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学角度探究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2021-11-25冯文静

现代交际 2021年6期
关键词:初高中心理学思政

冯文静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1)

心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与规律,涉及范围广泛,研究内容结构复杂。与初高中思政教育相关的心理学分支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从心理学教育来看,思想是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意识,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不能单纯依靠道德束缚或说教,而是需要在真实的体验中参与思维活动,继而伴随知识、情感、意识的转移形成积极的思想。由此可知,个体的心理因素是思想与品德形成的前提,并直接影响个体思想、道德、信念的转移方向与程度。在倡导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德智体美劳全面覆盖的教育新形势下,心理学为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规律,运用心理学理论与知识分析、解释、解决学生思想、观念、立场、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继而确定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教学形式。这对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以及提升学生政治理念与思想觉悟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高中学生心理现状及特征

其一,从学生自我认知来看,初高中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尚未成熟,会因他人的评价或同学间的差距产生自我概念认知的偏差,易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等不良心理。信息时代,初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自由,新媒体平台根据大数据,会集中为用户大量推送其感兴趣的信息,导致其接收信息通道狭窄,知识面受限,时间久了会产生自大、盲目、狭隘等不良心理与情绪,学生更易受此影响。

其二,碎片化、浅层化是当代信息的一大特点。碎片化是指信息篇幅短小、主旨明确,便于搜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精准性。但学生阅读习惯也随着信息的碎片化发生转变,对于文字量大的信息往往耐心不足;浅层化是指信息更为直观,内容泛化,通常会导致学生思想浅薄。在信息碎片化及浅层化的影响下,学生对内涵深刻和文字量大的内容逐渐丧失阅读兴趣,其提炼、整合、分析、组织能力逐渐弱化,思想也呈现出碎片化与浅层化的趋势,思辨能力降低。

其三,从学生学习心理及动因来看,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初高中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希望通过探究、实践、合作等一系列活动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初高中生思维活跃,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内心敏感且脆弱,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此时如没有察觉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并加以引导,易导致其产生极端心理。

二、心理学对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1.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及认知的课堂活动

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掌握初高中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控制自身注意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如10-12岁青少年的有效注意时间为25分钟;12岁以上青少年的有效注意时间是30分钟,教师可以将主要的理论教学内容放在这25—30分钟的时间段内,其余时间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情境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或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思想情况等,不仅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还能合理、科学地分配课堂时间,提高思政教育质效。

2.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有的学生面对难题时选择“绕道而行”,表明学生抗挫折的心理能力不足;有的学生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不愿被拘束在课堂的条框之中,表明学生有极强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观。思政教育一成不变的教育内容、僵化的课堂模式违背了学生间的差异性,易导致其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结构,使之呈现阶梯式、立体式的特征,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思想上的引导与心理上的疏导。如有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整合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巩固或自学填充思维导图的分支,逐步提高其思想理论水平,体现思政教育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3.帮助教师科学对待学生心理及学习上的障碍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从出现错误到改正错误的过程,学生会因出现错误或无法有效吸纳知识而产生焦虑、烦躁的心理与情绪。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中的同理心倾听,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其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利用“系统脱敏”等心理辅导方式协助学生突破学习与心理上的障碍。心理学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只有将学生看作有独立人格、不断发展的个体,才能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继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将心理学植入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1.遵循认知规律,启发学生主体意识

个体的认知来源于社会实践与切身体验,认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初高中学生正处于认知由感性到理性过渡的阶段,当代社会,新的思潮不断涌现,而初高中生思想、观念、道德的认知还处于“摇摆”中,思想上极易受影响产生迷茫,认知也会出现多元化倾向。

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和思想认识的高地,从学生心理及思想现状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对思政工作的认识,直面社会现实中的诸多矛盾,从学生生活经验及社会实际出发,致力于解答学生问题,解决学生疑惑,纠正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偏差,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

2.实施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理想信念

情感是个体认知的驱动因素之一,是个体的高级心理因素。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体会根据自身需求及对事物的爱憎等进行行为选择,随着个体认知的深入与成熟,其情感会更加细腻,在选择时也能够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自身的体验、他人的情感等,思想、观念也发生质的飞跃。初高中生的情感呈现出本源性外显与刻意性隐匿的矛盾特征,当其需求得到满足,看到喜欢的事物后会表现出欣喜,反之则会表现出失望,这是其情感本源性外显的特征。但由于初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控制情感及释放情感的能力不足,所以不愿将内心的情感告诉别人,这与其青春期自我意识、自尊心及自信心增强有直接关系。

情感操纵着个体心灵大门的启闭,对外来的教育起着过滤与催化的作用,因此,相关教育者要注意情感的渗透,要对教育工作及学生有饱满的热情,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以真实的情感教化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转变与学生的交流方式,通过平等、民主、和谐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消除学生不良情感。此外,思政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使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学习、生活与实践的目标。

3.加强学科融合,形成常态化育人机制

思想政治是各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及政治认识、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责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将学生与生活及社会实际相连接的课程,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正确看待事物的变化及本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没有引起学校的普遍重视,其实施与发展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因此存在教学效率低、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部分学校仍然受学科限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固定在思想政治学科中,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相关概念,而不是结合其他学科,通过实际案例来教育学生。因此,应加强思政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

如语文写作不仅培养学生写作技巧,也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渠道。在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无数感人的事迹,“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保障国家安全及公众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自身行动为我们上了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自觉居家隔离,为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及自身安全的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以上行为同样是体现正确政治思想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社会责任。教师可以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为主题,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自选角度,在教师讲解基本的写作技巧后,自主收集材料,自由发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生命教育是使学生了解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的教育活动。从本质上看,其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均为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从心理学角度看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更丰富,其内涵也有所延伸,承担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提高其政治素养及思想觉悟的重要职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人文关怀及人文渗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使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及思维分析生命的价值与内涵,继而采用正确、合理、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并能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以高中思政教育为例,课程四个必修模块之一——《生活与哲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为认知、态度与运用,需要学生从实际出发,做好人生选择,正确认识现实,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奋图强,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人生发展中,该课程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同时,选修模块中《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及《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是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及伦理意识的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还能使学生正确理解保护自身生命的前提为不侵害他人生命。以上均为思想政治课中宝贵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与生命教育的联系,将生命教育渗透至思想政治课程中。

四、结语

心理学能够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及认知的课堂活动,优化教育内容结构,应对学生的心理及学习障碍。为此,初高中思政教育要充分认识心理学的指导意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主体意识;实施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加强学科融合,形成常态化思政育人机制;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

猜你喜欢

初高中心理学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没有用”的心理学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跟踪导练(二)5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