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人从来不怕机器人

2021-11-25文_赵

工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换人工种工业革命

文_赵 昂

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东莞,如今有了第一家“无人工厂”。10条生产线上60台机器手日夜无休打磨结构件,每条生产线由自动传送带上下料,这一过程不再需要任何人力。原本需要650名工人的打磨车间,目前只用60人。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样的工厂会越来越多,按照东莞市的计划,未来,该市要完成“机器换人”应用项目1000个至1500个。“无人工厂”的落地,让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被舆论关注:机器取代人,工人去哪儿呢?

回答这个问题,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无人工厂”会挑选、留下什么样的工人?

有研究称,“无人工厂”脱胎于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概念,即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工业模式。

如果把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前三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存在“机器换人”的过程,蒸汽机、发电机和计算机的出现,都取代了上一个工业时代的人工劳动,使得原有工序需要的人力大幅度下降。

但是,在这些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用工总量并没有大幅下降。因为机器取代了旧工种,也诞生了操作机器的新工种,并且,新工种的工作环境往往要好于旧工种。就好比机器采挖煤炭,比过去人工采挖用工效率更高,煤炭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会降低。当然,操作机器采煤的矿工往往需要具备较高技能水平。

回到“无人工厂”这个问题上,“无人工厂”不等于工厂里一个工人都不需要,而是将过去劳动密集型、重体力型的工序用机器取代,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但是,机器操作的生产线投入成本极高,一些特定的高精工序依然无法用机器替代人工。

换言之,过去简单操作型的普通工人在未来的需求量势必下降,但是,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能够驾驭机器的高级技工将更加吃香。另外,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机器自组织化,也需要大量的研发和维护人才。

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酝酿,即便是在首家“无人工厂”落地的东莞,与这次产业革命仍有相当距离。

来自最近的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东莞,内资工业企业平均用人规模,相比港澳台商投资的工业企业以及外商投资的工业企业,企业用人规模普遍偏小,且越来越小。要知道,“机器换人”的前提,应当是工厂具有相当规模,否则,耗资巨大的机器人流水线是入难敷出的。如果工业企业之间不能有效整合,形成规模效应,何谈“工业4.0”?

“无人工厂”落地,对工人是个考验,要去掌握难以被机器取代的新技能。有关方面也应该思考,该怎样培养出适应新的工业时代的技能人才。当然,企业经营者也要意识到,拥有更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工人,对工作环境和职业平台的需求层次更高,企业该如何满足他们所需?

当时代的风潮发生变化时,没有人可以改变风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培养“工业4.0”时代的新工匠,有关方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因为,驾驭整个信息系统的,依然是人。

猜你喜欢

换人工种工业革命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问题探析
梅钢公司“机械化换人 自动化减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我能按照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吗
新形势下如何实行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
中国制造业基于成本控制的“机器换人”问题研究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新华网:杭州未来5年推3000个“机器换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