pichler, 2011)。这意味着,工作家庭平衡和工作绩效的关系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于悦、周明洁、郭昫澄、贺琼和张建新(2016)研究发现,对一些具有特殊人格特征的个体,即使在工作家庭平衡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工作表现。可见,人格特征可能会调节工作家庭平衡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基于此,本研究将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类型差异及不同人格类型教师工作绩效的表现,并探讨其在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利用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时间,现场发送问卷1000 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95 份,回收率为89.5%。其中男性378 名,女性517 名;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230 名,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665 名;工作年限1~5 年148 名,6~10 年80 名,11~20 年381 名,20 年以上的286 名;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157 名,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283 名,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352 名,高级教师103 名。

2.2 研究工具

2.2.1 工作家庭平衡问卷

杨忠萍(2019)编制,共9 个条目,分为时间管理、情绪溢出和角色转换三个维度,采用5 点计分,分值越高说明个体的工作家庭越平衡。本研究中时间管理、情绪溢出、角色转换维度及总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0、0.67、0.75、0.83。

2.2.2 大五人格问卷(简版)

Zhang,Wang,He,Jie 和Deng(2019)从CBF-PI-B 中挑选了15 个条目编制的极简版中国大五人格问卷(CBF-PI-15),分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五个维度。采用6 点计分,第2 题和第5 题为反向计分。本研究中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1、0.62、0.72、0.81、0.67。

2.2.3 工作绩效问卷

龙立荣(2001)翻译修订的Gould(1979)与Pazy(1988)的自评绩效问卷,共4 个条目,采用5 点计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值越高表明个体的工作绩效越好。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9。

2.3 数据处理

所用问卷在统一指导语下进行团体施测,当场回收问卷。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区分中小学教师人格类别,主要通过信息指数(AIC、BIC、aBIC)、分类指标(Entropy)和似然比检验(LMRT、BLRT)等模型适配度指标来确定最佳的分类模型。使用SPSS24.0 对不同人格类型在大五人格、工作绩效得分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参考过往研究,使用SPSS 进行分组回归,检验不同人格类型、工作家庭平衡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陈春晓, 张剑, 张莹, 田慧荣, 2020)。

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做Harman 单因子检验。结果表明,未旋转的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30.02%,小于临界值40%,说明本研究中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三因素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均优于其他竞争模型,表明区分度良好。

表 1 区分度检验结果

3 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神经质与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工作家庭平衡和工作绩效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变量彼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

表 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3.2 中小学教师人格的潜在剖面分析

被试随机分成两组,以大五人格的5 个维度标准化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组1(n1=447)用于探索大五人格的分类,组2(n2=448)用于验证和后续分析。将人格依次分为1 类、2 类、3 类、4 类、5 类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的模型拟合性估计(见表3)。结果表明,两组样本中小学教师大五人格的潜在类别分类基本一致,分为2 类明显好于1 类,分成3 类明显好于2 类,BLRT 都达到了显著,但分成4 类时,LMRT 没有达到显著性,Entropy 有所下降,虽然AIC、BIC 值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结果说明3 个类别为最佳模型,并绘制剖面图(见图1 和图2)。同时各类别的归属概率分别为92.6%、94.1%、96.6%,说明3 类模型分类可靠性高。

表 3 潜在剖面分析拟合汇总表(n=895)

图 1 中小学教师人格类型的潜在剖面图(n1=447)

以人格五维度为因变量,潜在的3 种人格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4),潜在类别的主效应在人格五维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01)。事后检验发现,3 种人格类型在大五人格各维度上的得分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01)。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剖面分类是有效的。

图 2 中小学教师人格类型的潜在剖面图(n2=448)

3.3 中小学教师人格潜在类别的命名

如图2 所示,在人格的三个类别组中,第一类教师有100 人,占总人数22.3%,第一类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类,但神经质水平显著高于第二类,符合已有研究中对过度控制型的定义(邹容, 谢笑春, 李晶晶, 洪晓彬, 范翠英, 2019),可命名为过度控制型。第二类教师有230 人,占总人数51.3%,相较于其他两类,第二种人格类型者具有稳定的正面情绪,不容易冲动,温暖、合作,具有最低的神经质水平,最高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水平,可命名为心理弹性型(邹容等, 2019)。第三类教师有118 人,占总人数26.4%,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的得分都居于前两者之间,而突出的特点是神经质得分很高,可命名为情绪型(金灿灿, 邹泓, 2013)。

表 4 不同人格类型中小学教师的人格五维度得分差异比较(M±SD)

3.4 人格类型在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以人格类型为自变量,工作绩效为因变量,采用DU3STEP 法,发现三种人格类型的中小学教师在工作绩效总体得分上差异显著(χ2=40.57,p<0.001)。两两之间的差异比较显示,心理弹性型(3.91±0.06)的工作绩效得分显著高于情绪型(3.58±0.05)(χ2=39.70,p<0.001),情绪型的工作绩效得分显著高于过度控制型(3.42±0.05)(χ2=5.29,p<0.05)。

