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财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完善方法

2021-11-25李艳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3期
关键词:财会财务会计国有企业

李艳

(河北省盐业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信息系统的应用在企业内部越来越广泛,财务部门随之逐步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但是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提升会计信息化集合度,加快建设会计信息化、整合部门间信息资源,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急需解决。

二、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是从单一财务部门数据整合到财务、业务等多部门数据共享的变革;是单层机构到多级组织架构的升级,是财务、业务各部门间信息化集成的升级。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打通,实现有效数据实时共享,是按照信息化系统预先植入的计算法则和规律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的过程,并将结果数据,通过不同形式,即财报、业报、报表、汇报材料,传送不同层次的各个部门所需要的数据。不仅仅是提高财务的工作效率,更提升整个企业的工作时效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三、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对财务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国有企业管理层认为财务会计信息化就是将人为手工记账到计算机账套内记账的简单迁移,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方便、快捷,也没有看到会计信息化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那就更无从谈起能给公司重要决定提供数据支撑的重要作用和企业价值。由于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不重视,导致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在国有企业中的发展缓慢,甚至严重滞后,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国有企业在社会中的快速发展。

(二)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大工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开发上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从前期系统选型开始,到企业的现状需求分析,再到应用系统的开发、测试等系统搭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在上线运行使用后,要不断地对信息系统做系统应用的漏洞修补,系统维护,这也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当然这里面还会有硬件方面的投入,比如系统服务器、系统终端设备、网络费用等。在系统上线后,领导层在短期内无法看到效果,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经过长期不断地建设、维护才能逐渐显现其在企业的价值和重要性,但也有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几乎没有任何成效,这也是领导层不愿投资的主要原因,最终导致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滞缓。

(三)国有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足

鉴于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均以碎片式的方式存在,并没有将其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然而财务部门需要收集企业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才能提供给企业领导层作为决策依据,从而管理各个业务部门的日常运作,所以各个部门将处理后的有效数据传递给财务部门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部门办公、业务数据并未在统一的平台系统内完成,常常导致数据漏传、误传、延时、数据格式错误、数据丢失、数据统计规则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财务对数据的汇总、分析,数据准确性、及时性难以保证,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四)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匮乏

在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信息专业人才不可或缺,但是既懂得财务、计算机信息还要懂得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凤毛麟角。然而,企业恰恰极其缺少且非常需要的就是这种复合型人才,本公司内员工只停留在会使用信息软件系统的层面,对于系统内部的组织架构、深层次的专业术语,以及系统参数设置等需求,需要求助于系统维护人员,使得软件系统的使用率很低,投入大量金钱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五)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都很高,企业在使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时,就离不开网络,就可能遭到外部互联网的攻击,造成企业内部信息不安全,有可能造成数据泄露、丢失、损毁等问题,从而给企业带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因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同步强化网络安全防御,提前设计消除网络安全隐患的措施和预案,以防不时之需。

四、完善企业财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国有企业领导层应充分认识财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财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一把手工程,因此只有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充分认识到财会信息化建设的优越性,财会信息化建设得到领导的支持,并且由一把手负责,才能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究其原因,财会信息化建设是多企业、多部门共同建设的项目;是企业前端业务、企业管理业务、财务会计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超级融合的项目;是企业借助“互联网+”后,飞速发展的项目,财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企业资源整合、提升工作效率、开源节流的过程,所以,国有企业的财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制定财会信息化建设长期投入可行性规划并落地实施

国有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了解财会信息化建设前期、中期、后期的投入成本,以及各个阶段中所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并且有必要引入第三方监理监管,从而保证财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和落地。第三方的加入对前期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可协助梳理本企业各个运营流程,业务流程规范,以及流程中的表单、风险控制点的标注,也可监督财会信息化系统实施方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是否将本企业运营流程、规范、风险控制点在系统中植入,是否合理,以及最终实现落地使用等,使业务数据、财务数据信息实时传递给财务部门,提高财务信息的实效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准确、更及时、更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因此,根据项目建设阶段,企业要不断地进行资金投入,才可保障财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停滞,前功尽弃。领导层将某一阶段的完成所展示的效果作为评估整个财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是不科学的,应着眼于未来,制定好长期信息化建设规划,持续资金支持。

(三)打破外部、内部信息壁垒

打破外部、内部信息壁垒,外部统一数据信息,内部统一共用平台,信息共享合理共用,功能共享等。国有企业建设财会信息化,不仅仅是财务职能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业务收口部门,那就必须要把企业对外的信息与企业内部各部门信息进行梳理规范,按照已有行业标准制定本企业实施规范,没有标准的要制定标准,根据自身情况与系统设计开发人员按照行业惯例制定来弥补空白,形成规范。使得企业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融合,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高度融合,通过系统设置参数,人员使用权限以及开发功能对数据信息做筛选漏出,供不同部门、岗位的人员使用,提高了数据存储空间利用率,节省硬件设施成本。发挥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对国有企业业务发展的支持作用。

国有企业财会信息化建设应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地完善系统功能,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地开发和增加新功能上线使用。不断地融合新功能上线,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将财务信息系统,包括BPC合并报表系统、进销存系统、销售业务系统、BI系统(数据分析系统)、OA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实现互联互通,整合各个业务模块,为企业提供实时信息数据。

(四)招贤纳士,培养高精尖复合型人才

企业在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人员要求较高,对复合型人才需要缺口很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复合型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尤其是在建设初期,国有企业应该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选拔抽调优秀员工参与财会信息化建设,制定培训计划,使其成为既懂财务,又懂业务和信息系统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系统建成时,完成相关人员操作培训,另外,也可通过对外招聘,引进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充实信息化人才队伍,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五)建立财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方案

国有企业的财会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财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一是确保信息数据安全,建立灾备系统,如实施数据实时备份制度,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双备份还是多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二是建立安全防护系统,如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定期杀毒,防止外部网络攻击,再就是,信息数据加密,防止数据感染病毒。三是财会信息系统服务器定期升级,修补系统漏洞,避免遭黑客攻击,保全信息数据安全。四是企业内部员工签署企业信息数据安全使用责任书防止内部数据外流等保障信息数据安全。

五、结论

目前,国有企业的财会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并且还会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出现新问题,这就要求企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一是企业员工人员通过对信息化建设深入了解,积极学习会计知识与计算机操作技术。二是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开发维护流程制度。三是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财会信息化建设,在此基础上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以及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最后,建立财会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企业价值。

猜你喜欢

财会财务会计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