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观的培养

2021-11-25郭美美

现代交际 2021年6期
关键词:诚信观念大学生

郭美美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家语·儒行解》)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在大力提倡要发扬诚信的道德品格。诚信不仅是人们得以安身立命的基本素养,更是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运转的润滑剂和黏合剂。诚信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并且与时俱进,伴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当今社会,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方面,并且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的道德规范。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许多不同的重要会议和活动上对诚信的重要性作过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他说,我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出路,对古人所宣扬的关于诚信方面的思想中挖掘出适应我们当代社会的价值。同时,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观念的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他们进行诚信观念方面的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对诚信的内涵、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改善当前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失信的不良状况,为大学生顺利成人、成才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诚信及大学生诚信观念培养重要性

(一)诚信观念的内涵

诚信的思想源自我国历代的优秀文化。“诚”字最初在《尚书》中出现,有“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尚书·太甲》)的记载,但此处的“诚”与我们当今所说的诚实守信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希望得到庇佑和赐福,是对鬼神和祖先的一种虔诚。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诚”被当作对待人际关系的一种标准,主要是指真心、诚意待人。和“信”相关的文献资料,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上》中“言出乎身”“人之所助,信也”,意思是人说出的话要身体力行地去达成,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信守承诺。这和当今所说的“信”的含义是相同的,强调在社会生活要讲信誉、守诺言、诚实不欺。

何谓“诚信”?《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在古代,“诚信”是“诚”和“信”两个字的结合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诚”是“信”的基础与根源,“信”是“诚”的结果与归宿。千百年来,随着人们对“诚信”道德规范持续的加以深化和完善,促使诚信观念逐步成为主流价值观,成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道德要求,长期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同时,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品质的一部分,其内涵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迁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也奠定了其他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大学生诚信观念培养重要性

诚信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它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道德支撑,是现代化社会不可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中坚力量,拥有良好的诚信品格观念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益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树立诚信观念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很难想象他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诚信品格,在国家和社会最需要他的时候就不能指望上他。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才可能真正忠诚于祖国,坚定在我们党的带领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和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第二,树立诚信观念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大学生要把诚实守信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品格,砥砺自己做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同时要端正个人态度,守住道德的底线,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实现个人的全方位的发展。

第三,树立诚信观念有利于顺利步入社会。诚信是大学生顺利步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下经济协调有序的运转,离不开每个人所做的努力,它要求大家做到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因此,大学生要有诚信的意识和观念,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实现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的建立,为立足现代化社会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现代化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完成历史交付的使命。

第四,诚信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是他人无法窃取的无形资产。拥有诚信的品质,有利于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品德形象。同时利用好“首因效应”,在社会关系中铺平前行的道路,会获得人人称赞的良好群众效应,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人生财富。

大学生作为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接班人,身上肩负着弘扬诚信主流价值观的高尚使命,而他们此时正好处于主体价值观意识不断构建和完备的时期,也是人生思想道德情操形成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可见,在这一特殊时期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念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自身成长有重要意义,还关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远大前途。

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念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中诚信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校学习和学术科研方面。学习上,一些大学生在平日里自由散漫,甚至在期末考试前也不用心复习,导致及格线也难以达到,只能在考场上实施作弊行为甚至请人代考。在学术科研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结题,学术成果造假行为频频出现。

第二,组织活动和社会交往方面。有的大学生在学校活动中为了争先评优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方式欺骗教师同学。在社会交往方面,性别欺骗等不诚信行为使大学生在恋爱、交友中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了身心伤害,甚至因人际纠葛引发命案。由于网络的普及,有些人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恶意传播不当信息、造谣等不诚信行为危害了正常的校园秩序乃至社会秩序。

第三,助学贷款和就业方面。在申请助学金方面,有的大学生通过伪造贫困证明或谎报家庭实际情况以获取贫困生资格从而骗取国家助学金。贷款方面,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情况时常发生。临近就业时,谎报信息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择业的大环境下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另外,在签约工作后毁约,在网上另寻他路时提供虚假信息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这些现象在高校中频仍出现,对学校实行素质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的诚信发展留下了隐患。因为大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是为国家的各项事业而奋斗,所以大学生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关系着个人,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建设,甚至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亡。

(二)大学生诚信观念缺失的原因

1.客观因素影响

第一,家庭教育的漠视。在这个高度重视教育的现代化社会,家长会不自觉地把学习成绩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而忽视了孩子品行的教育,对孩子平时生活中不讲诚信和道德的行为没有及时批评制止和教导。同时,孩子诚信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受家长日常行为表现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不重视子女诚信品格的培养,就难以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诚信观念。