采用分组回归检验人格类型在工作家庭平衡和工作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先引入控制变量,然后引入工作家庭平衡,检验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结果如表5 所示,在控制了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和学校类型后,发现过度控制型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平衡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不显著(β=0.04,p>0.05);心理弹性型(β=0.18,p<0.01)和情绪型(β=0.20,p<0.01)教师工作家庭平衡能显著正向预测工作绩效。

表 5 工作家庭平衡对不同人格类型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中小学教师人格的潜在类别

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质进行了类型化分析,将中小学教师的人格分为过度控制型、心理弹性型和情绪型3 种类型。本研究得到的3 种人格类型,与以往对不同文化、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主要人格类型划分结果一致(Kinnunen et al.,2012; Zhang, Bray, Zhang, & Lanza, 2015),表明个体的人格类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相对稳定。在划分的三种人格类型中,心理弹性型人数比例最高,情绪型人数占比处于中间水平,过度控制型最低。而Zhang 等对酗酒者人格类型的调查发现,心理弹性型人数占比最低,过度控制型占比最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受岗位性质的影响。首先,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具有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等积极的人格特质,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和建立师生关系(罗杰, 刘振会, 蹇世琼, 王孟成, 2019)。其次,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沉着冷静、耐心细致,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善于自我控制(汪先平, 2013),这意味着对于教师而言,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并生发出积极的教学情绪是必要的。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等积极人格特质水平比较高,神经质等消极人格特质水平比较低。

4.2 中小学教师人格的潜在类别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不同人格类型教师工作绩效的得分有显著差异,表明研究得到的三种潜在类别是有效的。三种人格类型中,心理弹性型教师工作绩效的得分最高,其次是情绪型,过度控制型最低,这与Perera 等(2018)的研究结果一致。心理弹性型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在与同事和学生打交道时表现出热情、温柔和利他的态度,课堂教学多样化,对与工作相关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带来的工作结果最佳。情绪型教师的神经质水平较高,可能导致不满意的工作结果,但这类教师的积极人格特质水平较高,精力充沛、尽职尽责和利他主义的倾向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工作,高水平积极和消极人格特质的联合影响带来良好的工作绩效(Perera et al., 2018)。相较而言,过度控制型教师的工作绩效得分最低,可能由于他们积极人格特质水平最低,消极人格特质水平较高,意味着他们在面对工作时往往持消极的态度,在工作中的投入相对较少,工作绩效欠佳。

4.3 人格类型在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心理弹性型、情绪型教师的工作家庭平衡正向影响其工作绩效,过度控制型教师的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不显著。这表明工作家庭环境可能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工作绩效。个体特质会影响个体态度和行为以及如何分配其有限资源(赵富强, 黄颢宇, 陈耘, 张秋红, 2018)。人格作为稳定的个体特质会影响个体处理工作和家庭关系问题的动机和态度以及个体在经历工作家庭问题时的资源分配过程,从而影响工作绩效。过度控制型个体的工作家庭平衡不提高工作绩效,可能由于这种类型的个体情绪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情绪化、抑郁等特征(陈晓暾, 党艺伟, 葛雅利,2019),积极的情绪体验比较少,在处理工作家庭关系时缺乏积极性,需要支配的资源较多,影响了其在工作上的表现。心理弹性型个体的特点是神经质较低,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较高,这一类型的个体工作绩效好,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仅能够调节不合理的认知和负性的情绪体验,还能主动利用资源,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绩效(刘金培等,2017),进一步增强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尽管情绪型教师的神经质水平很高,情绪调节能力低,但其人格特质中的积极成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神经质的消极影响,因此,他们的工作家庭平衡仍然能促进工作绩效。

本研究对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一方面,不同类型人格教师的工作绩效具有显著差异。这提示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识别、培育与开发教师积极的人格特质,不仅可以使其妥善应对教学工作和任务,而且可以在教师处理工作家庭关系时,通过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的态度和资源分配影响其对工作绩效的反应;同时也应加强对过度控制型教师的干预和指导,提升和完善过度控制型教师的人格特质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个体的工作家庭平衡对提升工作绩效是有帮助的,因而学校不仅要为教师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还应为教师平衡工作家庭关系提供资源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仅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但不同职业类型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剖面结构,因此未来可对其他职业群体人格的潜在类型进行探究并考察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异。

5 结论

(1)中小学教师人格可以被合理地划分为过度控制型、心理弹性型和情绪型三种人格类型,其中心理弹性型人数占大多数。不同人格类型教师的工作绩效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心理弹性型最佳,其次是情绪型,最后是过度控制型。(2)人格类型在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绩效间起调节作用,在心理弹性型和情绪型群体中,工作家庭平衡显著正向预测工作绩效;在过度控制型群体中,工作家庭平衡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猜你喜欢

神经质人格特质人格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反刍思维对中学生神经质和抑郁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