第二,学校教育的疏忽。现在社会上的很多学校都只看重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他们仅仅依靠成绩去评判学生,而没有看到他们的其他优点。在进入大学以前,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教育,只是一种形式。进入高校后,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它的内容过于理论化而缺少实践性,所以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充满好奇心,对新出现的事物接纳度高,但基于自身思想观念的稳定性不足,无法准确地判断新事物的优劣。而且社会上讲诚信的成本太高,而不讲诚信的成本很低,因此社会中的失信现象在无形中很容易渗透到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里,使他们的诚信观念偏离正轨。

2.主体意识的缺失

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诚信品质修养不足。大学生虽然快要进入社会,但他们的思想意识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在社会利益冲突浪潮的冲击下,群体诚信观念意识淡薄,受大众思维的影响,缺乏辨识能力,且个体提高的意识并不强,大学生很难从被普遍接受的观念里突破出来,明白诚信对自身、对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践履诺言的自律意识弱化。他们头脑中没有要把诚信品格转化成具体的执行力的观念,这就有可能对答应别人的事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造成失信的结果。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观的培养

(一)主体诚信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诚信不仅只是待人接物的外在体现,也是个人的一种原则和标准。思维和行为应保持一致,要把诚信品质内化为一种理想信念,外化为体现自我修养的实践中。其次,要看到诚信价值的长远性,而非注重一时的利益得失。也许平时我们生活中诚实守信,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幸运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群体,个人的道德品质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它会帮助我们乘风破浪、取得成功。最后,要敢于直面现实困难与挫折,坚守诚信的信念和品质。不论身处何种逆境,我们都不能抛弃诚信的品格,要让诚信在大学校园生根,在大学生头脑中“结果”,提高大学生的抗挫能力和培养坚定意志的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二)高校诚信教育机制的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诚信观念教育体现着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学校教育必须坚持诚信观念教育这条道德底线。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把诚信教育放在第一位。我们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讲求诚信的校风。这种风气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以诚信、自强、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来达成,如开展诚信主题班会、讲座,对诚信行为进行表彰等;同时把诚信和助学金申请、助学贷款办理、求职就业等涉及自身利益与前途的事件结合起来,鞭策学生要诚实做人、信守承诺、重视个人信用。其次,在经济领域采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一方面,我们可以对大学生的诚信表现建立一个档案,对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行为进行档案记录,如作业完成情况、考试作弊情况,人际关系方面中是否存在欺骗等具体诚信行为表现,并把这些情况及时告知给学生本人。在助奖学金评定、考研及公务员招考和应征当兵时方便有关部门政审查阅。另一方面,要创新大学生诚信奖励和惩罚的规定。制定可以有效实施的方案,对诚信行为进行鼓励表扬,对失信行为进行惩罚,并把具体的操作方案写入大学生手册中,并予以贯彻执行。最后是要使课堂的具体教学中包含诚信观念教育,课堂是大学生受教育的主阵地,要利用好这个主阵地,将诚信观念教育融入其中,以期达到我们追求的诚信教育目标。

(三)家庭诚信观念的强化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位行为导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引导孩子在生存生活和做人做事方面勇于承担职责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当孩子平时生活中有不诚信的行为时,家长应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并提供相应正确的指导,让孩子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习惯。通过家庭教育使大学生知道人和人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更不能通过不诚信的行为损害他人的利益。

(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构及氛围的形成

人是社会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必须接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约束与监督。因此,对大学生诚信观念的教育也要发挥好党和政府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包含着对公民诚信品质的基本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诚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是每一位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政府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履行着各个方面的职能,也对高等教育事业进行领导和管理。政府应切实履行好领导责任,树立政府权威,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推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廉政建设,一切从实际出发,强化诚信管理;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法治建设,依照法律严厉处理不诚信的行为,完善与诚信有关的法律条例,使大学生意识到不守诚信的后果,在法律范围内做事。除了依靠政府建构诚信制度,还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都讲诚信的氛围。比如通过对讲诚信的个人、企业、组织进行报道和表彰来实现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诚信文化,或者对不守法、不讲诚信和不道德的行为给予打击,告诫全体成员坚守住诚信做人的基本“底线”。长此以往,诚信最后就会变成一种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道德。

猜你喜欢

诚信观念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坚持系统观念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风水”观念在《金翼》中的体现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观念摄影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